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好,就步了始皇帝的后尘,万一这只无敌舰队有去无回……鬼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朱棣犹豫了。
一只数十艘宝船,数万人队伍的无敌舰队出征西洋,这可不是小事,是绝对要把满朝重臣都喊到乾清宫来仔细商讨的军国大事。
但黄昏只用了一句话就让朱棣下了决心:“若建文帝出海了,这样规模的出征,才有最大的机会找到他,且不提,西洋诸国的稀罕物资、奇珍亦可以补贴费用,再有一点,陛下之心,难道比不得霍去病的封狼居胥?”
朱棣是谁?
千古一帝之中,绝对可以名列一席的人。
岂非没有壮心?
若朱棣是守城之王,岂会在永乐期间数次出征,更不会死在出征路上。
心中有了决议。
黄昏知道这件事注定是要发生的,自己不过是借着历史知识来捡个落地桃子而已,又说了一句,“陛下,我大明必将要扬帆世界,而我们的征途不仅仅是北方草原,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朱棣呢喃着重复,“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他很喜欢这一句!
作为一个钢铁直男,从靖难成功登基的那一天起,他的心中,就有一个征服世界的梦想,如元帝国那样,让大明王旗插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没错。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风冈上起大风
朱棣有了决议,但并不急于表态,缓缓的道:“此事再议。”
不过了解朱棣的郑和和道衍两人,已经看出了他的态度。
见状都暗暗凛然。
两人谁也没想到,黄昏这短短的几句话,就能让陛下做出这么大的决心,要知道组建一支数万人的无敌舰队去出使西洋,绝不是几句话的事情。
动用的人力、财力,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做的好。
青史留名。
做的不好。
遗臭万年。
但两人心中又明白,这件事之所以能被黄昏说成,两个重要原因:建文帝的生死是陛下的心病,此病不除,他一日不安;再有便是朱棣恰好就是这种君王,黄昏恰好勾动了他的壮志雄心而已。
郑和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某一次黄昏似乎说漏嘴了,说过下西洋之事,现在也记不起他当时怎么说的。
但此刻念想起来,郑和出了一身冷汗。
黄昏此子着实可怕。
他竟然早就在筹谋此事了,而且似乎知道此事一定能成一样,这个束发两年左右的青年,其心中到底有着怎样一泼汪洋?
着实可怕。
道衍想的更远,他隐然有种感觉,未来的大明,只怕会出现功高震主的困局,只是转念一想,以朱棣的能力,断不会让这种状况出现。
怕就怕……
朱棣死后,黄昏还活着!
想到这道衍多了个心思。
他觉得有必要在今日事了之后,找个时机提醒一下朱棣。
黄昏的心中则要淡然许多,他知道这件事其实不需要自己提醒,朱棣也会在永乐三年办,不过是提前了一两年而已。
他也明白一个道理,若是自己表现太优异,在朱棣死之前,肯定是要弄死自己的,谨防他黄昏成为第二个王莽。
但黄昏无惧。
连对付暮年朱棣的自信都没有,还混什么大明。
大不了就是一场生死之战而已。
别说。
黄昏其实有点那种想法,所以关于立储,其实是倾向于朱高煦或者朱高燧。
当王莽没什么不好。
今日提出此事,其实也是被逼无奈,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朱棣肯定要恚怒的,自己肯定要受到责罚的,而有了“寻道张三丰”和“出使西洋”这两件事打底,就算等下朱棣再恚怒,他也不会过分责罚自己。
君臣之间又聊了些许闲话。
其实大家都在等。
等宫外的消息。
今日庞瑛被贬出城,大家都有应对之策,而黄昏要想达到目的,就必杀庞瑛,而且不能在远离应天之后,需要庞瑛出城不久就死于乱刃之下,如此才能震慑他人。
所以大家知道,今日必定发生大事。
乾清宫还算云淡风轻,朱棣信心满怀,觉得他的如意算盘一定能成功。
黄昏也是自信睥睨。
觉得他能玩过朱棣。
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衙门内的纪纲倒很紧张,他也在等,救庞瑛,他已经尽力,庞瑛的生死已经不是他能掌控的了。
他现在需要确定另外一个信号:陛下如何看待庞瑛。
陛下若是置之不理,任由庞瑛被杀,那么说明锦衣卫已经在陛下心中失去一些信任,而陛下若是有应对措施,那么他纪纲就有重获宠信之日。
应天城外五十里处,大风冈。
林木葱郁。
庞瑛和四名锦衣卫骑马上冈,越过这座山冈再走二十里,今日就可入住驿站。
可是庞瑛轻松不起来。
他不知道黄昏派来杀他的人何时出现。
从某方面来说,他甚至希望马上出现。
因为若是一直这么吊着,只要他一日不调回应天,则一日不得安宁。
眼睛蹙起。
山冈上,光明正大的站了四个人,一少年,腰间佩剑,三锦衣卫,腰间佩刀,一点也没有隐藏身份的意思。
这不叫暗杀。
这叫明杀。
庞瑛却长吁了口气,很好,出现了就好。
他怕死。
但是不怕黄昏。
底气来自于纪纲不会让他死,给了他几十斤黄金的驸马梅殷也不会让他死,区区一个黄昏,怎么可能在这两位大人物的保护下杀死他。
看着截杀自己的四人,庞瑛冷笑一声,“就凭你们?”
