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第三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隋第三世-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战鼓一响,埋藏在左右山上的隋军如雨后竹笋般的冒了出来:他们的呐喊声汇聚一处,喊叫声像潮水般往山脚下涌去,士气昂扬沸腾至极点。

    近七万隋、突联军齐声呼应,声势犹如排山倒海一般!霎时间那种宁静安详黄昏就如玻璃遭到了重击,粉碎了。

    “砰砰澎澎!”

    早已准备就绪的隋军立于山的两端,往山下丢下一罐罐火油,一捆捆易燃的茅草干柴,以利箭、滚石、檑木等武器向下投掷,一时之间,尘土漫天,轰轰着震耳,声势骇人之极。

    突厥兵未有料到隋军埋伏于此,一个个的都被打的措手不及,乱作一团。

    扔下不计其数的易燃之物后!一支支点燃了的火箭准备就绪!

    突厥人乱了许久,但见隋军迟迟没有放火箭!

    每个人都有了对生的盼头,每个人都认为隋军准备招降他们,慢慢地慢慢地就平静了下来。

    “始毕,你完了……”还不知天下大变的杨侗在山上看着突厥残军:“你突厥翅膀硬了,就想自己当天下霸主,这是人之常情,可你翅膀一硬,就转身来对付喂养你长大的主人一口,这就不对了。”

    始毕可汗怒道:“我们突厥人,并不是隋朝之臣。”

    杨侗冷笑:“始毕,你也不想想,你们父子能有今天,靠的是什么?若无我大隋扶持,你们也有今天?”

    “够了!”始毕恼怒。

    “够了?”杨侗哈哈大笑:“始毕,你当年连雁门城都攻不破,现在更没机会了。”

    丝丝冰雪寒风透进浓烟吹来,如始毕的目光和心脏一般冷,深吸了口气道:“我可以向大隋臣服效忠。”

    “想当可汗的突厥人多如牛毛,你觉得我需要你吗?你的实力已尽折损于此,你觉得你还当得了可汗吗?”

    “你想如何?”始毕可汗冷冷的目光盯着杨侗。眼睛里是一种深深的悲怆,他是两个儿子都死了,一个被石头砸死,一个被烧死,他起伏的胸膛里只有对杨侗刻骨铭心的仇恨。

    “你死,别人活。”杨侗目光一扫,见突厥还有三四万人,于是大声道:“二王子俟利弗设可在?”

    俟利弗设道:“俟利弗设在此。”

    杨侗道:“杀了咄吉父子,你就是突厥新可汗。”

    听在这话,俟利弗设猛地扑上去将咄吉按倒,拔出匕首,狠狠一刀插进了咄吉的胸膛,始毕可汗惨叫一声,血喷溅而出,俟利弗设一连在他胸膛插了十几刀,咄吉终于死在兄弟刀下。

    俟利弗设站起身,看了一眼死不瞑目的始毕,冷冷道:“由于你的愚蠢,你已是众叛亲离,没有一个人愿意再效忠你。为了阿史那家族,你必须死。”

    俟利弗设站起身,他看了一眼众人,向杨侗下跪道:“伟大的大隋秦王,俟利弗设向您效忠。”

    突厥人不讲什么德才,也不会推辞谦虚,他们只看实力,他虽喜怒无常,十分暴虐,却也知道强大的突厥成为昨日黄花!

    俟利弗设此时的心中更多是一种恨,对兄长始毕可汗咄吉的恨,正是他的穷兵黩武毁掉了突厥。

    “你为突厥新可汗,名为处罗,回你们于都斤山汗庭去,每年给本王上贡绵羊百万、耕牛十万、战马十万、黄金十万!此外,把各部的汉人百姓都礼送回来,只要本王知道有人截留,灭其族……”

    说到这里,杨侗望着那一面金狼头大纛,道:“咄吉的尸体留下!金狼头大纛也留下……等你成为真正的突厥可汗,再领百万雄师向本王讨要!”

