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第三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隋第三世- 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跑来,在堂下禀报道:“启禀司徒,有十万隋朝精骑自虎牢关杀来。”

    段达一屁股坐到了坐榻之上,失态的大叫:“十万骑兵?”

    “正是!”面色苍白的亲卫颤抖着声音道:“十万只多不少?”

    段达失神道:“到哪里了?”

    亲卫惨然道:“不足十里。”

    段达心烦意乱挥了挥手,“让民夫全部入城,关闭四门!”

    “喏!”亲兵匆匆的退了下去。

    段达面如土色,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城周四十多里的兴洛城只有三千名士兵,摊派下来,一里不足七十五人,而隋军却有十万多人,这怎么守哇?

    他的第一个念头是带着亲卫跑路,但如今连跑路都晚了,只因洛口仓位于巩县东北的黄土岭上。这里地处丘陵,形势险要,土层坚硬、干燥,又有水路运输之便。自洛水逆水而上可达东都洛阳,逆黄河而上可达陕西潼关和大兴,顺水而下可达黄河出海口,同时与大运河相通,还能南到江都,北到涿郡。它东临汜水、北依黄河、西接洛水,唯一的陆路在南边,可是从仓城到官道也有十里之遥,自己此时若是跑出仓城,从时间上说,恰好与隋军相遇于岔路口,至于水路那是想都别想,不管是黄河还是洛水、汜水,早已是大隋五牙船和艨冲的天下,仓城中的小船根本不够人家一撞。

    “报!”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来,向段达道:“司徒,城外发现大批军队,正向兴洛城赶来。”

    段达面色一变,扭头看向来人道:“是何方兵马?”

    “看旗号,乃是大隋的兵马!”部将脸上带着惊恐的神色,大隋这几年创下的名头实在太大。

    “快,上城!”段达也顾不得惊讶隋军为何来的如此之快了。

    “报!”就在段达准备上城退敌之际,远处一名血染战甲的战士跌跌撞撞的冲过来,远远地便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司徒大人,大事不好,北门被破,隋军杀进来啦!”

    “什么?”段达面色大变,一把拉住这名战士的衣领,此刻他已经无法顾及自己的形象,脸上表情扭曲狰狞,愤怒的咆哮道:“不是说隋军还在十里之外吗?人是从哪里来的?”

    按照之前传来的消息,杨侗至少也要一段时间才能打来,这才多久,却被告知城门已经破了,城门的防御是假的吗?

    “人是从黄河上来的。”那名亲卫苦涩的说道。

    “你们呢?你们是干什么的?城门为何如此轻易被攻破?”段达咆哮道。

    “启禀司徒……”亲卫涩声道:“守城士兵都去南门助战,北城守军本就不多,城内民夫突然杀出来一帮女人,守城将士还没反应便被那帮疯女人射杀干净,是她们打开了城门,隋军此刻已经来到城里了。”

    “女人?”段达一颗心却一点点往下沉,别人或许觉得这些突然出现的女人没什么,但段达却不这么认为,他知道隋朝疯狂报复李密的时候,有近六成刺客是女人。是以各路诸侯皆称杨侗手中有一支恐怖的女刺客队伍,是杨素首席刺客红拂女训练出来的刺客,个个貌美如花,无所不精。

    这些传言多少有夸大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众多诸侯之中,只有杨侗手中拥有这么一支数目庞大的女刺客队伍,眼下的情况也说明杨侗早在兴洛城有了布置,这支女刺客只是其中之一,段达根本不知道十多万民夫之中还有多少刺客。

    “快,为我披甲!”出身关陇将门的段达善于骑射,早年杨坚还未称帝时,他就是杨坚的亲卫都督,不过统兵打仗的本事却是一般。大业八年,奉杨广之命去冀州平叛,结果段达屡战屡败,伤亡很多。于是贼军戏称他为段姥。但是段达命好,遇到了时为鄃县县令的杨善会,在其谋划之下,段达一下子就生猛了起来,打得贼军溃不成军。

    可如今,一切只能靠他自己了。

    他披甲戴盔,手持马槊,倒也有几分老将之风。

    身后的五百部曲,也是装备齐全的精锐骑兵。几百人卷起一道黄尘冲向了北门。

    当他们赶到的时候,却见一员手持陌刀的悍将正好冲进来,身后是浩浩荡荡的突厥奴军,一个个杀气腾腾,城中弥漫着血腥气息,令这些来自草原的奴军如同嗅到腥味的野兽一般。

    “杀!”段达见状,也顾不得说什么场面话,一声厉喝,率先冲向隋军,城门绝对不容有失!

