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王冠-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女主人的家让人感觉格外温暖。

    三分饱后,黄昏和吴溥坐在书房里秉烛夜谈。

    吴溥自进入内阁之后,政治嗅觉灵敏了些,轻声说今夜这场大火怕不是一般的走水。

    黄昏说了刘莫邪跟踪徐皇后的事,又问,吴叔叔你可知道刘莫邪。

    吴溥讶然,“你竟然不知道女秀才刘莫邪?”

    黄昏干笑着自嘲,“脑子进水了。”

    吴溥说了刘莫邪的事。

    刘莫邪出生于元末应天城中一个普通读书人家,父母早逝,被膝下无子的舅舅收养,舅舅见她聪明伶俐,所以常教她些名家诗词,每次参加文友的诗会总爱带着她。

    有次诗会,诗题是“咏四季花”,刘莫邪也写了一首七言绝句。

    三秋桂子美钱塘,疏影横斜点素妆。

    十里芙蓉娇出水,春风桃李满庭芳。

    短短四句诗,老练自然,恰到好处地概括了秋桂子、冬梅花、夏芙蓉、春桃李,四季代表性的花卉,诗意谈不上新奇,但出自九岁小姑娘之手,引得一众文人交相称赞。

    从此,名声不胫而走,成了人人皆知的女神童。

    后朱元璋破元立明定都应天。

    应天城的歌舞升平中,花信年华的刘莫邪凭诗才和诗名,频频出现于公侯府邸的诗文酒会,成为跻身高级社交圈中的名流,尤其备受名媛贵妇的倾爱。

    其中便有长公主。

    长公主闲暇之余,又对父亲朱元璋说了这事。

    朱老板白手起家打下基业,是个粗人,却也酷爱附庸风雅,所以才一劲儿修书,听女儿说有这么个女才子,来了兴趣,特意召到殿上面试。

    估摸着也是有如果长得漂亮,不妨就收了的想法。

    可惜的是刘莫邪真不算漂亮。

    至少比不了朱老板后宫嫔妃。

    刘莫邪也争气,相貌不出众没关系,有才就行,在朱老板面前应答自如,被当场赐为女秀才。

    按科举制度,秀才通过县试就可以取得,根本无需朱老板钦命,他亲自赐给刘莫邪一个“女秀才”称号,有点不伦不类。

    但老板发话了,底下员工只好曲意奉承。

    所以刘莫邪在应天城里声名昭著,别看她没有官身,却是见官大三级,一般的官吏还真不敢开罪她。

    黄昏蹙眉深思许久。

    依然没印象。

    看来还是得找人查一下刘莫邪,她跟踪徐皇后,肯定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没准会牵连到长公主。

    而长公主是支持建文帝的……

    好大的漩涡!

    又和吴溥谈了许久,最终确定了战略方针:猥琐发育,别浪。

    吴溥在内阁等待机会。

    黄昏则创业的同时,继续读书,争取科举中第。

    ……

    ……

    第二天一大早,有人拜访。

    黄昏从被窝里钻出来,一脸不爽,看清楚来人有立即换上笑脸,满是关怀的说哎哟是小许啊,辛苦你跑了这一趟,有什么收获没有。

    在年关之前,让许吟去边军找赵三娃入伍的推荐信。

    并不抱希望。

    果然。

    许吟也是腹诽,你刚开始出来那一阵的起床气,就差没写脸上说我不欢迎访客了,没有介意这些细节,摇头道:“边军那边出了纰漏,档案馆在十月份走水,材料被烧了个精光,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袁江也扑了个空。”

    袁江在北镇抚司任职,属于中高层官员,是纪纲和庞瑛的心腹。

    显然纪纲也想知道谁在挑拨他和黄昏之前的斗争。

    黄昏叹气。

    早就意料到了,幕后主使既然敢让赵三娃来刺杀自己,肯定提前把屁股擦干净了,注定无法通过赵三娃找到幕后主使。

    又笑眯眯的说,“要不,再去办个事?”

