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第三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隋第三世- 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折将,丢掉了天水、陇西、会宁、金城四郡,被迫撤到袍罕郡。

    李世民手下大将王君廓率五万军屯兵陇西郡,李轨率四万军屯兵于金城郡,从正东和东北两个方向威胁薛举,而李轨又派其弟李懋率军三万军从大斗拔谷进入西平郡,直接威胁薛举大后方。

    薛举此时兵不过六万,辎重粮草丢失大半,面临三方十几万大军夹攻的压力,全军处于崩溃的边缘,薛举与麾下商议来商议去,依旧一筹莫展。急得每天借酒浇愁,自我放纵。

    这天,薛举一个人坐在帐中喝闷酒,刚喝了十几杯,薛举便有了七分醉意,一拍桌子骂道:“怎么没有好的下酒菜!”

    一名侍女战战兢兢道:“陛下想要什么下酒菜,奴婢让士兵准备。”

    薛举斜睨她一眼道:“我要李渊、李轨、李世民的人头下酒,你能替我准备吗?”

    “陛下,奴婢没那本事!”

    “我知道你没那本事,但我想要人头下酒!”薛举一手揪住侍女的头发,冷笑道:“你的人头也行。”

    侍女吓得瘫倒,另几人大哭着爬起就逃,薛举刚要挥剑砍下,外面传来儿子薛仁杲的声音:“父王,大隋房玄龄房先生来见,说是要与我们合作打李渊。”

    薛举一怔,停住了剑,“哪个大隋?”

    “就是打梁师都那个大隋。”

    薛仁杲长得颇像其父,一样地威猛雄壮,武艺高强,但他却没有父亲薛举的狡黠,勇猛有余,才智不足。

    薛举大喜,酒意顿消,也顾不得杀女了人,连声道:“速速请他进来。”

    房玄龄的意外出现,使得大隋成了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片刻后,房玄龄走进大帐,躬身施礼道:“大隋秦王殿下使者房玄龄参见薛公。”

    薛举已经称帝,但他毕竟是反王,杨侗不承认也在他的意料之中,房玄龄尊他为薛公,已经够给面子了,薛举虽然外表粗鲁,但内心却精细无比,笑道:“房先生免礼,快快请坐下!”

    “多谢!”房玄龄行了一礼,风度翩翩就坐。

    “我记得贵军不是在打郭子和吗?先生怎么到了抱罕郡?”

    “打完了!”

    “打完了?”薛举目瞪口呆,这也太快了吧?

    房玄龄微微一笑道:“好教薛公得知,我军不仅收复了五原、榆林,连梁师都的灵武、盐川、朔方、雕阴、延安、上郡也拿了下来,若非殿下让我军缓一缓,此时弘化、平凉已经落入我军之手。”

    “嘶!”

    见笑你妹啊见笑,照你们这种打法,不到一年,天下又重新统一到老杨家手中去了。

    薛举、薛仁杲倒吸了一口寒气,父子二人心知对方没有欺骗自己的必要和理由,一点都没有怀疑房玄龄的话。

    房玄龄笑道:“新兵占了三分之二,这一次速度慢了些。效果不如精锐全出的并州战役好,速度也不行。让二位见笑了!”

    父子二人翻了翻白眼,心中却是一阵骇然,他们对杨侗的发家史都非常清楚,都知道他打仗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快!中原打瓦岗快、冀州打窦建德也是快,辽东打契丹、高句丽、奚族还是快,漠南打突厥不仅快还狠,并州打李渊又快更狠…并州的狠,自然是针对李唐相国裴寂的狠…那家伙被剃光头发眉毛胡子以后,都成了天下笑柄,没脸见人了他。

    薛举咽了咽口水,道:“不知先生……”

    房玄龄笑道:“你们的情况我们非常清楚,大家没必要试探了,薛公现在好像遇到大麻烦?”

    “不是大麻烦!”或许是喝酒的缘故,薛举情绪有些激动,他连连摇头,“我们马上要死了,秦王殿下能否救我一命?”

