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级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神级太子- 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狂风呼啸,大雨磅礴。

    滋水的水位不断的上扬,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此时的人们依然不知道危险将到,大家躲在了自己家中,没有出门,倒显得十分悠闲。

    往常这种雨很快就会停,大家在等待着雨停。

    “大雨?洪灾?不好了!下游可能出现灾害!”

    李承乾一定,随后做出反应。

    “来人!调动六部的人随本王前去下游查看!”

    六部以他尚书令的身份调动的,他也没有经过李世民,因为来不及了。

    一时间,六部轰动。

    他们不知道李承乾要他们干什么。

    他们也是不敢问,只是跟着李承乾前往。

    一会之后。

    李承乾带着六部的人出现了下游的地方。

    他一到时,便看到这滋水两岸有着许多房屋。

    有些已经摇摇欲坠了。

    这些房屋都是泥土砖所造,小雨还好,碰上了大雨,基本上是没有抵抗力。也辛亏自己来了,否则有些人可能会死在家中。

    他出现在雨中时,却被一些眼尖的人们发现了他的踪迹

    有人呼喊道:“快看,是太子殿下,他过来干什么?”

    接着便有许多人站了出来,他们在屋里看着外面的大雨中的李承乾。

    有些人直接就从屋中走了出来,很快的整个空地上,站满了人们。

    有人说道:“这么大的雨,他们来干什么。”

    太子不是应该在宫中好好呆着的吗?怎么就来这滋水边上呢?

    “高高在上的太子殿下,今天得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啊。”

    “他竟然是太子殿下!气质真好!”

    “我觉得他有一股威严存在!”

    “天!终于看到太子殿下了!”

    ……

    人们议论纷纷。

    直到李承乾说道:“长安城的百姓们,现大雨狂泄,随时可能引发洪灾。本王希望你们都到高位去躲避,直到大雨停止再下来!”

    李承乾早就算出这一次的洪灾,未来有些不吉,为了人们,他站了出来。直接改变一些他可以改变的东西。

    人们听他这么说,直接闹开了。

    “什么?洪灾?”

    “不可能,洪灾许多年没有碰过了。”

    “不可能?那你们看看暴涨的河水。你们都没有危险意识吗?本王有必要骗你们吗?啊!?本王放着舒适的皇宫不呆,有必要来这里骗你们吗?”

    李承乾指着河水说道。

    四周安静下来了,没有人在提出质疑。

    顺着他指的地方,大家一看,果然,远远的看到了暴涨的河水,像是疯狂的野兽一般,不断的将水位提高。刚才怎么就没有在意?或者他们没有一点安全意识在!

    高士廉出来说道:“太子殿下是为了你们着想,想要活命的就听话,莫要因此丢了性命!”

    不仅于如此,其他各部的尚书们也站了出来,他们纷纷为着李承乾站着队。

    “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这一场雨来得太蹊跷!”

    “太子殿下的判断来没有错过!”

    “一定要听太子殿下的安排。”

    当他们一个个说过去时。

    人们也感觉到震惊,这一场雨似乎来得有些诡异。

    “六部的人都出来了,真的是这样吗?”

    有人的心产生了些许的动摇。

    轰轰轰

    突然,临近滋水的一间房屋轰然倒下。所幸那屋中并没有人,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再看看河水的水流越来越急,人们才意识到,这不是在开玩笑。

    “我信太子殿下的话!”

    有人出来说道。

    “我支持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事,没有理由骗我们啊。”

    “就当是去躲躲雨!”

    “家中东西怎么办?”

    “如果命都没有了,你还管那些东西干什么?小命要紧!”

    ……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其中。

    而李承乾则道:“六部的所有人听着,你们要协助于人们离开这里!给他们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大雨!”

    “是!”

    六部的人全部散开,他们开始加入了抢险之中。

    李承乾看了看天,大雨是一点都没有要停的感觉。

    “希望可以来得及!”

    他喃喃道。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手不够啊。

    而忽然间,从远方来了一队人马。

    李承乾定晴一看,原来是程咬金。

    “嗯?”

    再看程咬金身边的人,是京城四少,他们竟然也来了。

    “太子殿下,这种事情,怎么不叫我老程啊!太不够意思了。”

    程处默道:“太子殿下,家父听说你要来抗灾,这便带着三千兵马前来。”

    尉迟宝林亦是说道:“是啊,我们听到消息也来了,这种事,怎么能少得了我们京城四少呢!”

    随后程咬金又道:

    “我这后方的军队随时可以调取,让他们来协助人们吧!”

    李承乾竟然有些感动。

    “那么辛苦你们了!”

    “说什么话!还不是为了大唐!”

    “好,为了大唐!”