    许吟一脸不愿意。

    黄昏立即说了下昨夜的上元大火,最后语重心长的道:“小许啊,你要明白一点,咱们的永乐陛下是多疑的,当然,历朝历代的君王都是多疑的,但这一次不一样,上元大火明显是针对徐皇后,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徐皇后微服出游呢?”

    许吟不语。

    他对官场上的事情是真没兴趣。

    黄昏继续道:“知道的人不多,但不巧了,锦姐姐就知道,所以若是不找到宝庆公主,查出这一场大火的真相,朱棣迟早会怀疑锦姐姐,毕竟你也清楚徐府如今的境况。”

    虽然有徐皇后,也有徐增寿的人情。

    可朱棣嫡系部队的将领和士卒,对杀叛将盛庸、平安之流的呼声很高,其中也包括徐辉祖——当初靖难,这三人让北军吃足了苦头。

    许吟无奈,“说吧,让我去查谁。”

    “刘莫邪。”

    “她?!”

    许吟也知道这个女秀才。

    黄昏嗯了一声,“查一下,她究竟和谁在暗中联络,这个事必须要小心,因为很可能牵扯到长公主等权贵政要。”

    许吟不置可否。

    黄昏忽然想起一事,“你是不是在应天的地下势力中有一些眼线?”

    许吟啊了一声,“怎么?”

    黄昏大喜,“那查刘莫邪的事情先放一边,你先帮忙去把宝庆公主找回来,我估摸着宝庆公主昨夜被人趁乱虏走,如今城防严密,那群人没法转移宝庆公主,肯定还在城中,找到她可是大功一件。”

    许吟精神一振,“能让小姐洗脱嫌疑?”

    黄昏苦笑,“不好说。”

    昨夜那场大火针对的是徐皇后和宝庆,如果徐妙锦也是阴谋者的一分子,发现徐皇后无恙,送回宝庆是个好计划。

    朱棣不会想不到。

    所以若是查不出真相,朱棣的疑心迟早落在徐府。

    许吟不情不愿,“又要欠人情。”

    黄昏二话不说。

    一根金条砸向许吟,“给钱给钱,有钱能使鬼推磨,就不信找不到宝庆。”

    双管齐下。

    不管昨夜发生的阴谋针对谁,宝庆是无辜的。

    关键是……

    找回宝庆,在徐皇后那可是天大人情。

    不要低估徐皇后对朱棣的影响——枕边风吹得好,也能吹软朱棣这位钢铁直男。

    这个吹字很神遂啊……
………………………………

第五十六章 黑衣宰相

    乾清宫里,朱棣怒气冲天,把京营、锦衣卫、应天府衙的官员骂了个狗血淋头,吓得一众人胆战心惊,深恐朱棣冒一句“拖出去”。

    这种事又不是没有。

    朱元璋干过。

    登基没多久的朱棣也干过,不是一次两次了。

    朱棣不杀徐家人,善待朱家人。

    可杀臣子一点不手软。

    不过今天来乾清宫禀报事情的不是纪纲和向宝,这俩人还在没日没夜的找宝庆,来背锅的官员是锦衣卫和应天府衙的官员。

    这几人出了乾清宫后,哪怕是已经开春,大家依然衣衫湿尽。

    对视一眼。

    都暗暗侥幸,才发现今天的天气如此晴朗,春风如此明媚空气如此清新。

    活着真好。

    朱棣在御书房里坐不住,来回走了几圈后,对狗儿太监说道:“狗儿,你立刻去把道衍给朕请来,顺便去把黄昏那货逮过来。”

    狗儿立即去了。

    朱棣又喊住,“先请道衍。”

    从朱棣的用词之中,可以看出道衍在他心中的地位。

    天子见臣,用的“请”字。

    ……

    ……

    黄昏跟着狗太监一起。

    穿过正阳门,经洪武门,过外五龙桥而穿承天门,又跨过端门、午门之后越过内五龙桥,穿越奉天门,绕开奉天殿和谨身殿,直奔乾清宫。

    他现在对大内紫禁城已经熟稔了许多。

    不得不说,狗太监很仗义。

    在来时路上,旁敲侧击的说万岁爷心情不好,关于宝庆公主的事情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咱家揣摩出来的,万岁爷似乎不满意小哥儿和妙锦姑娘走得太近。

