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级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神级太子- 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将剩下的全炸了,以封存下来!随时供应!”

    蝗虫一死,就不好保存了,特别是开春的温度,更是容易受潮发霉变质,这个时候如果不弄好来,那可能会损失。

    这些东西够百万人吃上一段时间呢,或许还能产生一些经济效益。

    “是!”

    士兵听命之后,便下去安排。

    大军的气势如虹,信心更是爆棚。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蝗虫大军再也形不成什么大势,可是依然是形势严峻,不得掉以轻心。

    这种时候,越是往后,蝗虫的捕捉难度只升不降,特别是它们分散的时候,给捕捉难度提升了不少,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找它们的下落。。

    直到第三天早上,李世民组织了众臣等上朝,以讨论一些灾后事宜。

    这一天,大家的心情总算是轻松的,不再是郁郁寡欢。


………………………………

第613章 货币改革

    李世民今天的心情似乎不错,因为他听到了一些关于蝗灾的好事。一切都被控制住了,万民皆喜。

    “高明,与朕说说最近的蝗灾情况如何?”

    李世民如是道。

    李承乾一听,便知机会来了,接下来他要做的,便是与经济有关的东西。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表现一下,顺便完成任务。

    所以便说道:“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这次蝗灾我们取得了大胜利,蝗灾已经被我们彻底扑灭。

    其间我们损失良田千亩,但是大多数良田安然!现已经组织人们进行补种,相信入秋,依然还会丰收!

    这次蝗灾影响有限!”

    李承乾的话令得大臣们惊讶不已,换作以前,蝗灾所到之处,皆无完全的存在,现在看来似乎不是这样的,这一切归功于李承乾啊。

    有人问起:“蝗虫真的被灭了吗?”

    李承乾直道:“没错,因那天的推广,让得人们知道,原来世间还有这等美味,于是精明的商人们,开始四周寻找蝗虫,所谓利益驱使之下的人们格外疯狂,周遭的地区,甚至于更远的地方,人们以捕蝗为业!使得它们的数量再一次减少!”

    如此一来,却得到了另一种结局,原来还有这种操作。这人们始料不及的事啊!

    “但是……”

    李承乾说完之后,又说了个但是,这个但是一出,恐怕也是没有什么好话。人们的心被提了起来,都希望不要再出什么幺子了,像是捉拿虫子的事,他们不想在做第二次!

    果不其然,他说道:“蝗灾从始发地开始,沿路造成了一些损失,大约有数十万人受到影响,儿臣请求陛下开仓放粮,救济人们!”

    原来是说这个,人们被吓了一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是好的。

    李世民说道:“这是理所当然,可从国库之中调取粮食,并且分配钱财,对于灾民进行救济,让他们可以渡过此次灾难!”

    李世民说完,众臣应是,同时脸上也是轻松了许多。

    这个是常规操作,没毛病。

    可是李承乾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而是说道:“可是……”

    他每一次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有一些人的心总会不经意的提一下,可是什么?

    李世民疑惑,自己都提出好办法了,他李承乾还要干什么?

    “又有何事?”

    “陛下,此去国库一开,运粮运钱等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光是粮食一项,就需要好多人手,如果再加上钱的话,恐怕人手不足!”

    现在可是灾后重建,长安城内的人们开始新一轮的忙碌,人手十分之缺。

    刘弘基笑了笑道:“以太子殿下的意思是不给他们钱?毕竟粮食比较重要!如此一来以减轻货运之辛?”

    他会说出这样的话,也是情有可原的,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唐朝的钱是铜钱,一吊一吊的钱的重量不少,光是这数十万人所需要的钱自然更加之多,刘弘基的意思是能省则省?连钱都不用的意思。

    当然这也只是他的臆测,但不能因为他的臆测而曲解了李承乾的意思。

    “本王何时说过?”

    “那太子殿下要怎么办?提出麻烦,不是要避免吗?”

    “这个本王不必和你说起。”

    李承乾表示不屑。

    两人素来不和,李世民也是知道的。

    于是说道:

    “高明,朕也想知道,你的话是何意?”

    “陛下,儿臣以为,正好以此开始,进行货币改革!”

    改革?这个……

    大家都蒙了,为什么要改?好好的东西,为什么要改它?

    李承乾的话一出,引得众人的不同意。

    有人道:“货币是太上皇定下来的,若是贸然改之,恐怕又是费时费力,还费钱财也!”

    “太子殿下可知当时定下货币的时候,付出了多少辛苦吗?怎么能说改就改呢?”

    “当时付出了多少人力物力,还有千百个工匠的努力,才有今天的钱。为什么要改?有意义吗?”