    金狼头大纛是突厥汗国的缔造者阿史那土门一统蒙古高原之后,亲自命人打造的汗旗。代代相承,是突厥汗王的象征。地位相当于中原的传国玉玺,突厥上下大小酋长可汗,谁不想屹立在狼头大纛之下,发号施令,号令突厥数十万控弦之士。

    俟利弗设面对杨侗如此霸道,一句话也答不出来,眼中固然杀机四溢,却也没有蠢到在此时得罪杨侗。对于杨侗开出的条件也一一应了下来!
………………………………

第093章:河东遇阻

    马邑一役!

    一代天骄始毕可汗兵败,被其弟俟利弗设所杀,俟利弗设在被大隋秦王杨侗册封为处罗可汗,率领残军北撤,代表突厥再次向大隋俯首称臣!

    入寇马邑的三十余万骑,除了向新可汗效忠的三万八千余众,余者尽死。

    无人逃脱。

    杨侗占领始毕大营、南部汗庭,解救被俘百姓四十多万,获钱财无数,牛羊战马无数!

    隋军大捷!

    接着,杨侗又封阿史那思摩为突利可汗,暂居南部汗庭。

    而启民可汗第三子阿史那咄苾不满二哥弑兄登位,率本部落北迁北海,自号颉利可汗,拒不承认俟利弗设的大可汗之位,突厥再一次内部分裂。

    由启民可汗建立起来的强大突厥帝国,经过马邑一役而衰落下去。和大隋一样,突厥也走向群雄争霸的时代。

    而一手主导了马邑之战、三分突厥的杨侗来不及高兴,就得到了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之变的消息!

    听到杨广、杨杲父子,及杨义臣悲壮的死法!

    本以为自己不会感伤的杨侗,咽喉有些发堵,鼻孔好像也不透气了,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有一种放声大哭的强烈冲动……

    “还有……”

    房玄龄道:“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兵变后,燕王在洛阳被留守百官拥立登基,称为皇泰帝,追谥先帝为明皇帝,庙号世祖,追谥元德太子为孝成皇帝、大刘妃为皇太后。以段达为纳言、右翊卫大将军、代理民部尚书,王世充也任纳言、左翊卫大将军、代理吏部尚书,元文都为内史令、左骁卫大将军,卢楚也任内史令,皇甫无逸任兵部尚书、右武卫大将军,郭文懿任内史侍郎,赵长文任黄门侍郎……”

    杨侗擦掉脸上的泪水:“只怕辛苦一场,却为别人做了嫁衣。这不重要!”

    房玄龄冷笑道:“怕是洛阳那些人逼的吧!”

    杨侗道:“皇祖父和赵王叔殉国以后,大隋已经名存实亡,想要称孤道寡的人多如牛毛。燕王兄令不出洛阳,当那皇帝有什么意思?他喜欢当那就当吧!代王那里如何?”

    “代王的处境非常艰难,李渊久攻不下屈突通将军坐镇的河东郡后,命次子李世民先行渡过黄河,关中冯翊郡合阳已经失守!左翊卫大将军阴世师统领三万大军驻守澄城,与李世民相持不下!”

    “阴世师精明能干,对大隋忠心耿耿,不仅掘了李渊的祖坟,还将李渊的儿子李智云和李家两百余口人当着李世民的面,斩首于澄城城头之上!”

    杨侗哭笑不得道:“这家伙真狠,连死人都不放过。”

    房玄龄道:“我想这是卫老将军的主意吧!”

    杨侗默然点头。

    他那岳祖父卫玄是可谓是挖人祖坟的老手。

    当年杨玄感起兵造反的时候,围困东都洛阳。杨侑派卫玄率领步兵、骑兵七万人援救洛阳。卫玄军到了华阴后,挖掘杨玄感之父杨素的坟墓,焚烧其尸骸遗骨,将其祖茔铲平……

    阴世师的手法跟卫玄当年如出一辙,这里面若是没有卫玄的支持,阴世师恐怕也不会这么做的。

    卫玄这一手实在太辣了。他这是绝了阴世师的投降之路,阴世师现在哪怕投降,李渊也不会放过他!!唯一的办法就是和李渊决出生死。

    但阴世师二十几年来一直担任皇宫守将,对于带兵打仗也只是纸上谈兵,这样的人,又哪是李世民这种天纵之才的对手?

