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死了,咱们的老丈人会给临海大姨姐找个如意郎君的,安息吧你。”
杨侗笑脸一敛,霍然道:“斩了。”
“让我来!”
一抹寒光一闪,只见杨昆手起刀落,裴律师一下栽落到了城下,尸体落地后,头颅才骨碌碌滚落下去。
鲜血溅在了杨侗的下摆,杨侗却丝毫不在意。
………………………………
第375章:大赢家大输家
玄重门城楼上,隋朝文武已经散去,只有杨侗和一个绑着的窦琮。
窦琮忽然发出苍凉大笑,悲凉道:“好,好一个秦王殿下,真是深谋远虑,将所有世家在关中的势力都装进套子里,然后一网打尽。可恨,可恨的叛徒!”
“其实有没有叛徒都一样。”杨侗淡然道:“当初关中大战结束,李建成和萧瑀到灞上大营求我宽限时间,我给李渊三日时间,让他从从容容的撤离长安,也是让他从从容容的布设棋子。”
“你,你居然在当初就为今天准备了?”窦琮的笑声咔然止,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是!”杨侗随口答了一句,“我大隋有今日之局,皆因你们关陇世家无度膨胀所致,文帝的怀柔政策感化不了你们;武帝的分化离间也无法阻止你们关陇世家的扩张!既然柔和刚都不行,所以我才走上这条纯粹的路。但是你们关陇世家在关中立足百多年,根深蒂固。战争手段和顺应民心民意行动,只能拔除你们明处力量,但暗势力却是除不掉的。”
“但是你们的暗势力终是动摇不了朝廷对关中的统治,你们若是就此潜伏起来,终是一个巨大的祸患!所以我特意给李渊三天时间来布局。当你们觉得所有力量加起来,足以颠覆大隋王朝对长安、关中统治的时候,你们所有力量自然就会浮出水面……”
“好魄力……”窦琮语气十分复杂,深思了一会儿,即已经明白杨侗的用意。
蜉蝣虽小,却能撼大树,任何一人在垂死挣扎的时候,总是激烈反应,没人愿意在沉默之中沉沦…所以才有‘毁灭前的疯狂’之说…
关陇世家荣耀这么久、显赫这么久,杨侗剥夺了他们的‘祖地’、地位、权力、荣耀,斩断他们繁荣的根系,这让所有人都恨之入骨,只不过畏惧大隋赫赫天威,所以只能潜伏在暗中,准备给大隋致命一刀,但因为有李渊牵头、打气…就不一样…
窦琮想清前因后果,心里哀叹:这个妖孽实在太妖孽了,以前没感觉什么,但失败以后,才发现眼前这个妖孽其实一步步积大势、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然后悄无声息、不知不觉的设了一个大局,让人们看到成功希望,诱惑着人们陷入他的大局之中……着实令人心惊肉跳!
这位大隋秦王看起来比他的太祖、祖父都强烈暴躁,但胸中却暗藏丘壑,这样的君王其实才是最可怕的君王!
仔细想想这位秦王所做的事情,好像东下榔头、西一棒,可是等到最后结果出来时,才发现各个看似毫不相干、毫无作用的棋子都活了,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份心思委实缜密无比,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
你以为自己可以挡住他和甚至反他,但当头来却会发现根本没有用!
不管是忠于他的自己人、还是逆他的人,都是他摆在棋盘之上的棋子……
如此一想,窦琮不寒而栗、毛骨悚然……惨然一笑,道:“你还是杀了我吧。”
“不!”
杨侗微微一笑:“你还有利用的价值,所以我不会杀你。”
“是吗?”窦琮冷哼一声,道:“我杀不了你,难道还杀不成自己?”
“当然可以!但是你不会。”
“何以见得?”
