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在等。
等姚楚山以为他和徐妙锦已经离开林墩后,再想办法逃离福建。
这一日云淡风轻。
徐妙锦心情不好,决意去白云寺拜佛净心。
再上白云寺,竟然允许香客入内了。
徐妙锦给了些许香油钱,买了香,跪在佛前虔诚祈祷,一望长兄早日走出泥潭,二望徐家无病恙,三望姻缘。
只是想起这事,徐妙锦便睁开了眼。
还什么姻缘。
有姐夫朱棣虎视眈眈,又有黄昏这货觊觎,那什么如意夫君这辈子怕是别想了,安稳度过余生便是岁月静好。
一念及此,徐妙锦分外忧伤。
不知为何,心中忽然冒出一个念想,吓了她一跳。
她竟然想着,嫁给黄昏也不错……
起身,信步在寺庙里礼佛,一个一个的拜下去,不知不觉来到后堂,发现有一扇小门,人总是充满好奇的,徐妙锦看了一眼,看见小门后面曲径通幽。
另有一个禅院。
极为雅致。
徐妙锦很快想明白,这也许是那个不知真假的建文帝所住之处。
四下无人,徐妙锦信步入内。
却见庭院之中,坐着个和尚,身后一左一右站着两个腰间佩剑的假和尚,那和尚笑意吟吟的看着她,“锦姑娘,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徐妙锦僵滞当场。
……
……
黄昏坐在海边,看着他浪花来又看他浪花去。
心绪万千。
人呐,最怕生出执念。
最早对徐妙锦的感情,不外乎一见钟情,其实更多是荷尔蒙激素在作怪,那不叫爱情和喜欢,是馋她的身子。
下贱。
但随着事情不断的发展,彼此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多,荷尔蒙激素的作用降低。
更多的是发乎情。
他现在心中就有执念,就觉得非娶徐妙锦不可。
身后传来脚踩在沙子上的声音。
徐妙锦来到他身畔,双膝并在一起坐在地上,轻声说道:“什么时候回应天?”
黄昏头也不回,“再等一两日就好了。”
徐妙锦嗯了一声。
彼此沉默。
许久,徐妙锦才道:“我想家了。”
黄昏嗯了声,忽然侧首,“你去过白云寺了,看见那和尚没?”
徐妙锦讶然。
黄昏却已明白,呵呵轻笑一声,“果然没走。”
又问:“真的?”
徐妙锦不语。
黄昏却懂了,这就是道衍让徐妙锦跟着来的原因,因为她认识真正的朱允炆。
掏出怀中那封书信,“我看了。”
在海水中泡了一日,封蜡早就失效,黄昏不会客气,果断看了里面的内容,明白了福建这一滩水的真相:朱允炆的现身,是建文旧臣瞒着他的计划,是为了试探天下建文旧臣的意向,如果有人心怀旧主,必然群起而响之,来福建勤王。
朱允炆写这封信的本意,是劝谏朱棣不要多生杀戮,想法美好,不过终究书生意气了,这且不提。
通过这封信,黄昏明白了近期事情的曲折。
姚楚山并不是建文旧臣,是纪纲和庞瑛的心腹。
庞瑛可不管你真假朱允炆,他要借这件事弄死黄昏,所以在斟定黄昏钦差兴化府后,庞瑛就已经提前布局,让黄昏有来无回。
至于朱允炆,纪纲和庞瑛也没歇着,依然令人密查。
然而福建是建文旧臣的势力。
所以朱允炆根本不惧怕锦衣卫,且在信中明确告诉黄昏,不用担心马三保和许吟等人的安危,平海卫的兵力要防备倭患,不会轻易调动。
而等马三保从平海卫归来,他早就离开了白云寺。
将字迹模糊的信还给黄昏,徐妙锦深呼吸一口气,“在白云寺中的和尚不是建文帝陛下,是他的主录僧傅洽,此刻也已经出发离开了。”
黄昏不意外,收好信,说,“我知道,朱允炆不会像我一样冒险,既然傅洽在这里,那么曾在白云寺呆过的和尚,必然是真的朱允炆,可惜如今不知他去了何处。傅洽留在白云寺,是为了吸引注意力,我们不用管他。”
徐妙锦点头。
黄昏低笑了一声,“真能作死啊。”
傅洽迟早会被抓。
但朱允炆跑了,这一跑,大概再也不会现身,因为这件事发生了足足近一个月,天下建文旧臣响应者甚少。
朱允炆应该看了出来,短期内复辟没有时机。
他会在建文旧臣的保护下继续蛰伏,等待着朱棣行差踏错,一旦做出什么暴政惹得天怒人怨,那时候他再正儿八经的现身,响应者便会云涌而起。
起身,“走吧锦姐姐,我做了饭。”
按照时间推断,平海卫的兵力调不动,马三保等人明后几日也该到了,有郑和的人,姚楚山想杀自己,已经不大可能。
是时候回应天了。
这一趟的任务已经完满达成:确定了朱允炆没死。
至于后面的事,交给朱棣。
反正他也找不到朱允炆,就让他继续被这个心病困扰。
但黄昏低估了姚楚山。
刚和徐妙锦吃了午饭,杜金明匆匆赶来,急声道:“百户,赶紧走,姚楚山在外围一直没查找到你的踪迹,终于反应过来了,如今他率领大批锦衣卫赶来,我已经把其他八个兄弟召来,务必护送百户和徐姑娘回应天。”
黄昏暗叹,果然,没一个反派是弱智啊。
对杜金明道:“让你的兄弟们都过来汇合,找一条路准备撤,大家做好心里准备,回应天的这一路,我们要不断遭受锦衣卫的截杀。”
杜金明立即去办。
黄昏又对徐妙锦道:“不能等郑和他们了。”
等他们赶到,大概只能收尸。
杜金明带领八名锦衣卫进来后,黄昏和徐妙锦已经收拾妥当,看着杜金明等九人,黄昏灌了最后一番心灵鸡汤,“准备回应天,个中险恶我也不多说,想必在你们来之前,杜总旗已经说得很清楚,我就说一句话:活着回到应天,我将与你等同富贵,而历史也会记住你们的!”
