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的对话让小黄门给打断了,接下来李世民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可将整个牢房的所有犯人都激动坏了,毕竟这是大唐的皇帝啊,能见得一面,十分不容易。
李世民一进来,便喝道:
“太子呢?太子在何处?”
从语气之中,可以看出他十分慌张,毕竟李承乾也是自己的儿子啊。
众人连忙行礼。
“参见陛下!”
“陛下,孩儿在此!”
李承乾连忙迎了上去。
“怎么回事?你怎么会在牢中?”
李承乾看了一眼王立平、郑克,还有刘县尉三人。
说道:“孩儿昨日在丰唐商行之中买酒,不料却被这二人刁难,之后此二人便勾结刘县尉陷害孩儿,将我下放于牢中,还说要流放我。”
李承乾这么一说,竟然没有人敢反驳,因为他们不够格。
“什么!真是胆大妄为!反了!反了!”
李世民一听,大喝道。
李承乾接着说道:“这个狗官还说这官是买来的,而此二人是王家与郑家的人。”
李承乾意有所指,让人浮想联翩。
李世民不傻,一听便明白,冷然一笑。
这李承乾还真是帮了他点忙,但为什么李承乾又到丰唐商行一件,他恐怕要问问。
因为之前敲打过王家,没想到这次还不安生,正好再敲打一下才是。
这五姓七望的实力太强,得压制才是,否则这李唐要发展,恐怕会遇到一些阻碍,正好可以利用好此事。
“嗯?王家和李家?买官卖官!想不到你们在我眼皮下竟然干出这么一些勾当!这得查!好好查查!”
接下来,那李世民大概要让人去查了。
可这时封德彝却主动上来道:“陛下,下官请求主查此事!”
封德彝还是做出了选择,是他让人叫李世民来的,如果由李世民来主导,他大概有八成的把握可以将案子接到自己手中。
“封爱卿你也在?”
“是,下官来与刘县尉确认些事,不想却碰上太子殿下这一事,这等大事,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下官不才,请求为陛下分忧!”
“嗯!封爱卿,有你在,我也不必担心什么。好!这事就交给你来处理了。”
李世民表现出对于封德彝的信任。
封德彝一听便朝着李承乾做了个表情。
一副得逞了的表情。
但李承乾怎么能让他如愿。
李承乾便道:“陛下,封德彝终日忙碌不已,我看这案子还是给刑国公主审吧!”
房玄龄意会,毕竟他与李承乾关系不错,知道李承乾想干什么。
于是便出来道:
“陛下,我觉得这事后面涉及十分之广,如果让封德彝一人审的话,恐怕忙不来,所以我请求与他协同。”
“陛下,也算我老程一份吧!有俺老程在,上天下地的,便由我来做。”
程咬金什么都要参一脚,这不,他也来凑热闹了。
封德彝表情微变。
“陛下,我一人可以的,卢国公和刑国公二人太过忙碌,不劳烦他们了。”
“陛下,人多力量大,我觉得卢国公和刑国公二人加入会让一些不法分子迅速露出马脚!”
李世民听了之后,觉得有理,便道:“好!此事由封德彝主审,程知节和房玄龄你们二人配合,定要公事公办!那王郑二家也要好好敲打一番才是,不能让他们污了朝廷的风气!”
他说得十分气愤,显然已经是十分的生气了。
三人应是,封德彝似乎有些不甘,但事已经至此,那也是无法了。
此时封德彝大概又高看了一分李承乾。
而李承乾早就想好要怎么将封德彝扳倒,就等证据到手。
………………………………
第96章 知子莫若父
封德彝接了令之后便道:“来人,将刘县尉关起来!还有这两人也一起!”
“是!”
这便有人将三人给拉了下去。
而这时李承乾又道:“封德彝,你莫要让有心人对这三人不利,否则这罪亦是不小。他们可以关键的人物!懂?”
他故意提示封德彝的,因为生怕他搞出什么小动作,毕竟重权在手,想搞死三人还不容易?
当下李世民也在场,这么一说,封德彝如果还搞这事,怕是不好交待,唯一可能做的是找个替死鬼!但也要小心才是。
房玄龄却道:“太子殿下请放心,有我在!我定会看好这三人!”
“可不是,还有我老程呢!这些蛀虫,看我老程不将他们扒皮锉骨!”
程咬金做出的动作让当场的几个人不寒而栗。
有了他们的保证,那么李承乾就放心了。
李承乾看了看这四周的犯人们后道:“陛下,这牢房之中还有一些被刘县尉冤枉的犯人,有些人交不出钱,就被他交了数年,甚至更久,我想让他们重见天日!”
李承乾说过,想让杨韩等人出去,这一点都不难,但李世民在这里,他总得给他点面子吧,所以才会这么说。
“高明,你以民为重,这一点值表扬!这事我会让人过来重审一下。好了,你母亲此时在宫中等你等得焦急,我们先回去吧!”
