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笑得很嘚瑟,“那岂非这段日子会有很多人来找我算命什么的,要不咱们就趁机赚点外快?”
吴溥一个板栗敲上去,“忘记你自己说的话了?”
泄露天机太多,会遭天谴。
黄昏脑袋很疼,心里很暖。
摸了摸脑袋,问道:“吴叔,那接下来咱们应该怎么办?”
吴溥想了想,很快说道:“不用担心,虽然朝内臣子很想来求你指点,但朱棣盯着呢,谁敢明目长胆的来,又不是谁都有朱高煦的底气。”
吴溥虽然继续在翰林院,但私下里对朱棣还是直呼姓名。
黄昏一想也是。
话说回来,要不要去找李景隆,这货的下场不太好,可以趁机敲他一笔,反正他有钱。
转念又想,君子有所不为。
吴溥叮嘱道:“你这个职业有点特殊,千万不要和臣子走得太近,尤其是不要和朱高煦、朱高炽、朱高燧走得太近,极容易引起朱棣的疑心。”
其实这样的人,在当今天下只能为一人所用。
朱棣。
黄昏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朱棣还有二十多年的江山呢,自己现在就去站队,也太早了。
所以先前没有和朱高煦闹翻。
原因很简单,蝴蝶效应。
万一因为自己的到来,朱高煦最后真的成为大明天子也说不定。
正想去厨房帮助吴与弼煮饭,眼角余光看见一道黑线,闪电一般射在门廊上,定睛一看,竟然是一枚飞刀。
刀上插了张字条。
吴溥取下看后递给黄昏,道:“这位做事还是比较朱高煦稳妥,且善解人意,比较照顾你的处境,这一点让人有些佩服。”
黄昏看后顺势揉成团装入怀里,准备带到厨房烧掉。
不得不说,朱高煦反应很快。
在得知自己是可以预知的穿越者后,很快就亲自上门来拉拢,但另一位反应也不慢,为了避嫌不敢亲自出现。
但他让人盯着朱高煦。
字条上只有一句话:“请放心。”
三个字。
意思不言而喻,朱高炽会暗中阻挠朱高煦,让他无法找到黄观。
字条的主人是谁已呼之欲出。
朱高炽。
做事确实像他的作风,没有直接登门给自己压力,而是派人阻挠朱高煦,从而解决黄昏的后顾之忧,以春风化雨的手法收服人心。
………………………………
第十九章 永乐时代启幕
果不其然。
那一日后,朱高煦和朱高炽都极其安静,也没有传来黄观被捕的消息,倒是莲花桥平康坊外多了些锦衣卫的密探。
朱棣应该知道朱高煦见黄昏的事了。
并没有发作。
毕竟朱棣还是更钟爱二儿子多一些。
这段时日,应天城很乱。
死了很多人。
方孝孺最终的结局,夷族。
被车裂于聚宝门外,尸骨由方孝孺门生德庆侯廖永忠的孙子廖镛、廖铭两人收拾掩埋在聚宝门外的山上。
德庆候廖永忠早些年因为用了龙凤之物僭制而被处死免爵——其实就是太祖朱元璋给孙子建文帝清除有威胁的老臣。
方孝孺的弟弟方孝友,一同赴刑场,赋诗一首而死。
妻子郑氏及两个儿子方中宪、方中愈事先自缢身亡,两个女儿跳进秦淮河溺死。
方孝孺是一个敢于反抗强暴的人,他虽然死得很惨,却很有价值,他的行为应该成为读书人的楷模,为我们所怀念。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杀人犯在残杀第一个人时是最困难的,但只要开了先例,杀下去是很容易的。
永乐大帝朱棣,向世人展示出他两张面孔中冷酷无情的那一面。
开始屠杀。
在靖难之战让朱棣吃了不少苦头的铁铉,被割耳鼻后煮熟,塞入其本人口中,朱棣问他:“甘否?”
