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级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神级太子- 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承乾真的跳入坑中了,这下有人开心了。

    还有人接着刘弘基的话问:“是啊,是什么办法?说出来听听!”


………………………………

书肥来宰!

    书肥来宰!
………………………………

第601章 最好的办法

    文武百官等都将目光汇聚于李承乾身上,他们都想知道李承乾接下来要怎么做。

    要知道,大家商议了好久,也没有见得出现好的计策,大家都想听听李承乾要怎么做。

    同时也有人对于李承乾这种行为表示不屑,在他们认为,蝗灾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天灾,是上天给人们的惩罚!

    所以,他们打心里认为李承乾的一切计划将是一种可笑。

    李世民说道:“高明,这蝗灾自古以来,让各朝代损失十分之多,是为天灾也,在天灾面前,人是不可能胜之于天。朕不强求你彻底解决蝗灾之问题,仅需要有办法让损失变小,便是可以。”

    说白了,李世民还是不相信李承乾可以解决。古人都没有办法,损失惨重,也是千年未解决的问题,凭什么李承乾就可以?

    李承乾自己也是无法百分百解决,但说到减少损失,那定是可能。哪怕是减少百分之一的损失都是可以的。都是一种进步!

    既然李世民都这么讲了,那刘弘基也不再说些什么,若是李世民不说话,他可能还要上去逼问,李承乾也是十分喜欢这样的存在。

    那种反差,可以让李承乾得到更多的积分。他看了一会,没有接着说,于是便说道:

    “陛下,儿臣确实是有办法将这损失减到最低,但在那之前,需要陛下做一件事。”

    普天之下,恐怕只有李承乾敢让李世民做事了。

    李世民倒也无所谓,只要能解决问,那做十件又怎么样?

    他不失为明君,虽然有时候十分坑儿,但是总的时候,还算是不错的。

    “是什么事?让朕听听看。”

    “开仓放粮!”

    李承乾仅说了四个字。

    因为这涉及到朝廷的存粮问题,非得李世民点头才行。

    “喔?为何?”

    “先从通州开始,凡是受到蝗灾波及的州县等,都要给他们以稳定!让他们看到我们朝廷的决心,所谓民心得,往后便更好走一些。”

    未来一段时间,通州地区的民心一定是十分不稳定,只有这么做,才能让人们有信心,然后再实行接下来的事。

    “高明,这与朕想到了一块去了,朕正想这么做!”

    不管李世民说的是真是假,只要他答应就行了。

    “那么接下来要怎么做?”

    李世民又是问说。

    “接下来,我们要迎接蝗虫的到来,但在那之前,还需要做一些准备。”

    又是准备?

    “是何准备?”

    “第一、让工匠连夜赶制一指大小的网,网面越大越好。并且悬赏抓蝗虫的最佳方法。还要通知人们,在三天后务必出城,带上一切可以捕获蝗虫的一切物具。”

    古代的鱼网是由粗布加上麻作为原料,通过捆卷的方法制成的。虽然粗糙,但耐用度还是不错。

    嗯?

    当李承乾的话一出时,有人笑出声音来了。

    李承乾定晴一看,原来是刘弘基。

    他道:“蝗虫怎么可能捕得完?成千上万,不!如河沙一般的存在,怎么可能被捕完?太子殿下,不是臣不肯相信,而是这个方法太过于可笑了!”

    在刘弘基的认知里,这是不可能的。

    李承乾反问:

    “听夔国公这么一说,那你一定有更好的办法吧?来来来,本王要听听看,你是怎么做,才不可笑。”

    “这……臣觉得……”

    刘弘基直接说不上话来,他要是有办法,早就说了邀功,哪里需要等?

    李承乾怼道:

    “不要你觉得,要本王觉得!本王觉得,你凭着自己的经验就认定,捕不完,但你不要忘记了,整个长安城内的人民有几何?只要所有人都出城捕蝗虫,试问天下有多少蝗虫够捕?”

    “可是在大量蝗虫面前,人们的数量还是不够。”

    “也不必多,一人百斤,我长安城有百万人之数,那么所有人都去捕蝗虫的话,那将有多少?”

    这么简单的算术,得到的结果是可怕的,光听这个就觉得厉害。

    “话虽然这么说,可是人们愿意吗?”

    “愿意吗?夔国公,你的问题太可笑了,敢问,如果不去捕的话,那么人们靠什么吃饭?这刚种下去的庄稼还没长成,就要被蝗虫吃完了,秋天要怎么办?人们又要饿肚子了!人们不得不去,只需要给他们一点指引,仅此而已!”

    李承乾的话没有错,如果人们不去努力,未来又要难过得很。

    就算是朝廷的接济,那么仅有一时的接济,朝廷不可能负责你一辈子啊!

    “且,这么做,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蝗灾带来的损失,哪怕是一点点的损失,我们都要好好把握才是,大家说是吗?”