    一支奴兵迎上前来,结果段达马槊翻飞,再仗着甲坚,虽身上顶了无数支箭,却也杀了一大片。

    “嘿,这老头真是不怕死啊!”为首隋将,正是在武举中大出风头的史劲。

    他见来将厉害,又有几百名亲卫追随,便知对方是洛口城的段达,此人在王世充麾下官拜司徒,可是一个明晃晃的大功勋呢。当下嘴角一咧,二话不说的,抡起陌刀冲向了段达。

    段达也催动坐骑,马速疾奔,他掌中马槊平平推出,气势如山,企图以威猛气势,将对方一槊刺死,在他几十年的征战生涯中,有很多强大的敌人,就是被他这一式压倒,最后死在他的马槊之下。

    “找死!”史劲冷笑一声,他的眼睛充满了蔑视,两匹战马在电光石火的瞬间交错而过,他一刀背重重的砸到了段达的后心,直接将之打下马背。

    段达面朝黄土背朝天,马槊飞了几丈远,他想爬起来,可是爬了一半却又倒了下来。

    “绑了!”史劲懒得多看一眼,挥刀砍杀拼死来救的段达部曲,在他身后,大量奴兵如同汹涌的浪潮一般冲上,与段达的兵马碰撞在一起,这些上岸不久的奴兵虽然有些晕晕乎首的,但是士气却异常高昂,反观段达帐下的部队,随着主将惨遭生擒,士气一下子降低到了一个低谷,两相交战,一朵朵凄艳的血花四溅,喊杀之声响彻开来。

    段达已经被牢牢绑住,他的头盔也掉了,脸上身上都是黄土,狼狈之极,他死死的盯着史劲,嘶声道:“你用的是史万岁的‘错马回身杀’,你是史万岁的什么人?”

    “史万岁正是家祖。”史劲傲然道。

    段达深深的吸了口气,道:“我认识你祖父。”

    “那又如何?”史劲不耐烦道。

    “放了我呗!”

    史劲:“……”

    众人:“……”

    “见过无耻的,从没见过这么无耻的。”史劲一脸嫌弃表情,迎着段达期待的目光,冷笑一声道:“白日做梦。”

    他纵马而出,手中陌刀化作道道寒光,所过之处,杀的敌军鬼哭狼嚎,竟然无人能挡,一路杀开一条血路


………………………………

第441章:为奸佞著书立说

    正午时分,杨侗踏上了鲜血染红的兴洛城,在数百士兵护卫下,骑马在高大的城墙上巡视这座坚城,和当年相比,这已不是一个单纯的仓城,完全是一座军事重城,里面没有民居,城池周长达四十余里,规模上不亚于一座郡城,又因为它被李密当着都城来修,城墙修得高大坚固,另外还有一座富丽堂皇的王宫。杨侗对这座城池相当满意。

    史劲在旁边笑道:“圣上打算把它当做粮草重城吗?”

    杨侗点了点头:“朕原本打算把我军后勤重地设于荥阳县,但荥阳县没有藏粮窖洞,又跟二李的军队离得很近,远离洛阳不说,还不安全。而兴洛城离洛阳很近,又是坚固城堡,它现在比以前更适合囤积军粮和物资。对了,这里有多少粮食?”