    “恐怕这世上没有比当前货币更适合的了!”

    “太子殿下,有经过调查了解吗?”

    “不能改!”

    反对守旧派的认知总是停在之前,对于一切新兴的东西,他们有一种来自内心的恐惧,他们不愿意进行改变。生怕麻烦,当然更怕触及自己的利益。

    但是,还是一些激进的人,他们是认同于李承乾的做法,于是又有人道:

    “我们觉得当听太子殿下说说,他要怎么办才好!”

    “是啊,太子殿下重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这货币要怎么改?他可以说说!”

    “不要一棒子打死,那样不好!”

    刘弘基说道:

    “哼,改了怕是也会造成一些大反响,不良的反响!大唐当稳定,不当乱!”

    他能想到的,李承乾当然想得到了,首先当然是那些商人们自然也是不肯了。

    众人吵得很。

    李承乾没有理会大家,只是老神在在,没有丝毫的感觉。

    一会儿,他要表演一下。

    李世民示意大家安静,便问:

    “高明,为什么要改货向?”

    李承乾才开口。

    “因为当前的货币携带不方便,儿臣以为需要有新的货币进入!”

    就因为这个原因,也是深深的让人们感觉到畏惧,现在的货币确实是携带不方便,但凡是有点钱的人,哪个人不是家里存着现金一箱一箱的?

    做个生意也是不轻松,单是运输成本就要好高了。这是一种阻碍!经济要发展就要被打破!接下来经济活动将频繁,铜钱已经不能适应了。

    说到这里李世民似乎也有所感悟。

    毕竟他们生存在同一个时间中。

    “是何?朕想听听!”

    “儿臣要改的货币,可以万贯汇于一手!”

    这话一出,让得所有人都吃惊不已,说的是什么,万贯汇聚于一手?怎么才能做到。又不是道士高僧,又不会法力魔法,怎么可能??

    人们都以为李承乾是不是在说大话,不然就是在说梦话。

    就连李世民也是不大愿意相信,这种可以实现的,他们认为,钱就是要铜钱,那才叫钱!


………………………………

第614章 仅是补充

    “高明,这真的可行?”

    李世民的话证明了他的立场,便是说他有些不愿意相信。于是提出了疑惑。

    “陛下,可行也!儿臣也已经准备好了一些改革的样品。”

    李承乾的话惹得大家的猜疑,原来太子早就想好了今天想做的,这家伙,还真的是强啊。

    用他的话说,这叫未雨绸缪,一切都要做在前头,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才能达到装逼的最佳方式,又快又好。

    李世民好奇,问:“拿出来看看!”

    众人更加纳闷,特别想知道是怎么样的。

    李承乾应是,便取出几张纸。

    这纸一些,众人更加纳闷了。

    这算什么改革?

    纸?

    为什么是纸?

    “这?”

    “此可作为纸币,就是用纸所做的钱!”

    李承乾解释道。

    但是他的解释让有些人表示不赞同。

    “纸怎么可以当作钱,真是可笑!”

    “是!纸的价格几何,铜的价格几何,两者不可同等而语!”

    “还不如用绢布!粮食!”

    这些东西都可以当成货币,也是十分好用。但是这些东西的这么能有纸币便利?太重了,还会变质。

    还有人说道:

    “纸容易破损,若是损坏了,那不是破了财吗?铜钱就不会了!”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钱的概念就是实物,而不是一纸可以概括,所以当李承乾指定这些纸就是钱的时候,人们是不愿意认同的,也不想认同,毕竟这和人们的认识相悖!

    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房玄龄直言:“这是十分激进的做法,果然如同太子殿下所说的一般,可掌握万贯!”

    一万贯,那得多重啊,但若是变成纸,那才多少啊!一掌可握!

    “老程我相信太子殿下的话!”

    “我们怎么没有想到这种方法!简直太好了!”

    ……

    这是支持者的反应。

    李承乾朝着他们点头,之后道:

    “陛下,且听儿臣说说这纸币的优点何在!”

    李世民到现在持着的是怀疑的态度。

    “讲!”

    “第一,印刷方便,如果纸币流通入市场,那么其印刷方面比熔铸铜钱要好上百倍,于短时间内可以完成也!极大的省去了人力物力,甚至开采来的铜可以作其他之用!”

    李世民点头。

    “没错,似乎就是如此!显而易见!”

    “第二,它仅仅是现有货币的补充,而不是取代,喜欢纸币的用纸币,喜欢铜钱的用铜钱,没有任何的矛盾!”

    李承乾的这一句话直接堵住了大家的嘴,补充而不是取代,这才是致命的,李承乾有理由相信,以纸币的易用性,和方便携带上,人们会去用回铜钱?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有人叫道:

    “那纸币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印?”