    房玄龄见他坦诚,没有丝毫试探之意,心知薛举他一筹莫展、内心惶恐不安:“如果薛公肯配合,我们愿助一臂之力。”

    “当然愿意配合了!”薛仁杲一蹦而起。

    薛举狠狠的瞪了儿子一眼,虽说这也是自己的心里话,但天下没有免费的……什么,对方能无条件的帮助自己吗?

    房玄龄点头道:“我们只有一个条件。”

    薛举心头一沉,道:“先生请说!”

    “我们要会宁郡。”

    薛举一愣,道:“会宁现在在李渊的手中,我们可没办法夺回来。”

    “这我知道!”房玄龄也沾染上了杨侗的霸道风格,“我说的是战后!这个会宁郡需要交给我们。”

    会宁蕴藏着巨大的财富,从汉朝起便出产白银,这一郡在后世改名为白银市,全国上下,唯一一个以贵重金属命名的城市,这里有两条银矿脉和两条铜矿脉,无论铜银含量都非常丰富,白银储量高达几十万吨,而且灵武郡蕴藏大量石炭,完全可以在灵武郡大量冶炼铜银。

    “这个简单。只要打败李渊,会宁郡就归你们。”

    薛举没有丝毫犹豫就应了下来,他现在只有一个郡,全军上下半死不活的,连生存的机会都少之又少,哪什么力量去跟李渊较量?如果能够夺回其他三郡,他就已经是非常满足了。所以,固然知道会宁郡自汉朝以来就是产银重地,但也应了下来,这叫慷他人之慨,何乐而不为呢?

    “薛公,那就这么定下来了!”

    房玄龄满意一笑,这会宁郡也是杨侗着重交待的地方,工部的冶炼匠人都已经从邺城出发了,这一战是必须速战速决了。

    接着,就军事作战的细节进行了一一商议。
………………………………

第150章:四面楚歌(求收藏推荐)

    为了给李渊施压,七万突厥骑兵在阿史那思摩的率领下,从灵武郡大举南下,对李轨的老巢武威郡发动了攻势,此时李轨主力正在全军攻打薛举,后方空虚,突厥军的杀来使李轨仓惶撤军,放弃了对薛举的围攻,于半路被阿史那思摩歼灭三万余众,逃往西平,阿史那思摩穷追不舍,强攻西平,李轨被迫退入张掖郡。与此同时,薛万均率领另外五万突厥军,拿下了会宁郡。

    薛举趁势反击,在陇西郡大败王君廓,斩杀唐军两余人,西秦大军士气高涨,兵分两路杀向驻扎在鄣县、襄武县的两万唐军,王君廓独木难支,被迫向天水郡关中撤退,西秦军一鼓作气,收复了陇西郡、金城郡,与薛万均会师于天水郡上邽,强攻李世民本部,歼灭主力唐军三万余从,向大震关发动了攻势。

    梁师都军的四万大军,分别由梁洛仁、辛獠儿统领下,从平凉郡进军安定郡,沿泾水南北拿下了定安郡,

    与此同时,隋军另一路骑兵,在薛万彻率领下,从上郡进军北地郡,沿子午山向关中进逼,攻克定安城,三天后,与梁洛仁围困新平县,北地郡守孙华一面组织民夫守城,一面紧急向李渊求援。

    而李靖则引兵南下,杀入京兆宜君县,计诱窦抗出城,歼灭精锐三万余众!

    西面、西北、北面同时出现危情,关中震动、人心惶惶,严峻形势使李渊焦头烂额。

    四名挑夫抬着舆在武德殿广场停了下来,肩舆放下,一名侍卫小心将独孤整从舆里扶了出来。

    独孤整面无表情,眼中透露出浓烈的不满之色,他对李渊深怀不满,他认为李渊根基不稳,就把摊子铺得这么大,才导致现在四面漏水。

    虽然他也赞成李渊去争夺没有大势力存在的巴蜀,从而为关中寻求到新的产粮重地,但李渊当时拍胸脯向他保证,能在打败薛举的前提下,保证关中不会出事,可关中现在除了南方,三面都出现了险情……

    独孤整觉得有必要和李渊好好谈谈。

    偏殿内!

