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级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神级太子-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为他的父母,自然震惊程度只高不低,一百积分,不错不错。

    李承乾止住了假哭,也没有理会系统的提示,反而还带着抽泣说道:“孩儿见过父亲、阿娘!”

    唐朝皇上的子女也不称呼其为“父皇”,而是直接称呼“父亲”,称呼皇后也不是“母后”,而是“阿娘”或者“皇后殿下”。

    “无事便好,无事便好!”

    长孙皇后摩挲着李承乾的背,生怕再次失去这个儿子,这是她与李世民的第一个儿子,平日里可以关爱得很。

    李世民一听也是惊喜万分,但随即脸色一阴喝道:“怎么回事!”

    王御医这便前来道:“陛下,是某无能!还请降罪!明明太子殿下已经……”

    李世民喝道:“现在人没事?还不快去再检查!如果再有差错,全部拉出去砍了!”

    李世民的威严是与生俱来的,加上他常年征战沙场,严以律己,对下属亦是如此。

    这段时间,他也忙于朝政,被国库吃空一事耿耿于怀,心情本来就不好,李承乾还失足入水,丢了性命,总是没有找着一个宣泄口,这下这些庸医却搞出这一出,直接误诊,让他也是气不打一处。

    结果,在王御医的带领之下,他们轮着一个一个的检查了一遍李承乾的身体,直到没有发现任何的病态,随后跪地不起。

    王御医战战兢兢的说道:“陛下,太子殿下无事。只是……”

    “只是什么?”

    “方才,太子殿下突然狂呼,我来,我看,我征服!”

    并且还说了一些奇怪话语,我怕太子这是得了臆症。

    王御医如此说来,确实有那么一回事。

    李承乾正想解释,不是那样的,我怎么有臆症了?你们全家人都有臆症!我是有感而发的!

    不料李世民却哈哈大笑起来。

    “吾子不死,必有大福报!敢如此说的,这天下之间恐怕无几人,真是有吾当年风范!”

    李世民龙心大悦,但是这罚还是得罚,于是严正的说道:“你们这群庸医,王御医自罚俸禄一年!其他人连代责任罚半年!”

    他们一听,大概是李承乾的话取悦了李世民,让他开心,否则这种时间,他们非死不可,哪里只是罚点钱就完事了。

    “谢陛下!”

    而长孙皇后则是抱着李承乾,不肯松开。

    过了片刻之后才问道:“我儿,你还哪里不舒服,一定要告诉为娘!”

    “阿娘,我无事!只是这水池的水并不好喝!太苦太涩!”

    李世民此时便道:“高明,无事便好!但是从今天起,你少来这水池边上!我要禁你足!让你好好学习才是,回头我给你再找个老师!”

    李承乾字高明,古人常以字相称,所以这是在对李承乾说的。

    什么?再找个老师学习?现在他可是才子能力爆棚,哪里还要再学习,这普天之下,恐怕没有人能与之左右,也没有人能当他老师了。

    最后严重的是,他还要被禁足,那便是说不能出门游玩,这东宫之中可是有许多小姐姐,不能一起玩,那天性如何释放?上一世的他可是处处碰壁,好不容易有了小姐姐可以一起玩,竟然被禁足。

    “父亲,我还是个孩子……”

    “孩子就要学习。现在不学习何时学习,便是如此,不可忤逆!”

    李承乾是千百个不愿意,怎么能让那些罗嗦的老头教呢?他的文才可比他还高啊!可是身上一紧,突然说不上话来。

    原来是长孙皇后,紧紧的抱着他。

    罢了,那就这样吧,正好在那些所为谓的老师面前装装逼取得一些积分,也是不错的选择。

    从今天开始,他要开始无限装逼,承受众人崇拜目光!还要改变命运,让李承乾不再有遗憾!

    李世民不容质疑,似乎又想起什么。

    又道:“来人,将这水池给我填了!”

    这是因咽废食啊,少了水池的东宫,不完整!

    于是就有人直言道:“陛下,此为东宫,风水之地,若是损了这水,恐怕不利于太子殿下未来。”

    李世民一听,似乎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既然禁了李承乾,那就让他少往这里跑。

    “也罢!来人,下午便让孔颖达来教高明读书!”

    孔颖达,字冲远,是唐朝经学家,孔子的第31世孙,人称大儒孔颖达,让其来教李承乾读书,怕是再好不过。但是就是,十分爱讲,一个问题会一直讲,而且还喜欢打小报告,李承乾之前算是见识过了。

    “是!”

    “陛下,高明现在刚刚苏醒,不如就让他休息一天吧!?”

    “我看他生龙活虎的,无事,我大唐子弟,哪个不是刀头舔血的?这点苦,不算什么!”

