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剑,就欲挥落。
黄昏脸色惨白,完了完了,万万没想到,我黄昏能将永乐和徐皇后玩弄于股掌之间,最后却栽到了小宝庆这恶魔手上。
被切了小伙计,我黄某人还有什么追求。
这特么医学再发达,要在大明王朝重新手术让自己当一个完整男人,也是不可能的啊。
剑光闪耀。
眼看便要血腥四起。
千钧一发之际。
远处传来一声尖锐至极的发自灵魂的呐喊声:“陛下有旨,剑下留人!”
带头大哥收剑。
马三保和小宝庆也讶然的看向来人。
黄昏心里狂喜,一颗心终于松了下来,有种再世为人的感觉,贪婪的呼吸着新鲜空气,挣脱三个太监的束缚,怒道:“等着挨奏吧!”
来人的声音黄昏太熟悉了,正是他准备发展的内线,自己将来进入内阁后和他一起配合,便可只手遮天。
狗儿太监。
狗儿身后跟了两个京营士卒,气喘兮兮的跑近前,尖锐着嗓音再次大声道:“陛下口谕:小妹,不得胡来!马三保,你别给我太惯着她了。”
小宝庆和马三保怏怏着领了旨意。
马三保倒还好。
他还是明白的,自己再宠溺小宝庆,可吃饭的家伙还是朱棣给的。
小宝庆可不乐意了,恨恨的跺脚。
黄昏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劫后余生的打了个寒颤,本想给小宝庆一个凶狠的目光,转念一想,吃一亏上一当。
朱棣不可能随时都盯着小宝庆。
而马三保和小宝庆倒是很可能经常出宫,他俩要是再狼狈为奸,自己还真凶多吉少,得改变策略,让小宝庆打消让自己进宫的念头。
于是换了副笑脸,笑眯眯的说公主啊,不是我不陪你玩,实在是后宫重地,我不能轻易进去啊,你也不能因此要求我净身啊,须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呐。
但这笑容落在众人眼里,怎么看都是皮笑肉不笑。
大家也理解。
毕竟刚才差一点就成太监了,能真心笑起来才有鬼。
小宝庆切了一句,“你就骗我嘛。”
黄昏指天画地,诚意拳拳的说公主殿下你别急,等我功名再大一些,官职再高一些,或者等你再长大一点,就可以随时出宫来找我玩了。
马三保咳嗽一声,“我觉得吧,你长得不丑。”
黄昏:“啊?”
这话说的,感觉有点人参公鸡。
马三保没好气的道:“虽然你长的不丑,不过想的太美,公主殿下也是你可以觊觎的?”
黄昏:“???”
我擦……老子真没想过当驸马啊。
小宝庆才七八岁啊。
我没有那么丧心病狂啊。
………………………………
第八十三章 出师不利
黄昏心有余悸。
他做梦也没想到,目前为止遇到最大的危机,不是什么建文旧臣,也不是永乐朱棣带来的,而是一个七八岁的小萝莉。
关键是有马三保为虎作伥。
对这个人,黄昏是打心眼里恨不起来。
黄昏不是一个伟大的人,但大是大非之前还是分得清。
大我总在小我之前。
和马三保聊了几句,便要忽悠他带着小宝庆回宫,小宝庆一脸不爽的说我出来没半天,才不要回去呢,嫂子眼里只有皇兄,根本看不见我嘛,天天吃狗粮,腻死我了。
众皆莞尔。
你就知足了吧,你爹生下来一大堆公主,朱棣登基后,你的待遇最好。
让徐皇后带着……
这待遇连朱棣的几个女儿都没有。
马三保问了句,你在这个琉璃工坊打算做什么。
黄昏理所当然的怼回去,“你们这些深宫大院不愁吃喝的大老爷哪知我等下层人民的辛苦,还能做什么,当然是创业赚钱啊。”
马三保颇感兴趣,“你不是要做那什么沐浴露么,怎的又来做琉璃了。”
黄昏笑着说了几句。
马三保有些吃惊,“琉璃也能耐高温?”