    李渊正和刘文静、李建成进行紧急商量,严峻的形势使李渊瘦了一圈,白发都生了许多。

    “薛举虽然在攻打大震关,但他前期损失太大,只要我们坚守大震关,过不了多久,薛举就会退兵,这一点我不怀疑,所以对薛举以守为主,不用太过放在心上,他下一步会是休整,攻李轨,以报一箭之仇;至于梁师都,更多是被隋军逼迫而做出的一种姿态!”

    这是李渊苦思良久得出的结论,李渊作为一方雄主,有着常人难及的眼光,看问题比较透彻,因此,他的想法并不是没道理。这样一来,三去二,只剩下最强悍的隋军了。

    李建成见父亲久久不语,情知他在担心什么,沉声道:“这明显是北隋主导的战争,如果隋军不退,这场战场就不会结束;就算没有薛举、梁师都,隋军也能把战争持续打下去。如果我们弄不清隋军的真实意图,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如何去谈。”

    不得不说,李建成说到了点子上了,因为隋军这一次出动了十五万大军,还有十万突厥兵,一共二十五万的精锐力量,决不是来玩的,隋军深知李唐军队后续不足,能放过这一个夺取关中的机会吗?

    李渊揉了揉眉心,头疼之极!二十五万精锐大军,绝对不是来看关中风景的。而隋军不走,战争就不会结束,关中就不会稳定。弄不明白隋军的真实用意,连谈判都无从说起!

    不得不说,由于有了杨侗的出现,李渊比起历史上要艰难万倍,历史上的李渊在杨广死后就立刻登基为帝,然后以泰山压顶之势一统天下,根本原因不是李渊率领的唐军有多强大,而是他的敌人实在太废了,要么是薛举、李密、窦建德、杜伏威这种半残的乱匪,要么就是宇文化及、王世充这种半残的乱臣贼子,所以李渊才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将天下重新一统,可现在有了杨侗这个意外存在,李渊从一开始起事就一直处于困境之中,别说一统天下了,连关陇都得不到统一,地盘只有区区一个关中,而且还时刻受到杨侗的威胁。

    刘文静缓缓的说道:“臣以为,隋军也是摆姿势,并没有把我们往死里打的用意。”

    刘文静一语,如若美妙的音符,令李渊如聆天籁,急问道:“肇仁,这何以见得?”

    老实说,李渊真的绝望了!

    “臣这也是从杨侗的主政思想上看出来的端倪。”刘文静沉声道:“通过杨侗的主政思想即可看出他的用意,他是打算借助大乱,推翻一切旧有世家门阀、士族领袖,结局自东汉以来,世家把持朝堂、把持地方的现状,从而令国祚胜利的传承下去!这是杨广思想的一种延续,只不过杨侗比杨广更狠,杨广只是借高句丽大战来消耗关陇权贵军中力量,斩其羽翼,而杨侗直接将屠刀挥向世家门阀,要想到达这个极为疯狂的目的,只有将整个天下彻底打烂,才能令各种利民政策胜利的执行下去。”

    “杨侗理想中的关中不是一个稳定的关中,而是一个百里无鸡鸣的关中,因为关中稳定的话,他就失去了对关陇权贵挥下屠刀的理由,没有借口而胡乱杀人,这天下肯定会继续大乱。”刘文静眼中精光一闪,叹息道:“说句不客气的话,杨侗心中的敌人不是圣上,而是关陇权贵!他需要圣上为引,然后把关陇权贵一个个拉到明面上来,最终能够理由正当的一举覆灭。说白了,杨侗觉得还不是对圣上下手的的时候,而这,就是我们的依仗。”

    李建成恍然的点了点头,脸色很平静,眼神有些飘渺。

    李渊不由得苦笑了一下,道:“虽说被杨侗轻视,当刀子用,但我李渊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越是这样,我就越不会让他得逞。”

    李建成终于忍不住说:“可是父亲,再这样下去,会对我们越来越不利。”

    “你是说关陇权贵。”李渊也非蠢人,一下子听出了关键意思。

    李建成点头道:“关陇权贵可以支持我李家,也可以支持其他人,在看不到希望之下……”

    话还没说完,一名侍卫在门口禀报:“圣上,独孤相国求见!”