    黄昏心知肚明。

    这和政治无关,纯粹就是情敌……

    朱棣的私心还在骚动。

    再钢铁直男……也惦记着小姨子。

    可惜朱棣你晚了。

    到了今时今日,我黄某人已经不会放弃徐妙锦了,要抢我老婆?

    我黄某人何惧!

    刚走过谨身殿,迎面撞见一老和尚。

    倒是诡异,穿着黑色僧衣。

    已过花甲之年,倒三角眼,面目极其凶狠,一点也没有出家人的慈悲相,反而像个怒目金刚——又或者菩萨身的地狱修罗。

    不用想了,这老和尚就是还没复姚姓,也还没被赐名广孝的黑衣宰相。

    道衍。

    一个专心于造反,对功名富贵视若粪土的奇葩谋士,永乐的登基,至少有一大半的功劳在他身上,另外一小半在李景隆和朱允炆身上。

    若是没有姚广孝孜孜不倦的劝朱棣造反,历史大概是另外一番模样。

    这老和尚还能活很久。

    黄昏不敢怠慢,立即行礼,“晚生黄昏,这厢有礼。”

    朱棣登基后,道衍任职僧录司左善世。

    道衍默默的看着黄昏,既不回礼也不说话,这是他第一次见这个黄昏。

    许久,干枯的声音才响起,“穿越者究竟是什么?”

    黄昏并不意外。

    在他对吴溥、朱棣坦诚自己穿越者身份的时候,就已有了预见,会被无数的人询问这个问题,答案统一就行了:“是种职业。”

    “类如相士?”

    “是。”

    “可比袁天罡、李淳风?”

    “当然。”

    道衍的三角眼里闪耀着吃人的光彩,又道:“如此说来,可称妖孽。”

    黄昏愣了下。

    猛然醒悟,老和尚在指点自己!

    笑着温声道:“谢谢指点。”

    道衍笑了起来,可纵是如此,那笑容看起来也像是皮笑肉不笑的笑里藏刀——面相配合上三角眼,确实太凶了。

    说道:“好自为之。”

    踽踽而去。

    黄昏看着老和尚的背影,心生钦佩,历史上没有比姚广孝更奇怪的谋臣,而且朱棣登基之后,姚广孝性情大变,极为仁慈。

    又暗暗侥幸,黄昏大肆宣扬自己是穿越者,本就是只是为了做到简在帝心,迟早是要洗白的,今日姚广孝提点,说明不能再继续走这条线路。

    必须马上洗白。

    历来君王,对那什么神婆妖孽,很少有能容忍的。

    大多一把火烧了了事。

    原因很简单。

    这样的人,若是被别有用心的势力利用,尤其是各种教派组织,到时候用神棍的名义宣扬什么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岂非给君王找堵。

    所以《推背图》一直是禁书。

    所以朱高煦和朱高炽接触了自己,才会被朱棣重罚。

    好在黄昏留有后手。

    必须更加坚定穿越者是种职业的说法。

    这策略从一开始就风险和机遇并存,随时会变成铡刀落下来,再继续以穿越者身份奋斗仕途,只会留下无穷后患。

    是时候用普通读书人的身份走入历史舞台了。

    否则的话别说当官,活下去都困难重重——就算朱老板不杀,他也不会重用一个神神鬼鬼的穿越者,怕你做大做强,成为王莽第二。

    黄昏对姚广孝远去的身影再行一礼。

    这老和尚要得。

    面无菩萨相,却有慈悲心。

    心中打定主意,推翻来时路上应对朱棣询问的对策,在走入乾清宫前,酝酿出了另外一套说辞——开始洗白。

    乾清宫里,朱棣在,徐皇后也在。

    狗儿太监在门口。

    今天万岁爷的态度很明确,不该听的就别去听,先前道衍老和尚在时,乾清宫御书房里就只有这一对君臣。

    谁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黄昏行礼。

    朱棣没好气的免礼,徐皇后神色忧郁,心不在焉。

    这样持续下去,怕是要抑郁。

    朱棣冷声道:“昨夜灯会大火,你也在场?”

