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一下,又道:“这件事是微臣的失误,没料到福建那边的白莲社妖人如此猖狂,致使陛下的钦差出了差池,坏了陛下的大事,请陛下降罪。”
朱棣话锋一转,“那为何徐妙锦等人去了漳州?”
纪纲叹道:“泉州百户所周胜然为了将白莲社妖人的阴谋扼杀在摇篮中,不得不回兵清缴,顾不上徐妙锦姑娘,为了她的安全,所以才会有兴化府锦衣卫护送徐妙锦姑娘从漳州回应天,还请陛下谅解一下地方上的卫所,他们人力不足,实在是力所难及。”
朱棣颔首。
这符合常理推断,否则打死朱棣也不相信,明知黄昏身上的重任的情况下,纪纲还敢让人去动黄昏——这是找死。
沉默了一阵:“黄昏真被白莲社妖人劫掠了?”
纪纲含糊其辞,“不太好说,也许黄昏并不是被动被劫掠呢,这件事还是需要找到黄昏之后,再求证为稳妥,微臣是真不愿意把黄昏这位天子宠臣往坏了想。”
朱棣暗暗好笑。
他明白纪纲的意思。
表面上似乎在说黄昏不会怎样怎样,实际上就是在捅刀子,说黄昏很可能不是被动消失,而是在暗示朱棣,黄昏有可能和白莲社勾结在一起。
朱棣知道这事不可能。
黄昏没有目的和动机,他本就是天子宠臣前程远大,不可能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
想了想,“泉州那边的白莲社妖人作乱压下去了吧?”
纪纲点头,“泉州锦衣卫卫所百户周胜然,能力卓绝,反应神速,麾下兄弟齐心同力,冒死清缴之下,已将白莲社妖人尽数斩杀,头颅在锦衣亲军指挥司,陛下可派人随微臣回衙门求证,并有泉州百户所往来文书为证,文书之中亦附有当地官吏之佐证,做不得假。”
朱棣点头,“这个周胜然是个人才。”
纪纲附和,“确实如此,此人可以重用,陛下若是有意,微臣将之调入应天。”
朱棣摇头,“不急,先压一下他。”
朱棣岂会那么蠢,什么人才都丢进你锦衣卫,这天下是你纪纲的还是我朱棣的,这种人才得丢进其他衙门。
挥手,“你且回去罢,黄昏失踪之事,朕另有定夺。”
纪纲急声道:“陛下,福建那边虽有建文旧臣,但锦衣卫卫所遍及各州府,且人手亦不算少,可以倾尽全力寻找黄昏。”
朱棣摇头,“锦衣卫不可擅动,除了兴化府的锦衣卫,其余卫所给朕盯紧了,不仅是白莲社,连同其他叛党的残余势力亦得侦缉,钦差失踪的事情,朕不想出现第二次!”
纪纲恍然,“陛下要动福建了?”
朱棣嗯了一声。
不动不行。
福建那边确实有点乱,明明距离应天不远,却各种政令不通,鬼知道其中是否还潜伏着陈友谅、彭和尚等人的残余势力。
纪纲知道,这种事还是北镇抚司的差,他是真不想去福建那边。
人少地广,而且各种山林沼泽。
大明朝时期还好,广东海外贸易的发展让福建也沾光不少,在大明之前,福广一带一直贬官的最佳去所之一。
朱棣沉默了一阵,“下去罢。”
纪纲告退。
朱棣陷入沉思。
一旁的狗儿太监深切关怀盟友的安危,忍不住轻声问道:“万岁爷,郑大监那边的人还在等你回复。”
太监不得干政。
所以狗儿不敢说,只能提醒朱棣:您的钦差还在失踪呢。
朱棣深呼吸一口气,“朕知晓。”
朱棣就真全信了纪纲的话?
没有。
天子皆多疑。
这件事各方面都合情合理,唯独少了一点:庞瑛既然公文知会了姚楚山配合黄昏侦缉兴化府的白莲社妖人,又怎么会变成姚楚山率兵,而黄昏只身冒险?
