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招,真是屡试不爽啊,既然他们要破坏葡萄酒,索性就将这葡萄酒交给他们管理,看他们敢不敢坚守自盗?
若是敢的话,哼,有他们受的!
“这点可以,李尚书之心赤诚,心系太子安危,朕以为可以!李孝常,可有难度?”
“臣觉得没难度!”
“好!这葡萄酒就交由你来管!”
“陛下,为了防止被偷喝,儿臣会清点,等到中秋之时,再拿出来供大臣饮用!”
“也好!”
这么一来,他们想偷酒?没门!弄不好还要挨打的事,他们哪敢做!就算葡萄酒再好,他们也不敢吧。
同时两人的心里早就将李承乾给骂了个遍。
直到最后,两人才借故离开。
路上,有人抬着长孙安业。
长孙安业恨恨道:“这个太子真的狠心,差点小命不保,李尚书,你为什么不让我说?”
“说出来,大家都没好日子过,这个太子可不容易对付,哎,他还真没把你当舅舅!”
长孙安业叹了一口气道:“所谓外甥,乃外人所生,与我何干!”
“既然是外人所生,那我们何不铲除之?”
“正有此意!”
“我与五姓七望之掌事有过联系,他们也想太子死去,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或许这是非常有可能实现的。”
李孝常如此说道。
“喔?那便是极好,今天的仇我必报之!李尚书,今天多亏于你啊!”
“你得好好谢谢你的族叔长孙顺德才是!”
……
两人不谋而合。
随即消失于黑夜之中。百;镀;一;下;“;大唐神级太子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367章 得大改之(第二更)
长孙安业这件事,在外人看来算是一个意外。
但李承乾却不这么认为,他甚至感觉到一股黑势力正在往着自己这里袭来,虽然有些不安,但他更多的是兴奋,就怕他们不来,一来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
就像是长孙安业被薛仁贵狠狠的教训了一顿,还不敢吱声一样。那是来多少吃多少!
当晚,李承乾就令众人将葡萄酒给清点完毕,那是精确到一两的范围之内。
李承乾将这事交给自己人做后,便去呼呼大睡,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也是安然归去。一切恢复平静。
一直到第二天正午时,便有魏征来寻。
这一次他依然还是愁容满面。
可以说,从一开始到现在,没有一次是轻松的。因为他们在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事情的难度系数非常高。
所以魏征也要时不时的过来请示李承乾。
“魏征,你这是又怎么呢?”
李承乾迎面便问。
“太子殿下,咱们的报纸印出了二十万份,亦在一个时辰全部分发完毕。”
报纸受到欢迎,不错啊!
“这是好事啊,你因而为如此?”
魏征话锋一转,说道:
“但是人们对于科举改革意愿似乎不强啊!此时我们有走访了许多人,人们表现出的意愿十分之低,似乎有畏惧。”
李承乾觉得不对啊,人们不是应该举双手赞成才是吗?
怎么会意愿不强?其中一定有原因才是!
于是便问道:
“主要是什么原因?”
魏征道:
“穷人想改革,想出人头地,但主家不愿意!他们没有主导权,只好听主家安排,而这类人是最多的,因此,科举并未能引发太大的效果。”
听到这里,李承乾似乎明白了怎么一回事了。
原来出在唐朝户籍制度上面。
唐朝户籍有“编户”与“非编户”之分,“编户”即“良民”,自由民;
“非编户”则为“贱民”,如工匠、乐师、杂役、奴婢等。贱民没有资格单独立户,只能和主家合用一个户贴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户口本。
“奴婢贱人,类同畜产”,且此制度以世袭的方式沿承下来,一朝生在贱户家,永世不得翻身攀高枝。
唐代的户籍制度,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划分到极致。
户籍制度到了宋朝,可谓进入了空前的自由时代。经过五代厮杀,门阀世族土崩瓦解,百姓亦不再有良贱之分,通通恢复了自由人。摒弃了“良民”与“贱民”制度后,取而代之的是“坊郭户”与“乡村户”,也就是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划分。
而大部分人是没有独立户的,所以依托于主家生存,离开了主家,他们寸步难行,因为去到哪里,都会被盘查下来。怎么去考科举?连自由人都不是,还得处处看人家脸色行事。
这种情况在于五大世家更加明显,所以他们可以控制着大量的人不让他们读书改变命运,那正是因为他们掌握着这些人的户口问题。
前一段时间,他们又开始大肆招募人员,签下了契约,将更多的一些人定义为贱户,让他们是无法入学,其用心,可谓是十分的险恶。
这是一个朝代的制度问题,如果不改这制度的话,基本上是没有办法进行教育改革,因为仅有一部分人有书读,其他人还是没有办法读书。
所以,李承乾便有了想法,或许可以进行一下改革户籍的问题。
“如此这般,看来得要进行一些改革了。”
当李承乾的话一出时,魏征就知道,这事不简单,李承乾每次出手,都是十分的凶残,这一次一定是一样的。
不等他说完,欧阳询与上官仪两人匆忙赶来。
“太子殿下!”