我黄某人之心,欲要开创未有之大明盛世。
这一次逃亡,注定要写入史书。
而你们,也将跟着我黄某人,名垂青史。
………………………………
第一百三十三章 进退两难
出发之前,黄昏做了件小事,让杜金明等九人大受感动。
黄昏找了张纸,将杜金明九人的家眷及其所在地记录在册,并没有随身携带,藏在所住房子的门槛后上方。
杜金明等人不解,黄昏解释道:“我们此行归去,沿途凶险,你们几位,包括杜总旗和我,甚至于锦姐姐谁都有可能死于非命,这张名册若是落在姚楚山手中,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必须先回到应天,再派人来取名册。若是有人在途中牺牲,活下来的人才能通过这封名册找到他们的家眷,以保证他们未来的生活。”
杜金明等人岂能不感动。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这是黄昏的套路,这货也有点腹黑。
那番冠冕堂皇的话是他的心里话不假。
但还有一个意思。
如果杜金明九人中有人背叛出卖他,只要活着回应天,他就能通过这张名册找到背叛的人,从而让对方付出代价。
出发。
逃亡!
兴化府肯定不能回了,最快抵达应天的路线也不安全,黄昏制定出的路线比较曲折:从林墩继续南下,到泉州府辖境后,不经府城,在永春城修整,其后继续向西南方向,进入漳州府,然后去汀州府,再走吉安府、临江府、岳州府、武昌府、庐州府,最后抵达应天。
绕路两倍有余。
而且所过的地方,除了武昌、庐州府,都是当下大明王朝经济不甚发达,锦衣卫势力比较孱弱的州府,以躲避锦衣卫的截杀。
但只要出了福建辖境,压力就小了许多。
遗憾的是钦差令牌在许吟那里,不能用官府的力量来对抗锦衣卫的截杀。
……
……
半日后,数十缇骑齐聚渔村,村里老少全被吆赶到一起。
姚楚山按刀而立,盯着众人,冷声道:“朝廷钦犯逃匿至此,你等隐瞒不报,皆应同罪,现在给你们一个活命的机会,说,他们逃向何处了!”
普通百姓哪管你官场倾轧。
况且绣春刀出鞘,没人敢直撄锋芒,立即有人上前大声说了黄昏等人离去的方向。
姚楚山又问了几人,答案如出一辙。
这才确信。
应该不是黄昏的暗度陈仓之计,他们确实向西南方向去了,要绕开兴化府进入泉州府。
威胁恐吓了一番,勒令渔民回家。
姚楚山望着黄昏等人离去的方向,心中波澜起伏,他现在都不明白,黄昏是如何在他眼皮子底下躲过搜索的,但又不得不佩服黄昏的胆大心细。
躲过第一次剿杀之后,竟然没有远遁,而是就藏在渔村里。
自己竟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着实可恨!
转身,看向身后数十缇骑,沉声道:“在当初前来此地埋伏、剿杀黄昏之前,我等已经做出了选择,不成功便成仁,可惜黄昏狡猾,我等功亏一篑,镇抚使那边无法交代,若是让黄昏安然回到应天,不提黄昏的报复,仅是镇抚使那边,我等便要承受暴怒,镇抚使说此事是都指挥使交代的差事,而都指挥使的秉性大家都应该清楚。”
数十缇骑默默无声,眼神黯然。
想起可止小儿夜啼的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不由得打起了寒颤。
死不可怕。
可怕的是死亡不是解脱,连家人都要跟着遭殃。
姚楚山的目光有些疯癫起来,嘿嘿笑道:“但是,只要我们追上黄昏,将之斩杀,这一切都不再是问题,有都指挥使在应天周旋,我等不仅不会有事,还能高升,所以我已有决定,将循着黄昏逃亡的途径追杀,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没得选择。
黄昏不死,他们都别想活。
姚楚山继续道:“天下的锦衣卫,都是都指挥使的力量,这一次追杀,不仅仅是我们这一批人,黄昏沿途经过的锦衣卫卫所,都会配合我们,而我已得到消息,黄昏为了调兵,将钦差令牌给许吟带去了平海卫,现在他就是一个无兵无权的百户,身边只有杜金明九人保护,且带还带着徐妙锦这个累赘,只要我们不放弃,必然能追上他,到时黄昏必死无疑。”
顿了一下,按刀森然道:“想见识都指挥使屠刀的,现在可以回兴化府等着。”
话是这么说。
但众多缇骑看着姚楚山按刀的手,明白一个道理。
现在敢退出的,只有一个结局。
死!
