德王一听,心中暗喜,人数要比原来设想的要多啊。
当然,他也知道董汉鲍说这话的含义,对于这种小伎俩,德王心中不屑,当然,德王的胸怀还是蛮大,不会计较这点小事。
“好,甚好,这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不怕人多,就怕人不够。诸位也应该清楚,南部草原有封天这股匪帮控制,为了不惊动他,本王只招收了两千多人。”
董汉鲍也不想与德王扯皮,开门见山地说:“德王,草原的羊群有领头羊,不知道德王对此有何高见啊?”
德王皱皱眉头,这个董汉鲍有点咄咄逼人,逼着他德王表明态度。
这一问题德王早已考虑过了,为了顺利地实现目标,有些利益总要牺牲,只要自己抓住兵权,其他的都可以放弃。
“呵呵,住持说得对,此次会盟,是需要先确定盟主。我想,姚思住持声名远播,众望所归,是个不错的人选,至于我嘛,也就喜欢舞刀弄枪,盟主之位还差一些,哈哈。不知董汉鲍住持感觉如何?”
德王如此识相,到让董汉鲍有些意外。
临行前,他与姚思喇嘛探讨过,德王是此次会盟的召集者,心中不可能没有想法。
但是,自己一方必须把盟主掌握在手,否则,还不如自己单干。
德王如此识相,这事情就好办了。
人家敬你一尺,董汉鲍心中有数,说:“既然德王喜欢舞枪弄棒,那是再好不过了,德王负责军事,巴音格勒作为副手,辅助德王建立军队。至于盟主,由德高望重的姚思大喇嘛住持担任,我在边上打打下手。剩下的各旗,看看来的人数多少,按照参加人数的多寡情况再定吧。”
德王松了一口气,他就怕董汉鲍在军事上不让步,真若是连这一点都不给他,这一次的合作也就没有必要了。
至于让巴音格勒当副手,无非是牵制他而已,这都是意料中的事情。
这些喇嘛注重名声,盟主之位肯定当仁不让,那就如你所愿。
德王想得更远,只有兵权才是根本。
“董汉鲍大喇嘛的意见,本王很赞成,此时先告一段落,至于下层职位,等到明天各旗都到齐了,再做决定。眼下要做的事情,是先草拟独立宣言,我建议,在七月十五日起事的当天,在重要媒体上同时布,为此次会盟造势,不知诸位一下如何?”
巴音格勒说:“造势有必要,草拟独立宣言也不过大半天的时间。不过,这里的条件很差,即便我们想布,也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送出去呀?”
德王心中冷笑,都什么年代了,连这点事都不懂,一群土包子。
虽然德王心中是这样想的,脸上却挂满着微笑,说:“呵呵,巴音格勒想要骑快马往外送,当然不行了。可你忘了,我身边不是有大日倭帝国代表,我们的顾问腾信先生嘛,他会想办法将文稿出去的。当然,文稿不需要太长,只要说明问题即可。”
董汉鲍也不是不知道,现在有一种叫做电报的玩意儿,能千里传音,只是刚才一时没有想起来罢了。
看了看腾信一眼,董汉鲍说:“如此甚好,那就要麻烦顾问先生了。”
“吆西,大****帝国与诸位精诚合作,自然全力以赴办好此事,请诸位尽管放心。再说了,鄙人既然担当顾问,也应该出点力,都是分内的事情。我想,当北地义勇军在南线奋力作战的时候,突然看到这一篇独立宣言,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哈哈哈。”
“哈哈哈。。。。。。”
帐篷内的人突然明白了腾信所说的含义,禁不住放声大笑。
一番得意之后,德王说:“不错,封天正忙着与大日倭帝**队作战,根本想不到他的身后会出现一支军队,可以想象,到时候北地立马变成一片混乱的状态。即便他们想要抽调兵力回防身后,恐怕也来不及了,我们的骑兵会横扫整个北地。再说了,他要抽调军队回防,大日倭帝**队奋力一击,他们的南部防线恐怕也会崩溃的。”
董汉鲍虽然不懂军事,意思还是能听明白的。
显然,这个结果是令人愉悦的,拍手说道:“呵呵,如此看来,统一大草原就在眼前,我们将创造一个崭新的未来,找回我们祖先的荣耀。”
巴音格勒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说:“我在想,乔巴善不是大问题,他手中也就不到一万军队,但是,苏俄在乌兰北部驻扎着军队,足有两个团的武装力量,恐怕是个棘手的问题。”
刚才有点高兴的太早,被巴音格勒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董汉鲍以及德王也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是啊,就怕他们插手其中。
腾信轻蔑地笑了笑,说:“才两个团的兵力,不足为惧。既然我们双方精诚合作,大日倭帝**队绝不会袖手旁观的,只要苏俄军队胆敢干预,大日倭帝**队必定会出兵挡住苏俄军队。”(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七十三章热河第一枪
热河战场,七月十三日下午,日军已经迫近热河山区外缘。热河山区的南边,李家峪南边的灌木丛中,有一些人正在密切关注着山坡下的小路。这里靠近山海关很近,几乎是热河大山的外围。
这些人正是北地义勇军第一旅第一团,二营三连副连长李伟率领的一个排监视哨。
突然,排长林旭说:“李副连长,有情况。刚才发现有金属的反光,估计是刺刀反射光。”
李副连长闻讯,赶紧窜到了林旭身边:“那个位置?”
