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吐纳片刻,便觉得丹田精元近有上涨之势。
二人大喜,瞬间明白此处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修道之人,原来在此修行一日之功恐怕是外界修行十日之功,难怪大家都忙着修炼,根本不会在乎其他琐事。
而越到山顶,天地灵气越发充沛,而庙宇道馆,亭台楼阁也开始出现在月生他们眼前。当下二人对继续游玩也失去了兴趣,修行之人在这种地方如果不抓紧时间练功似乎感觉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这一方天地一样。
月生和月娥克制住欣喜若狂的心理,也学那些道士隐士用树木给自己盖了一座草庐,刚好够二人遮风挡雨。便盘腿坐下,运转九九归元诀呼吸吐纳起来。
平时在村子里,都是每天早上日月交替之时进行呼吸吐纳,只有这个时候吸收得到天生灵气和日月的挥发的精华才最纯粹和浓郁,进入引入体内转化为自身精元。其他时间练习则事倍功半。其他时间,则更多的是修炼攻击功法和增强身体,强筋健骨的外功。而在这里,并没有了这种限制,只要你想,天地灵气浓郁到了极致,随时都可以修炼提升自己内力修为。
随着二人这一盘腿坐下,已是第二天中午,还是因为肚子饿得咕咕叫,这才站起身来。由月生出去打猎,月娥则负责生火,待烧烤一番吃过之后,二人相视一笑,便又继续盘腿打坐起来。
现在的月生似乎明白了为何真一道人要送他们到这里历练的原因。也许冲着的就是这充裕的天地精气吧,月生这样想着。
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一月,随着自身精元的充沛,二人身上头顶和身旁也开始出现如其他道人般精气四溢,真力随头顶天灵盖弥漫头顶的景象。
这日,月生结束了修炼,跟月娥吃了一顿烧烤野鸡肉之后,并没有急于进入下一场的修炼,而是叫上月娥一起往山中的道观走去!毕竟来到这里急于修炼,而没有四处逛逛。月生本来就不是一个闲得住的人,虽然知道修炼的好处,也觉得过犹不及,也许适当的放松休息更好的有足于修炼。
当二人转过山峰,正欲往那些道观而去的时候,在山峰旁边却突然冲出了一队官兵。拦住了二人,一位军官模样的军人走了过来,看到是一对少男少女,便喝斥二人赶快离开,说前面已经戒严了,不得前往。
月生,月娥虽不惧这一队官兵,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前面不能去,二人便意兴阑珊的往回走,走了一段距离,月生牵着月娥的手便钻进了道旁的树林,月生对月娥说道:
“师叔,既然前面道观不让去,那我们就去山顶玩玩,我们还没上过最顶上呢!”月娥也很兴奋,任由月生牵着自己的手,二人轻快的便往山顶而去。
二人跃上山顶,顿觉眼前一亮,视角大开,四周的景色映入眼帘,一派风光迤逦,大好河山。二人最感兴趣的是山下道观,毕竟今天想入而不得入,心里甚是好奇。
只见下面道观人来人往,但却井然有序,工匠瓦匠正在忙碌的修葺着那些道观殿宇。不时有一对对官兵巡视走过。
“原来是朝廷在整修寺庙,难怪不让我们进去,待修缮完毕,师叔我们一定要进去玩玩。”月生依然牵着月娥的手说道。
“好,不知道那里面修得如何?有何景致,能进去了,一定要好好去玩耍。”月娥兴奋的说道。说起玩的,这一对少男少女似乎跟普通人小朋友没有区别。
二人正谈得高兴,月生耳朵敏锐,察觉到有人即将上到山顶,便对月娥嘘了一声。带着月娥躲到了一块大石头峰里。
来人年龄要么二十上下,器宇轩昂,精神奕奕,一身华服,身配一把五彩配剑。
此人来到山顶,极目远视,仿佛要把这大好河山都要收进眼睛里面一样,接着点头沉思了一会。便张口大声吟唱起来。
“望终南山,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好诗!”