“你们窦氏在此战中的损失委实不小,你们的势力几乎被我连根拔起,甚至连中流砥柱的窦抗也死了,你难道你不抓出告密者?你难道不想报仇?”杨侗云淡风轻的看着窦琮,双手抱在胸前,笑着说道:“窦威虽是李唐相国,但年纪摆在那里,离死不远了,他一旦死去,你们窦氏只剩你和窦轨,你若一死,一个窦轨撑不了窦氏,没落已成定局!为了窦氏的繁荣富强,你哪怕再想死也不会死、不敢死!”
杨侗语如锋芒,一字一句都刺到了窦琮骨子里去了。
“哈哈!你说得对……老夫的确不敢死。”窦琮的脊梁像是忽然被打垮了一般,笑声之中充满了无奈、悲怆。
是的!
经过杨侗这么一说,他还是真不能死、也不敢死。
世家子弟从出生那一刻开始,享受到常人难以想象的荣华富贵、名利权位,但他们的人生、命运,甚至连命都不是自己的了,这是大世家、大家族子弟最大的无奈!
“你一回到襄阳,必然会竭尽全力的寻找告密者,李唐也因此内斗不休、暗战连连……这就是你窦琮活着的唯一价值,也是我饶你一命的根本理由。而你明知我在利用你,但你不得不顺着我的意去做事!”
杨侗彻底将窦琮最后一点骄傲、尊严打灭了,因为杨侗的目的自始自终都不是他和裴律师,杨侗要对付是关陇世家的暗势力,成功了以后,又要用自己去对付李唐王朝;而自己就和纸鸢一样,被杨侗用一根无形的线牢牢掌握,这根线便是窦氏家族。
只要自己在乎窦氏兴衰,那就是杨侗的棋子。
放下不管?根本不可能。
窦琮苍老脸上泛起一抹苦涩笑意,他可以肯定,不管自己活不活,杨侗都会设法让家族的人知道窦氏给人卖了这件事。
如今给自己说,不过是通知自己,你窦琮已经是我的棋子了:你活着,是棋子;你死了一样是棋子,我会让窦氏其他人去掀开李唐内斗的序幕,甚至还能让李唐更乱。
杨侗这一招太阴了!而且是阳谋,最最无赖、无耻、恶心的阳谋,就算窦琮现在知道了杨侗的险恶用心,也没任何办法规避。
早知道就应该一刀子抹脖子算子,不听他的鬼话,如今想逃避也逃避不了了,还得顺着他的思路为他卖命。
“秦王殿下你简直就是一个王八蛋,够狠!够毒!我这次却是彻底栽在了你的手里了!栽得心服口服!”窦琮愤怒的说道。
“战争,不止在战场之上。”
杨侗扫了窦琮一眼,幽幽道:“其实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么厉害,我最先只想当一个好人,可你们不让!我也不想死,只能当恶魔了。”
“呃……”窦琮无语,感情这头恶魔还是各路反王造就的了。但好像确实是这样。因为杨倓、杨侗、杨侑三兄弟之中,老二杨侗当初被所有人视为最没出息、最窝囊、最没前途那一个,所以遭到了众人的遗弃,直到后来翟让和李密把他逼狠了,杨侗索性扛着马槊上阵拼命,这一拼命把秉性宽厚的越王拼没了,转眼之间,就多了大隋秦王这么一头巨兽。
这能怪谁?
要怪就怪该死的翟让,没把杨侗弄死。
“这乱世来得很好,若非是这乱世,我现在或许还在洛阳城,当一群世家子弟手中的傀儡。”杨侗拍了拍窦琮的肩膀:“好好看着吧,大隋王朝,一定在我手中再次辉煌。”
“来人,速速派‘快马’前往边关,告诉李唐兵卒,就说两位‘豆’大将军在我大隋手中,活的这个卖价一百万石上好粮食、死的那个卖价五十万石,还有裴律师,这个不值钱,只卖三十万石粮食……各家代表一人二十万石,死的活的关陇世家子弟一律十万石!一口价,没有折扣。”杨侗对着黑暗之处大声吩咐道。
“喏!”