铁铉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
铁铉被凌迟,杀其子。
黄子澄,凌迟,灭三族。
齐泰,凌迟,灭三族。
练子宁,凌迟,灭族。
卓敬,凌迟,灭族。
陈迪,凌迟,杀其子。
此外,铁铉妻、女,方孝孺女,齐泰妻,黄子澄妹没入教坊司为妓女。
同为文职奸臣的黄观反而没被提及。
事情终于告一段落,朱棣坐在了代表最高权力的大殿,这个大殿他并不陌生,以前他经常来磕头朝拜,或是上贡祈怜。
但这次不同,他已经成为这里的主人。
他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俯视着群臣。
虽然这个位置不久之前还属于他的侄子朱允炆,虽然他的即位无论从法律的实体性和程序性上来说都不正常,但有一条规则却可以保证他合理但不合法的占据这个地位。
这条规则的名字叫做成王败寇。
朱棣终于胜利了,他接受着群臣的朝拜,这是他应得的,他付出了太多,背负了太多,现在是得到回报的时候。
我会用我的行动证明我才是这个帝国最适合的继任者,这个庞大的帝国将在我的手中变得更加强大!
我将让所有的人都仰视我。
永乐!
仰视这个伟大的国家。
大明!
当历史真实的在眼前上演,黄昏才明白自己有多弱小。
哪怕他是穿越者!
无能为力。
他想过救这些人,可他做不到——朱棣,也不是能随意被人忽悠的君王,那可是永乐大帝,以篡位走上历史舞台,最终青史留名的伟大人物。
黄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告慰这些在天英灵。
你们的死,是一个帝国辉煌时代的启航,你们没有错!
从结果来推,朱棣也没错。
因为他打造出了永乐盛世,之后又让继位者打造出了仁宣盛世,造福了大明天下亿万百姓,从这一点来说,朱棣做的很好。
当得起永乐大帝四个字。
错的是造化。
黯然几日,黄昏平复心绪,将无法救方孝孺等人的愧疚深深的埋葬在内心的深渊之中,打起精神继续他的创业之路。
他又去了魏国公府。
如今已不叫魏国公府——徐辉祖被削爵圈禁在家,国公府改为徐府。
若不是徐皇后,只怕徐辉祖也难逃一死。
徐妙锦情绪不好。
有些惊惧。
毕竟朱棣杀了这么多人,因为姐姐的缘故,她虽然不会被杀更不会被送入教坊司,但就怕朱棣将她召入宫中。
要不然她也不会出逃。
黄昏直奔主题,轻声道:“今日冒昧拜访,是请锦姐姐帮个忙。”
又是帮忙。
徐妙锦已经习惯了,勉强笑道:“怎么帮?”
黄昏拿出包装好的香皂,“这是我做出来的划时代的产品,这一盒送给锦姐姐用,大概能用一两个月,到时候锦姐姐还需要的话,我可以继续制作。”
给未来老婆用,不心疼。
徐妙锦接过一看,哭笑不得,“这不就是肥皂团吗,有什么——嗯?”
比一般的肥皂团更美观。
雪白而晶莹,两头略微突出,当中圆滑的腰身具有美感的流线型,且握在手心滑腻至极,那股淡淡的荷花清香,在这大夏天里让人身心舒爽至极。
黄昏笑道:“这可不是一般的肥皂团,它叫香皂,更美观更实用,采用八星八箭的制作工艺,颠覆传统的材料,以数十日不停不歇的人力全手工精心打造而成,不仅可以清洗肌肤的泥垢,还能保养肌肤,全天十二时辰锁住水分,让皮肤更水润更Q弹。”
徐妙锦哪会信他胡吹,道:“还有什么话,一并说了吧。”
黄昏笑眯眯的拿出另外一盒,“还是锦姐姐懂我,咱俩果然是心有灵犀啊,那一盒是给锦姐姐用的,这一盒是想请锦姐呈送给徐皇后。”
徐妙锦啐道:“谁要和你心有灵犀了!”