横竖都是死,而只有杀了黄昏才有活路,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择,何况锦衣卫缇骑都不是蠢材,是以齐齐按刀,齐声道:“愿随总旗!”
姚楚山满意的点点头,“出发!”
率人直追。
第二日,渔村又来了一群人。
郑和、许吟和绯春,以及扇面渡走出来的少年王陵,如今已改名王振,在四人身后,是带头大哥王顺率领的三四十名内侍高手。
先去了白云寺,一无所获,傅洽已在昨日离开。
又去了渔村打探。
知悉详情后,郑和暗道不妙,找了两名内侍高手护送绯春从来时路归往应天,又让许吟带着王振、王顺去追姚楚山。
他留了下来。
黄昏的死活很重要,但建文帝是否真在福建,这更重要,不弄清楚这件事,回到应天没法给朱棣交代,到时候大家都吃不了兜着走。
黄昏带着杜金明等人,没有日夜兼程。
没有马,人熬不住。
何况未来老婆徐妙锦终究是个窈窕女子,不善奔袭。
命重要,老婆也重要。
他明智的选择了昼伏夜行,以此避开锦衣卫的耳目,白日休憩之时,也不选择乡镇,而是在荒郊野外寻找容身之所。
数日之后,进入泉州府辖境,下一步是永春城。
一路危机重重。
为了搞清情报,黄昏让一名叫张良的锦衣卫乔装打扮,担任“斥候”,这一日傍晚他回到山腰上的破庙,带回一个消息,说泉州府锦衣卫卫所的人手已经全部撒了出来,估摸着收到了姚楚山的传书,要堵截黄昏。
黄昏听后一阵头疼。
目前的局势,自己要带领杜金明等九人,保护着徐妙锦,从建文旧臣掌控的福建辖境内,躲开纪纲的锦衣卫回应天,难度不亚于在今时上蜀道。
进退两难。
………………………………
第一百三十四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
黄昏头疼之余,心中的一块大石落了下去,至少杜金明等人可以完全信任,将杜金明拉到庙外,说出了心中早就制定好的计划。
杜金明听后大惊失色,“不可,太冒险了!”
黄昏沉默了一阵,“我们低估了纪纲对锦衣卫的影响,在这样的局势下,我们不可能从遍布锦衣卫的福建离开,迟早被瓮中捉鳖。”
杜金明知道这是实情。
黄昏继续道:“按照这个计划,你们会更危险,因为目标更大。”
杜金明哂笑,“我们怕死?”
怕死,就不会来救你了。
黄昏笑了,由衷的佩服,“所以我只有一个要求,保护好锦姐姐,你们今日付出的所有牺牲、努力,来日我将百倍以报!”
杜金明迟缓的道:“这个计划不改了?”
黄昏点头,“不改,也许你们会死光,但只要我不死,他们就不敢动锦姐姐,所以这对你们很残酷,很不公平,在这个计划施行之前,我必须得到你们真心的支持。”
杜金明抬头看了看烈日,“残酷吗?不公平吗?”
世道本就如此啊。
徐妙锦天生贵胄,她的命本来就比我们这些人珍贵。
说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
沉默良久,“既然你都说了,我愿意一死保护徐姑娘,可我不能替我那些兄弟做决定,我要和他们商议一番,如何?”
黄昏嗯了声,“这是自然。”
对起身的杜金明道:“进去后,请锦姐姐出来,我有事要和她说。”
杜金明顿了下,忽然回首,“有时候其实我很恨你们这些人,我杜金明和八个锦衣卫兄弟,比不得一个女人吗?”
黄昏沉默了下,“是的。”
真相就是这么残酷。
杜金明却笑了,“好吧,虽然有点心酸,但我还是喜欢你这样的光明磊落。”
说完进庙。
片刻后徐妙锦出来,一路奔走,又没有好的条件让她梳洗换装,光彩照人的徐妙锦成了个普通小女子,神色憔悴了许多。
挨着黄昏坐下,看着山下的田野,轻声道:“出什么事了?”
黄昏笑道:“没事,有我呢,锦姐姐不用担心。”
又道:“其实我最初之前设定的路线只是个幌子,用来试探杜金明的人,如果他们当中有人背叛,那么我们现在恐怕已在险境,这件事没发生,证明杜金明的人可以重用,所以接下来才是我真正的计划。”
徐妙锦哦了一声,“什么计划。”
黄昏低声说了。
徐妙锦愣住,她是何等的冰雪聪慧,立即明白了这个计划的可行性以及危险性,许久才轻声道:“杜金明他们可能会死完的。”
黄昏叹气,“没办法的事情。”
世间没有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