林旭指了指远处的一个山坳,说:“就在那个位置,好像有个拐弯处。”
李副连长拿着望眼镜,仔细观察、搜索,果然,很快发现了情况。
“嗯,大约有一个小队的鬼子,估计是搜索队,这是鬼子的前哨人马。立刻报告团部,李家峪方向发现鬼子兵的先头部队。”李副连长一边观察以便安排林旭,将情报立刻发往团部。
“是,李副连长,立刻让报务员发回去消息。”
热河山区几乎所有的通道都不只有观察哨,及时发现关东军进军的路线,这段时间李伟他们一直在此地转悠,对这里的地形非常熟悉。
虽说,李伟的任务仅仅是监视,以便发现关东军进山的路径。但是,对方仅仅一个小队的兵力,打一场小小的伏击战再走不迟呀。
当林旭走过来的时候,李伟已经做出了决定,说:“林排长,我看咱后面转弯处以一段路程很陡峭,小鬼子行进很困难,我打算在哪儿打一个小小的伏击战,你看怎样?”
“李副连长,我赞成在那个位置伏击一下敌军,我们很容易脱身的。”
“好,咱们再确认一下鬼子的兵力,而后后撤埋伏。关东军的大部队不会离着太远,此战不管结果如何,打完了就走,决不可贪功。”
直到发现了关东军后续军队,李伟一挥手,林旭带着手下悄悄地撤了下去,布置埋伏阵地。
不错,这一股敌军正是关东军第一混成旅团,这一条路线正是他们的主攻目标。
山区道路狭窄,很容易遭受到伏击,搜索队就是起到及时发现目标,防止主力军队被伏击的作用。
此时,搜索队已经有些疲惫。
关东军一个小队和北地义勇军排的编制类似,但是人数更多,相当于加强排
关东军的一个小队编制为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共54人。
小队的每班13人,包括班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有一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是配备自卫手枪的,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机枪射手除外);其余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
从火力上讲,关东军的一个小队,要比义勇军守备旅一个排的火力设置强一些。
山路不好走,他们已经行进了半天的时间,到现在连个鬼影子都没有发现,所以,刚开始的那股精神头早已经没有了,慢慢吞吞地走在山路上。
转过山路一道弯,这里的路更难走,即道路狭窄,坡度又陡峭。
鬼子兵只顾着喘着粗气,根本发现不了躲在高坡上的伏兵。
茂密的灌木丛中,李副连长密切赶住着鬼子兵,眼见着大部分鬼子进入伏击范围,似乎这就是绝佳的时机,李副连长当机立断,高喝一声:“打!”并率先射出来子弹。
随着李副连长的一声令下,高坡上顿时响起密集的射击,轻机枪、步枪同时射向行进中的鬼子兵。
因为距离太近,而且是居高临下,杀伤力非常大,走在前面的鬼子兵最倒霉,哗啦倒下了十几个。
鬼子兵训练有素,枪声一响知道情况不妙,迅速采取隐蔽措施,减少伤亡。
但是,这一次的伏击战非常短暂,当剩余的鬼子兵隐藏好身体,准备反击的时候,令他们意外的是,枪声停止了,山谷中静悄悄的。
毫无疑问,设伏的李副连长带着部队走了。
他们只是监视哨,摸清了鬼子的行进路线,也就完成了任务,这一次伏击战,仅仅是捎带着捞一把。
如果贪功,被日军缠住了,那可就不太妙了。
所以,李副连长一看日军士兵寻找地方隐蔽起来,很果断的挥挥手,命令军队撤离,北地义勇军这一排士兵讯速地消失在密林中。
关东军搜索队还在慢吞吞地往山坡上爬,谨慎地搜索目标,岂不知对方早已经走远了。
枪声过去没多久,关东军后续部队快速跟进,抵达了作战地点。
“报告藤田少佐,搜索队突然遭受伏击,但是,当搜索队准备反击的时候,对方却撤离了。”
藤田少佐一阵赶路,气喘吁吁,问道:“八格,对方有多少军队?”
