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第三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隋第三世-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立即拔营!”

    ……

    两军只相隔百里,秦琼这边撤离,颉利可汗第一时间便接到了消息。

    “父汗,刚刚得到消息,阿史那思摩退兵南下了,这奸贼见父汗兵势强大,害怕了!”谷欲设兴冲冲的冲进颉利可汗的王帐,向父亲贺喜道。

    “都走了?”

    颉利可汗正在与契苾何力、乙失钵、阿史那社尔等人正在商议进攻该如何进行,从哪里着手,此时突然听到阿史那思摩撤兵的消息,一个个都为之错愕。

    “嗯,都走了!很多辎重和帐篷都不敢带,走得十分仓促狼狈。”谷欲设兴奋的道。

    “这混蛋,倒是走得干脆。”颉利可汗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恨恨的说道。

    “父汗,阿史那思摩主动撤离,让我军未动一兵一卒就把他们轰走,为何看父汗的样子,反而不太高兴?”谷欲设疑惑的看向颉利可汗。他不知道颉利的计划,所以不知道阿史那思摩撤退坏了颉利的大计。

    “高兴?”

    颉利可汗摇了摇头,苦笑道:“我们在于都斤山的军队两天后会到得这里,阿史那思摩显然探听到了情报,所以才断臂求生,若他继续留在这里,我军就可以将之一举歼灭,然后挟大胜之师顺势南下!如今他这么一撤,仗不好打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还要打吗?”谷欲设有些懵懂的看向颉利可汗,这种问题,他想不太明白。

    “要,怎么不要?”颉利可汗冷冷一笑:“派人通知于都斤山的军队,让他们尽快南下。”

    说着,将一枚金狼令箭递给了一名将军,然后把谷欲设这个愣头青儿子打发了出去,他揉了揉隐隐发疼的额头,看了看身边的众将道:“阿史那思摩明显猜到了我们的用意,打算即回白城,然后据长城与我们交战,而我们没有攻城器械,若是强攻肯定会吃大亏,强攻坚城实为不智之举。”

    众人尽皆赞同,一些参与雁门之围、马邑之战的高级将领均是松了一口气。

    当初始毕可汗率领四十万大军,还有众多攻城器械,硬是被杨广扛了下来,当时大隋近百万勤王之师已将到达,军粮将尽的始毕可汗进退维谷,恰在那时,义成公主传讯示警,始毕可汗这才有冠冕堂皇的理由离开大隋国土,而这,也是始毕可汗回到南部汗庭后,没有责怪义成公主的根本原因。而在马邑之战一役中,始毕可汗和三十多万大军更是被大隋全歼在白狼城下,这也令各部首领闻攻城而色变。如今听到颉利可汗没有强攻坚城的意思,大家都放下心来。

    颉利可汗嘴角泛起一抹苦涩的笑容,这就是没有军威的后果,如果自己像大哥始毕一样强势,哪怕自己要这些人去送死,都没有人敢反对半句。

    他身子微微前倾,目光在诸将身上看了一遍,缓缓的说道:“我们不去攻城,但也不能放阿史那思摩回去。他如果完整的退回漠南汗庭。因为我们一旦退兵,并解散了大军,那么他还会再来,到时候,遭殃的或许是我,或许会是薛延陀,也或许是契苾部……还有可能是在坐在的每一次。”

    众人心头一片凛然。

    远的不说,杨侗年初那一场突袭,对于契苾三部以外的人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杨侗走后,给他们留下了一片废墟,而各部因为缺衣少食,侥幸在隋军中突袭而活下来的族中老弱孩子,几乎都死绝了。之后,阿史那思摩更是毫无顾虑的在草原大地上纵横驰骋,给大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如果没有把阿史那思摩的主力大军除掉,那么,灾难还会继续下去。

    他们以前也是以这种办法对付大隋,可谓是屡试不爽。也正因为太了解这种遇弱则残、遇强则退的战术,才知道被打的一方永远会处在被动的情况,若是阿史那思摩一直这样,那么,大家的只会被他一一蚕食。所以,对于颉利可汗歼灭这支孤军之决定,没有任何一人发出反对的声音。