须知黄昏这货怕死。
他绝对不会冒险,明知有白莲社妖人,身边肯定会有大队锦衣卫跟随。
还有常山县扇面渡驿站的事情。
这件事还有猫腻!
不过朱棣稍稍宽心的是,黄昏还活着。
黄昏若是死了,徐妙锦也离不开泉州。
黄昏若是死了,别有用心的人杀了徐妙锦,往白莲社妖人或者邪教明教身上一推,谁也查不出来,现在徐妙锦在回应天的路上,意味着黄昏没死。
而是真的失踪了。
朱棣知道这事和北镇抚司脱不了干系,但面对纪纲他不动声色——需要确凿证据,只要证据确凿,纪纲不是不能动。
屠刀?
抹布?
天子最不差的就是这个,杀了一个纪纲,还有李纲王纲黄纲。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把你当兄弟,你竟然想当我女婿
他失踪的消息终究还是在应天流传开来,不过仅仅是一位锦衣卫百户在任所辖境内,遭遇白莲社妖人的迫害而失踪。
黄昏钦差是秘密。
一个靠着神棍起家的束发青年的失踪,不会改变日升月落。
世界不是围绕着他黄昏转的。
一切如常。
只有一点。
家住莲花桥畔平康坊的内阁辅臣吴溥,请大假。
其后,这位读书人安置好吴与弼,毅然决然踏上了去福建之路。
端的是书生意气。
吴溥请假的理由很直接:臣有侄儿黄昏,失踪于兴化府、泉州交界,身为其亲倍受其恩,不敢忘,乃以白衣寻之。
这种假天子一般不给,要么你请辞致仕——臣子亲情,哪能至于国家利益之前。
但朱棣给了。
非但给了,在吴溥出发之时,还把赛哈智弄了去——朱棣很欣赏吴溥这种作风,患难之处有情义。
赛哈智怕死啊。
这货毫不犹豫毫不客气的点了一百多南镇抚司精锐缇骑,拱卫着吴溥,直接奔往福建兴化府——他也想救福星黄老弟。
可黄昏在那里?
黄昏还在张扬的庄园地牢里。
日子倒也不差。
有吃有喝,大多时候和于彦良聊天打屁打发时间,偶尔还能出地牢去放放风见见天日,等待着明教大佬唐青山的路见不平。
黄昏对此其实没多少把握。
这年头又不是坐个动车几个小时就到,若是唐青山一家子跑到蜀中那边去了,你让他跨越两三千里来福建,就为救黄昏?
一般人真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这天黄昏和于彦良在五六个壮汉的看守下防风,有几个丫鬟在院子里走来走去,黄昏看了后,笑眯眯的说,“小于啊,目睹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有何感想?”
于彦良一脸懵逼,“哪来的战争?”
“喏!”
黄昏努努嘴,示意于彦良看那几个丫鬟晾晒的棉被。
于彦良看了一阵,“啥?”
黄昏叹道:“此时的战争极为科幻而且神奇,人族利用核聚变放出的粒子流通过天文单位级别的距离,用强大火力直接击杀了数以万计的虫族,壮观得无以复加。”
于彦良:“……”
难怪都说这位百户是神棍,说的事情根本不懂嘛。
黄昏哈哈一笑。
总不能说这个战争就是阳光晒死被子里的螨虫吧。
院门外忽然响起豪爽的声音,“黄兄弟真是临危不乱啊,都成阶下之囚了,还有闲心和人开玩笑,老哥我要是不来,你就真的哦豁了!”