    这话说得李承乾是叫苦不跌啊!想说些什么,后来想想算了,他要的东西可多了,没有积分怎么行?

    “无事便好,都退下吧!”

    李世民见李承乾也没事了,就让众人离去。

    而他也是往朝堂而去,他走路有风,既然儿子没事,那么这朝堂之事,总要处理吧。


………………………………

第4章 人比人气死人!

    翌日

    烈日当空,窗外知了声、宫女们嬉戏声不绝于耳。

    李承乾望着窗外的小姐姐们,哪有心思去听满口之乎者也的老师讲课。

    这小老头真是无聊至极。不断的重复着一句话,孜孜不倦,永无止境。

    他是满脸疲惫,恨不得这时间快些过,枯燥,乏味,无聊便是孔颖达这小老头的真实写照。

    那些做文学的人无非就是如此吧?

    孔颖达讲课的内容,以《诗经》,毕竟这小老头对于五经还是十分熟悉的。后面还著书《五经正义》,并且让唐后的朝代奉之为典。因为后来被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被死用滥用,坑害后人无数。

    孔颖达手负于背,饶有感觉的开始读道: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省略一百字)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讲起这首诗的时候,孔颖达可以因此而津津乐道的重复一个下午,就像是回到以前的青葱岁月,听得他脑袋是发胀发痛。

    “哈!”

    李承乾终于忍不住了,重重的打了个哈欠。

    时机到了,他还是这么做了,果然孔颖达一见他如此,便严令道:“太子殿下,请尊重为师!为师讲课就那么让人犯困吗?”

    是他讲得枯燥好吗?怎么就不尊重了。要是换个美女老师来讲的话,结果肯定不一样,可惜他只是一个老头,十分糟糕的老头。

    当然,还有昨天他晚上也没睡好,在不断的研究着这个装逼系统。

    “孔师,你教的这些我都会了!不就是诗经吗?咱们教点其他的好吗?比如说如何作诗写文?”

    “太子殿下,你可知这诗经之中有多少首诗?若是不知,万万不可说都会了,你恐怕只是会这其中一首,可你知道这个中含义吗……这些都不理解的话,你如何作诗写文,我将如何教导你?所谓一步一个脚印,一口吃不成胖子!……”

    孔颖达果然是十分木讷又是无聊的一个老头子,对了,还十分罗嗦。

    李承乾仅仅是说了一句话,他就回了一大段话。

    “孔师,这诗经之中有三百零五首诗歌。就说这首关雎,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相思和追求。不知我说得对不对?”

    孔颖达一听,整个人的脸色突然一变,表现出震惊,但还没有到达转化为积分的时候。

    李承乾认为,如果积累之后再爆发,那一定会取得大积分才是。所以,这x装得不够!

    孔颖达有些惊讶,突然又道:“这仅是诗经之中的第一首诗,如你真懂,那便说说《桃夭》如何?”

    李承乾笑了,这还不容易,他的脑袋里装的可是大量的文学内容,别说是《诗经》,就是其他像《尚书》、《书经》、《礼记》、《周易》、《春秋》他都能倒背如流,还可以说出其中的中心思想以及写作的环境。不管是远古还是现在,不管是哪个朝代,只要他肯回忆,那是张嘴就来。

    “孔师听好了!”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此篇语言极为优美,又极为精练。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覆用一“宜”字。一个“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这个“宜”字,掷地有声,简直没有一个字可以代替。”

    “什么!这……那《君子阳阳》如何?”

    君子阳阳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此诗写夫妻歌舞为乐。丈夫邀请妻子一起跳舞,由妻子唱出来,表现了他们自得自乐、欢畅无比的情绪。”

    ……

    不管孔颖达如何考他,他都能对答如流,信手拈来,就像是书本就在眼前一样。

    “这……”

    之后孔颖达又考了其他几本经书,可没有料到不管是什么,哪怕是精确到几页几字,李承乾都能对说得出来。

    “太子殿下,你这是何人所教?陛下可没有说出你学过《诗经》啊!”

    “孔师,本王是无师自通,不过是四书五经罢了,没什么了不起。”

    李承乾的话,大概要让孔颖达吐血三升,要知道,孔颖达为了研究这些经书,可是用了大半辈子。这八岁孩童,却是无师自通,从他识字开始,最多不过三年,而自己却是他的十倍都不止,人比人气死人!

    为什么在李承乾口中,却如同无物一般,这让人无法接受!

    他看李承乾似乎有些不同,但说不出哪里不同。

    对了,是性格上的不同。

    以前听闻李承乾可不会与老师作对,他可是一个乖乖的小孩子,怎么今天地变成这样,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同时脸上的震惊之色变得更加的浓郁,让李承乾郁闷的是,无限装逼系统竟然没有主动转化吸收积分?