    颉利可汗把众人的反对都看在了眼中,满意一笑,赵先生说的半点不错,这把道理摆到明面上来说,效果反而把大哥始毕可汗所奉行的霸道之道好上百倍。

    “我们有大军十万,不可能会输给心惊胆寒的阿史那思摩!这一战关乎到大家每一个的利益,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同心协力打好这一仗,谁拖了后腿,那就是与草原各个部族为敌,到时候别怪我不客气。”颉利可汗说到这儿,一双目光杀机腾腾的盯着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心中一惊,在这关键时刻,他如果提出反对意见,那就是与所有人为敌,最终落得和父亲一样身死的下场。

    他手按在胸前,这时也拍案而起,叫道:“突厥大可汗是草原头雁,所有草原大雁都应跟随您飞行,契苾等三部勇士也不例外,愿意遵从大可汗号令。阿史那思摩当了隋朝的狗,实在太不识趣,可汗只要一声令下,我契苾何力愿为前锋。”

    “哈哈!好……”颉利可汗对于契苾何力的表态,还是万分的高兴,得意的大笑道:“在草原上,有我颉利的一份收获,也必然有你契苾三部的一份,大家只有跟着我颉利,不用担心没收获,更不用担心被强制吞并。”

    契苾何力松了一口气,他握拳在胸,躬身弯腰道:“多谢大可汗!”

    “立即拔营!追赶!”

    顶点


………………………………

第208章:虽远必诛

    草原上的夜空,繁星点点。

    一个本该人丁兴盛的部落,此刻却已经被大火笼罩,薛万彻带着五千骑兵,默默注视着在大火中那一具具已经没了声息的尸体,逐渐被火光所吞噬,依稀间还能看到这些人,在死前绝望、仇恨和愤怒的表情。

    薛万彻静静地看着眼前一幕,眸子里没有丝毫情绪波动,很平静,平静得有些吓人。

    如今大隋诸侯割据,一场又一场大战,在不断消耗着大隋的国力,而与此同时,塞外的各个异族却在不断壮大,薛万彻并不是民族主义者,也支持民族大融合,因为在学习的时候,杨侗就说过:“人类文明的进步其实就是一次次的民族融合,不同文明交流之后,才凝结出今日的成果,但民族融合必须是以汉人为绝对的主人,而不是如五胡乱华一般被异族融合。在汉人自己不断内斗的时候,我们理应扛起民族大义之旗帜,趁游牧民族还没有完全壮大之际,尽可能削弱他们的战争潜力,也许结果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但那又如何?我杨侗还需要顾忌什么骂名吗?只要令我泱泱华夏,成为主宰这个世界的主人,就算背上民族罪人的骂名又如何?此事若能在我们手中完成,绝对比建立一个王朝更有意义,也更有挑战!”

    想到这番话,薛万彻只觉胸中的血液仿佛沸腾了一般,狂奔了半夜的疲劳仿佛一下子就消散了。

    可是一想到突厥这个曾经附庸大隋而生存的种族,都敢向大隋露出了锋利的獠牙,他心头又愤怒之极。不在北地不知胡患之苦,生于涿郡、长于涿郡的薛万彻对突厥人没有半点怜悯之心,对于这些不知感恩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以杀止杀。杀就要狠狠地杀,杀到突厥人心惊胆寒,杀到他们灭绝,只有将这些人打疼了,他们才会像狗一样的听从人话!