唐青山在院门出现。
身后跟着老婆,颇有江湖侠气的张涟。
张涟手上牵着个美人胚子。
唐赛儿。
黄昏顿时气苦,“兄弟我天天啃着窝窝头,嘴里没有一滴油,唐大哥你倒是好,带着嫂子和小侄女游山玩水,晃晃悠悠的来,可苦了我呐。”
唐青山哈哈大笑。
进门抱拳为礼,“有人告诉我们时,说老弟你在福建这边出了事,老哥我当时就想,这不骗人嘛,老弟你可是朱棣的宠臣,怎么会在鸟不拉屎的地方来受罪。”
张涟拉了拉他衣襟。
唐青山没好气的叹道:“唉,你嫂子心善,非得让我来看看。”
黄昏翻了个白眼。
他算是看出来了,唐青山这货原本不想来,毕竟跑这一大趟,又没有利益可言,估计还是张涟惦念着在应天的那段交情。
是个好女人啊。
于是笑着对张涟施礼:“嫂子是好人啊,善心且侠气,将来定然是个好丈母娘,可惜啊可惜,可惜我黄某人早生了十几年啊。”
张涟一脸黑线。
唐青山亦是如此,黄老弟你这就没意思了啊。
我当你是你兄弟。
你竟然想当我的女婿……
不过得益于黄昏的这句玩笑,几个人之间的关系无形之中似乎又亲近了一点,这是黄昏的聪慧之处,对于这些江湖儿女,你就得不拘小节。
读书人的那一套千万不要拿出来。
唐青山看了一眼于彦良,也不介意,他,“他知道我的身份了罢?”
于彦良苦笑,当然猜到了。
彭和尚,明教,或者白莲社。
其中之一!
反正不可能是官府的人,只有上述三种势力之一的人,才能和陈友谅的残余势力走得到一起:彼此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唐青山呵呵冷笑了两声,这个锦衣卫运气不好,怎么就恰好撞进他来,又恰好这么聪明的猜到了他的身份,可惜了,聪明的人活不长久。
必须杀人灭口。
而且黄昏这一次要想从陈友谅残余势力手上脱身,只能假借明教的身份。
所以黄昏也肯定要杀于彦良灭口。
于彦良唯有苦笑。
他早就不认为自己还能活着离开这座庄园。
黄昏却笑眯眯的,“人生有很多条道路,有时候的选择不由自主,不过小于啊,你运气好,咱俩在地牢中这么久,也算狱友了,应该相互帮衬,咱俩之间以前的恩怨的就一笔勾销罢,你我同为咱明教的四大护教法王,一起离开还是可以的。”
于彦良还是只有苦笑。
唐青山一脸无语,“我明教啥时候冒出了个四大护教法王了?哎,别说,还挺威风的,到时候可以弄一个啊,我也可以当个法王嘛。”
张涟踹了他一脚,“正经点。”
张扬从院门外缓缓现身,看向唐青山,“他们真是你们明教的人?”
唐青山颔首,“要不然我从开封跑来干嘛?”
张扬显然并没有轻信,若有所思的看向黄昏和于彦良,“你们既然是一教之友,为何在我庄园前会拔刀相向?!”
黄昏心里一个咯噔,我擦,张扬不蠢。
还好山人早有准备。
笑道:“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在南镇抚司,而小于在北镇抚司,我俩之间并没有联络,你大概也是知道的,南镇抚司和北镇抚司之间不对付,所以我和小于在兴化府的时候,多有摩擦,彼此看不顺眼,这个事情你可以找唐大哥求证。”
唐青山心里蛋疼的很,你妹啊黄老弟,我大老远的来救你,现在还得帮你送个人情出去?
得了,好人做到底。
谁叫你当初救了我家闺女,谁叫我老婆一直惦念着你的好呢。
颔首,“确实如此,他俩都是我明教安排在锦衣卫的谍子,为了安全起见,彼此并不相通,话说,你俩怎么回事,怎么跑泉州来了?”
实际在问黄昏怎么回事。
做戏做全套,黄昏立即苦笑着说,“咱们明教有内奸,兴化府总旗得到了一些消息,怀疑我了,所以我不得不逃到泉州府这边来。”
唐青山暗叫一声老弟好演技。
明教有屁的内奸。
黄昏这么说,不过是在交代他到泉州的合情合理性,打消张扬的怀疑而已。
………………………………
第一百四十三章 于谦于少保!