“记住,一定要闹得边关皆知,闹得越大越好。”黑暗之中,传来房玄龄悠然的声音。
“喏!”
“呃……”窦琮只听得冷汗浸湿,看着杨侗淡定的目光,心中突然生出了一股悲哀,非是为自己,而是为了李渊。
诸侯之中,李渊绝对是爱世家控制最严重的一个,别的诸侯可以在世家大族和寒门之间左右摆摇,甚至可以像杨侗这样完全抛弃世家,但李渊不能。
因为他起事之初,之所以能够迅速拿下整个并州,太原王氏、太原温氏、闻喜裴氏等关东世家功不可没;入主关中,则是关陇世家的功劳,乃至与大隋作战、赔偿,都在依靠关陇世家支持。
若是杨侗这笔买卖闹得天下皆知,李渊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否则,李唐那些世家将会抛弃李渊,使李渊之前所营造的一切给彻底摧毁,从而失去角逐天下的资格。
即使李渊破罐子破摔,对杨侗的讹诈不加理会,然后学杨侗这一套重用寒士,也不行。因为杨侗手中这些人,是为李渊卖命才被杨侗抓到的,如果李渊不买回去,那么,他麾下将士又会怎么想?谁还敢跟随为他卖命?
所以!
李渊只能咬牙切齿的接受杨侗这一番讹诈,将好不容易积攒的点点家底拱手资敌,甚至还远远不够。
这一场闹剧似的长安之变,李渊表面上的实力确实没受到多大损失,可内里损失得一塌糊涂。将这一场说成一场不亚于关中之战的惨败亦无不可。
杨侗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战争,不止在战场之上。”
杨侗此举是对李唐执行敲骨吸髓的绝户计,而且,还是让人避无可避的无耻的阳谋。
窦琮深吸了一口气,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宫中两千玄甲军可以装醉,另外三千人明明已经走了,可是最后宫中居然还有这么多兵。我很想知道,宫中的军士哪来的。”
“穿上玄甲军的衣甲,就一定是玄甲军吗?”胜负已定,杨侗的心情很好。
“对于大兴宫的人员,我们一清二楚!大兴宫的人加起来也没这么多。”窦琮皱眉道。
杨侗笑着反问:“牧羊女难道不是人?”
窦琮呆了一呆,摇头苦笑,他真把这个群体忽略了,叹息道:“败得不冤!”
顶点
………………………………
第376章:答士子问
这一场战火刚刚燃起,便被镇压了下去。前半夜,大兴宫还笼罩在欢欣的气氛之中,到后半夜皇城方向便传来震天喊杀声,普通人即使在家里大声喧闹沸腾,也压不下那种惊天动地的厮杀之声。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战事,满城惶恐。
大兴宫到底发生了何事?长安城百姓都能隐隐约约的猜测得出来。
毕竟,这种大战在长安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难道说长安被大隋收复不到半年,又换一个皇帝了吗?
百姓纷纷一夜未眠,家中的男丁忐忑不安的拿着各色‘武器’,警惕的看着自家大门,若有乱兵闯入家中施暴,怎么也得搏上一搏。而妇女老弱则是抱着孩子,躲在自认为安全的角落里,苦苦的压抑心中的恐惧,用细微颤抖的声音安抚着不时梦呓的孩子们。
百姓对谁当皇帝都不管,只要自己小日子过得好就满足了。
没有过多的野心,自然没有多余烦恼,也就不会想得那么深、那么远……
不过总体来说,百姓们由衷的希望大隋王朝坚持住,只有大隋胜了,他们得到不久的自由、田地以及各种益处才会属于他们,若是别人赢了,刚刚得到的一切都会失去,然后又像狗一样活着。
百姓们一边期待天明,一边又害怕天明,只因他们不知道这巨大的政变,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而这一切的一切,只能在明日揭晓。
也不知过了多久,大兴宫的喊杀声逐渐逐渐消失了,晓色却明亮了。
很快!
各坊门被打开了!
