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大tang ren口众多,单一个长安城就要花费近二十天的时间去推广,那么对于整个大唐而言,那推广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官方人手不足,臣建议可以延后于明年开春之后再说!”
说白了,李孝常就是为了延缓户籍改革,可以延缓多久,便是多久。
李承乾早就看透了他,便直接站了出来道:“当机立断,当立即推广,方可定人心!要知道,现在长安城的巨大成功,定是大唐所有地区都知晓了,若是我们拖着不推广的话,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我们不能厚此薄彼!
第二,至于官员人数不足的情况,并不存在,而是存在于人们肯不肯做!我大唐一名官员一日少说可以解决五十人的户口问题,那么十日便是五百,二十日一千,若是有一万人同时进行呢?以大唐底者的官员而论,没有一个一万人吗?甚至于更多。
人数不是问题,问题是他们肯不肯用心做,所谓能者多劳,若是他们能在这一段时间内表现得好,可以适当给他们晋升,相信用这种方式他们的干劲会越来越强的。”
李承乾说了两点,直接命中靶心,说得是众大臣也是服气,那李世民更心服口服啊。
“高明所言极是!”
至于长孙安业这时却是说道:“陛下,这户籍刚刚改革,没有时间的验证,我们也无从得知其好坏。我支持李尚书的意见。”
房玄龄却是道:“以当今百姓的反应上来看,这次改革是成功的,且世家们都慌乱了,以世家之聪明,他们越是慌,那么便越说明此次的改革是正确的!”
萧瑀不以为意,他却是说道:“陛下,臣不苟同于邢国公的意见,这世家只是害怕失去劳动力,又无慌乱,怎么能说是正确呢?”
杜如晦则是出来道:“宋国公怕是没有到长安城内关心民生之事吧?”
萧瑀不爽被质疑,便道:“莱国公,你怎么知道没有?”
杜如晦说道:“前几日发生的一件大事,五大世家因为捂售商品的事而发生了些大事,你不会不知道吧?”
“那又怎么样?”
“怎么样?那便是说世家慌了,明明有劳力,想借此来阻止太子殿下改革,多亏了太子殿下赢明,才粉碎了他们的计划!这说明什么,宋国公不会不知道吧?”
李承乾在一边听着杜如晦的话,十分之爽啊。
嘴上却道:“这一切都是陛下功劳,是陛下功劳!”
萧瑀一时语塞,直接说不上话来。
房玄龄这时还不忘的补刀道:“宋国公,我劝你有空多到人民中去,莫要像今天这般,弄出了笑话!怡笑大方了!”
萧瑀:……
“这不劳邢国公费心,下官自然知道如何去做!”
这三人真的是不合啊,一来就唇枪舌战的,不分胜负。
但吵归吵,事情了是要处理的。
“陛下,儿臣敢以太子之位保证,此次户籍改革定会让大唐发光发热,同时还可以为明年开春的作物推广产生巨大的有利推动!”
如此一来,确实是可以推动农业的发展,商人匠人从此只是职业,也不再被xian zhi只能从事相关行业,哪里有前景,便往哪里去,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再正常不过的道理了。
“好!就依高明的意思来吧,你们也不要再说了,朕已经决定了。”
李世民如此说道,这下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不敢说什么了。
“是!”
随后,又是一阵的启奏,一顿言说,这上朝还是十分枯燥的,李承乾当了七天的政,十分了解过程,这一段时间让他们说吧,自己神游去了。
最后,当一切接近于尾声时,李世民又问道:“可还有本要奏!”
高士廉这时却站了出来道:“臣有本要奏!”
众人的目光,刷的一下直接汇聚到高士廉身上。
时间不早了,大家都要退朝回去,他却有本要奏,这不明摆着不让大家离开吗?
李承乾也纳闷,这高士廉不会是为了长孙无忌而来的吧?
没道理,他如果这样的话,就不会找自己了。
一定有其他的事才是。
………………………………
第404章 省心省力(第四更)
高士廉的突然说话,让李世民也是颇为讶异。
“爱卿,今天要参谁?”
连李世民都知道高士廉的节奏是怎么样,最近朝廷变得异常冷静,那是因为高士廉没有回来。现在他回来了,一定会掀起一番大的变化。
果不其然,他再次出手了。
高士廉的行事风格与人不同,他一般有事上奏,都是要参人的。
所以李世民才这么一问。
高士廉道:“启禀陛下,臣确实有人要参!”
当他话一出时,所有人都为之一震,纷纷都有些人人自危的感觉。
李承乾也是好奇的很,这家伙要参谁?
李孝常?不对,两人暂时没有任何的交集。
那会是自己?
似乎也不对吧,自己也没做过什么事让高士廉不爽的,唯一不爽的可能是他不帮长孙无忌吧。
这事也不怪他啊,不会这么小气吧。
李承乾只好静观其变,等待的结果。
高士廉的行为,再次引发了众人的关注。
“高爱卿,这次,你要参谁?”