    数千人一下子投入了救灾之中,但是人们的数量远比想象之中还要多,所以救灾起来的速度并不快。

    按此速度下去,少说也要半天的时间才可以救完。

    并且在在救灾的过程中还有大量的房屋被淹没在滋水之中。

    有百姓惊叹

    那可真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大洪灾啊。

    多亏了太子殿下啊,否则定有许多人会死在这一场洪灾之中。

    此时的李承乾自然是不知道现在有人正在进着谗言。

    正当李承乾忙碌的时候,突然来了一道圣旨。

    圣旨上如是说道:“宣高明入宫!”

    这下大家都疑惑了,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要让太子入宫中?李世民心中在想什么?

    李世民在叫,李承乾也没有办法。

    只得吩咐程咬金道:“程伯伯,这里交付给你了,本王还有事,先离开!”

    现在已经接近稳定,不用李承乾现场指挥也是可以的。

    “太子殿下放心,这里有老程我在,一切无事也!”

    李承乾点了点头之后,便往着太极宫中去。。

    他可以想到了,到底是谁从中作梗,到底是谁想让他入宫,大概也是要让他接受惩罚吧?

    因为这次他调动有些大,涉及到六部。并且可能引起不稳定。


………………………………

第672章 革去尚书令?

    当李承乾到达太极宫外的时候,长孙皇后迎面走来。

    “拜见母后!”

    李承乾如此道。

    长孙皇后却是说道:“高明啊你进入宫中少与陛下顶撞,他似乎不开心!”

    “嗯?为何?”

    “也不知道怎么滴,突然大发雷霆。”

    看样子长孙皇后也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那么只有进入其中才知道了。

    “是!母后!”

    “你怎么湿成这样了!”

    李承乾已经被雨淋湿了,衣服贴在身上,他却浑然不觉。

    “母后,没事的,陛下的事要紧!”

    “这,万一生病了怎么办?”

    生病?那是不可能的,谁生病也不会轮到他。

    “来不及了,儿臣先进去。”

    完后,李承乾便入了太极宫中。

    而长孙皇后也是跟在其后,万一有什么事,她也可以照应。关键时候,李世民只听她的话。

    当李承乾进入宫中的时候,却见得李世民坐着,目光不善。

    而一边的竟然就是刘弘基还有宇文士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李承乾大概知道了些什么事。

    一定是这两货背地和李世民说了些什么坏话。让他来面见李世民的。

    “儿臣拜见陛下!”

    李承乾与李世民行了礼。

    却遭遇李世民的责怪。

    “高明,你可知罪!”

    什么?罪?

    李承乾不知是听错吗?

    “儿臣何罪之有?”

    刘弘基说道:

    “太子殿下,您滥用权力,私自调动六部行事,您无视陛下之命令,私自将人们转移,这些都是大罪,现在陛下生气得很,您还是认罪的好!”

    “是啊,陛下,依臣之见,应该撤去太子殿下之尚书令,以防止再发生这种事情!”

    宇文士及追言道。

    看来这两货就是不让李承乾好过的。

    原来是这样,看样子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被人监视了。

    但是他可没有慌乱,而是十分淡定。

    “陛下,请听儿臣一说!”

    李承乾怎么可能让他们如愿?

    说什么也要解释一二。

    “陛下,事情已是这样,太子殿下犯罪在先,且无视陛下龙威,其罪当撤去官职!并令其在东宫之中,不得出来!”

    刘弘基又是说道。

    这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什么也不让李承乾有话说。

    但是如果他们以为,这样子就可以打败李承乾,那就错了。

    因为还有长孙皇后存在,可没有人比她说的话更好用了。

    她凑近于李世民边上道:“陛下是为明君,当左右兼听,切不可旁听,而误伤好人了!”

    李世民还在生气中,一听长孙皇后这么一说,便压低了音量。

    “观音婢,你说的没错,但高明此次实在是让令朕失望了。一点法度都没有,这六部的人怎么能随意调动!”

    就现在而言,洪灾还没有彻底爆发。

    李世民更加不可能知晓,只是一味的责怪,显然被蒙蔽了双眼。

    因此,在他认为,他说什么,底下的人不能左右。

    就算是他给过李承乾权力,但这权力可不能乱用的。

    “陛下,妾身以为,要听听高明的想法才是上选!”

    “陛下,臣等以为,太子殿下无视王法,先革职再说!”

    刘弘基有些咄咄逼人了。

    “陛下……”

    李世民好奇,这个时候的李承乾竟然不再说什么。

    “高明,你还有何话说?”

    所以这么问道。

    一般人来说,定是会去争论,但李承乾看来,似乎没有争论的意思在。

    “陛下,想听儿臣说,儿臣便说,如果陛下定愿听外人讲的话,那么儿臣无话可说!”

