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两旁百官一听月生这话,无不哗然。只听月生继续说道:
“当下我姐弟二人尚还年幼,还需四海漂泊,以资见闻,无暇做官,因此还请陛下收回承命。”
月生说完,眼神坚毅的望着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等待着他的回复。
………………………………
第四十七章 震远将军府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看到皇帝的脸色似乎不是很好,在以往这是暴风雨即将爆发的前奏,大家内心都在猜测皇帝将如何处置这个胆敢光然拒绝封赏,还对朝廷言语不敬的家伙。
朝堂上没有一个人说话,安静得能听清楚每个人的呼吸声。月生理直气壮的盯着皇帝,皇帝也目光炯炯的盯着月生,那皇帝李渊自从当上皇帝以后,已经很多年没人敢光然反驳和忤逆他的意思。
月生搞得这一处确实让他下不了台,感觉内心的骄傲像被人狠狠的踩踏了一般难受,关键问题是自己还发火不得,因为面前忤逆自己的人只是一个少年,而且这个少年还立了大功。
如果自己处置有所偏颇,必然会引发朝野议论,说我这个皇帝没人容人之心,恩将仇报,从而惹人非议。
正在皇帝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处置之时,殿堂里突然响起一阵拍巴掌的声音。
众人不及暗暗摇头,这谁吃了豹子胆,竟然敢在这个时候拍巴掌,这不是茅坑里打灯笼,找死吗!于是众人齐齐望向那发声的地方,仔细一看,却是那长孙无忌。
只见那长孙无忌信步而出,嘴里大声说道:
“难得现在还有像李月生公子这样不慕富贵,不恋权势之人,此等胸襟气魄属实让我等汗颜啊,当为我辈楷模。
古语有云:上天有好生之德,君子又成人之美。因此,为臣斗胆启奏建议陛下,不如就随了李月生公子的意,想必此事以后传于后世,必将也是一桩美谈。”
长孙无忌对着那皇帝鞠了一躬。接着说道:
“李月生公子和李月娥小姐有大功于社稷,朝廷给予其表彰和奖励,二人可以推辞不授,但我朝廷不能不给,不然史官记载传于后世,必说我朝廷孤恩寡意。
因此,臣再都斗胆建议为其姐妹建震远将军府,以资表扬,以彰其功,如此必会为朝野带来一阵清风,但凡以后朝廷有事,奇人异士必会趋之若鹜,大唐江山必将万世永固。”
那长孙无忌说话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引得殿里不少文武百官暗暗点头,被长孙无忌的胆色和口才所折服。
大殿上的场面被长孙无忌这一闹,原本尴尬的气氛缓和了不少,就连皇帝脸上也开始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对着长孙无忌点了点头。
“就依无忌之言,不仅要造震远将军府,还要造一座奇人异士府,以后单凡是有特殊本领之人,都可入住奇人异士府,费用由国府负责,此事便交由秦王负责。”
秦王走出,领命而回。
“至于李月生和李月娥的封赏不变,由于二人年幼还需要学习和训练,可以不用参加朝廷的任何会议和仪式,直到二人成年为止。”
皇帝说完,看着月生、月娥二人,等待着二人的回话。
“谢陛下理解!”