黄昏呵呵忽悠了过去。
得,这一大堆人在这里,自己也别想安心搞工业了,让马三保等人先一边凉快,黄昏去给老李交待了几句,尤其是关于硼砂配比方面,要求一定要胆大心细。
老李拍着胸口保证。
黄昏这才放心的带着大群人马回城。
被小恶魔折腾了一下午,几乎临近傍晚,马三保才带着她归去,临行之前小宝庆频频叮嘱,说你搞快些啊,要是我等不耐烦了,下次再出来,皇兄可救不了你。
黄昏一脸黑线。
对也要回城的狗儿太监说,你回去转告陛下,让他管好小宝庆,我可不想莫名其妙的成了公公,我还没娶妻生子呢。
狗儿笑着说一定帮你转达。
他当然不想黄昏也进内侍,有黄昏的话,他这辈子也别想出头了。
琉璃工坊那边暂时交给老李。
黄昏打算将香皂的量产工坊在琉璃工坊旁边建立起来:是时候扩大市场了。
反正钱是够的。
可建工坊需要地皮、人工。
人简单。
大明天下最不差的就是廉价劳动力,但地皮真不好拿,钟山下那一带的田地都属于某位皇亲国戚的,仔细一打听,巧了,地主竟是驸马王宁。
朱棣登基之后,王宁“靖难”有功,在应天城外赏了一大片良田给他。
黄昏一想不行啊。
这个地不敢找王宁去买,这位驸马是支持朱高煦的,和他接触过多的话,一不小心就会被朱棣认为自己在支持朱高煦争储。
那就在琉璃工坊后面钟山向阳面建。
这得去找官府。
钟山属于江宁县辖境,第二日黄昏起了个大早,带着一应材料到了江宁县衙——江宁县属于上县,知县也算京官。
关键是这为县大爷顾佐底子很硬。
建文二年的进士,中第之后被放到庄浪当知县,按照规矩来说,一般得三年之后才有升迁机会,但这位同进士刚正,看透了藩王割据的危害,上了封折子痛斥数位藩王,言辞激昂,把那几位藩王骂了个狗血淋头。
建文看了之后龙心大悦,恰好江宁县知县抱恙请归。
朱允炆大手一挥,顾佐走马江宁。
倒也是巧,朱棣登基之后,听说这件事后,找到那封折子一看,哟,顾佐这封折子骂了代王几个兄弟,骂得够狠,但对我朱棣言辞温和了许多啊。
不错不错。
且顾佐为官清廉刚正,口风极好。
索性就让他留任了。
而且近来朱棣频频赞溢江宁县,估摸着顾佐也要升官了。
所以说,刚正也有刚正的好处。
但也有不讨喜之处。
比如黄昏找到顾佐,大家都是同进士出身,顾佐还是给了面子,坐在偏堂里奉茶之后,听黄昏说要在钟山上建工坊,顾佐立即翻脸。
说钟山乃是应天城踏青胜地,不宜工坊作事。
黄昏好说歹说,顾佐就是不松口。
说到最后不耐了,更是拂袖而去,丢下黄昏一个人尴尬的呆在那里,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最后只得无奈叹气。
你妹的顾佐。
别以为你以后要当大官,会被誉为大明的包拯,我黄某人就要忍你?
忍无可忍。
面子是自己挣的!
黄昏立即进宫。
这事还得着徐皇后帮忙——要不就去找驸马王宁买地。
黄昏选择前者。
要见徐皇后,得朱棣首肯,在乾清宫外遇见恰好出来的南镇抚司镇抚使赛哈智,这货一听黄昏愁这个事,立即拍着胸口保证,黄老弟,顾佐的事情交给我了。
黄昏一看,哟,赛哈智这么懂事,就看看他能否解决顾佐。
于是和赛哈智又直奔江宁县衙。
乾清宫里,朱棣批红之后,让掌印太监盖章之后送往文渊阁,在书房里走动时,恰好听见外面黄昏和赛哈智的交谈。
看两人匆匆而去,朱棣蹙眉不喜,旋即又释怀。
官场就这德行。
大家互相帮衬,你也没法说黄昏和赛哈智结党,话说,这两货还敢去找顾佐,以顾佐的臭脾气,指不定连面都见不到。
南镇抚司镇抚使?