    李承乾的话让众人陷入了深思之中,与其坐着等蝗灾的出现,还不如主动出击,将蝗虫留下来。这就是他的办法,目前为止最好的办法!

    古代没有农药,不然用那个也是可以,李承乾虽然有办法弄到,但是他可不是慈善家,光农药就要巨量,如果是以后呢?再来一次,那要怎么办?

    随后房玄龄先站了出来道:“臣等支持太子殿下的方法!”

    “可不是,老程我也觉得可行,需要我的军队出去者,我也不会吝啬的!”

    “军队,那是肯定要动用的,因为军队一出,定能让人们看到我朝廷的决心,人们不是孤身一人在战斗,还有我们!”

    李承乾说得慷慨激昂的,直接感染了许多人。让他们觉得,困难只是一时的,是可战胜的。

    李靖出来说道:“如此一来,定能很好的发动人们一起捕蝗虫!”

    高士廉也是说道:“是!所谓众志成城,还有什么我们大唐人们不能完成的呢?”

    仅是捕蝗虫的方法,就让众人是激动不已,当然啦,李承乾可不仅是拥有这个方法,他还有后招未出。

    “大家静一静,听本王再说说!”

    大家安静了下来,李世民亦是看着李承乾,略有所思,他大概在想这些方法的可行性。

    可是,如果不去捕,大家还能做什么??

    无事可做!

    李承乾的方法恐怕是最好的方法,没有之一!


………………………………

第602章 照单全收

    有时候,李世民在感叹,文武百官,当真的不如李承乾一个人啊。

    甚至于,连他一起,也是不如一个李承乾!

    幸好李承乾的年岁不大,否则,难免会让李世民有了异心,那样的话,对于他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话说回来,一个人再厉害,也是不能撑起一个大唐,不然要大臣们干什么?

    眼下是解决问题才是,李世民又道:

    “高明,你接着说,朕想听听你接下来怎么做?”

    李世民问了,那么李承乾就开始说:

    “是!陛下!接下来,当然是发动人们一起捕蝗虫,并且还要准备大量的麻袋,一旦捕到之后,全部装入麻袋之中,并且放置水中淹死!以免让它们逃脱!”

    李承乾也想好了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一切。

    李承乾看了看四周,大家不住的点头。

    李靖道:“太子殿下想得周到,还有呢?”

    “接下来,要程伯伯出马了。”

    “喔?有什么需要直接说!老程我听候调遣!”

    李承乾绝对有权利调遣程咬金,尚书令可不是开玩笑的,只要李世民不说什么,那么就随便来了。

    “程伯伯,你带着大军在长安城附近农田边放置柴禾,每隔一丈设置一个柴禾堆,并在柴禾堆边挖深两尺坑,环绕于柴禾堆,土不要运走,直接堆在边上。切记,不要破坏了农田。不然人民可能会反弹!对于我们下一步的动作有所影响!”

    事情虽然十分简单,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是要干什么?”

    这些土鳖哪里知道,于是李承乾便简单的解释说:

    “蝗虫能飞,对于夜间的火它们势必会拼命前往,一旦有发现冲过来蝗虫必然会被火烧,若是掉在地上,直接用土掩埋。”

    蝗虫对橙光的趋光性,这还是当时李承乾在一本研究论文上看到的,蝗虫对于紫光的活动最强,但是这个年代哪里能弄到紫光这东西,还不如直接放一堆火,产生橙光,并且通过火还能烧死部分蝗虫。

    如果是数十亿蝗虫大军前来,就算他发动全城的人们去捕捉,一时之间估计也是捕不完,整个捕获的时间可能持续到晚上,晚上视线极差,大蝗虫都会直接休息,这时燃烧起火堆变得尤为重要。至于需要多少时间去捕捉,那就不得而知。

    房玄龄恍然大悟。

    “这便是和飞蛾扑火有异曲同工之妙!”

    程咬金也是道:

    “那么蝗虫就要死了!真是好办法!”

    如此浅显的道理大家都懂!

    李世民一听,直接赞赏道:“好好好!非常好的办法!”

    要知道蝗虫的数量将会十分之多,到时候,可能会持续几天的时间,而晚上是不可避免的,人们总不可能在放任它们在晚上的时候对自己庄稼进行破坏吧?

    这个方法无疑就是一个可持续的捕捉。

    “话虽然这么说,但也不知道能捕到多少?怕只怕到时候仅收获甚少,那就不好看了!”

    能捕捉多少,李承乾当然心里有数,怎么也轮不到刘弘基来质疑。

    “这一点,就不劳夔国公费心了,不过,捕获这一件事,夔国公倒可以参与其中,就当作是锻炼身体,也是一件好事!”

    李承乾如是说道。

    他避重就轻的说话方式,让刘弘基有些郁闷。

    那李世民似乎明白了什么。

    “你们所有人,等到捕捉开始之时,每人都要参加,不得有误!”

    这是圣旨,众人只得应是。

    这是李承乾没有料想到的,是李世民想这么做的,不是他的想法。

    程咬金这时问道:

    “太子殿下,是如何想出这种方法?”

