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侯班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定远侯班超-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时,他又派出骨都侯于储出使代郡,准备出使雒阳,再一次向汉朝皇帝提出互市要求。

    于储是汉人,原是卢芳旧部长史,后随卢芳一起投降匈奴。卢芳死后,于储成为北匈奴贵人,掌王族及单于继承议事,可谓位高权重。于储进入代郡后,南匈奴大人、万夫长呼衍霸欲杀于储,被骑都尉刘张制止。

    刘张与文穆、郑众商议后,便派窦固的旧部下、屯骑司马刘莱护送于储持节至雒阳。汉明帝则在德阳殿第一时间接见了于储,于储则按汉仪行了跪叩礼。虽然一度大兵压境,有点城下之盟的意味,但是汉明帝再一次咽下了苦果,还是举行了朝会,决定在沿边郡县再开互市!

    朝会之后,大司农耿国上书建议,“应当设置度辽将军屯兵五原郡,以防备南匈奴逃亡。”但此时的汉明帝,不想激化矛盾,他决定暂且搁置耿国的建议。

    北匈奴这次出兵,虽然未伤一兵一卒,但还是逼迫汉廷开了合市(注:互市又称合市),实现了出兵的目的。只到当年的***热之前,左贤王优留这才罢兵返回龙廷,笼罩着汉廷的塞北危机也才真正化解掉!

    但互市开了将近一年时,又故技重演,北地郡、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定襄郡、雁门郡、代郡和上谷郡等相继发生了严重的械斗事件,互市再次难以为继。汉人边民、商贾、南匈奴则自发地组织起来,当北匈奴的吏民开始动手抢劫时,则受到了汉人边民、商贾和南匈奴的痛击,一时间双方死伤惨重。

    在塞北的并州和幽州,各郡的互市普遍发生严重的械斗事件。但河西各郡的互市,却因各郡严加管治,虽有摩擦,但却并未发生流血事件。

    伴随互市引起的摩擦愈演愈烈,北匈奴再一次重兵云集北塞。北匈奴左贤王优留将兵二万再次驻屯弹汗山,而左鹿蠡王屠耆乌将兵两万,与皋林温禺犊王合兵一处,共三万人再出居延塞,再一次摆出一战架势。

    “虚张声势!”

    窦固这一年来,基本都居居延塞。在他的一年经营下,此时的居延塞固若金汤,左鹿蠡王的三万人,没有攻城器械,根本就无法逾越居延。因此,当塞北的刘张将边境紧急军情驰报到雒阳时,窦固却给汉明帝上了一道密奏, “陛下,匈奴此来非为战,为虚张声势也!漠北或有大事,待臣查明后再报!”

    各郡边报纷纷以五百里加急呈送到京师后,精明过人的汉明帝迅速看出了猫腻,他完全同意窦固的判断。塞北互市危机,幕后黑手不可能是北匈奴,而极有可能是南匈奴。于是,便迅速下诏,命镇守北疆的刘张尽快隐秘查明塞北互市摩擦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此时人在朔方郡的刘张,接到诏令后不费力气便查明真相,事实与汉明帝的预料完全一样。原来,此次大面积抢市、械斗事件,幕后黑手并非北匈奴,实质是南匈奴一手促成。已经内附于汉朝的南匈奴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恐惧!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人因继位之争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八部共四万余人归附汉朝,被安置在并、幽二州沿边各郡。到永平八年,南匈奴仅有生口六万余人,兵不过两万。而退居漠北的北匈奴,由于得到西域各国源源不绝的财税支撑,已恢复生机,此时已有生口八十余万人,铁骑近二十万。

    边境开设互市,使汉朝大量的物资被输入漠北。而北匈奴得到急需的大量物资,实力则进一步增强。由于害怕汉朝与北匈奴交好,从而危及南匈奴的生存,南匈奴湖邪尸逐侯鞮单于便一手导演了这一事件。

    永平八年(公元65年)阴历三月,汉明帝专门下诏,命南匈奴湖邪尸逐侯鞮单于进京。湖邪尸逐侯鞮单于战战兢兢地来到京城,原还担心汉明帝会处置他呢。谁想,汉明帝先在德阳殿举朝会接受了他的朝贺,接着又在宣明殿单独召见南单于,严厉地斥责了一顿后,便将其放归。

    湖邪尸逐侯鞮单于还是吓坏了,皇帝对他的一切了如指掌,让他再不敢轻举妄动!