身正不怕影子斜的顾佐还真没顾忌。
果然……
黄昏和赛哈智两人吃了闭门羹,顾佐听说是赛哈智和黄昏联袂求见,直接让人回复,说顾知县有事出去了,两位改日再来。
赛哈智和黄昏两人在县衙里面面相觑。
赛哈智也是耿直,说黄老弟啊,不是哥哥不帮你这个忙,着实是这顾佐油盐不进啊,你看你总旗、同进士的身份不管用,我这个镇抚使也不管用啊,你知道的,咱们南镇抚司没人权啊。
黄昏也是没了脾气。
你说要是遇见个奸臣佞臣还好解决,偏生这顾佐是个清臣,我能对他下黑手?
不能啊。
得了,此事非徐皇后出马不可。
寒暄了几句。
又去找到大内,直奔乾清宫,找到正在看大明疆域版图册的朱棣,说陛下啊,臣有事要求见皇后娘娘,且臣再不来,宝庆公主又要来折磨臣了啊。
朱棣闻言一阵好笑。
想了想,挥手让狗儿太监带着黄昏去坤宁宫。
他也想知道,黄昏如此的不务正业,到底是想搞什么东西出来。
………………………………
第八十四章 拯救小萝莉(求推荐、收藏)
黄昏走之前,敏锐的发现朱棣又在看疆域版图册。
不用想,钢铁直男的心思跃然纸上。
要么是削藩。
要么是去胖揍一顿北边的帖木儿等人……这些货着实不安分,总是在边境搞幺蛾子,妄想卷土重来反攻大名,重建元帝国的辉煌。
可惜遇见了战争狂人朱棣。
都会被打得找不着北。
黄昏和狗儿太监并肩而走,两人之间随着不断的接触,加上彼此都来事,已经快要建立起深厚的革命感情了。
闲聊了几句,狗太监有意无意的提了句,他现在盯着小宝庆,若是这位地位无双的公主殿下出宫,必然找人先一步通知黄昏。
黄昏长出了口气。
宫中有人好办事。
甚爽。
一路上在无数宫女太监的诧然注视下,黄昏来到坤宁宫,万幸,小宝庆不在。
徐皇后有些讶然。
黄昏见礼之后,一脸愁眉的直奔主题,说:“娘娘啊,自和您签了合约之后,微臣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快些生产出沐浴露和润肤水,如此就可以让娘娘永葆青春,更能彰显母仪天下之无上风姿,可您也知道,后来发生了很多事,微臣分身乏术,近来终于清闲了,可微臣又要准备明年的科举,但微臣一想,科举算得了什么啊,大不了等几年再考,须知娘娘的青春无价啊,于是微臣毅然舍弃了读书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生产沐浴露和润肤水的伟大事业中,可微臣这般想,有的人却不愿意配合啊。”
狗儿太监在一旁暗暗竖起了手指。
谁能想到,这番话竟然是出自刚束发一年不到的黄昏口中。
俨然已是官场老油条。
反正别管是不是事实,这番话把徐皇后摆到了天上的位置,一番恭维之后,又陈说了自己的艰辛和不容易,徐皇后你要没点表示,都觉得罪孽深重。
但徐皇后是什么人?
哪会上当。
微微蹙眉的道:“谁要阻拦你?”
黄昏刚想说就是那个顾佐啊,油盐不进,我想找块地皮建工厂都不行,这货不仅是阻挠娘娘的青春大计,更是阻碍工业大明的进程……
哪知还没开口,一个小宫女匆匆跑来,“娘娘,宝庆殿下身体染恙,御医已经前去治疗了,您要不要去看看?”