    李承乾直接回应道:“所谓人定胜天,我命由我不由天!在一切困难面前,先想到的是如何去解决,而不是知难而退,而不是听天由命!方法也总比困难多,只要肯想,一定能想到的!”

    李承乾说话之间,目光依然不离刘弘基,明眼人都是看得出来,他是在说刘弘基。

    同时这让有些人脸红不已。

    李世民借机说道:

    “高明说得不错,你们往后要好好与他学习,这本来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就算是困难,我们也能解决!”

    李世民十分不要脸,他自己也是想不出方法来。

    像是用鱼网这个办法,本来也是十分平常的,但是他们却是想不到。

    对于李世民的这一些话,众大臣们都羞愧的低下了头。

    一堆人,竟然比不上一个李承乾,这还要混什么混啊!

    李承乾却是为大家开脱道:“陛下,大家也是专心于想办法,怪只怪蝗灾自古以来,十分吓人。大家心生畏惧感,一时没有想到。”

    引得众人用着充满着敬意的目光看着他。

    同时心中的情绪波动异常的大。

    相对应的,李承乾这里的积分正在往上扬。

    “恭喜宿主,获得三十积分!”

    “恭喜宿主,获得三十积分!”

    “恭喜宿主,获得三十积分!”

    ……

    不多不少,六千积分入账中。

    “看看你们,再看看高明,这么懂的为你们着想,你们今天想不出办法来,统统罚俸半月,充入救济灾民财物之上!”

    李世民如是说道。

    众大臣虽然想说些什么,但终于还是没有说出来。

    毕竟是他们没能想出办法来。

    李世民还没说爽,又说道:“朕真为你们感觉到羞愧!”

    其实这也不是李承乾想要的结果,他就想要积分。

    同时也是为了大唐分忧解难,他也不想针对这里的人们。

    “臣等感觉到羞愧!”

    众臣道。

    “知道羞愧就好,都下去吧,你们都去协助高明处理蝗灾一事,届时,朕要时时看看做得怎么样!”

    李世民的意思,那就是要让李承乾全权来负责这次的蝗灾了。并且还要全程报告他,可以见得这次蝗灾在他认为,十分重要,甚至可以放下其他事情来关注它。。

    那么,既然如此,李承乾当然是照单全收了,也许到时候,还能够在广大人们面前小装一把。

    还有,等这次过完了,也许还能提及关于经济的事,如此一来,水到渠成。


………………………………

第603章 蝗灾至

    一切如同预期的一般进行着,报纸、告示、口口相传,一切可以用的形式都被李承乾给使用上了,所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长安百分九十以上的人得知此时的灾情。

    虽然知道灾情,但是也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骚动,一切得益于提前打了预防针。

    整个长安城内的人们如临大敌一般,各行各业相互扶持,大家是同一艘船上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少了粮食,谁都不好过。

    可以说,尽整个长安之力,打造出大量的捕获工具,不仅限于造网,聪明的人们想出了更多的办法,但是论效率,却是一点都比不上网好用。

    三日之后,太极宫中。

    李承乾与文武百官等在太极宫中汇报相关事宜。

    李承乾上前道:“陛下,此次长安城内十之八九的人响应了号召,因为人们对于蝗灾也是深恶痛绝,所以他们对于捕获蝗虫一事十分赞同。”

    响应的人数可以说是相当的多,换做以前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大臣们听了后也是啧啧称赞!

    “高明,这几天辛苦你了!朕可以看得到你这几天忙里忙外的,若是大家都和你一样,那大唐不兴,天理不容!”

    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给了他最大的肯定与评价。

    这是李承乾应该得到的赞同。

    李承乾确实装作不敢当。

    “能为人们做事,便是与陛下分忧,儿臣不为陛下,不为人民,还能为谁呢?”

    这些话无论谁听了都觉得李承乾真的是为了人民啊!

    李承乾的话,总是让李世民听了哈哈大笑。

    虽然是蝗灾在即,但心情顺畅之中,自然也是要笑。而且他也是相信李承乾的。

    “高明,你前一段时间说蝗灾将到,只是不知道何时能到?”

    以前,碰上这种天灾,人们恨不得不要来。

    现在看来似乎不是这样,李世民倒希望它们快些来,好快些解决掉麻烦。

    李承乾看了看天。

    “如果不出意外,这会儿差不多要来了。”

    刘弘基问:“太子殿下如何得知?”

    李承乾指着脑袋道:“靠这里!你没有的!”

    问了这种无脑的问题,让李承乾十分看不起。

    当场无人敢言语,那刘弘基算是一个白痴,明知道说不过李承乾,却又每次都要参与,那真的是自取其辱。

    有人感叹道:

    “这好好的为什么会闹蝗灾呢?”

    “是啊,这么多的蝗虫从何而来啊?”

    古人们哪里知道,它们来自于哪里,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