    事件虽然平息,但北匈奴的这次异动,出现了重大而不同寻常的征兆,引起了汉廷的高度重视。如果仅仅是为了逼迫汉朝维持互市,派使节来即可。可北匈奴却一下子出动了五万大军,兴师动众地越过大漠,进入漠南地区,摆开一战架势。如此大动干戈,更象是一次战略试探!

    可试探的目的是什么?

    事件过后,汉明帝专门举朝会让百官廷议。他自己则在章德殿御书房内,常常长时间站在挂图前,仔细思考北匈奴的真正动机。但是,他却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在焦急地等待窦固探查的情况。

    这天午后,刘庄正和三公、尚书令宗均四位大臣,在宣明殿继续分析北匈奴意图,就在此时,窦固派自己的管家窦戈送来了只有皇帝一人能阅的密信。

    汉明帝起身离开御书房,只带着杨仁和窦戈来到隔壁的画苑。他亲自折开泥封,打开木匣,拿出帛书展开,只见窦固写道,“陛下,北虏已退!据西池密报,西羌名王弟即将取道西域,隐秘赴漠北龙庭。羌胡勾搭,或有异谋。臣当详察之,再报陛下。值此山雨欲来之时,南匈奴与北匈奴素有密使往来,臣以为当置度辽将军营,遮断二胡,以防不测!”

    汉明帝看完,面色严峻,将帛书在烛上点燃烧掉。西羌诸国,自永平元年反叛被镇压后,时存祸乱之心。汉朝深藏于北匈奴的斥候西池报来的情报,则解了他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果真是战略试探,羌胡勾结,如从漠北、西部高原同时寇掠汉朝,天下必大乱。当务之急,是既不能让帝国最薄弱的陇右出乱子,同时又要瓦解羌人与北胡的联系!

    也就略沉吟了一会,汉明帝便迅速做出了决断。他转头对杨仁道,“令司隶校尉部,派得力郎官至三辅、陇右,严防陇中有变!对与西羌各国隐秘勾连之人,杀无赦!”

    “臣遵旨!”

    等杨仁出去,汉明帝刘庄又写了一封密信,封好木匣,交窦戈道,“令孟孙便宜行事,不惜一切,务必截断羌胡来往!要严防陇右有变。并督凉州各郡,密切监视高原西羌各国动向!”

    “臣遵旨!”

    窦戈叩别皇帝,迅速领命而出。等窦戈走后,刘庄一个人在画苑内静静地坐着整整一个时辰。先皇大行时,内有乱外有困,那是他刘庄亲政后最艰难的一段时光。现在,又一个更艰难的局面已经出现,汉帝国可能已经走到十字路口,他不能错一步,他需要迅速理出个头绪来!
………………………………

第三章 山雨欲来

    西池是原河西军大将西风之子,早在建武帝年间便打入漠北,是汉帝国最大的国家机密,是他刘庄手中最致命的一枚暗子。

    西池隐身北匈奴,朝中除了皇帝外,只有窦氏核心人物和杨仁知道,其余连三公都不知情。不是事关重大,或不到万不得已时,西池绝不会冒着暴露的危险往回传送消息。

    权倌进来给火盆内添了炭,将火苗挑旺,便又悄悄走出。汉明帝静静地坐在画苑内,盯着墙上的大幅挂图慢慢理出了头绪。此刻,他已经十分清楚,一场针对汉朝的巨大阴谋,此时或许正在漠北和西部高原上酝酿着、发酵着。

    局势的严峻性,让汉明帝和众亲侍大臣寝食难安!

    王景正在查勘河水,沿河郡县已启民力十数万,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各项外围基础工程已经开工。此时箭在弦上,治河已无法停止。中兴数十年,武力尽废,朝廷各营和郡兵战力低微,南匈奴、鲜卑、乌桓、卢水羌人战力与北匈奴不相上下。

    汉朝富饶,国力渐强,可就象一个文弱的财主,手无缚鸡之力。在强人面前,就如同一块巨大的肥肉,引人垂涎,又只能任人宰割。

    而北匈奴得西域财货支撑,已经度过了北南分裂后的最大危机,生口八十万,铁骑二十万。如果北匈奴举国南征,以汉朝目前军力,绝难拒强敌于境外。即便以强大国力举国倾力应战,或最终能战胜北匈奴,但河西和河水以北各州郡,必生灵涂炭,元气大伤!