    还有人说道:

    “对,对于防伪上面,可有办法?要知道我大唐的货币还是有人会去仿造,请问太子殿下要如何处置这一方面的问题!”

    李承乾冷然一笑。

    “这一点,大家不必担心,为什么?因为大唐拥有最先进的纸张,本王会加入最先进的防伪技术,像是水印之类的东西,并且在油墨上面,也会采用最为先进的!还有绘制图案上面,自然是做到不好仿制的!”

    李承乾不想做而已,他要是做了,可以说没有人可以仿造得出来。

    人们对于水印,还是一知半解的状态,李承乾也不打算深入言语。

    “那纸币可是一文一张?”

    有人问起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自然不是,本王以五、十、二十、五十、一百为单位,每一个单位可兑换的自然也是不一样。”

    为什么是五、十、二十、五十、一百,理由很简单,就是仿效未来的做法,最小面币为一铜钱,最大为一百,那真的是它的补充。

    众人们还在掰着手指计算,这些人的算术可不怎么样。

    李承乾已经拿出了五种样币,上面正是他所说的五种面值。

    “这些纸币未来将对铜钱进行补充,让经济活起来。”

    这是他对经济改革的第一步,如果这一步没去做的话,那么未来经济走向不会达到顶峰。

    这事若是放在以前,那是断然不可能的,但现在却是变成了可能,因为造纸,印刷的进步,带来了有限的可能。

    李承乾的话引发了众人的讨论。

    最为激动的,恐怕只有李世民了。

    “当真?若是这样的话,我大唐之经济将盘活也!”

    “陛下,这也仅是太子殿下的一方之言,还没有引发辩论,事实是怎么样的,未从得知!”

    刘弘基阻止道。

    不管他是出自于什么目的阻止,都让人觉得如螳臂挡车,不自量力!

    “光是运输保存这一块,还不足够吗?设想一下,人们以后带着钱可以直接放到贴身的口袋之中,也是可能免去被盗之风险。试问,做一次生意,运输着大车大车的钱,那所需要的费用与一人便可携带,哪个更高?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纸币会越发的流通,钱要流通才能活起来,大唐才会变得更加强大。你们懂吗?”

    李承乾的话引得众人是点头称是。

    “太子殿下之方法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方法真的是超前啊!”

    答案已经揭晓,不必去猜测。

    自然的,他也取得了众大臣们的积分,虽然不多,但总算是也有几千积分。

    李世民的态度也证明了一切。

    “好!高明说得没有错,大唐的货币是要改!这事便由高明纠集六部实行!玄龄和如晦你们二人也要协助一下高明,此事非同小可,不得有失!”

    李世民也是表示同意,他说道,这么一说,事情已经定了定局。

    他似乎看到了未来的大唐,将会更加强盛,强到超过他想象。

    “是!陛下!”

    李承乾下意识的看了一眼一边的刘弘基,冷笑。

    还得多谢这家伙的助力了。。

    不等李世民宣布退朝,却有小黄门突然闯入。

    “报!”


………………………………

第615章 颉利来使

    李世民问:“所为何事?”

    “颉利可汗派来使者欲见陛下!”

    这话一出,令得众人等纳闷不已,颉利可汗竟然派使者前来。这可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没有人知道他派使者来做什么。是好是坏?

    为什么呢?因为颉利可汗素来与大唐不和,还经常侵犯大唐,这家伙竟然派使者前来!

    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又有些不同,至少层级上有大不同的地方。那是更高层级的存在!

    但是李世民表示道:“不见!”

    李世民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不想看到那些人!

    或许,他想让李承乾来见。

    李承乾却是上前说道:“陛下,此使者可见!”

    有人却是说道:

    “为什么?陛下为什么要见一个敌对的人派来的使者?”

    “为什么不见?当颉利可汗为臣,他派来的使者怎么可不见?”

    李承乾的话不是自欺欺人,而是他的目标,现在若是颉利可汗再来犯,还能否打到渭水,那还是一个大问题。

    现在的大唐国力不断提升,现在已经兵强马壮的,战力自然提升明显,而突厥却是没有大的提升。

    想打?哼!得看下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

    李承乾接着说道:“且,为了体现大唐的气度,见他又何妨?”

    刘弘基则道:“当时突利可汗之使者怎么又不见呢?”

    “那能一样吗?颉利可汗的品级更高,若是为臣的话,我大唐自然也是要见,突利的使者为什么不见,还不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若是传出,陛下亲自接见于突利可汗的使者,那么我们这个棋子恐怕有危险,夔国公,你不会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吧?”

    刘弘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