王振按剑上前,“在下王振,扇面渡驿卒。”
庞瑛有点懵。
什么状况?
为什么会是王振来杀自己。
王振不是郑和从扇面渡带回来的人么,他在这里出现,就代表着郑和,而郑和却代表着陛下,难道是陛下要杀自己?
庞瑛有点绝望了。
王振笑了,“不用怕,不是陛下要杀你,是黄昏黄千户让我来杀你。”
黄昏叮嘱过,一定要说这句话。
今日之事不可能瞒过应天权贵,因为此刻大风冈周围,除了参与此事的人,还有许多身手不错的江湖人,都是权贵的鹰犬。
到时候所有人都知道,庞瑛是死在黄昏的策划之下,这是敲山震虎,告诉别有用心的人,莫再惹老子。
只不过碍于王振的身份,那些权贵又不得不去揣摩王振的出现是否有朱棣的授意。
这也叫借刀杀人。
庞瑛很快想明白过来,按住腰间绣春刀,下马。
山冈上不宜马战。
身后纪纲派来保护他的四名锦衣卫亦同时下马,绣春刀出鞘,杀气腾腾。
五对四。
对面还有一个少年,怎么看都是优势。
不像影视剧,这种生死关头之前还有一大堆的废话,战斗立即爆发。
都是锦衣卫精锐,没有庸手。
短暂的厮杀立即分出胜负,也分生死。
保护庞瑛的四名锦衣卫全数被杀,庞瑛胯下中了一刀,赵芳生腰上被砍了一刀,苟布背上被砍了一刀,张凤阳倒还好,只受了皮肉伤。
庞瑛夷然无事。
王振也没事,这种小规模团战显示了他练习太极的优势:借力打力,以柔制刚,一人一剑拖住了庞瑛和另外两个锦衣卫,这才让张凤阳三人以微弱优势灭了对方两个锦衣卫后赶过来帮忙,杀了另外两个。
庞瑛被围住之后,并不惧怕。
他知道暗中还有人在保护他。
哪知王振摇摇头。
下一秒,葱郁林木里便传来接二连三的惨叫声,片刻之后,数个穿着锦衣卫服饰的人走出来,对王振点头。
庞瑛脸色唰的一下雪白,“你们又是谁?”
这些人不像是京畿人士。
一个正在将绣春刀归鞘的锦衣卫笑眯眯的,“巧了,按照编制来说,若是你安全到达兴化府,还是我的上司,在下兴化府锦衣卫小旗张良。”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庞瑛之死
这是黄昏的又一着后手!
早就知道纪纲会派人保护庞瑛,所以王振等人在明,从兴化府带回来的锦衣卫中,总旗杜金明还没归来,但其他六人可以动用。
庞瑛大骇,求生之欲让他顾不得身份地位,急声道:“只要你们放我一马,我愿意给你们每人一斤黄金,不,每人十斤!”
张良笑了,“十斤啊,很诱惑人啊!”
他身后的其他兄弟却笑了。
人不是这么做的。
若是收了你十斤黄金,放你去了兴化府,我们这辈子都抬不起头了。
钱也不这么赚的。
王振蹙眉,“夜长梦多。”
按剑,便要抢出,要在几个回合之内击杀庞瑛。
唰!
一道黑影激射而来,王振侧身闪过,一枚弩箭插在他身后的泥地上,箭尾犹在轻颤。
十余人手持弩箭从冈下逼近过来。
庞瑛大喜。
有人来救自己了。
不是纪纲就是梅殷。
王振和张良对视一眼,没有丝毫停留,他们只有刀剑,对上十余个有手弩的人,凶多吉少,一不小心就会全军覆没。
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立即遁入林中。
出乎庞瑛意料之外的是,来救他的人,是个熟人,他见过几次。
郑和麾下的内侍王顺!
十余个持手弩的人,皆是内侍打扮。
是陛下!
这一刻,庞瑛热泪盈眶信心万倍。
黄昏你能奈我何。
有纪纲、梅殷保护我之外,连陛下也派了人来保护我,你这辈子都别想杀我!
王顺带着人上了大风冈,将庞瑛团团围住之后,冷喝一声,“拿下!”
三名内侍根本不给庞瑛说话的机会,立即上前将庞瑛打翻在地,缴了绣春刀后死死的扣住,王顺四望一眼,没发现异常,挥手,“带回去!”
庞瑛挣扎着吼道:“王顺,你敢如此待我,陛下是让你来救我的!”
王顺停了一步,侧首,怜悯的看着庞瑛,“是救你,不过如果你不能说出陛下想知道的东西,你依然难逃一死,你知道陛下想知道什么。”
庞瑛心思电转,死道友不死贫道,立即道:“我愿意说出梅殷的所有罪证!”
