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第三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隋第三世-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裴寂赢了!

    终于成功的将好脾气著称的李神符惹毛了。

    李神符觉得裴寂根本就不懂军事,完全是瞎扯。

    此时,李神符快步走向裴寂办公衙门门前,浑身披挂的甲叶哗哗作响,他眼神非常锐利,心中的愤怒已经难以掩饰。

    裴寂正好从里面出来,险些撞到了怒气冲冲的李神符,裴寂后退了一步,尴尬道:“原来是将军。”

    “我有件事想问相国。”李神符冷冷道。

    裴寂很客气的笑道:“将军请进。”

    “不用,这里很好!”

    李神符冷冰冰的语气,犹如一股寒风吹散了裴寂虚伪笑容,裴寂脸上也挂上一层寒霜,冷漠而不失礼貌道:“希望我能帮到将军。”

    “我今天下令出击薛万彻、裴行俨率领的北路隋军,相国为何,不,凭什么不准我出城?你知不知道,你错过了最佳的逐一击破的良机,现在三路隋军已结为一体,你是不是故意如此?”

    李神符眼神如刀子一般的盯着裴寂,今天他本来要率骑军迎战大隋北路军,不料守城的王君廓死活不开门,也不听他的命令,差点把李神符气得拔刀砍人。

    裴寂冷冷道:“很简单,隋军没有携带攻城武器,很明显是在诱我军出城,我不希望将军全军覆灭。”

    李神符大怒:“看来相国真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了!”

    裴寂道:“我不懂将军这话是何意?”

    “我就问你一句,太原军权究竟是你裴寂作主,还是我李神符?你管的也未免太多了吧?”李神符终于在众目睽睽之下,暴怒的揭开两人稀里糊涂了几个月的关键问题。

    裴寂道:“将军,大敌当前,我们应该团结一致,何必计较一点权力……”

    “话不能这么说,在你到来之前,太原城军政事务井井有条!可你到了以后,愣是把太原城及周县闹得鸡飞狗跳、怨声载道!你仔细听听,现在百姓是怎么称呼我们唐军的?强盗、土匪……这我也忍了,因为我不想看唐军内讧,但你却擅自颁布军令,那我算什么,大唐的并州总管在你裴相国眼里屁都不是吗?”

    李神符厉声道:“你裴寂今天要是敢说大唐官制在你眼中屁都不是,我李神符滚回关中。”

    裴寂脸色变了变,这顶帽子他可不戴:“圣旨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令我参与太原防御,难道还有别的解读吗?”

    “我草泥娘,你只是参与!”李德良怒吼起来,“是你欺人太甚!是你他—娘—的图谋不轨,有取代河东之心。”

    裴寂冷声道:“李神符你血口喷人”

    李神符“唰”的一下,拔出了佩剑,指着裴寂:“好,好一个血口喷人!老子军权被你架空以后,你在太原放肆的败坏大唐名声,还欺骗太原百姓说是突厥南下,并以此借口私自募集五万郡兵,还有霍邑守将也被你换成了裴家人,此之种种,就是你谋反的证据。”

    此言一出,众所哗然!

    裴寂气得满脸涨红:“我今天发八百里加急信给圣上,让圣上决定军权归属,你满意了吧!”

    “我也会把你谋反的证据上报圣上!”说到这里,李神符大吼道:“姜宝谊,在圣旨到来前,我五万大军从此自成一营,对于裴寂任何军令都不再听从!杨侗说得半点没错,这破玩意就是靠‘不忠’当上相国的!”

    “喏!”一名战将杀气腾腾的应声而去。

    李神符接道:“向善志、何潘仁率领三千精锐,日夜严守仓库,谁敢滥用武备,杀无赦。出了事,老子担着。”

    向善志、何潘仁轰然就命。

    李神符重重哼了一声,转身便大步离去。

    常说老实人一般不发脾气,发作起来连自己都怕。

    这话摞在李神符身上,半点没错,这暴脾气发作起来,直接将裴寂定义为‘不忠’的叛贼,然后把自己的军队干脆利落的托走了,且不是御外敌,而是防‘内贼’!