对于高士廉的行为,李世民是赞赏的,从他的言语之中,可见一二。
高士廉却是说道:“臣要参长孙顺德!”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茫然了,长孙顺德是长孙皇后的叔叔,而高士廉是长孙皇后的舅舅。
但是高士廉与长孙顺德可是一点亲戚关系都没有。
他要参长孙顺德一本,那么要参什么呢?
在李承乾认为,高士廉可能发现了一些什么。
李世民同样是惊讶,他问道:“顺德怎么了?”
长孙顺德深得李世民的看中,高士廉一来就要参他看中的人,当然十分震惊,同时更加好奇,他要参他什么。
“陛下,长孙顺德督造学府之时,中饱私囊,数额十分之大,臣已经是掌握其大量证据!”
李承乾轻轻的吐了一口气,这长孙顺德本来是自己要扳的,没想到高士廉竟然主动帮自己,这下倒也省掉自己的一些事了。他的计策起了作用,也没有想到,先让高士廉给抢了功劳,但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他暂时没去做,高士廉却帮他做了。
但是李承乾知道,想要扳倒长孙顺德绝非易事。
因为他与李孝常之间的关系十分之好。
同时,李承乾一时了没有时间去搞他,现在倒好。
高士廉看不下去,直接参了长孙顺德一本,李承乾认为,这高士廉怕是要以功来求李世民放过长孙无忌的吧?所以不得不牺牲掉一个看起来不那么重要的人,来完成自己的事。
“此事当真?”
李世民有些震惊的站了起来。
他最痛恨的就是贪官了,而这长孙顺德竟然贪上了。
“千真万确,臣从来不说谎话!这些便是臣的证据!”
高士廉说完便令人将证据呈上了给李世民,李世民一看,脸色一变。
这可真的是确确实实的证据啊!
“顺德论身份是外戚,n gong劳是开国元勋,地位高,爵禄厚,可以说富贵到家了吧。如果能多看些古今典藉,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鉴,以自己的言行为人民作出榜样,我会与他一起共同享用国库,他怎么不守气节不顾名誉,搞出贪污受贿的丑闻呢?”
这从这一些话听来,李世民对于长孙顺德可以说是十分看重的,这长孙顺德也不知道是哪一件让李世民如此看好,竟然说出这种话来。
同时从这些话中,也听出了李世民的失望。
一边的长孙皇后也不知道帮谁,两边都是自己人,同时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一边是自己的叔叔,另一边是自己的舅舅,两边都是亲人,那么索性谁也不帮,一切就交由李世民来处理。
“陛下,长孙顺德这般做,简直是鱼肉百姓,学府可是大唐之千秋大业,如此做来,便有失我朝廷之门面!”
高士廉这一本参得众人是惊讶无比,看样子,一会李世民要对长孙顺德下了手。
李世民一听,十分愤怒,猛的叫道:“来人,将顺德召回,朕要好好质问一下他!”
那么长孙顺德一回来,恐怕会受到严厉处罚了。
有人却道:
“陛下,薛国公赶回来恐怕是下午之事!”
“那也要让他归来,朕要好好质问一下!”
李世民的话是没得商量了。
李承乾则在那里冷笑,让他与自己作对,这下好了吧!?他没收他,自然有人收他。
那么少了长孙顺德之后,李孝常等ren da概也是构不成威胁了,毕竟长孙顺德对于李世民的影响还是十分之大的。
“陛下,臣以为高侍中有失偏颇!”
这时一直不说话的李孝常开了口。
“喔?怎么说?”
李世民问道。
高士廉冷眼看着李孝常,随后道:“李尚书,我说的都是事实,也有证据证明,你怎么能如此藐视我的话?”
“哼,高侍中,你做过什么事,你自己明白得很!”
“李尚书,说这话要负责任的!”
两人互不相让,用言语斗。
谁也不服谁。
李孝常冷然一笑道:“高侍中,本不想参你一本的,但是看你如此对待薛国公,可真让人寒心!”
高士廉丝毫没有任何的让步,他觉得自己没错,便喝道:“李孝常,你这人说话能否干脆一些,参我什么,你倒是说啊!”
“高士廉,你做过什么事,你自己明白,今天我就将你的事给抖出来!”
“你倒是说啊,我做了什么事!”
“这是你的选择!别怪我不客气!”
“光说不练!倒是来啊!”
……
两个极品的人就差打起来了,这互相叫着各自的真名,可以说是两人水火不容了。
这时,众臣们便过来劝说道:“你二人莫要再吵,这朝堂之上,吵来吵去的,成何体统?”
“是啊,你们各少说一句。”
“大家和和气气的不行吗?”