“好诗,气势磅礴,志向高远,三殿下怎么有雅兴跑到这山顶作诗来了呀!”山下传来两人的声音,远远的对着山上青年爽朗的说道。
“是秦兄,无忌兄啊!”上面那人看着来的二人热情的招呼着。待二人来到那青年身边,只见那位无忌兄儒雅翩翩,眉清目秀,年龄跟那山上青年相仿,另外一人就是秦兄了,看着要么三十上下,身材魁梧壮硕,身高臂长,如一座松塔般矗立在那里。
“终南山这些隐士道人对我们帮助巨大,为感谢他们的帮助,以及为了以后方便我李氏男儿有修炼和学习的地方,父亲让我督造南山道观别院,天天待在下面,早就想上来一览这大好景致,无奈琐事缠身,今天才抽出时间满足这个愿望,一时兴起,赋诗一首,倒叫两位哥哥笑话了!”
“心有吞天志,且容肚里屈,张口抒胸臆,豪情九万里!”那无忌笑咪咪的用诗回答道。
“你们这些文人,说话就是弯弯绕,那有我们武人痛快,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心中对谁不爽,那就打一场,比划比划。”这是那个秦兄发出的声音。
说完,三人便哈哈大笑起来。
“秦兄说得在理,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欣欣向荣,闲得无事,好久没喝酒了,我们三人今晚便痛饮一场如何?”那青年对二人笑着说道。
二人纷纷说好,接着三人便在山顶看了会景致,然后说笑着便离开了山顶,往山下道观而去。
待三人走远,月生月娥二人才从石缝里出来。月生看着三人的背影对月娥说道:“此三人都是人杰啊,他们胸怀宽广,志向远大,而且有文有武。恐怕不是一般人呢!”
“这些人,真讨厌,跑到山上来吟破诗,打扰我们看风景,你看,太阳都落山了!”月娥对三人显然很不满意,因为他们打扰了她看风景,因此对月生高看他们似乎有点不满意!
“没事,我们在这里呆的时间还长,改天又来就是,走,我们也回去吧!”
说完便牵着師叔月娥的手欢快的往山下他们草庐而去。
………………………………
第十五章 小哥的教导
不知不觉,月生月娥在太乙山修炼不觉已有了些时日,月生修炼完毕,变得有些困惑,随着天地灵气越来越多的转化为精元,丹田内储存的精元越来越多,伴随着自身修为也跟着水涨船高,原来要需要全神贯注才能舞动的刀法,现在基本心随意动,很从容的就挥洒出来,就连最困难的出云刀法第十二式也变得流畅随意起来。
但是月生并没有欣喜,反而脸色严肃起来,因为月生现在思考的问题有点复杂,而且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因为天地灵气是无尽的,而自身丹田却是有限的,自小练功月生从来没有想到丹田储存精元会有满的那一天,能够吸纳一点天地灵气到丹田原来觉得都是很欣喜的事情了。
但是在太乙山这个地方修炼,天地灵气浓郁,随时随地可以修炼,丹田精元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充盈。月生有一种感觉,早晚丹田要被精元储满,而随着丹田精元储满,丹田变得扩无可扩的时候,那精元变会无法再增加,那后面的修行之路该走向何方?
会不会有下一步或者再下一步的功法口诀。为何从来没有听父亲和师祖说过这样的问题。
想着这个问题,月生便信步走出草庐,一边琢磨着一边往山顶走去。不一会已到山顶,月生苦思半天也没想出过所以然,索性便取出短刀挥舞起来,只见刀光挥舞,四周刀气纵横,这时候的月生已经什么都不想,进入了一个特殊的状态当中。刀法肆意的挥毫泼墨起来,刀随意动,心随形动,只见层层叠叠,到处是刀光,到处是刀气,四周的树木也随着刀气的弥漫而摇晃着。可以说现在的出云刀法在月生手中才算真正大成。
待月生挥洒完毕,才发现四周的树木已被刀气斩得七零八落,挨着月生较近的树木的叶子全部掉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和支干了!