李承乾问道:“怎么了?”
两人的到来,大概也是因为这件事吧。
果不其然,上官仪说道:
“今天报名的学生不足三百人,与我们预计的五千上下,有出入啊!”
这入学还要考试,如果没有上万人,那么这一考,再淘汰一半以上,那么仅有百来人,需要用二百三十六名老师去教?那不是笑掉人的大牙?
“喔?”
李承乾知道,这些是同步的,魏征所说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欧阳询两人的更具体一些。
欧阳询接着道:“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没有户籍问题被巡防赶走,有些直接被拉入牢中。现在根本没有人敢来啊!”
“什么!他们敢从本王的学府之中拉人入牢中!管力士,传我命令,将他们给放出来!如果不行,让邢国公协助!就说是我说的!”
李承乾十分气愤的说道。
必要的时候也要用上房玄龄。
是!
他知道,这些巡防是管理整个长安的治安问题,那么这些巡防的最上级就是兵部,兵部仅有一人与自己作对,就是尚书李孝常,所以他有理由知道,这事与他脱不了干系。
可是于公而言,这家伙就是秉公执法,没有一点徇私所在。
人他是可以捞出来,就是无法阻止他们再抓人,并且如果以后要将教育改革向整个大唐,还有千千万万的人会被关起来,他怎么捞?
这一切得从源头来,不是打倒一个李孝常就可以实现了的。
他心想,好你个李孝常,敢阻止老子改革,给老子记住,定让你的兵部完全无处用!看老子不将你处罚!
但是这时又决定道:
“走,我们去学府看看!”
“是!”
前期至少不能让这些人坏了名声。先把学生给招募满了,这些人都是他第一次改革科举制度的试错石,只能对,不能失败!
这一出门,便碰上了程处默、尉迟宝林两人,这两人是被他安排到丰唐商行之中,许久未来,正来赶上了。
两人似乎有事,但是还没说,就被他打断了。
他道:“程处默、尉迟宝林,你们两人穿上便装与我到学府!要快!”
“太子殿下,怎么回事?”
程处默一脸茫然,尉迟宝林更是如此。
两人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李承乾已经没了踪迹。
“太子殿下等等我们……”百;镀;一;下;“;大唐神级太子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368章 此处禁止通行(第二更)
因为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禁足的十分严格,加上昨天发生了的事,那是更加严格,所以他这次是用尽方法偷偷的离开的。
根本没有人知道他怎么出的皇城。
他也没有引起注意,因为一身农民模样的打扮。
同时魏征因为有事,没能一起。
只有欧阳询、上官仪、程处默、尉迟宝林跟随。
大唐学府前,此处原是长孙无忌府邸,原齐国公府,现在被装修成大唐学府。
大唐学府之外,大量的老师正坐在前面无精打采,此时并无多少人前来报名。
李承乾在远远的就看到了此等情况,明显是不如他意。
虽然怀疑是李孝常让人所为,但没有证据证明啊!得去看看才是。
当李承乾要靠近之时,却听得有人吆喝道:“你们禁止通过此处!”
片刻,便有几十个官兵,挡在他们面前,不让他们通过。
为首的是一个满脸胡茬的汉子。
随后那汉子便道:“你们都不能经过这里,否则杖打二十!”
此人十分嚣张,李承乾大概明白怎么一回事,一定是这些人将这里堵住了,不让人们从这里过,如此一来,这学府之前没人也在情理之中。
这些人可真是烦人的很,可以说是公权私用。
李承乾一见这些人,心中不爽。
“好狗不挡道!滚!”
如此声量,竟然比那汉子还要大声。
汉子笑了,他被骂了,也不反骂过来,反而道:
“这小孩子有意思啊!别以为叫得大声,就可以通过,老子还是那句话,此处禁止通过!否打杖打二十!”
上官仪年轻气盛,直接问:“凭什么!”
“凭什么?凭哥几个心情不好,不让你们过,怎么着?”
“你们还有王法吗?”
“王法?哥几个就是王法,就算是太子过来,也得听我们哥几个的!”