    “代王和卫老将军呢?现在何处?”

    “代王亲临河东郡,鼓舞士气!圣上殉国,皇后北上的消息传来后,与太子妃退入河内,正往涿郡而去…卫老将军率领四万大军留守长安…”

    杨侗叹息道:“看来卫老将军是打算与长安共存亡了……”

    房玄龄点头道:“殿下现在有何打算?是打太原呢,还是回涿郡!”

    “我回涿郡,拜见皇祖母,并为皇祖父和赵王叔举行葬礼……”杨侗望着外面的冰天雪地,道:“药师你率领主力大军南下休整,设法减轻屈突通的压力!”

    李靖凛然应命:

    房玄龄道:“但不知殿下对马邑、雁门、楼烦三郡有何安排?”

    杨侗道:“薛万述为马邑郡守,高君雅为郡丞;王威为雁门郡守、河间郡守王琮转仕楼烦……开春后再打李渊!”

    ……

    河东城外!

    李渊的中军大营中!

    李渊在大帐内内背着手踱步,眉头锁成‘一’字,太原方面已经传来急报!杨侗不仅没有死,反而将始毕三十多万大军全歼于马邑杀虎关外,还把突厥南部汗庭打了下来。新任突厥可汗处罗可汗,再次代表突厥向大隋称臣。

    李渊走到帐门前,又忍不住看了一眼帐外,远处河东城清晰可见,令他忍不住叹息一声。

    河东城被屈突通防御得如铁桶一般,自己围攻了已近一个月,伤亡惨重,但河东城却巍然屹立。面对名将屈突通的防御,李渊除了将大部分兵力围困河东城外,他确实是一筹莫展,更重要是他时间上拖不起,他已得到消息。

    挟大胜之势的大隋军队,在李靖的统领下,攻克了太原汾阳县,近七万大军驻守木井城,一边休整,一边打造攻城器械。

    恒山郡守、大隋名将李景兵出井陉关,拿下了石艾、盂县、寿阳三县,与此同时,杨善会将李建成、李孝恭钳制于上党郡潞城后,由、薛万淑、王辩挥师北上,夺下了太原郡的辽山、平城、和顺、乐平四县。

    三者结成一体,占尽太原群东部领土,分别从北部、东部、南部威慑太原城!

    完成了战略包围后,隋军以苏定方和薛万均为主将,兵不血刃的拿下了上党郡榆社、乡县、甲水县,逼得李建成和李孝恭动弹不得!

    坐镇太原的李元吉的求救信件每天如雪花一般送来,如果再不攻克河东郡,必将陷入三面包抄的绝境!一旦开春,黄河解冻,那他只能被隋军生生吃掉了。

    内忧外患,使李渊有一种四面楚歌的囚徒境地!他现在唯一的活路,就是从河东城打开僵局!

    但是河东城的高大坚固在中原是出了名,当年杨谅的军队也无法攻下此城,更厉害的是坚城里还有善守的屈突通坐镇!

    ‘怎么办?’

    李渊心中焦急万分,却又无计可施,这时,帐外传来奔跑声,紧接着亲兵在帐外禀报,“启禀大将军,独孤将军急事求见!”

    李渊点点头,“进来吧!”

    片刻后独孤怀恩快步走了进来。

    李渊看了一眼独孤怀恩,勉强笑道:“怀恩,有事吗?”

    独孤怀恩道:“为拿河东而来。”

    李渊精神一振:“可有什么办法吗?”

    独孤怀恩将一封信递给李渊,“这是家主之信,大将军一看便知。”

    竟是独孤整来信?

    李渊心中疑惑的看了一遍,眼睛大亮道:“可是当真?”

    独孤怀恩点头道:“绝对没问题,我们独孤家家将向来是忠心耿耿,只要我能进入河东城,一定可以拿下河东城。”

    “好!”