“好!好刀法!”月生全身心的把心神都沉溺在刀法和功法中!连有人靠近山顶都没发现,待来人发出声音才把月生从刚刚那种特殊的状态中唤醒过来。
月生转身一看,却是那天在山顶偶然看见的三殿下。月生默默看着三殿下来到近前,一语不发。毕竟从小在山村长大,月生并没有跟多少陌生人打过交道,更不要说这些手握重权,擅长权谋的官宦世家子弟,内心天生便与之有着距离感。骨子里有一种傲骨,并不觉得这位三殿下能够比他聪明,有他绝艳。月生觉得他只不过是在普通人里出类拔萃罢了,跟他那是没法比。其实月生这是所谓的道心,只是这个时候的月生还不明白而已!
“没想到兄弟小小年纪却有如此惊人修为。放眼大唐年轻一辈中,恐怕能够跟兄弟媲美了,也超不过一手之数吧!”三殿下看着月生微笑着说道,一种上位者的自信充斥全身,仿佛言语之中自带有磁性,让人有种如沐春风之感。
“放眼天下,英雄能人不知凡几,谁人敢称无敌,谁敢妄言不败,难道三殿下自认为遍识天下英雄?”
月生冷冷的对三殿下说道。
三殿下一怔,疑惑的是月生居然知道他的身份,另外诧异的是月生回复的言语。自小追随父亲南征北战,三殿下识人无数,自认为天下英雄自己多半认识,即使不认识,也听说过。
更何况他是堂堂三殿下,这么些年,走到那里那个不是对他点头哈腰,所以才有了刚刚开头的话语。
但三殿下仔细一想,确实自己没办法反驳月生的反问,要说遍识天下英雄,那在他面前的这个年轻少年他便不认识。再往深处的想,便是自己有点盲目自大了,听少年的口气,恐怕还认识很多跟他一样的高手,只是他这个三殿下不认识,没有听过而已,这么一想,他便感觉眼前的少年有点深不可测起来。
因此,三殿下慌忙收起了自己神态,谦虚的对月生行了一礼,对月生说道:“在小唐突,妄言天下英雄,幸得小哥指点,当铭记于心,今生永不再忘。”
“三殿下胸怀宽广,文治武功,利国利民,眼界见识自然不凡,但当记住,你所见到英雄豪杰,只是冰山一角,他们是愿意让你见到,所以你能见其面,闻其名,可是还有很多不愿意让你见到,不愿意让你听到的,你便没听说过,但往往就是这些人,才是最厉害的,三殿下需要谨记。”
月生以一副老成持重的态度对三殿下说道,内心暗暗给给自己现在的装逼表现打了一百分。
要说见过的能人异士,村子里父亲,五叔,十三叔,乐怀大叔,包括接生婆九娘他们都是能人异士,还有师祖真一道人。
他们都是一身本事,走出山村,来到江湖,那个不是人杰,但外面的人却不一定听过他们,所以月生此说倒也理直气重,看起来并没有丝毫做作。
“是,谢小哥教诲,世民受教了。”三殿下依然态度诚恳,并没有普通世家子弟的纨绔和恼羞成怒。
“殿下能够记下最好,不能记下也无所谓,反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他们能记住你就够了!哈哈。”
月生说完便跳下山顶,往山下草庐而去,徒留三殿下一人在山顶阵阵发呆。见月生背景逐渐的消失,待要完全消失之时,才大声喊道:
“敢问小哥大名?”