被李世民这么一夸,还是十分爽的。
“谢谢陛下!陛下英明!”
“谢谢太子殿下!殿下体恤民心!”
当场的所有人都欢呼起来,真是人不可貌相啊,特别是那个杨韩,往后的日子他可以吹上一段时间,就说太子殿下还曾分羊腿与他吃,还与太子殿下有过接触等等之类的。当然,太子的大恩德,同样是要赞扬的。
李承乾可以说,在这监狱里收获了一部分的崇拜,一点民心。
“是!”
长孙皇后此时正盼着李承乾回去,他的消失,让她心揪了起来。
李世民又交代了几句,之后便道:“摆驾回宫!”
所有人连忙行礼。
“恭送陛下!太子殿下!”
一干人等,这便往着宫中赶去。
轿子上,李世民问着李承乾道:“你小子,与那丰唐商行又有瓜葛,说吧,那商行是不是你开的?”
真是知子莫若父,李世民一语中的,直接揭穿了李承乾。
李承乾怎么可能直接承认,丰唐商行可是他的一切,这一承认了,可能连汤都没了。
所以,他便道:“其实我想着如何改善经济,这改善得从商入手,所以才想到与丰唐商行合作。”
“别绕弯子!是不是你主导的?”
“是!但是不我投资,是邹凤炽投钱,我只是作一些战略方向的纠正。”
“你便告诉我你占了多少!”
没想到李世民这么精明,敢如此问。
“一成利!”
李承乾可不敢说全部,如果说全部都是他的,那就不要玩了。只说一成利的话,那么就不会被收走了,毕竟这大部分的东西还是邹凤炽的,他李世民敢抢儿子的,却不能抢商人的,这不合规的,会让人落下口实。
也幸好李承乾机灵,这一次没有直接自己出面,而是通过幕后的方式控制邹凤炽,也省掉了不少的麻烦。
“是吗?”
“父亲,孩儿不敢骗您!”
“最好如此,也难得你为民着想,你的用心是好的,但有空还要多多学习才是,这样我大唐的未来会更强!莫要让我再操心你的事,少惹麻烦!”
潜台词却在说,你小子做过的事,你以为老子会不知道?
“是!孩儿定会多思考,向父亲多多学习才是。”
李世民就是爱听好话,他话锋一转。
“话说回来,此次你立了个大功!”
“什么大功?”
李承乾不解,这自己被捉走了,还立了什么功?
“你为我敲打王郑两家找了个理由,加上此刘县尉背后定是有人存在,这一查定能出,到时候肃清我大唐风气,我大唐将更加强大!若是能找出几个大贪官,那么国库将充!”
原来李世民是大智若愚,之前的,他一直不拆穿,直到没人的时候才说起。
能当上帝皇,没有两三下子,怎么可能?
看来很多事,在他眼皮底下还得小心一些才是。
李承乾思考了一会后说道:
“那是父亲明察秋毫,是为一代明君!”
“你小子少给我拍马屁了!”
李世民又道:“等案子结了,我得找个时间和大臣们说说,以树立你太子的威信!”
原来李世民为自己做得还足够多,这不但老子脸上有光,小的还能服众,这是将自己往着皇帝位置上培养的意思啊!
“对了,上次安乐坊一事,你可有在准备。”
“孩儿正在筹备!”
“可否告诉我?”
“父亲到时候便知道了,我从丰唐商行那里开始,会有更多的改变在安乐坊中。”
“两个月的时间不多,你得好好表现才是,我已经向大臣们说起过为这事,如果做不好,免不了受到责罚!”
这个李世民还真是爱吹嘘啊!特别爱表现,这下所有人都知道他李承乾要干什么了,如果做不好,可能还会让人嘲笑。
李承乾自己还无所谓,就是李世民的脸皮薄,难免会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来,积累多了,搞不好会做出废黜太子这种事来。
但他早已经有了方案,只是还没有到实行的时候,至少要等这一件事完后再说吧。
“父亲放心,孩儿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那便是极好!看来你真是长大了,这让我十分欣慰,众多皇子里,朕最看好的便是你了,如果你这次做得好的话,是时候让你替为朕把持一下朝政,权当作为以后做准备吧。”
一切如历史述说的一般,李承乾在少时,一旦李世民出了京城办事,朝堂之中,是李承乾代为处理公务。
李承乾一听,心里一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能当几天皇帝,过过瘾。
“是!父亲!”
这大概是两父子为数不多的独处了,倒也显得十分的融洽。
………………………………
第97章 太子有德
太极宫内
李世民于朝堂之上,听着封德彝查和房玄龄两人启奏。
期间,李承乾也于朝上,听着汇报的结果。
只得着封德彝上报道:“启禀陛下,关于刘县尉和王郑两家一事已经查明。”
“喔?快快报上!”