    史劲想了想,道:“虎牢关失守太快,段达来不及运走全部粮食,加上末将派军追加一部分,目前还有二百四十万石左右。”

    “哦?”杨侗大喜过望,这倒是意外之喜,短时间内,完全不用从河北调粮来援,往来船只只需搬运军械物资即可,这样也为攻城略地节省大量时间。

    史劲接着说道:“末将另外在两口空窖中发现很多金银珠宝和铜钱,还有十几万匹绫罗绸缎,据说是王世伟和王世恽私卖粮食的得利。”

    杨侗呆了一呆,摇头笑道:“老王以经商起家,他的兄弟们个个都改不了贪财习性,有这样的族人在内部败坏基业,也难怪老王起不来。”

    停了一下,杨侗又用一种略带责怪的口吻对史劲说道:“你这次任务完全得相当不错,但为何一直不说自己是史万岁将军的后裔?难道怕朕斩草除根不成?”

    史万岁是隋朝的一员猛将,在隋朝统一天下的战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绩。早年的时候,因为不满突厥抢掠中原,对突厥展开了反抢掠。三天两头单枪匹马的独自一人深入突厥的营地烧杀抢掠,突厥无论多少人,都没有敢抵挡他的。每次都能掠夺大批羊马,威震突厥。他对敌人凶狠,对自己的士卒却爱惜备至。他带兵作战重在提高将士素质,而不重于行伍形式。行军作战,常不治营伍,士卒各随其安,宿营不设警备,因敌惧怕他而不敢轻易袭扰。在与敌人交战时,史万岁常常不讲形式,怎样能打赢就怎样打。因而,带兵数十年,深得部卒敬佩。

    后来史万岁因为过于骁勇善战引起了杨素的嫉妒,隐瞒了史万岁在边塞所立的功劳,导致文帝不予褒奖,史万岁多次上表陈情,文帝仍未醒悟,反而误以为史万岁冒功。史万岁恼火之下,率领数百名将士入朝请功,见到文帝后说:“将士有功,却被朝廷所抑制!”他的语气激昂愤慨,对文帝极不恭敬。加上杨素在一旁煽风点火,文帝越发震怒,令武士将史万岁斩杀。

    史万岁死后,文帝追悔莫及,但为了自己尊严,却还是下诏列出了史万岁的许多罪名。

    迎着杨侗威严的目光,史劲额上冒出冷汗,连忙躬身道:“是末将大意了。请圣上恕罪。”

    “你记住就行了。”杨侗叹了口气,道:“文帝当初误听杨素谗言,导致史大将军无辜惨死。虽说不子孙不言先祖之过,但在此事上,皇室确实欠史将军的。”

    史劲愕然道:“家祖没死啊。”

    “嗯?”杨侗愣了一愣。

    史劲道:“家祖当年带了几百号将士进入大兴宫讨要公道,是而犯下了诛灭九族之大罪。文帝问清缘由,不仅补上将士之功勋,而赦免家祖之过,只不过家祖所犯之忌实在太大,文帝便当朝暴打了家祖一百军棍,之后便将家祖罢黜为民!但不知圣上从何听说家祖无辜惨死?”

    “呃……”杨侗目瞪口呆,他因为演义的缘故,对于隋末唐初的一些历史事迹有着一定了解,对于隋朝中前期的事情却不太清楚了。总不能说是演义的缘故吧,他拍了拍史劲的肩膀,“是朕记错了!前辈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没有史万岁子孙的字号对你更有好处,否则,你取得再大成绩,别人也只是说你是史万岁的孙儿,认为你取得一切成绩都是理所当然。好好干,朕相信终有一天,人们会因为你史劲,才会想到史万岁将军。”

    “多谢圣上!”史劲感激道。

    这时,一名士兵飞马而来,行礼道:“启禀圣上,段达称有要事求见。”

    “带他到官衙!朕倒是看他如何出卖王世充来保命。”杨侗冷冷一笑,纵马下城。

    回到官衙不久,段达被士兵押了进来,杨侗见他须发俱白,目光也没有神采,但身子却与当年相比,胖了许多,可见其在王世充麾下混得相当不错。

    段达噗通一声,下跪道,“罪臣段达特来向圣上请罪!”

    “特来?”杨侗嗤笑一声:“好一个特来,可朕记得段司徒是被史将军生擒的吧?”