“李月生!”月生的声音从山下远远传来。三殿下在山顶把月生惊位天人,怔怔出神半天,然后顿觉醒悟,也是哈哈大笑,踏步往山下而去。
月生对他说的话包含了自身修养和御人权谋各个方面,看似相驳的两个观点,却又各有启发,仔细一琢磨,便感觉今晚大有收获。
只见三殿下一边往山下走,一边自言自语,忽而大笑道:
李月生,李月生,好一个厉害小哥,我李氏这辈果真人才辈出啊,哈哈,恭喜我族又出一个人杰。”
月生回到草庐,月娥依然还在修炼着,只是微微看了一眼月生,便又再次凝神静气,呼吸吐纳起来,月生想到今晚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恐怕只能回去时候再问师傅真一道人了,他老人家应该遇到过相同的问题,到时问问他看他是怎么解决的。
后续虽然没有指导,但现在自身丹田并没有完全饱和,提升空间依然还有很大,并且经过一夜的挥霍,精元也有些许损耗,还得弥补过来。月生便也盘腿打坐起来。
原来刚来太乙山的时候,月生月娥吸收天地灵气是丝丝缕缕,微乎其微,慢慢的通过呼吸渗透进入丹田。现在经过两月的持续修炼,自身经脉和丹田随着精元的增多而变得宽广和壮大了许多。
现在月生只要运转九九归元诀,天地灵气便附着在月生身体四周,随着体表进入经脉,再和精元合在一起通过经脉进入丹田。只一小会,丹田便又如前面一样充盈起来。但月娥却没有月生迅猛,虽然内力修为精进,但并没有出现月生这种依靠自身体表就能吸纳天地灵气的地步,因此,便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月生总是修炼几个时辰便四处闲逛,看看风景,打打猎,有时候还跑去打扰其他道人,跟他们聊聊人生啥的,但那些道人并不理睬月生,总是月生一个人自说自话半天,然后兴趣索然的回到草庐,烧烤野味!待烧烤完毕放在月娥鼻子前,然后月娥眼睛一睁,吃掉,继续修炼。
月生越发觉得无趣,便盘算着进那些有官兵守卫的修葺的道观中逛逛。看看有什么好玩的!
………………………………
第十六章 道观救人
太乙山上,夜色中的群山,灰暗如岱样的壮丽。苍茫间,那些屹立在山巅上的白杨和青松,微风摇曳着它们的枝叶,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的苍劲,更加的挺拔。婆娑的枝叶间透着一抹月光的余晖,透漏到山间松脆的地面上,借着月亮的微光,只见两条身影手拉手在林间轻快疾驰。
他们二人正是月生和月娥,下午月生跟月娥说今晚要夜探道观。没想到月娥也相当感兴趣,当即放弃了今晚的修炼。待到子夜时分,便随月生一起往山间谷地的那些道观奔去,二人小心翼翼,避开那些看守和巡视的护卫。不一会就到达一座座道观前。
这些道观修建的历史已经不可考证,但经过这几十年世间的动乱,道观已经有些斑驳和颓败,因终南山比邻长安,多有达官显贵来此养身休憩,加上前些年,这里的一批道士隐修下山帮助朝廷平定不少动乱,有功于社稷,朝廷感其恩德,于是拨下款项,安排工匠,修葺道观,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里灵气浓郁,达官显贵都爱惜身体,没事来这养生度假,希望在这里能够延年益寿,这就是为何朝廷要修葺的原因。
月生挽着月娥,有意识的避开巡守在道观外面的护卫。在一座座道观里面闲逛,每座道观都修葺得美轮美奂。雕龙刻凤,颇有威严。当月生来到主庙道德天尊殿前时,院子里假山水池缠绕,颇为有趣,其中月生被院子石壁上的一行字深深吸引住了。
上书“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气丹”。共十四个字,字体苍劲有力,笔走龙蛇。可谓上乘书法作品。
但真正吸引月生的并不是这十四字的书法美感,而是月生刚一看到这对联的内容内心便一震,内心深处感觉得这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