    裴寂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气势大减。在身份上,他完全奈何不了李神符,但‘证据确凿’的李神符却完全可以拿他开刀。

    看着越聚越多的十兵,看着越来越多的将校跟着李神符走,这令他心中大忧,这战争还没开打,军权问题便造成了将相不和,而且他做梦也想不到李神符直接以谋反为名把军队一分为二!

    这可如何是好哇?

    他一直认为军权之分很清楚,他不会过问军队具体事务,他只是制定策略,然后让李神符执行,这样很合理啊!不然,他来太原做什么?

    他根本没想到,他在军事上插手的实在太多了,已经远远超过了‘军师’的权限。比如说,关闭城门之种事情,就应该和李神符协商,但他没有,而是直接就下令关了,这完全就是大大的干涉和不妥。

    裴寂看了看目光怪异的将士们,觉得八百里加急也来不及了。更恐怖的将相之争,给太原城上下带来的严重影响。
………………………………

第108章:沈光建功

    并州、西河郡。

    位居并州中部,它北接太原郡,南邻临汾郡,在并州十五郡中,只是一个不显眼的贫穷小郡。

    西河郡西部的巍巍吕梁山,东部是连绵起伏的太岳山和中条山,郡内九成土地都是分布在高大雄峻山脉间的梯田。汾水则是从重重大山中贯穿南北,成为了沟通并州南北的重要水运通道。

    沟通并州南北的唯一一条官道修建在长近百里的河谷之中,这一道峡谷便是极具战略性质的雀鼠谷。

    虽然在崇山峻岭中还藏有无数小道、秘道,但是可以行走辎重大车却只有这一条官道,对于所有出行的人来说,这条谷道就是生命线。

    雀鼠谷北起西河郡介休县,南至临汾郡北部霍邑县,最宽处有数十里,但最窄之处不过两里左右,近百里长的谷道中分布着几个重要的战略要塞。

    一是介休县,它是雀鼠谷北大门,它的重要性不在地形,而是在于它是物质中转站。

    第二个是西河与临汾交界的阴地关,它矗立在两座大山夹缝之中,城墙高大坚固,地势十分险要,这里也是整条雀鼠谷道最窄之处。

    李渊当初从之所以能顺利通关雀鼠谷,是因为阴地关守将是他的人,所以兵不血刃地过了这一道关隘。

    第三个险要之地则是霍邑县,霍邑县位于临汾郡以北,是临汾、上党郡、西河郡、龙泉郡四郡交界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霍邑县以北是高壁岭,以东也同样是山脉连绵,介山、霍山、乌岭山三座大山脉延绵千里,将并州南部一隔为二。当初李渊以计弄死宋老生,这才能够胜利的纵兵南下。

    整条雀鼠谷的战略地位如此重要,唐军自然会布下重兵防御,分别在介休、阴地关和霍邑各部署了三千军队,由并州总管统一指挥。

    霍邑县主将是李仲文,他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赵国公李弼之孙,真乡郡公李衍之子,同时也是瓦岗李密的堂叔,据有大将之风。

    李仲文原本和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人都是长安西面小股义军,一起抵抗京师留守军队的剿杀,屡挫其锋,逐渐壮大,最后被平阳公主李秀宁在鄠县招降。李渊称帝后,李仲文任太常少卿,之后出任霍邑守将。

    现如今,李仲文和并州总管李神符一样被裴寂架空了,两个月前裴寂派一名心腹前来霍邑巡视,态度恶劣不说,还向李仲文索贿,结果索贿不成,便在裴寂面前诬告,说李仲文和宋老生一样,是一个刚愎自用、无才无能的莽汉,裴寂二话不说,立刻把李仲文降为校尉,同时任命裴家子弟裴阳为霍邑守将。