    “请他进来!”

    李渊对独孤整不敢怠慢,独孤整不仅是他舅舅,也是他目前最大的支持者之一。

    李渊看向李建成、刘文静,苦笑道:“施压的来了,你二人先退下吧!”

    “喏!”

    两人起身行礼,退了下去。
………………………………

第151章:关陇施压(求收藏推荐)

    片刻,独孤整走进了大殿,他上前施礼道:“卑职独孤整参见圣上。”

    “相国不必多礼,请坐!上茶!”李渊说道。

    独孤整现任尚书右仆射,按隋制,尚书省左右仆射、门下省纳言和内史省令,都可以称为相国。

    “我来找圣上,是有个问题想问问。”

    独孤整虽是李渊舅父、独孤氏家主,更是关陇权贵首领,但也知道李渊实力强大,并不是全靠他们支持才得以登上帝位,过于压迫李渊的话,将来会对独孤氏不利,他必须保留余地,所以,说话非常小心。

    “相国不仅是国之栋梁,还是我的前辈,两家唇齿相依,相国有什么问题,尽管直说。”

    李渊对独孤整同样谨慎,在这关键口,他需要关陇权贵全力支持,而不是让他对自己死了心,然后再支持他人。而且他要再次募兵,也离不开关陇贵族的支持。因为关陇权贵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大量人口,关中九成商业、田地也在他们控制之中。在巴蜀尚未到手的情况下,不管是粮食、税赋还是兵源,李渊都要依仗关陇权贵的支持。在某种程度上,他就是第二个杨坚,但处境比杨坚更加艰难。

    “隋军在二十几天之内,打下了五原、榆林、灵武、盐川、朔方、雕阴、延安、上郡八郡!又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的帮助薛举轻易收复金城、陇西、会宁、天水、安定五郡……一路没有遇到顽强抵挡,就打进了北地郡!假如隋军想要打下关中,想必也是轻而易举的。丞相认为我们该怎样才能守住关中呢?依照我军的战力,能守得住关中吗?”

    独孤整已经尽量委婉了,但还是十分尖锐。

    这其实也是李渊十分尴尬的地方,因为隋军一路杀到上郡、北地郡,一直没遇到唐军的顽强抵抗,窦抗率领的‘精锐’不仅没让隋军受到重大创伤,反而让李靖轻松吃掉一大半,李世民率领的十万‘精锐’也是这种下场。如是结果,足以说明李渊的军队战力弱、不能打!同时也说明李渊的兵力严重不足,若不然,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隋军轻松拿下五原、榆林、灵武、盐川、朔方、雕阴、延安、上郡八郡,任由对方杀到家门口。

    尽管独孤整问的问题很尖锐、难堪,但李渊却无法回避,不能回避。李渊叹息道:“兵力不足、战力不行是铁一般的事实,也是我迫切解决的根本问题!”

    独孤整松了口气,只要李渊没有回避,一切就好办了,独孤家是牢牢绑在李渊战车上的战友,人尽皆知,现在下车也不行了,而依照杨侗的政策和为人,哪怕他们独孤家降隋,也不会有好结果,所以只能跟着李渊一路黑到底。

    “其实我也知道你的难处,因为隋军兵多将广,也是铁一般的事实,如果战事僵持下去,我们这边招募到兵,还不训练,北边就消耗光了!我们即使把关中子弟打光,也不是他的对手。我们现在需要大量的时间整顿军队。圣上以为呢?”独孤整说了句公道话。

    “多谢相国理解。”李渊一听这话,顿时放下了心来,只要独孤家没有抛弃自己,一切大有可为。

    独孤整缓缓摇头道:“虽说我顶着一个关陇领袖的空虚头衔,小事上也说得上话,但涉及家族生死的问题上,没有人会听我。所以只有我独孤氏理解是没用的!”

    “独孤氏夹在中间的难处,我一直都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