李承乾一见封德彝无事,便知他定是搞了什么小动作,他劝过封德彝的,看来他不听,那么只能让你身败名裂了。
果然,封德彝将自己排除在外。
“刘县尉买官一事共牵扯到三品以下官员三十九名,这些人已经被臣下放牢中,并且,微臣对他们进行搜查,共搜得金钱三十万贯!”
李世民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李承乾,这是他搞出来的,果然是自己的儿子啊,真是父子同心。
同时心中一喜,因这三十万贯钱可不是小数目,可以为自己的财政缓解部分危机。
虽然对于整个大唐来说也算是杯水车薪,但有总比没有好啊。
这话一出,让全朝的人都为之震惊,一查就是三十九名,那数目相当之大。更大的是那些抄来的钱,数目更是惊人。
但他们不知道,这些人都是替死的人,替了封德彝受罪,他才是最大的鱼。
“好,很好!你接着说!”
房玄龄接了封德彝的话道:“王郑两家因为牵涉其中,有十人被流放,罚钱两万贯!这些钱亦是充入国库之中。”
李世民点点头,经过这次之后,王郑两家大概也不会再乱来了,应该还会消停才是。毕竟这天下还是姓李的,而不是王郑两家的天下。
“陛下,这王家还牵扯十分之广,我们已经写好了奏折上面,还请过目!”
还有一些事,不能当面说出,所以房玄龄才会选择用这种形式。
李世民命小黄门呈上,之后看了看,脸色随之一变,嘴上喃喃道:“没想到是王贵妃一家,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看来得好好压制一番了。”
他的声音很小,但是李承乾大概也猜出了些什么。
李世民一清阴霾,接着说道:“这次肃清朝廷风气,都是高明开了个好头,没有他,朕还不知道,原来还有人敢在朕眼皮子底下做出这种事!”
他话一出,所有人将目光汇聚于李承乾身上。
李世民这是想当着众人的面上夸奖一番李承乾,不想,却因此而给他树了许多敌人,让他成为众矢之的。毕竟这一次牵扯面十分之广,有许多人一定会从中作梗,对于他的太子之位,恐怕会有威胁,但是他可不会怕他们。人都得罪了,还怕个球?
同时,他们的目光之中充满了震惊、疑惑、……等复杂的情绪。
李承乾知道,这次又将是收取积分的时候。
于是便道:“不管作为儿子,还是大唐的太子,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为的是让大唐更强大!”
这话十分的官方,但在李世民听来,却是十分爽,作为父亲的,都希望孩子长大懂事,可以分担自己的忧愁。
“我觉得,你们得和高明多学学才是。”
李世民话一说,让众人的情绪高涨,李承乾知道,这个时候应该收割积分了。
于是又说道:“陛下,高明有一建议想说。”
“喔?说说看,朕听着。”
“我听说山东大旱,颗粒不收,让我是睡不着吃不下。我觉得,此时应该免收税赋,且将三十万贯钱全部当成赈灾款下放,让黎民百姓可以从中得到救助。且要说明是朝廷所以,让他们饮水思源,不可忘却朝廷于他们的恩!”
这话一出,群臣都为之震惊,从他的话来讲,李承乾是有在关心国家大事,竟然为了国家大事而睡不着,吃不香,这等为国为民的好太子,真是少有。
且李承乾才八岁啊,如此小的小孩子,提出来的建议竟然如此之完善。并且还将这一笔巨款善用之,真是让人十分讶异。
虽然短短的一句话,但是却是蕴含着大量的治国道理。
民以食为先,国以民为本,人民有危难不能搞定的话,可能会被反之,而这时不管是减税,还是赈灾,都是体现明君的时候,这是往着李世民脸上贴金,可以让他的统治更加稳固啊!
同时人们的震惊情绪达到了顶峰,因为李承乾的表现,让他们眼前一亮。
“恭喜宿主,获得三十积分!”
“恭喜宿主,获得二十积分!”
“恭喜宿主,获得三十积分!”
……
这次又有一千四百多积分入账,这李承乾的13装得可以啊。
长孙无忌却是问道:“高明,你这方法从何而来?”
李承乾直接回道:“是我苦读史书,并且日思夜想,民以食为先,国以民为本,若想强大,必然不可忘本!因此不管是何处出现灾情,我们都要第一时间反应,不可落人口实!”
“如此治国之策定有高人相助,你才八岁,不可能……”
这时,李世民却打断了长孙无忌道:“辅机啊!莫要怀疑,是高明长大了,此建议好!来人,直接下令实行即可!还有,如果有人敢打我赈灾款的主意,一旦确认,直接杀之!不得有误!”
他还加了一句,毕竟这是一大笔钱,不得小觑之。
因为之前有做过词曲,所以李世民对于李承乾能想出治国之策表示十分平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