    明知故问。

    黄昏点头,“草民在的。”

    朱棣一拍桌子,“说,你背后主使人是谁,竟敢针对朕之皇后,置万千百姓的安危于不顾,丧心病狂的在灯会上放火!”

    黄昏心里腹诽,我操,朱老板你这什么德行。

    诈我有毛用。

    也是无奈的很,朱老板玩帝王心术有点走火入魔了。

    淡然道:“草民不懂陛下在说什么。”

    朱棣语气森然,杀意腾腾,目光如刀一般剜视着黄昏,“你敢说你不懂?知晓皇后微服夜游的只有你和妙锦,除了你还有谁能通知别人放火,妄图谋害皇后!”

    黄昏:“……”

    索性心一横,“皇后微服出游,陛下难道真以为就只有草民知道么,草民是去徐府才知晓皇后出了紫禁城啊!”

    疯狂暗示朱棣。

    知道皇后出游的人,也可能是紫禁城里的人,至少昨日在紫禁城。
………………………………

第五十七章 天子守国门

    朱棣和徐皇后夫妻俩对视一眼。

    没错。

    当时徐皇后找朱棣请求今夜微服出游时,朱棣正在和南康公主、大名公主等人闲聊“家常”。

    帝王家哪有家常。

    朱棣见这些姐姐妹妹都是有目的的。

    安抚丧夫的大名公主,给南康公主求情的机会——南康公主的驸马胡观,在建文三年跟随李景隆讨伐朱棣,被活捉,现在还关着呐。

    朱棣打算放了他。

    不得不说,朱棣对朱家人仁至义尽。

    朱棣沉吟半晌,涉及到公主了,不可儿戏,决定先放一边,问黄昏,“你一直自诩穿越者,有预知之能,为何不能预见昨夜的大火?”

    黄昏心中一跳。

    来了。

    在来乾清宫路上,黄昏制定的策略是婉转推卸,反正就是往天家事宜天机亦不可测这种虚渺说辞上推,但经姚广孝指点,黄昏悬崖勒马。

    不能再作死了!

    作诚惶诚恐状,“陛下,穿越者是一种职业,不是神,所谓的预知能力,是根据时势,结合心理学、人类行为学、星象学、数学等多门学识,对某些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预判,而不是预知。”

    我认怂。

    反正是既得利益者,没了穿越者身份的桎梏,也许更好发挥。

    朱棣愣了。

    什么心理学、人类行为学……

    完全没听过。

    又听黄昏继续道:“草民之所以说陛下会修一本全书,是基于太祖《类要》未修成,陛下孝感天地,必然会完成太祖之遗愿,这是对将要发生事情的一种预判,并非预知;至于年号一事,纯属侥幸。”

    朱棣冷着脸,“所以,你先前是妖言惑众?”

    黄昏死鸭子嘴硬,“没有的事。”

    我说中了事。

    就不叫妖言。

    没说中那才叫妖言。

    朱棣哭笑不得,心中一动,试一试,“那你是否能预判出朕心中最想做的一件事?”

    黄昏看了看左右。

    朱棣冷哼一声,“没人,但说便是。”

    黄昏思忖一阵,道:“找回宝庆公主这是当务之急,不过天下都是陛下的,找回公主不难,其他方面的事情都是小事。削藩一事,之前觐见陛下,已知道陛下心意,这件事极其漫长,但还有一事,相信陛下在心中已计议多日。”

    朱棣,“哦?”

    你还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不成。

    黄昏缓缓的道:“天子守国门!”

    还能有什么事。

    迁都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