    想不到这系统还算智能,懂得最大化处理。

    他心想,一定是震惊不够造成的,所以,他得下点猛料才是。

    于是灵机一动,并且嘿嘿一笑,他的笑,让孔颖达有些奇怪。

    “太子殿下,您没事吧?”

    “没事没事,昨天我读四书五经之后,略有所悟,特别写了一篇文,敢请孔师帮本王评价一下,我这文写的如何?”

    不管刚才震惊如何,那孔颖达有些欣慰,就算是刚才李承乾有些失礼不尊师,但这文章给他看,倒也是好学所向,于是满口答应道:“太子殿下肯学,还作出文章自然是好的。只要文章有改进的空间,为师定会尽力尽力帮您纠正!”

    纠正?嘿嘿,我看你怎么纠正,准备为我奉献积分吧!

    s。怎么说呢?求收藏吧!求推荐票!


………………………………

第5章 小老头生气了

    李承乾见时机已经是成熟,便提起笔,开始如凤飞舞的写了起来。

    《明月几时有》

    孔颖达走过来,便跟着念了起来。

    却是不知李承乾想作什么文章,但都答应评价他的作品,只好耐心的等待最后的结果。

    明月几时有?

    没错,李承乾所写的正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是词,可以唱的。又像是文章,可以读。

    接下来,他有一个想法,一个大胆的想法,让孔颖达震惊的想法。

    李承乾又写了下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孔师,不知你对学生的这两句有什么看法?”

    李承乾故意这么问孔颖达,让他是不断的重复着念这四句词,这一念整个人直接定在那里了,那得有多大的经历才能写出这种文来,真心不相信这些东西是出自于一个八岁孩童的手中。难道现在的孩子早熟了?

    可孔颖达的反应让李承乾是得意不已,你这老家伙,碰上强人之时,还不是一样震惊到不行。

    既然开头已经让孔颖达有所震惊,那索性就接着写个痛快,李承乾看了看自己的字写得竟然还不错。换作到现代社会,用这一手好字,恐怕也能饱腹啊。

    他得意的笑,笑容在这一些稚嫩的小脸上面,显得十分可看。

    “孔师,未完再看!”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孔颖达已经是震惊到不行了,对于李承乾这个太子,他早有耳闻,平时里按部就班的学习,也没出什么乱子,今天却是有意无意的压制,让他这张老脸无处安放。

    李承乾可不会让孔颖达停止震惊,接着又道:“孔师如果一时半会还没体会到本王的文章,等本王写完之后,你再发表如何?”

    李承乾完全不顾孔颖达的心情,直接又是挥毫。

    一排排的句子十分对仗工整的写到了纸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孔颖达喃喃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好诗好诗!”

    此等良句,竟然如自一个八岁孩童之中,此时的李承乾不断的刷新的孔颖达的认知,纵然是孔颖达学富五车,但是碰上如此新颖的题材与对仗,都不由得发出赞叹声音。

    写完之后,李承乾已经可以感觉到孔颖达的震惊。

    现在是大热天,写得却是中秋,那说明这文应该作于去年……如果这样的话,那太子殿下七岁就会作文了?只是一直不讲?

    小脸上面挂着一丝淡然的微笑,如果不是这张小脸,孔颖达都有种感觉,写这句子的是一个三十岁的大人,而且还是文才俱佳的人才。

    “孔师,我文章写完了,还请评价一二,让本王好有提升空间。”

    “这……句句都是金玉良言啊!”

    孔颖达赞叹完之后,竟然一时语塞,说不上话来。

    换句话说,他已经失去评价的勇气。

    这文,如何评?无处可评,孔颖达恨不得将其收起,好好收藏。这种好东西当然要裱起来,但是这文是太子殿下所做,他也不好意思拍这种马屁吧?

    但话说回来,自己学富五车,再看看李承乾似乎有意让他难堪,孔颖达想想不对,眉头紧皱了起来。

    整个书房之中安静无比。

    两人停顿了许久之后。

    孔颖达猛的说道:“太子殿下,这文章我评不了!如果你有意捉弄老夫的话,那么老夫这就去和皇上说明,辞去太子太师一职!”

    当孔颖达说出这话的时候,他的震惊与一些复杂的情绪。他依然还是不相信李承乾可以写出这种文章,因为好到爆。

    李承乾从他眼中看到了震撼、不解、疑惑……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愤怒与懊恼,可以说五味杂陈。

    “恭喜宿主,收获五十点积分。”

    果然,这一次经过酝酿之后,达到的积分值还真不少啊。仅次于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震惊程度。

    他的最后杀手锏还没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