    李承乾说得,让长孙皇后心中一软。

    “陛下,他可是你的亲生骨肉,您不听他的话,却要听信他的人话,这对于高明似乎不公!”

    长孙皇后差点哭了出来。

    刘弘基却是说道:“陛下,这个时候不可心软啊!太子有错便要罚!”

    李承乾依然老神在在,一点都不畏惧,也不解释什么。一切到最后,自然会云开风清。

    “够了!别再说了,朕想听听高明怎么说!”

    李世民喝道,吓得刘弘基两人哑口无言。

    李承乾越是这样,那么李世民越想知道为什么,因为他不会无缘故的做一些事,这一次一定有原因。

    他们本想让李世民将李承乾的职位给去掉,那样的话,太子就无法参政,这样的话,那么李世民边上就会是忠臣,就不会有李承乾的人存在。

    他们在想什么,李承乾全知道。

    “高明,你说说看,如果你的话不足于让朕信服,那么朕可能得革去你的尚书令!”

    以李世民的语气听来,这一次他气得要死。

    说什么也要给李承乾一点教训。

    李承乾却慢慢的说道:“陛下,滋水下游水位已经上涨到岸边的一米以上,并且蔓延到低洼的岸边,百姓们的房屋倒了三百间,此时我们正在疏散人们,让人们减少损失!”

    李承乾的话一出,让李世民哑口无言。

    他阴着脸道:“这种事,为什么先不告诉朕?而去调动六部?”

    “陛下,据儿臣所知,陛下曾经给儿臣先斩后奏的权力,而当时事出突然,儿臣也来不及请示,因为时间宝贵,如果当时没有及时处理的话,百姓们恐怕要陷身于水深火热之中啊!”

    李承乾的话直击李世民的心中。

    同时长孙皇后道:“陛下,妾身以为高明做得对,他的所做所为,人们到头来,感谢的还是你啊!”

    李世民哑然。

    同时刘弘基和宇文士及二人也是无话可说。

    因为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李世民是不会处罚于李承乾的。

    相反的,还会奖励李承乾!

    “高明,是朕错怪于你了!”

    “陛下也是心急,儿臣在这里请求陛下,再多派些人员去往,因为人员不足!”

    “好,大唐有你,朕有你,是大唐之幸也!”

    李世民最后说道。

    “还有你弘基,士及,朕真为你们感觉到羞愧!往后这种事,定是要查明才是,这次朕就不处罚你们,你们好好想想!”

    李世民脸色不好,十分难看,直接点名二人。

    两人的头低得很低,不再言语。。

    可在这时,却有小黄门跑入太极宫中。

    疯狂的叫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

第673章 我有办法

    “什么事,这么慌张?”

    李世民脸上凝重,语气不善。

    就在刚才,他怪错了李承乾让他感觉有些羞愧。

    同时也不知道为什么李承乾可以预知到这些。

    但现在而言,他也没有时间去想太多,只是如此问道。

    “陛下陛下……滋水下游被堵!水位疯涨!”

    “什么!”

    李世民猛的一站了起来,没有人能比他更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长孙皇后道:“若是水位上涨,有可能会殃及附近农田,甚至于危及城内居民,若是洪水再大些,那么大唐将损失巨大!我大唐刚过了饥荒,如果再得洪灾,人们将再次陷入于水深火热之中啊,之前所做的改变可能得重新再来啊!”

    她说得声情并茂,句句深入人心之中。

    李世民被她说得有些六神无主,没有人比他更明白这往后是意味着什么。

    这个时候的人在天灾面前,简直就是什么都不是。

    而长孙皇后则是替他宣道:

    “召集所有大臣上朝,想出对策!以应对洪水猛兽!”

    “对,快让所有大臣过来,要快!要快!时间不多了!”

    李世民亦是说道。

    现在可是分秒必争,一旦水位上涨到一定程度的话,再去想办法时,那就迟了,为什么呢?

    因为雨不停,水没得排泄,只有上涨了。

    他们哪里知道唯一能想到办法的,恐怕只有李承乾了。

    整个皇宫开始闹腾起来了。

    所有大臣们脸色凝重,神情慌张。

    他们在雨中奔跑,所要去的是同一个地方,那便是太极宫。

    此时的大臣心中忐忑不已,已经好久没有像今天这么着急着召集大家呢。

    而当李世民去召集大臣时,李承乾也对着手下道:“去,把本王的沙盘搬过来!等等,本王一起!”

    “是!”

    沙盘?那是什么东西,没有人知道。

    大家也是好奇的很。

    直到过了一会之后,李承乾搬了许多东西到了太极宫中,没有人知道他这是要做什么。

    而所有大臣们也都被重新叫了回来。

    他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站在太极宫中,不知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