    杨侗、秦琼、罗士信等人在草原上立下了赫赫战功,扬威域外的种种事迹,早已令薛万彻羡慕万分,直恨不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如今,梦想终于实现!但还远远不够……

    “我叫薛万彻!”看着眼前的士兵,薛万彻缓缓开口,这五千骑兵绝对不是精锐,甚至可以说,是一支杂兵、新兵,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的灾民、降军,但是经过这几个月屠戮突厥的洗礼,精气神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有了精锐的士气,只不过他们毕竟成军太晚,对于此行任务,都有一些忐忑,若不能将这一份忐忑消除,薛万彻担心大家遇到挫折则散。但他相信经过此战之后,这些将士都是令异族丧胆,令天下震惊的精锐,固然不是自己的兵,但只要是大隋的就好:“是已故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烈侯薛世雄的第四个儿子。”

    所有都莫名其妙的望向薛万彻,包括随行的突厥向导队长察夷,也不明白薛万彻说这些。

    “但我还有一重身份。”薛万彻目光在火光下熠熠闪辉,他冷冷扫过所有人:“我是隋人!”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卑贱的人,胆敢向我们大隋亮出他们凶残的獠牙;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族同胞只能在他们的马蹄下痛哭和哀嚎,像羔羊一样被随意宰杀;我更不知道,为什么同族的刘武周、梁师都、郭子和、李渊却要引异族屠戮我们!”

    “你们之中有辽东人、有幽州人、有冀州人、有并州人、有关中人、有中原人、有江淮人、有江南人…更有许多人是来自我所不知道的地方!但我现在只想告诉大家,你们跟我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大隋人!”

    薛万彻一双目光,迎向从将士的目光:“在我眼中,每个人都是袍泽、战友,今天我们不论身份尊卑,也不说官职高低,我薛万彻作为一个大隋人,只想为我大隋人讨回一个公道,只能追回我大隋失去的荣耀,只想用我手中的战刀为曾经无辜死去的大隋同胞,向那些卑贱的突厥人讨个说法!我们或许会受伤流血,或许会死在无边荒原中,做一具无名枯骨,但就算流尽最后一滴血,也绝不会让任何一个沾染着我大隋人鲜血的突厥人,在这土地上生还!”

    薛万彻豪迈的语声中带着一股感染力,不少人默默地捏紧了自己的兵器,随着薛万彻的话语,一股汹涌澎湃的豪情在不断地积聚。

    薛万彻的亲兵统领薛槐,猛地将手中长枪举起来,振臂高呼:“不灭突厥誓不归!”

    “不灭突厥誓不归!”

    越来越多的战士举起手中兵器,原本杂乱且不高昂声音,逐渐汇聚成一阵响彻云霄声浪,胸中的热血彻底被点燃起来,汇聚成怒吼声,惊天动地,直令天地变色。

    旁边的突厥向导纷纷露出了震惊之色!

    薛万彻看到这一幕,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其实他脑子也是一阵迷糊,他思考着自己该如何激励士气,是严肃、是温和、还是嘉奖,但最终他是决定将自己的心声说出来,效果比他想象的好了不知多少倍。

    薛万彻将手大刀往下一挥,巨大的声浪立时止住,一名名士兵看向薛万彻的目光里带着一股狂热。

    “但敌我兵力悬殊,你们怕死吗?”

    “不怕!”整齐的呐喊声,在旷野中回荡。

    军人,尤其是这个民族的军人永远不乏热血!人人都有一颗永不言败、永不退缩的壮志豪情。当他们面临生死抉择时,总会牺牲自我,成就民族大义,世世代代尽皆如此。

    “我们的向导,我们朋友说,在正西方的二十多里外还有一个人数不多的部落!现在拿起兵器,用敌人卑贱的鲜血和人头,告诉这些屡屡犯我边界仇人:犯我大隋天威者,虽远必诛!”

    “虽远必诛!”

    “虽远必诛!”

    “走!”

    铁蹄再次踏碎了黑夜的宁静,大隋骑士带着满腔的激荡和萧杀之气,借着一轮半月和点点星光照明,带着毁灭一切凶威,如同暗夜中的一股洪流,向西方而去。

    突厥显然没有意味到,在大可汗率领大军在南部集结的时候,还有隋军出现在这里。当薛万彻率领这支部队杀到这个部落时,这些突厥还在明灭不定的篝火前载歌载舞,为突厥大军取得伟大胜利祈祷。

    马蹄叩击大地的声音,瞬间就粉碎这个欢乐的世界,破空而至的尖啸唤醒了醉酒了的突厥勇士,伴随着一阵密集的破空声,无数从天而降的箭矢声和凄厉的惨叫,在刹那间撕碎了夜的宁静。