    李仲文一连向李神符发出三封申辩信都石沉大海,这便使得李仲文彻底失望,从此不再过问军务,每天只管在城中喝酒。

    这天中午,一支由数百匹骡子组成大型商队满载货物自南而来,随行百名骑兵带刀护卫,看得出他们不是小商队,而是有背景深厚的大商队,这在以前的并州商道并不常见。

    但是,自从李唐和大隋各占一半上党郡和长平郡后,两军在对峙之余,不约而同的剿灭收编了或许会威胁到自己的百多支大大小小山贼,这没了山匪困扰,并州商队迅速兴起,每天行走在并州商道上的商骡就有上万头之多。

    此时霍邑南城十分热闹,数十名守城士兵大声喝骂的维持城门秩序。

    这时,有士兵看到了浩浩荡荡而来的大商队,连忙向城头大喊一声,“有大商队!”

    守城门士兵顿时兴奋了起来,按照惯例,他们遇到这种大商队的时候,都能赚上百文酒钱,于是有士兵禀报守将裴阳。

    与李仲文比起来,霍邑守军更喜欢裴阳,李仲文虽然武艺高强,但他对士兵太严格了,并且严禁士兵勒索往来商人,更不准士兵接受商人贿赂,而霍邑偏偏是商队必经之路,守将断了大家财路,下面的士兵自然不满。

    而裴阳恰恰相反,他不仅取消了士兵的日常训练,而且收了下面将领的好处以后,便对中将士们睁只眼闭只眼,任由他们对往来商人肆意敲诈,他吃肉,下面的人喝汤,大家各有所获、皆大欢喜。

    不多时,裴阳匆匆赶来,士兵正挨个检查货物。

    “是哪家商队?”裴阳高声问道。

    一名校尉道:“启禀将军,是凌云商队。”

    裴阳不说话了!

    凌云商队是新近兴起的一个商行,它的后台是齐王李元吉,曾有守军不长眼睛,向其勒索,李元吉一怒诛灭了五百余人,此事闹得非常大,连李渊都知道了。但因为李元吉冠冕堂皇,理由充足,不仅没有受到处罚,反而被李渊褒奖为‘元吉治军严谨,全军将士当效仿之’。

    这时,有士兵禀报:“启禀将军,没有违禁品!”

    “放他们进城吧!”

    面对凌云商队,裴阳这个裴家子弟也不敢下手,因为索贿本就见不得光,再加上对方来头大,一旦告到李渊那里,最后死的肯定是他裴阳。

    士兵依令给商队让路。

    就在这时,一名英武青年上前行了一礼,道:“可是裴阳将军?”

    裴阳怔了一怔,道:“正是!”

    英武青年低声道:“将军守城辛苦,我们也不是不懂规矩!”

    话到礼到,一锭黄金塞到了裴阳手中,裴阳掂量一下,大约重十两,这个收获不错,他立刻笑呵呵道:“在外面谋生都不容易啊!”

    “多谢将军理解。”

    英武青年微微一躬身,电闪之间,一柄小巧匕首抵在了裴阳的背心。

    “动一下,老子一刀捅死你”

    刺痛使裴阳醒悟过来,他低声道:“兄弟别乱来!”

    “乖乖的配合!懂?”

    裴阳连声道:“懂懂懂!”

    “兄弟们,我和裴阳将军一见如故,抬两箱特产过来。”英武青年大声吆喝。

    “喏!”

    四名侍卫在守军炎热的目光下,抬了两口箱子走上前去。

    “请吧,裴将军!”英武青年揽住裴阳的肩头,一副哥俩好的模样。

    裴阳无奈,只得将五人引入城守府,亲兵看到两大口箱子后,又得一笔意外之财后,毫不怀疑的依言退下,把生意场合交给了裴阳。

    裴阳叫苦不己,低声道:“你到底是何人?”

    英武青年笑嘻嘻的说道:“我叫沈光,曾经有人叫我肉飞仙,现在我是大隋虎贲郎将,效力于秦王殿下麾下。明白?”

    裴阳的脸色刹那惨白,心惊胆战问道:“沈将军,你要小人做什么?”