坊官、坊卒配合军队,纷纷出动,在坊中街道大声吆喝,告诉百姓不要惊慌,言语中说到昨晚战事的因果:李唐残余势力不甘失败,企图谋害秦王殿下,但是事先被秦王殿下洞悉,李唐阴谋失败,残余势力尽皆伏诛。
同时告诉百姓,朱雀横街处于戒严状态,让大家避开绕行,不是战事尚未结束,而是场面太过惨烈,秦王殿下不想百姓们受到惊吓,希望百姓理解秦王的一片苦心。
一番话,整个长安城的百姓全都安定了下来,当他们壮起胆子走出家门、走出坊门、走到大街,发现一切如常,顿时彻底放下了心。
百姓安定了!
但是对于大隋将军来说,这一场夜战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李靖等武将带着兵马,在这一天之内,将长安城内凡是跟当夜叛乱有关的世家暗势力一网成擒。
而对于舆论舆情,杨侗一直抓得很紧,这一天内,各大酒楼茶馆、街坊要道尽是说书人身影,他们为百姓讲解这起事件因果:
世家残余势力不甘失败,几次三番要夺百姓手中的土地,要烧了义学学舍,让百姓继续愚昧下去,秦王顾全同族之情,一忍再忍,甚至还宽恕了他们这些世家子弟和家奴,岂料这些人不仅不感恩,反而变本加厉,这一次更是公然举兵,想要趁秦王巡视长安之际趁机发难,夺取长安、攻陷大兴宫、夺走百姓一切、颠覆大隋江山,终于触怒了秦王,才在战事过后,有了接下的抓捕世家残余之事。
故事确实是经过美化,不过大体上有理有据,并非一味胡编乱造,也正是这番迅速舆论攻势,才让长安百姓恐惧情绪迅速淡去,同时未免有人借机兴风作浪,不止是长安,整个关中地区的说书人、官吏都接到命令,在消息还未传出长安前,先一步将这些内容在民间散播。
。。。。。
又过了三天,一千名被朝廷选中的青年士子从邺城来到了长安,一个个穿着得体,精神焕发的立在两仪殿之内。
杨侗高坐在龙椅之上,微笑道:“我首先要恭喜诸位,自今日起,诸位正式朝廷官员了。”
“多谢殿下!”众人连忙躬身行礼。
“你们是从众多预备官员之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年纪最大的不过三十五岁,个个都是大隋杰出的才俊,如今的安排对你们来说,只是一个开始,所以诸位千万不要膨胀。”
“你们的学问都很不错,然则实际能力能否与尔等学问文章相附,还要时间和你们的成绩来证明,所以你们只能从县级官员做起。”杨侗笑道:“你们对朝廷的安排可有意见?”
“臣等无异议!”
一群即将入仕的士子连忙躬身道,县官,对于其他诸侯治下的世家子弟来说一点都不难,但是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这样一个能够证明自己的机会却不容易。也是在大隋,如果到李渊和萧铣那边,根本没他们什么事儿。
“殿下,臣有一事不明。”一人从队伍中站出来,躬身行礼。
“请讲!”杨侗鼓励的看着对方。
“多谢殿下。”那名士子躬身一礼后,朗声道:“殿下的诗文集臣等不说人手两三本,但一人一本却是有的。”
众人全都点头。
杨侗失笑道:“那是王妃她们将我平时练字用的作品整理成册,是给我的一份礼物,大家都不必当真!你们家境并不算好,莫要因为那是我杨侗的东西跟风购买,一切要从自己的承受能力考虑。”
“多谢殿下。”众人感激道。
“请继续!”杨侗向那名士子说道。
“喏!”那名士子道:“殿下的诗赋文章臣皆有精读,任何一首诗、一篇文章,都是千古名作。”
杨侗微微一笑,诸多神人的神作,能不是千古名作吗?
“臣要说的是,殿下自己是文人中皇帝!可为何,不管是科考题目,还是培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