“根据火力观察,伏击的军队不多,估计有四五十人。”
藤田少佐抿着下巴想了一会,命令道:“停止往前搜索,搜索队在此地展开,扩大搜索面积,不要漏掉一处可以的地方。”
“嗨,搜索队立刻展开搜索。”
藤田少佐不得不谨慎,他们面对的对手是封天,此次关东军进军之前,总已经下达了指令,不允许军队有任何冒进的行为出现,以免被对方钻空子。
这里一磨蹭,估计今天的行军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时间临近黄昏了。
随着这一阵枪声响起之后,热河战场拉开了序幕。
不光是这一处战场,在靠近绥中的一处山路上,黄昏时分,也爆发了一场小小的遭遇战,关东军第三混成旅团的搜索先锋小队,与北地义勇军第二旅的前置部队发生了接触。
战斗的大小都差不多,时间短暂。
而在东部战场,奉天以北的位置,关东军两个甲等师团成钳形状向前推进,一个旅团的兵力居中,一个师团尾随前锋的军队,直指北部的郑家屯方向。
十万军队多滚滚向前,态势很猛,但是,行军的速度却很慢。
关东军的东线战场,为何要摆出这一种态势进攻,内中的确大有文章。
关东军往北部进攻,前方都是无人区,一是关东军无法摸清前方的情况,二是后勤供给相对来说很困难,越是往北走越是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两个甲等师团看似分进合击,其实最终还是要合兵一处的。
而位于中间的后勤补给,兼顾左右两个师团,相对来说后勤补给压力大大减轻。
再说了,对于封天的狡猾,关东军深深地畏惧,两个甲等师团不可能分开太远,给封天制造消灭他们的机会。
从战略态势上讲,关东军甲等师团重兵集结在奉天,而在热河,西线,先头部队两个旅团,在临近山海关一带选择两路进山的通道北进。
而在东部,只有一个旅团的先头部队陈兵在山外,至今还没有行动。
显然,热河东部这一路兵马属于佯攻部队,仅仅为了吸引北地义勇军的注意力,分散北地义勇军兵力的作用。
不错,从地理分析,热河的面积足够大,虽说关东军兵力雄厚,却也不可能全面开花。
若是从热河东部进攻,需要翻山越岭,要想进入北地义勇军的防区纵深,路途遥远。
关东军司令部可不傻,舍近求远的事情不会干。
而在西面选择通道进入热河,只要击溃眼前的阻击部队,打开缺口,关东军就可以直逼承德、张家口等重要城市,直插北地义勇军防区的内部。
从战略角度分析,东西两条北进的路线,其优劣一目了然。
可为什么在热河的中线没有布置军队进攻,是关东军的兵力不足,还是有其它策略,这就不得而知。
毫无疑问,关东军司令部肯定有所考虑,不会无缘无故采取这种方略。
是的,在战术上关东军早已有所考虑。
主攻方向是热河西部,东部采取佯攻。
由于对手是封天,关东军非常谨慎。
以往的教训很深刻,此次作战关东军绝不会冒进,而在西部的两个进攻通道的选择上,又靠的很近,这就有利于两路北进的军队相互照应。
战争的初期,要打一打看看,观察一下再做决定。
所以,整个关东军的重兵都在后面,没有全部压上。热河西部这两路攻击态势,都是一个旅团充当先锋,而其后有一个师团紧随其后,还有一个师团在山外。也就是说,西路一共有四个师团和两个旅团,兵力非常强大。
按照作战计划,如果西面战场进展顺利,后续军队自然会重兵往前推进。
如果北地义勇军防守坚决,没有其它阴谋的话,关东军将会根据战场情况,派出一部分军队从中部穿插,包抄到东西两翼北地义勇军的后方,实施歼灭。
正像当初封天预计的那样,关东军的确擅长穿插战术,还没有开战,这项计划已经预先设定了。
关东军在北地防区的南部,三百多公里的漫长战线上,兵力一字排开,这本身已经犯了兵家大忌。
这其中关东军有什么算计,封天暂时不清楚。
但有一点,封天若是相信关东军会在整个战线上全部开战,那才是傻瓜呢。
封天当务之急,是要摸清楚关东军的军事意图,关东军想要在哪一个位置实施突破,这才是关键。
而热河是封天关注的重点,因为,热河的地理位置,对于双方来说。都非常重要。
………………………………
第二百七十四章糊弄谁呀
在关东军东西线动攻势之后,大概的战略意图已经表露无遗,其主攻方向正是封天所担心的热河西线。天籁『『这对于密切关注关东军意图的封天来说,不难分析。
关东军动用四个师团以及两个旅团的兵力,在相隔近十几里地的西线动攻势,任何一路军队突破北地义勇军守备部队的防御阵地,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封天能看到最不利的局面,人家关东军也不傻,当然知道从哪里进攻最有利。
一旦热河有所突破,这两路军队四个师团和两个旅团合兵一处,直插北地腹地。到那时,关东军还可以从河之北出兵北上,越过长城,将北地一切两段,封天所构筑的东部无人区也就失去了价值。
最重要的是,关东军一旦打开缺口,必将继续增派兵力。
封天相信,关东军不会只有明面上的这些军队,他们会根据战争的进度,决定是否增加兵力。
好在封天在热河布置了重兵,以便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