    这一景象,汉明帝刘庄洞若观火。他深知,如果西羌各国此时再同时反叛,自高原下陇右、关中、汉中和蜀地各郡,则局势必一发而不可收拾……

    理出头绪后的汉明帝,决心双管齐下。他专门下诏,抽调塞北各郡郡兵,令骑都尉秦彭率汉军三千五百骑,住南匈奴庭美稷,就近监视南匈奴一举一动。又给窦固下了一道密诏,令其以雷霆手段,务要瓦解羌胡联盟。同时,还令各郡重开互市,以互市为诱饵,让北匈奴不忍轻易决裂!

    窦戈带着甘英、胡柏、郭匡郢、宋骞四名窦府门客,快马加鞭,星夜兼程,赶回张掖郡首府觻得城(注:今张掖市西北125公里处黑水国遗址北城)。在城北波光粼粼的月牙湖对岸,临近湖畔是一座巨大的庄园,便是河西窦氏宗祠所在之地。

    当年河西事件时,位于觻得城正中的河西大将军府被匈奴人焚毁,幸存的窦氏族人便搬出觻得城,在城外庄园内栖身。

    被汉明帝授予汉军河西军大纛后,窦固继大将军窦融之后,再一次挑起了汉军主帅重任。此时,他的独生子已经病亡,他已经带着渠耆的五千人马从居延赶回张掖郡。

    前汉武帝时代修筑的居延塞,历经王莽祸国和更始之乱,本已废弃。原河西大将军窦融治河西时,重修居延塞,并分兵屯守。这一次,窦固发河西四郡民力三万人,历经整整一年,将居延塞重新修复至前汉时规模。居延都尉府屯田和守备兵力,也增加到了二千人。

    从居延塞返回后,窦固便与涅阳公主刘中礼一直住在窦氏庄园。

    窦戈等人风尘仆仆地冲进庄园,来不及与护卫庄园的张掖郡屯骑司马渠耆打一声招呼,便急匆匆地进入前厅内。而厅内的景象,却令他大惊!

    庄园的前厅建于高台之上,坐北面南,是一座高大巍峨的宫殿式主建筑。这座庄园是二百多年前匈奴人体屠王所建,这座前厅便是体屠王宴客和办理公务的地方。

    此时,风景如画的月牙湖畔,巍峨的窦氏庄园已成为河西五郡的核心。北匈奴与西羌密谋起事,牵动着镇守河西诸将的心。非常时刻,河西四郡太守齐聚月牙湖庄园,正对着墙上挂着的帛图,激烈地争论着!

    而窦固或许是算定窦戈将至,他不理会众将的讨论,一直背着手在厅内等着。此时的窦固,虽然擎起了皇帝亲自授予的汉军战旗,但是职秩不过是中郎将,且受族人牵连正处于“禁锢”中。而各位太守则是封疆大吏,地位远远尊崇于中郎将。

    可汉匈大战随时可能爆发,战火销烟或将降临河西,皇帝已经将对抗北匈奴的希望,寄托在窦氏这位二代掌门人身上。此时此刻,肩负保境安民重责的河西太守们,便自发地聚集到这位仍在“禁锢”之中的窦氏掌门人身边。

    窦戈冲进厅堂,仓促地与众太守打了一声招呼,便赶紧将皇帝的密匣呈上。

    窦固打开窦戈呈上的密匣,打开取出皇帝的密诏,只见上面只用朱砂写着四外粗体隶字,“盐泽·截杀!”

    他眉头紧皱,将宫帛又递与张江。众将一一传阅后,武威太守张江道,“窦将军,皇上所言,斩钉截铁,没有余地。吾以为,应再择一勇将,率千人进入沙漠,为权鱼后应,以防不测!”

    众太守闻言,都摇了摇头,否定了张江的意见,可众人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主意。张江自己沉思后也摇了摇头道,“无法确实羌人何时经过楼兰,权鱼为商贾,可长居楼兰,而千人大军,在沙漠中却无法长期自持。窦将军,可另派小队,助权鱼一臂之力!”