……
一边的李世民也是一脸黑线。
还有李承乾更是如此,这是怎么了,怎么就变成两人吵架了。
“都住口!”
李世民这时怒了!直呼住口,两人才稍稍的停下来。
看着李世民如此震惊,他们不敢吱了声。
………………………………
第405章 反将一军(第一更)
“李孝常你有何事,速说!”
李孝常对高士廉冷笑之后道:“启禀陛下,高士廉于昨日早上归来,当天下午黄门侍郎曾交付密奏于他,请他交与陛下,但是他却将密奏给拦截下来,并未交付与陛下。”
“什么!”
李世民一听,整个人都是懵的。怎么会变得这样,为什么高士廉要这么做?
密奏一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东西,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故意这么做的吗?这可是一件大事啊!
而李承乾只是站在那里慢慢的看成着两人的斗争。
李世民表现得十分愤怒。这是故意隐瞒,有蒙蔽圣听的意思在。
“高士廉,你给朕说说这到底怎么一回事?”
高士廉连忙道:“陛下!还请听臣解释。”
解释?解释什么?有什么好解释的,不管怎么样,这么做就是对李世民的不敬!对帝王不敬的后果十分严重。
李孝常却是说道:“陛下,您何不看看那本折子写的是什么?想必高士廉一会也便不好解释了。”
李孝常的话中有话,他似乎知道些什么。
“折子何在?高士廉,快呈上来!”
高士廉无解只好将折子呈了上去。
在他的余光之中,一边的李孝长一直在冷笑。
似乎是吃定高士廉,不为别的,就为长孙顺德和李孝常两人之间的关系。
是长孙顺德推荐李孝常当上了兵部尚书之位。
他与长孙顺德本来就是一体的,两人同仇敌忾。
而高士廉却要拿长孙顺德下手,所以不然理解,李孝常这会对高士廉发起的攻击。
不得不说这一切也是错在高士廉身上,若是他不将这密折拦截下来,可能还不会有把柄落到李孝常手中。
李世民秘折之后,展开一看,越看脸色越是惊慌,更多的是愤怒,一种被人蒙蔽的愤怒。
同时说道:“高士廉!朕知道你与长孙无忌情同父子!但是在国家面前你这么做是错的。你这么做让朕是十分的失望!”
众人听得一脸茫然,但是大概可以猜测出高士廉拦截下来的秘折是什么?
李承乾更是明白,这份奏折一定是写的关于长孙无忌在吐蕃做的一切。
高士廉了保全长孙无忌,直接将此折子拦截下来。而没有呈上给李世民看,这会儿却成为了李孝常强攻击他的手段。
李世民将奏折一把扔在地上。
“高士廉,你要如何解释?朕真是十分痛心,十分失望。”
同时又是十分无奈,因为高士廉辛苦带大长孙皇后的,并且将长孙皇后嫁给了他。
但是今天他所做的事情其实有害国家的大事,所以今天他势必要对着高士廉做出些惩罚。
一边的李孝常却在冷笑。
至于高士廉为什么这么做?
道理十分明白。他之所以参长孙顺德一本,为了增加他和李世民提议的筹码。
让长孙无忌归来的筹码吧,这一切李承乾看的是一清二楚。
但是他的如意算盘算是打错了。可没料到李孝常与长孙顺德二人联通一气。
“陛下,请听解释啊!”
“不用解释了,朕今天一定要处罚于你!”
李世民的话一出长孙皇后可就着急了,他连忙对着李世民说道:“陛下,这是……是否……”
“观音婢,此事关乎国家,你就不要替高士廉求情了!”
如此一来,那长孙无忌一定是做出了对不起大唐的事,至于是什么事,只有他们知道。
李承乾并不想参与双方的争斗之中。
让他们斗,最好斗个你死我活的,并且他相信,以高士廉的才能,可没有那么快bei gan掉。一会一定有大料放出,那么今天朝常一定是十分有趣。
果然,高士廉没有让李承乾失望。
只听得高士廉忽然大声呼喊。
“陛下!如果是要处罚臣,请允许臣将功补过!”
这话一出,众臣更加纳闷了,将功补过?那将如何将功补过?
难道高士廉又要参选一本了吗?
李世民本在气头之上,但听到高士廉这么一说,竟然答应了。
可以看出,他也是愿意给高士廉一个机会的。
“将功补过?即便如此,那也是将处罚减到轻一些。这处罚还是要的!你的私藏密折,可是大罪!朕要杀鸡儆猴,以防别人再次出现!”
国家无小事,一个小小的变化都有可能让后面的路难走。
“陛下,臣错了,臣明白,但臣希望可以将功补过!”
“好!准!”
李世民轻轻的呼了一口气。
只听得高士廉大声呼喊道:“臣要举报兵部尚书李孝常图谋zao fan!”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惊讶的下巴都要掉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