徐皇后一听变了脸色,起身就走。
走了几步又回头,对黄昏道:“你在这里等着。”
呼啦啦,坤宁宫一下子就冷清了。
狗儿太监一看,暂时没事,于是对黄昏说宝庆公主染恙,我得赶紧去给陛下通报一声,这事可怠慢不得。
宝庆公主若是出事,会有人掉脑袋的。
坤宁宫越发冷清,门口只有几个护卫站在那里。
黄昏一个人在坤宁宫里也是无聊。
但又不敢乱走。
这是朱棣的后宫,你要是敢乱走,万一发生点什么事情,朱棣一看,哟,好家伙,你竟然敢在老子后院放火,拖出去剥了。
等了约莫半个时辰。
一名小宫女匆匆赶来,说皇后娘娘说了,改日召你进宫议事。
黄昏无奈,忽然灵犀突来,问小宫女,小姐姐,宝庆公主是患了什么病,又是怎么患病的,你给我说道说道,没准我有办法。
小宫女细碎说了,说昨日傍晚公主殿下不慎落入花园水池里,好几个宫女被娘娘责罚了,公主昨夜倒也没事,活蹦乱跳的,没想到今早起来人就不舒服,患上了温病。
黄昏恍然。
感冒而已。
温病其实就是发高烧。
这不是什么大病,御医应该能解决,但是降温这个,中医来得有点慢。
可是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封建王朝,若是降不下温来,就是大病,往往能杀人于无形之中,尤其是小宝庆这个年纪,退不下烧有可能烧成肺炎或者脑膜炎。
这么一萌系小萝莉变成傻子,太可惜了。
要不去帮忙一下。
于是笑说对小宫女说道:“要不劳烦姐姐带个路,我恰好懂那么一点岐黄之术,也许能帮助殿下早日康复。”
小宫女哪敢同意啊。
黄昏无奈,只好暂且先回去。
等了两日,没见徐皇后召见,又听吴溥说,这两日朱棣心情极差,又听说宫中有两名宫女畏罪自杀,原因不知,还说因为礼部那边在送诸位藩王回藩地时,做得稍微有些不妥,尚书李至刚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正月间,在立北平为行在前,朱棣将诸位藩王请到应天吃了顿团年饭。
终究是兄弟手足嘛。
吃完饭后,各位藩王该干嘛干嘛,别呆在京畿碍眼。
礼部那边就要负责迎送。
黄昏了然,估摸着朱棣是因为小宝庆的感冒而心烦意乱,倒也是怪了,这都两三日了,小宝庆的温病还没退烧?
这样高烧不退,再这么烧下去要烧成肺炎了。
肺炎在古代可不是小病。
古代肺炎很难一下子根治,拖得久了就会转化为肺结核,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肺痨,这死亡率之高简直骇人听闻,十个有十个都要玩完,基本上都是高烧不退,最终呼吸系统衰竭而死。
心思一动,得了,该出手时就出手。
小宝庆啊,你虐我千百遍,我依然待你如初恋啊,这一次之后,你再要想法设法的把我净身了,你就是个小没良心的。
黄昏稍事准备后进宫。
朱棣心烦意乱,无他,宝庆依然高温不退,大部分时间都陷入昏睡之中。
对于这个妹妹,朱棣是打心眼里疼爱。
御医换了好几拨,可方法用了很多,汤药灌了很多,小宝庆依然不见好转,这几日朱棣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妻子已经两日两夜没回坤宁宫,也没睡过片刻。
朱棣恚怒异常。
他还没来得及下令处罚照看小宝庆的宫女,倒好,那俩宫女先畏罪自杀了,让朱棣一腔怒火没处发泄,憋得难受。
只得拿臣子和御医出气,这两日,御医被赶走了好几个。
听到黄昏求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