张扬以手抚颔,微微点头示意相信,眼神却越发阴冷,“在下还有一个问题,根据前几日得到的线报,黄昏你是六首三元黄观的侄儿,出生书香世家,为何会是明教的人?”
这个问题犀利!
霎时,院子里的气氛便紧张了起来。
一个不慎,黄昏和于彦良都得死——唐青山一家人倒是无虞,张扬也知道分寸,他们蛰伏是为了等机会,明教也是这样。
所以他绝对不会动明教的高层。
但杀黄昏和于彦良绝不会手软。
实际上张扬心里迷惑着呐,黄昏这样的官场身份,如果不是明教的人,唐青山作为明教高层,会跑上千里地,从开封来泉州领人?
黄昏心里却笑了起来,脸色一副悲呛,“那么你是否知道,我叔父黄观尚在诏狱之中饱受酷刑?”
张扬点头。
黄昏又悲愤的道:“那你可否知道,当日应天城破,我叔母携家中女眷投河太平桥,我亦投河,不过机缘巧合,被人所救而已,但我叔母极其家中女眷,全数殇于河水之中。”
张扬摇头,“这个我确实不知。”
黄昏看向唐青山,一脸感激,“幸得唐大哥所救,这一生感激涕零啊。”
唐青山心里万分尴尬。
面上却是一副义薄云天,“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黄昏长叹一声,“我和朱棣有不共戴天之仇!”
至此,张扬终于相信了黄昏,脸上立即换了一副人畜无害的笑意,大笑道:“原来是误会一场,先前多有得罪,还请见谅。”
黄昏也呵呵笑道:“都是我太冒昧,还差点将你们也暴露在兴化府总旗姚楚山的视线里,是我孟浪了,还望张兄不要介怀。”
“哪里哪里。”
彼此说了点面子话,张扬着人将黄昏和于彦良送到客房,他则和唐青山去进行一场秘密会谈,商量合作问题。
客房里,沐浴之后洗了个澡。
黄昏和于彦良喝着凉茶,惬意的看着热气腾腾的田野,如今已是盛夏,出了房子就能热成狗,由此越发感激唐青山。
于彦良叹道:“咱们完了。”
被打上了明教的印记,这辈子都别想在仕途上有前途了。
黄昏笑着纠正,“是你,不是咱们。”
于彦良:“你就不担心今后被陛下发现你和明教勾搭的事情么,也不担心以后官到高位后,被明教的人要挟拿捏?”
黄昏哈哈一笑,“如果说,我是说如果,我能把明教掌握到手上,让明教成为大明的利器呢?”
于彦良绝然摇头:“断无可能!”
黄昏呵呵一笑。
走着瞧呗。
他确实有点眼热明教,大明的未来是要开疆拓土的,文化入侵很重要,不巧,明教虽然不如佛道两家,但也是一个宗教教派嘛。
东西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看在坏人还是好人手中。
又道:“有些事我就敞开天窗说亮话了,我一点也不担心陛下知道我和明教的人有接触,但你不一样,陛下一旦知道了,你必死无疑,而且会连累家人。”
于彦良叹气,“是啊,我倒是无惧一死,可惜我兄长读书等身,不该遭此磨难,更可惜我那侄儿,虽才四五岁,但也是天资卓著,将来必然悬名一甲,成为国之栋梁。”
黄昏不屑一顾,“才四五岁就能看出来了,我读书少,你别忽悠我。”
于彦良眼里涌起自豪,“我忽悠你作甚,我侄儿于谦,秉性纯直,天姿聪颖,虽才四五岁,已是闻名乡里的神童。”
黄昏哈哈一乐,“神童多了去了,方仲永你知道否——等等!”
黄昏汗毛炸了,“你侄儿叫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