这小屁孩也是个不要脸。
黄昏呵呵傻乐。
徐妙锦心思聪慧,若有所思的道:“你是想借这个……香皂,让我姐姐赏赐你?”
黄昏呵呵眨眼,“要不说咱俩心有心灵呢。”
这是套路。
一般来说,臣子上供的东西让天下和皇后满意了,是能得到大笔赏赐的,而且价值还在上供品之上——这是五千年的传统。
天子和皇后也是要面子的人。
徐妙锦有些不相信,“行吗?”
黄昏自信满满,“效果好不好,谁用谁知道,到时候徐皇后若是用完了,劳烦锦姐姐转告她,我那里还有,不过……”
拿钱来买。
又笑眯眯的道:“锦姐姐若是用完了,尽管找我便是,只要姐姐你要,只要我有,我愿倾尽余生让你无忧。”
这话……
撩得太露骨。
徐妙锦一时间晕乎乎的,芳心乱跳,有些受不了。
………………………………
第二十章 凤颜大悦
加工加点,奉天殿已经修葺一新。
朱棣下朝归来。
太监狗儿匆匆小碎步跑进来,笑眯眯的道:“万岁爷,刚才北镇抚司镇抚使纪纲前来传报消息,大概说了几件事。住在莲花桥平康坊畔吴溥家里的黄昏,这段时日比较老实,但昨日去徐府见了妙锦姑娘;二世子自那日去见过黄昏后,近来也没动静。刚才后宫传来消息,说妙锦姑娘去见皇后娘娘了。”
朱棣眼睛一亮,“妙锦来了?”
狗儿心里雪亮,知道咱们这位钢铁直男的心思,笑道:“万岁爷也有些时日没去见皇后娘娘了,小奴斗胆,还请万岁爷多去坤宁宫看看娘娘。”
朱棣略微沉吟,很有些意动。
可转眼看见桌子上一大堆的折子奏章,头大如斗。
事情太多!
无奈的叹气,“狗儿,你着人去看看,妙锦见皇后是有什么事,只要不涉及徐辉祖,其他事情都好说,毕竟增寿因朕而亡……”
狗儿得嘞一声转身就跑。
朱棣陷入沉思。
天子不好当,政事确实繁多。
得想办法解决这个事情,要不然我天天被这些杂碎政事缠身,缺少精力决断大事。
坤宁宫。
徐妙锦和姐姐徐皇后捉手促膝,亲昵谈着家长里短。
当知道弟弟徐辉祖被圈禁后终日里大醉酩酊,徐皇后心疼之余又无可奈何,她这个长女能为徐家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再多,便越过了朱棣的底线。
徐妙锦反过来宽慰她,说姐姐你无须自责,这是他们男人的事情,兄长至少还活着,比那铁铉等人的下场好了百倍。
徐皇后黯然不语。
徐妙锦见状,趁机把话题转向今天的主题上,道:“姐姐你可知道黄昏这个人?”