汉子十分不客气。哪里知道太子就在他们面前,他们还真的大胆!
但听得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爽得很。
程处默第一个不爽,若不是李承乾有交待,这次不可将他身份说出,他一定亮出身份来。
但他还是忍住了,直接挡在李承乾面前道:“让你们管事的来找我!”
“元统军,这几个小孩子怕是吃错药了吧,怎么一个比一个狂啊!”
“是啊今天真是碰上一些奇怪的小孩!”
“元统军就是管事的!”
汉子也笑了笑道:“管事的?我的管事的,怕你们招惹不起啊!哈哈哈!”
这姓元的又是当统军的少有人在,而李承乾搜遍了自己的脑海中。
终于发现了一丝端倪,在历史上有过一段介绍:
627年,冬,李孝常与右武卫将军刘德裕及其外甥统军元弘善、监门将军长孙安业等人,密谋借助禁军反叛,事发后,李孝常等人被唐太宗处死。
统军,那么,随即脱口而出:“元弘善!”
这一叫,汉子顿了一下。
“大胆,我们元统军可是你随意叫的?”
这时有人小兵便喝道。
看样子,这家伙就是元弘善了,人真不如其名,说弘善其实是为恶!给取元弘善这名的人大概也是想不到的吧。
至于管事的,那就是元弘善的舅舅刘德裕了。也是参与叛乱的一人。
他的舅舅可是从三品官员,怪不得他敢说他们招惹不起,怪不得如此猖狂,从三品的官十分之大,就算是尚书也只是正三品。
各朝的尚书品阶有所有不同,隋、唐、元时六部尚书官阶为正三品,宋代六部尚书为从二品,明朝六部尚书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
能压他一头,大概只有自己还有几个国公级别的人物了。
没有人理会为什么李承乾会知道元弘善的名字。
“你认识我?”
元弘善诧异的看着李承乾,问道。
“何止认识,过两月,你就要死了!”
这话说得让元弘善脸色一变。
“小样的,你敢诅咒老子,不要命了!”
元弘善十分嚣张,这时所有小兵们都拔刀相对,这些家伙所用的刀具正是唐刀,给这些人用唐刀可真是浪费了啊。白白浪费李承乾对于唐刀的改革。
如此阵仗竟然没有引起李承乾身后薛仁贵的在意,因为在他看来,这些人不值一提。
“是你舅舅刘德裕让你来的吧?”
李承乾没理会他们,让元弘善有些纳闷,这人是谁?为什么都认识。
“你也认识我舅舅?”
元弘善问道。看这情况又是刘德裕让他来的,现在看来就是李孝常没错了,这个元弘善太嚣张,得教训一下才是。
元弘善后来想想不对,看这些人的衣着十分平淡。
随后又喝道:“大胆,右武卫将军可是你叫得!?来人,围起来,每人打二十大板!”
程处默叫道:“一个小小的统军,敢如此放肆!”
元弘善一听不乐意了。
“什么叫小小统军,老子的官居五品,你敢说小小!小子,你们到底是谁?”
统军府为折冲都尉府,统军为折冲都尉。长官为折冲都尉,上府正四品上,中府从四品下,下府正五品下。看样子他的正五品下府,五品官还敢如此嚣张!
眼看双方要吵起来了,欧阳询却是说道:“和气和气,以和为贵,莫要伤了和气。”
在他认为,他们顶多六人,就算程处默他们再能打,也打不过几十官兵吧?
而此这元弘善看起人高马大的,若是真起来,恐怕还占了优势啊。
元弘善一见是欧阳询,便认出了他。
“原来是欧阳院长啊,失礼啊!”
此人惺惺作态,一点都没有表现出恭敬。
“元统军,可否通融一下,让我们过去。”
欧阳询可谓是儒家书读多了,单是以和为贵来说,就说明他怕事。
但李承乾可不是那种人,这样的存在就要教训一下才是。
他看着元弘善这家伙招人烦得很,于是目光一移,薛仁贵立即会意。
正要拿起方天画戟出来,却被尉迟宝林挡在身前。
“元弘善,敢与我比试吗?”
元弘善一见尉迟宝林。
哈哈大笑起来。
“一个小毛孩,还是算了,走开走开!”
这么明显的看不起,让心高气傲的尉迟宝林气得是不行。
“你是不敢吗?还统军,我看是统龟吧?”
这话一出,让元弘善脸色一变。百;镀;一;下;“;大唐神级太子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369章 公然索贿(第四更)
元弘善喝道:“小孩子,你找死!”
程处默也跳了出来喝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