    段达赧然。

    “你为何向朕称臣?有什么资格向朕称臣?”杨侗冷冷的看着这个老混蛋,当初北上冀州之时,自己哪怕有武帝密旨,也差点带不走紫微宫、太仓、洛口仓的物资。在这其中,段达、云定兴、元文都可以立了不少功劳呢。此时见他如狗一般的跪倒在自己的眼前,心中说不出的快意。

    “回禀圣上,微臣继承父爵,依旧是大隋臣子。”

    杨侗冷冷道:“你段达无德无能、自私自利,若非是文帝、武帝和燕王兄,哪有今天的荣华富贵?你自称是隋臣,何以叛隋?”

    段达羞红了脸,跪在那里低着头不敢回话。

    “等你到了黄泉,向文武二帝谢罪吧。”

    似乎想到了什么,段达面色大变,苦苦哀求道:“圣上饶命,饶命!罪臣愿意回洛阳为内应,将功折罪。”

    “朕也想饶你。”杨侗摇了摇头,失去了怼人的兴致,扭头看向段达,眼中露出一抹厌恶之色:“王世充是乱臣贼子,也称得上是枭雄,虽属敌对,却也服他的敢作敢为。而你这种一叛再叛之罪人,朕今天若是饶了,岂不是告诉天下人,即使叛国也可行?”

    这话,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如果段达只是一个普通人,哪怕他投降敌国,也算不了什么大事,对国家的危害也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段达和云定兴这种位高权重的人,他们不仅把一心为杨倓效忠的卢楚害死了李密之手,还以隋臣的身份逼迫杨倓退位,致使杨倓黯然谢幕,他们这种地位的人的言行举止,往往会起到表率作用,如果杨侗今天放了他,人们错误的以为叛国代价极低,那日后是否会有人起来效仿?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如果真到那一步,又用什么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所以,段达和云定兴之流必须死,以正天下人之视听。

    “罪臣没有……”段达想要狡辩,但对上杨侗一双冰冷的眸子,声音不觉弱了下去。

    “没有?你还想狡辩?”杨侗冷哼一声,下令道:“来人,将这不忠不仁不义之鼠辈拉下去砍了。”

    “不,杨侗,你不能这样,我可以帮你收复洛阳城的,求圣上饶我一命。”段达大声求饶

    “区区一个洛阳,跟天下的风气相比,又算得了什么?给朕砍了,并为他生平事迹著书立传,加以批判。以奸佞之臣警示千秋万代,让所有人都知道一个叛国者的真实面目。”杨侗最痛恨这种毫无节操的人了。

    “不要啊圣上,罪臣宁死也不要什么著书立说……”段达闻言,大是骇然,杨侗这是要让他遗臭万年啊。

    他奋力挣扎着,只是他被五花大绑了起来,又如何能从侍卫手中挣脱,然而对这种人,无人抱以丝毫同情之色。

    段达很快就被拉了下去,随着外面一声惨叫,再无杂语。

    “王世充收缩防线,正是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令罗士信和李正宝率领三万精骑、一万奴兵收复颖阳县,遏止李道宗于伊阙县,防其东进;令冯立和辛獠儿率领两万精骑、一万奴兵收复偃师;麦孟才、史劲、高衍、虞湛各率一万奴兵,分别收复回洛城、轘辕关、罗口城、缑氏县。裴尚书率领两万精锐坐镇兴洛城!朕要会会李世民。”

    杨侗意气风发,总算到收割果实的时候了,他要直接杀到洛阳城下,见一见李世民,告诉他中原大地永远就属于大隋。

    单纯比兵力,杨侗压根就不怵人,自己这一边南渡军队就有二十万人,还不算伺机而动的绛郡杨善会和关中李靖。

    杨侗战术水平不够,但是可以用兵力和武器装备来凑,这种硬碰硬和不花脑子的野蛮战术向来是杨侗最爱。

    “喏!”

    众将兴奋的轰然应喏,赶紧率领出城先行。

    一时间十一万大军启程,再次西进,朝洛阳方向挺进。

    顶点


………………………………

第442章:李密特使

    次日一早,一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