    地位刹那颠倒。

    “小事,一件小事而已!”沈光戏谑的看着裴阳,道:“等一下呢,裴家飞马商队、郑家春秋商队、卢家新月商队等等大世家商行的商队就不用检查了!辛苦费嘛,当然不会少你的……咱们都一见如故了,一醉方休也很正常,理解?”

    “理解!”裴阳当然理解了。

    霍邑完了,神不知鬼不觉的完了。更可怕的是完了后,外面的人还不知道。

    “你你,你们要打并州?”好半晌,胆颤心惊的裴阳问道。

    “真没文化,亏你还是裴氏子弟呢。”沈光懒懒散散的把那锋芒毕露的匕首玩得团团转,道:“这不叫打,这叫收复!老实说,我也想不到这么容易就收复了霍邑,真要感谢你的贪婪。”

    沈光笑呵呵的夸赞!

    霍邑县原本是李靖的任务,但李靖觉得自南向北更容易拿下霍邑,于是飞速建议杨侗派人轻取。最后任务就落到了身轻如燕的沈光头上,只不过他也万万没想到这么容易。

    但仔细分析下来,也可以理解。

    虽说李靖的军队出现在了太原城附近,但是对于并州唐军来说,这并不是稀奇事,因为马邑、雁门本来就处于隋军的掌控之下,而且真正开战的消息还没传到霍邑,长时间的平静生活使这里的民众和守军都生出了居安忘危的思想。正是他们的麻痹大意,导致隋军轻轻松松的拿下了霍邑。

    只不过沈光觉得,战果其实还可以继续扩大。了解了霍邑的实际情况后,先把醉成醉猫的李仲文打进大牢,然后令人飞报河内,让杨侗派出更多‘商队’入驻霍邑!

    而自己则与裴阳依‘裴寂’之令率领三千大军北上‘支援’太原,至于霍邑守将则由‘裴寂心腹’钱杰担任。
………………………………

第109章:再下一城

    阴地关,距离霍邑不到四十里,位于西河郡和临汾郡的交汇处,城宽只有三里,是雀鼠谷最狭窄之处,也是行走在并州南北的必经之道。

    阴地关建于北魏,实际上就是在峡谷两端各修建一座城墙,扼守住峡谷南北,是整个雀鼠谷地势最艰险,战略最重要的关隘。比北方的介休县、南方的霍邑有过之而无不及。

    北隋的战略意图目前非常明显,就是由李靖牵制太原唐军,再由沈光自南向北的一路攻占雀鼠谷,从而截断太原城和并州南部的联系,然后以最快速度占领太原城以外的并州全境。

    这就是唐军死守太原城计划所存在的巨大漏洞,这个漏洞缺乏大局观,没有将整个并州容纳到坚守太原城的计划之中。

    而整个并州的关键是雀鼠谷,隋军只要夺取这条战略要地,太原就会变成一座孤城。

    沈光之所以没有对霍邑守军进行大量撤换,任凭他们继续守城,目的就是不让阴地关的守军发现霍邑失守,从而为夺取阴地关创造条件。

    “你们真要征伐并州?整个并州?”翌日一早,裴阳被沈光押着北上。他又问了昨天的问题。

    沈光呵呵笑道:“我们原以为并州战役会是一场大牺牲的战争,唉!现在看来,实在太简单了。秦王殿下原本担心裴寂的到来会使并州政局有所改变,为此,还准备了许多手段,但是现在看来,文人守城,就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居然天真的以为并州之战局限于太原,居然天真的以为我们会自北而南的的去拔除一个个坚城,从而给他步步南撤的机会,真是可笑!”

    “就这水平,还相国呢,我们随便一个郎将都当得起。你说,都是姓裴的,这个裴寂怎么就比人家裴矩、裴蕴差得这么多呢?依我看呐,这个裴寂应该叫裴妓!专门陪李渊的妓男!”

    说到这里,沈光忽然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眉飞色舞的八卦道:“殿下以前说李渊和裴妓是‘闺中密友’,现在来看,这两人果真有一腿。”

    沈光此际的表情颇为猥琐,眉毛上下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