王顺大喜,“很好。”
带着人沿着来时路行去,准备将庞瑛关押到应天城东郊新建的那座秘密狱房之中,接下来陛下就会从庞瑛这里着手,彻底弄倒驸马梅殷。
然而刚下了大风冈,道旁茂密林木之中,倏然杀出一群黑衣蒙面人来,王顺等人的手弩来不及发挥优势,便陷入近战之中。
场上一片大乱。
因为黑衣人人数优势较大,短暂时间内,王顺带来的人就被杀了个七零八落,王顺已经顾不上庞瑛,只得逃入林中。
但有三人穷追不舍。
庞瑛又懵了。
这又是谁?
黑衣人中领头的人在清理战场,不管死没死的内侍,统统戳心窝子的补上几刀,这才回头对庞瑛道:“庞百户,你没说漏嘴罢。”
庞瑛打了个寒颤,慌不迭摇头,“没有没有!”
那人点头,“你能不能活命,就看他们能不能追上去杀了那个漏网之鱼,若是那人逃回应天城内,那对不起了,我只能按照吩咐杀你灭口。”
庞瑛脸色刷白。
只希望王顺逃不掉,也会被人所杀。
他知道黑衣人背后那位主谋的算盘,只要没有说漏嘴,自己有把柄在他手上,今后依然会为他所用,成为潜伏在锦衣卫中的一枚棋子。
若是说漏嘴了,那主谋就只有杀自己灭口。
一刻之后。
去追杀王顺的人迟迟不见返回,那黑衣人没有怠慢,他不敢冒风险,毕竟这件事牵扯太大,而对手有是铁血冷漠的朱棣。
走到庞瑛面前,冷笑一声,“走好。”
就欲手起刀落。
然而忽有冷声响起,“有的人不是你可以杀的!”
一柄长枪横贯长空。
将黑衣人头领穿了个透心凉,钉在地上。
旋即一位身着华服的中年人负手走出密林,在其身后,跟了五个手中按刀捉剑的汉子,每一个人身上都洋溢着从沙场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血腥气。
虽只五人,却似千军。
黑衣人面对这六人,竟然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转瞬之间被击溃。
华服中年人并没有追击,取回长枪之后看了一眼绝望的庞瑛,“没想到吧。”
庞瑛真没想到这个人会出现。
喟叹一声,“你也来杀我?”
又问道:“你敢出城,就不怕陛下杀你么?”
华服中年人摇头,“怕他杀?”沉默的站在高处望着远方应天城的方向,许久才道:“我不杀你,杀你的人是黄昏,只能是黄昏。”
山冈上,王振带着张凤阳、张良等人从密林出来,疾奔而来。
而在远处,王顺身旁倒着三具尸首,看着大风冈方向,面色震惊到无以复加,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个人会出现在这里。
一个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人!
华服中年人看向奔来的王振,道:“动手罢。”
王振颔首,来到瘫倒在地的庞瑛面前,缓缓抬起长剑,“黄千户让我转告你一句话,他说,做了错事就必须付出代价,虽然这件事在你看来是正确的,但在他那里是错误的,那么你就只有,他还说,如果只有血腥才能带来安宁,那么他愿意沐血而行。”
一剑穿心。
庞瑛死了。
华服中年人微微动容,轻叹了一句,好一个沐血而行。
有锐气!
王振杀了庞瑛后,对华服中年人行礼,说,“黄千户也让我转告一句。”
华服中年人讶然,“嗯?”
王振笑眯眯的说了一句,然后又补充道:“这是他的原话。”
华服中年人一脸黑线,“回去告诉他,让他滚!”
王振长剑归鞘,“得嘞,我也这么想的。”
带着张凤阳等人离开,没有隐藏行踪,直接走的官道,丝毫不介意被人看见今天这一幕——这件事本就要让天下人知晓。
华服中年人站了许久,对矗立在旁的五位麾下说道:“你们自回罢,我去紫禁城见他。”
终须一见。
终有一死。
何惧之?
……
……
骤起大风,大风拂过大风冈,血腥气随风飘散,只剩下数十具尸体静静的横卧,安静的说着人类生存的法则。
弱肉强食。
………………………………
第一百六十七章 迎死而生
今日乾清宫不议事,非军国大事,臣子不觐见。
只有几个人安静的打发时间。
黄昏百无聊懒中,看上了道衍老和尚的学识,拉着他问了许多读书方面的疑惑,顺带在朱棣面前表现一番自己勤学上进的优良品质。
郑和一直在沉思,他在思索黄昏关于组建无敌舰队的事情。
朱棣看书。
期间去坤宁宫那边找徐皇后说了点家常,又去了趟文渊阁,等他回到乾清宫时已是半下午,坐下没多久,狗儿太监匆匆入内,说内侍王顺求见。
黄昏和道衍立即停止了一问一答。
郑和倏然站了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