    李渊心中有了计策,便下令道:“命令长孙顺德率军两万大军渡河攻打蒲津关,其余大军随我攻打潼关。”

    李渊撤了河东城之围,亲自率大军南下攻打潼关,只留少部分军给长孙顺德。
………………………………

第094章:关陇力量

    河东城被围近一个月,民困兵乏、粮食告急!屈突通确认李渊之军已去,命尧君素带四千大军去城北的虞乡县运粮,同时为了做固守的准备,他又派人到附近城镇招募青壮。

    而此时,扮作青壮百姓的独孤怀恩被招募进城,他领了一副兵甲,成为一名守城兵。

    三更时分,独孤怀恩到副将桑显和的营帐,他外面的亲兵道:“速禀报桑将军,就说独孤家来人。”

    片刻,桑显和亲自出来接见:“是怀恩将军吗?怎么这副打扮?”不等解释,便拉着独孤怀恩一把,“进帐来说!”

    桑显和官拜虎牙郎将,是一名老资格将领,他父亲和叔父都是独孤信的部将。父亲阵亡后,桑显和便由独孤家抚养长大,后来又靠独孤家的关系一步步升到今天的位置。

    独孤怀恩把家主独孤整的书信递给他。

    桑显和看了一遍,点头道:“既然家主要我投降李大将军,我自当从命。其实圣上自焚的消息传来后,全军上下都是各怀心思,真正效忠隋朝之人者,不过是屈突通和尧君素二人,尧君素目前正好去虞乡押粮,只可惜李大将军已经走远了,否则今晚就是破城的大好时机。”

    独孤怀恩大喜道:“其实大军并没有走远,桑将军可速派人去通报李大将军。”

    刚说完,帐外有亲兵禀报,“桑将军,将军请您商议军情。”

    桑显和点点头,“怀恩稍坐,我去去就来。”

    桑显和向城头而去,上了城,只见屈突通站在城头,凝望着黄河方向,河东城相距黄河只有十多里,如果是白天可以看见黄河渡口,但现在夜色昏暗,城外一片漆黑。

    “参见将军!”桑显和上前施一礼。

    屈突通指着黄河方向道:“刚才斥候来报,说李渊两万军队准备渡河,这或许是一个战机。”

    桑显和心头一喜,但却皱眉道:“尧将军不在,本当是我出兵,但怎奈我不擅夜战,怕误了大事。”

    屈突通明白他不愿意去,不满道:“那你守城,我去夜袭李渊。”

    桑显和连忙深施一礼,“我一定坚守城池,等将军凯旋归来。”

    屈突通心知桑显和才能平庸,却不知桑显和有异心,毕竟他跟自己守城这么久,也很卖力,如果他想投降早就投降了,稍微一想便亲点五千骑兵向黄河边奔去!

    屈突通率军摸到李渊军大帐前,也不急于进攻,而是观察动静,就这时,一名斥候急奔来禀报:“将军,大事不好!南面有数万人杀了来。”

    “不好!中了李渊奸计!”

    屈突通话音刚落,对方大营乱箭齐发,数百骑兵措不及防,纷纷被射翻在地,屈突通临危不惧,立刻下令退回城池。

    不多时大军奔回河东城,屈突通大喊:“我是屈突通,速开城门!”

    桑显和出现在了城头上,冷笑道:“屈突将军,隋朝大势已去,我和将士们一致决定投降李大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劝将军也投降吧!”

    屈突通气得暴跳如雷,指着城头大骂道:“桑显和,他日我必将你千刀万剐!”

    桑显和一挥手,“放箭!”

    城头箭矢如雨,屈突通手下骑兵死伤无数,这时候南面追兵杀到,而北面也有数万军队堵截。屈突通大败,只率数百亲兵杀出重围,向北而逃。

    天渐渐亮了,屈突通只得去虞乡县找尧君素,尧君素手下还有四千人,他们可以合兵一处,退守河内郡。

    屈突通来到一座小山前,前方三里外有一座小镇,可以在那边觅到食物,而就在这时,小山鼓声大作,从山上冲下一支军队,又从山前山后各冲出一支军队,足有数万人将屈突通团团包围。

    屈突通拔出刀大喊:“大丈夫将战死沙场,报效朝廷!”

    亲兵们纷纷拔刀冲杀,山顶上的李渊下令道:“不准杀死,要捉活的!”屈突通是大隋名将,若得此人归降,胜过十万大军。

    屈突通浑身浴血,力竭被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