徐皇后啊了一声。
前些日子听陛下说过,说黄观有个侄儿叫黄昏,投水不死后具有神奇的预知能力,陛下颇为新奇,说这人可以再看看。
言下之意,若是有祸害之迹,可一把火烧之。
想来也是。
陛下刚登基,你就来个可以预知的穿越者,难道你黄昏还想借这些神神道道弄个天命所归的预言,造反大明不成。
徐皇后对这个素昧谋面的黄昏亦有些反感。
道:“装神弄鬼尔。”
徐妙锦莞尔,知道姐姐在担心什么,笑道:“姐姐可别大惊小怪呢,他就是个毛头愣小子,不过倒有个新鲜事,姐姐知道我们常用的肥皂团吧。”
徐皇后点头。
皇家用度当然不是寻常百姓那般,她所用的肥皂团,仅是名贵的供品香料就加了一二十种,绝对的奢侈品。
徐妙锦笑眯眯的,“姐姐你摸我手。”
徐妙心没好气的拍开,“摸什么摸,刚才就发现了,肌肤滑腻的很,倒是让姐姐徒增伤心,唉,不知不觉就老了。”
徐妙锦不是马屁精,不会阿谀奉承。
况且自家姐妹,你这时冒一句姐姐一点都不老看起来依然像个小姑娘一样,不别扭么。
她笑眯眯的说,“其实也不是啦,是因为黄昏虽身处贫困,却有上进心,耗时耗力制作了一款香皂,妹妹昨夜和今晨用了,效果极好,想着这些好东西应该让姐姐也用一下。”
示意小丫鬟捧上香皂。
徐皇后有些意外,旋即笑了起来,长姐若母,她哪能不知道徐妙锦的心思,笑道:“得了得了,留下吧,肯定是黄昏让你来的,想借我的口来给他宣扬一番。”
她有些心动。
妹妹的肌肤摸起来不仅光滑细腻,还异常水润,确实比寻常青葱女孩的肌肤更好。
作为皇后,她压力很大。
朱棣登基之后整个江山都是他的,今后会有无数妙龄少女来到后宫,而徐妙心已经四十,人老珠黄不远。
她也想留住朱棣的心。
尽管她明白朱棣是个痴情且长情的钢铁直男,不会沉迷于美色,否则这些年也不会就这么几个子女,但女人嘛……
正因为徐皇后深爱着朱棣,所以更想把自己美好的年华留得更久。
拿起香皂,闻了闻:“荷花香啊。”
徐妙锦点头,“香味倒是其次,使用之后皮肤如羊脂白玉,只要不在烈日下久晒,或者是出一身汗,肌肤始终水嫩光滑,妙不可言。”
徐皇后讶然,“真有这么好?”
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妹妹在提到黄昏时,眼眸里的光彩有些雀跃,徐皇后作为过来人,太明白那意味着什么。
偏生……
夫君朱棣对妹妹也确实有念想的。
徐皇后一念及此,便觉有些无奈,她倒不是害怕朱棣喜欢妹妹而冷落了她,只是知道妹妹不会臣服朱棣。
妹妹心中的爱情,绝对不是朱棣这种可以当她父亲的中年男人。
可大明天下,如今谁敢执拗朱棣呢。
是夜。
当忙碌完一切,在宫女伺候下沐浴的徐皇后,忽然记了起来,说去把妙锦送的香皂拿来试试,片刻之后,当滑腻的香皂抹过皮肤泛起泡沫……
徐皇后就知道妹妹没夸大其词。
这种触感远远不是肥皂团能够媲美的。
沐浴之后,浑身肌肤之滑腻,徐皇后几乎以为自己又回到了二八年华。
心情大好。
从沐浴间出来,讶然发现朱棣来了。
因刚登基,又经靖难之战,政事繁冗,自入主紫禁城后,朱棣尚没在任何一个妃嫔处过夜,钢铁直男名不虚传。
徐皇后笑说你怎么来了。
自家几十年的夫妻,关起门来没那么多朝堂繁冗礼节。
朱棣笑了笑,“过来看看。”
徐皇后也不点破他的小心思,夫君来了,终究是高兴而幸福的事情,乐着打趣,“看了就走?”
朱棣苦笑,“妙心,为夫也是无奈。”
政事确实繁多。
徐皇后不是那种祸国女子,她知书达理,素有女诸生的赞溢,意为女中儒生,朱棣登基后,徐皇后在后宫之中编撰了《内训》和《劝善书》。
后宫之主这个词,她当得起。
闻言体贴笑道:“你且去忙便是,后宫之中我给你盯着。”
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好女人。
朱棣拉住她的手一声长叹,“辛苦你了。”
心头一漾。
这么滑?
如抚玉石,冰凉且滑腻。
而且一股若有似无的淡淡荷花香飘溢四周,又有一丝淡淡的酒香醇味,着实让人身心舒爽,因政事而生的烦躁心绪竟然沉宁了下来。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