    见众太守没有反对意见,窦固点点头,走到挂图前,指着挂图上的楼兰城对窦戈命道:

    “羌人行踪虽难以确实,然穿越西域大沙漠至漠北,借道楼兰可能最大。权鱼自住楼兰,且派耳目在伊吾庐侦测,同时在精绝、于阗、莎车三国,布下耳目。现权鱼驼队已出玉门,班秉、班驺随行。汝五人需立即出发,追赶驼队,寄身商队之中,不管羌人从何借道通过西域,均要不惜一切,务将其袭杀!”

    “末将遵令!”

    窦戈五人刚答应一声准备出发,屯骑司马渠耆抱拳道,“禀报中郎将,此事事关重大,末将愿随行,确保绝杀!”
………………………………

第四章 郑众出使

    “汝另有要务!”

    窦固未允渠耆之请,而是向窦戈一挥手,窦戈五人便迅速鱼贯而出。

    等窦戈等五名壮士出发后,窦固又指着挂图,对渠耆道,“汝选五百可靠之人,每百人为一队。需自带粮秣,多备旌旗,从敦煌郡星碛山至武威郡灵武谷,轰轰烈烈分段巡视烽燧侯望,并督促戍卒,确保遮断边境!”

    “轰轰烈烈?”

    “大张旗鼓巡视,使胡人不敢越境!”

    “好计!”渠耆恍然大悟,“末将遵令!”

    ……

    阴历四月初,汉明帝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向北匈奴派出使节!

    鉴于北匈奴势盛,汉朝此时并未做好战争准备,双方还未到撕破脸皮之时,为稳住漠北,便决定派越骑司马郑众出使北匈奴。同时命屯驻雁门的汉军长史邓鸿,率麾下二千汉骑,迅速移防五原郡,顶替郑众出使后出现的防守空隙。

    邓鸿是已故太傅邓禹的少子,仅比邓训小一岁,是著名的少年将军。虽然年仅二十三岁,却因勇悍且又擅谋略,而深得汉明帝信任。永平六年,在他二十一岁那一年,就被破格拜为汉军长史,屯守雁门郡。

    四月九日,正在代郡的刘张收到了汉明帝的诏书,命郑众迅速择员出使北匈奴,并在诏书中明确命道,“详察漠北现状,洞明胡人意图!”

    刘张迅速将皇帝的诏令传达给郑众,郑众不敢耽搁,带着军候林曾等随从,从代郡移至五原郡,筹备出使,并准备从五原出塞。在五原郡做出使准备时,敏锐的郑众感觉情况有异,在南匈奴的营地内有北匈奴使者隐秘出入。

    汉朝向北匈奴派出使节,令南匈奴上下一片责备之声。在美稷的南匈奴单于庭,南匈奴胡邪尸逐侯鞮单于连番给汉明帝上书,力主征伐北匈奴,坚决反对汉朝与北匈奴有使节往来。在五原,在给郑众的接风宴上,南匈奴骨都候、万夫长呼衍霸历数北匈奴罪恶,恳切希望郑众放弃出使漠北。

    郑众深知南北匈奴之间的仇恨,但身负皇帝诏令,故而不为所动。汉朝与北匈奴来往,使南匈奴各部怨声四起,还让他多了一个心眼。因此,他一边与呼衍霸周旋,一边派出军侯林曾等人隐秘探查实情。

    林曾蹲守监视几天后,很快便查明,住五原郡的南匈奴须卜骨都侯等人得知汉朝与北匈奴使者往来,十分不满,于是便背着南单于,想反叛汉朝。他们秘密接待北匈奴使者,欲让北匈奴派兵呼应其北归!

    面对骤然事变,郑众表面上接部就班地出塞,暗中命士卒隐秘急报刘张,令护乌桓校尉部和各郡汉军提前做好戒备,以防不测。同时,他出塞后,还悄然命士卒秘密监视出入受降城的南匈奴人,竟然抓获了须卜等人派往北匈奴的两名使者。

    于是,郑众连夜写好了奏章,命五名士卒带着自己的奏章,将这两名全都悄然押赴代郡交给刘张。

    消除了隐患后,郑众才率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