    “咻咻咻咻咻…”

    凄厉惨叫随着一声惨叫戛然而止,酋长刚在簇拥企图逃入部落深入,一根破空而至的箭矢洞穿他的咽喉,茫然的看向前方冲进营地的隋军,他张大着嘴巴,不甘的向虚空抓了几下,颓然坐倒在地,再无声息。

    “将军,这不是部落,只是一个人数两千的军帐!”突厥向导察夷带着麾下人马在营中杀了一圈,便跑到薛万彻身边报告。

    “带上战马,跟着那些逃兵,给我继续追杀!”

    薛万彻拎起一只带着鲜血的半熟羊腿,狠狠地咬了一口,看向薛槐:“告诉兄弟们,食物就在马背上吃,我们换马不换人!”

    “喏!”薛槐抄起一块羊肉,放在嘴里狠狠地咀嚼几下,开始收拢兵马,将收拢战马分给众人,随着薛万彻一声呼喝,追着逃散出去的突厥人。

    虽然这样的追击不安全,但薛万彻别无选择,他没有更多办法,也没有更多时间容许他消耗拖沓,唯一的办法是在于都斤山十多万大敌反应前,尽量歼灭散布在这片草原上的部落,多破一个部落,这里的消息一旦传到于都斤山,那么,受害的各部将士肯定会退出南下队伍,秦琼乃至大隋就会减轻一分压力。

    半个时辰后,尾随着逃散的突厥兵,杀到了察夷所说的那个部落,在敌人反应前,便被汹涌而至的骑兵湮没,营帐在一片滔天火焰中,连同那些尸体,一起化作了灰烬。

    黎明前的最后一刻,生猛的薛万彻带着生猛的隋军连续剿灭了三个半大不小的部落,可也遇到突厥人的一支主力军,首领名叫阿史那炽,乃是阿史那皇族中的一名悍将!

    此时隋军已经疲倦不堪,察夷和薛槐等将校尽皆建议撤退。然而在薛万彻看来,这一仗必须得打,不是他看重功勋,更不是拿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他要和对方决战,恰恰是为将士们的性命着想。

    大隋将士跑了一夜,又杀了一夜,如今虽是疲倦不堪,士气却正处于最为旺盛的阶段,一旦逃跑掉,这股士气就泄了,然后各种倦意便会汹涌而来。这样一支疲军、孤军在茫茫草原之上,怎么逃得过休整了一夜的突厥人?

    所以,薛万彻不能退、将士们也不能退,否则,大家必死无疑。

    在这关键的当口,薛万彻十分冷静的做出了选择。

    战则生,退必死!

    顶点


………………………………

第209章:狭路相逢

    黎明第一道光明终于驱散了黑暗,笼罩在草原上的雾霾缓缓散开,一万名突厥人在阿史那炽的指挥下,排开松散阵型,惊疑不定的看着这支凭空出现的隋军,大雾之中,他根本不知道隋军到底有多少人。只不过想起隋军那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的风格,一颗心头战栗不已,甚至有一种落荒而逃的念头。

    但敌人近在咫尺,如果畏战而逃,那么根本无法向大可汗颉利交待。

    阿那史炽深吸了一口气,示意一名孔武有力的突厥将领来到两军阵前,挥舞着手中大刀,叽里呱啦的说着一通突厥话,薛万彻在突厥大地上历练多年,也是精通突厥语,自然明白对方这是发出单挑的邀请。

    这情景,令他想到了杨侗起家的荥阳之战,当时杨侗带着两万骁果军和一万斗志尽丧、前程迷茫的残军,以一种悲壮的心情迎战数倍于己的得胜之师,最终,愣是以斗将的方式,赢了大战的胜利。

    如今自己士气正旺,且敌我双方的将士相差不大,这斗将绝对是一个破敌的办法。

    一念至此,薛万彻飞马而出,坐下宝马风驰电掣,如同一道流影,仅只一瞬间便已出现在这名突厥将领的身边,在突厥将领愕然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