月生、月娥拜谢了一番,便入列回到微笑看着二人的秦王旁边,现在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二人享受的一品待遇和爵位不变,但却不用替朝廷做任何事,自己依然可以我行我素。
如此安排对于月生、月娥来说无疑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因为有了这重身份以后外出办事将会方便许多。
不过,不用做事就意味着月生、月娥二人手里没有实权,但月生二人怎么会介意呢?说实话,世俗的权利对月生、月娥来说一点影响力都没有。
二人此行本来就是为了解决父辈们的恩怨而来,京城也不会是二人的久留之地,但一切事了,便会离开。
接着,朝堂之上又开始喋喋不休的讨论起其他事情来,跟月生刚刚的事情不一样的是,朝堂之上开始分成了两派,分别以太子和秦王为首,各自据理力争,都在试着说服对方,让对方听从自己的建议。
争论最多的就是人事,比如说什么某某州的人事任命,某某军队需要选拔的人员名单,边关的换防人员等等。
当然也有某某国特使来访,作为礼仪之邦,应该怎么迎接使者,应该怎么安顿,应该怎么设宴招待…
月生、月娥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切,通过他们的讨论,月生、月娥也能够认识很多人,通过他们的对话了解他们的才情和能力。
总的说来,这是一个蒸蒸日上,充满朝气的朝堂,皇帝能虚心的听取百官的意见。文武百官也能抒发自己的见解,施展自己的抱负。
不过,在这过程中也充斥着尔虞我诈,各种手段花招也是层出不穷,两派人马各有攻防,互有得失。
而那皇帝高高在上,似乎很是享受这种派系之间的争斗,总是笑咪咪的看着两派人马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才一槌定音决定事件归属。
这就是权谋,这就是帝王的驭人之术,这给年幼的月生、月娥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
待日头偏西,百官这才结束讨论,在公公嘶哑的散朝声中,依序离开大殿。
月生、月娥也随着众人就欲转头回返,不想那公公又尖着嗓子喊了一声:
“太子和秦王,以及镇远将军,凤仪将军请留下,陛下另有要事相商。”
月生、月娥没有反应过来,仍然要往外走,被秦王一把拉住,二人这才想起现在多了一个新头衔,震远将军和凤仪将军,二人不既相视一笑。
待朝堂之上百官散尽,那公公模样之人走上前来,对着太子和秦王做了个揖。
那太子和秦王对那公公微微一笑。
“张总管,不知父皇留我四人在此次所谓何事?”
太子问道。
“陛下让奴才备下家宴,请四位一同前往,四位请跟随奴家一起来吧!”
那太子跟秦王急忙上去搀扶着公公,三人有说有笑的便往另外一片宫殿走去。
月生、月娥内心很不情愿,但又不得不去,否则便失了礼数,只得远远的跟在三人后面,过了一会,秦王停下了步子,待月生、月娥走近,对二人介绍着前面的公公。
“张公公是大内总管,父皇最信得过的人,服侍父皇已有五十年,看着我们几兄弟长大的,对我们也很好,从小到大,没少跟我们打掩护。”
秦王看着张公会的背影对月生二人说道。
“因此我们几兄弟都对张公公很好,内心也很敬重他,很多时候,我们不敢跟父皇说的话都是说给张公公,由他转达父皇。经过张公公的转呈,原本父皇不同意的很多事情,经他这么一说往往就能成了。”
秦王像是陷入回忆中,看着公公和太子的背影,怔怔出神。
………………………………
第四十八章 四大家族
京师长安,皇宫之中的一处宫廷,此时灯火阑珊,一片光明,一张张桌台和椅子排排相依,茶具早已摆放整齐,穿着飘逸的宫女们来回穿梭…。
宴会还没开始,不过却已显得热闹非凡,今晚的晚宴主要是为了庆祝边疆大胜,同时也是月生、月娥的庆功封赏宴。
来到这里的大臣都是在下朝之后,由大内公公们挨个通知的,所有来到这里的都是这个帝国金字塔最顶端的存在。
当众大臣接到通知后,便取消了回家的行程,早早的到了这里。
当月生、月娥来到这里时才发现这里并非他们几人。但能够得张总管亲自点明邀请,说明二人必是这场宴会的主角。
月生、月娥旁边跟随的是秦王,来到宴会现场便有许多人过来打招呼,月生因为不认识便对其微微一笑,交由秦王前去应酬。
而月生则挽着月娥的手走向一个角落,然后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心里默默祈祷,希望宴会抓紧开始,然后好结束回家。
事情往往不照月生所想的方向发展,宴会迟迟没开始,中间不少大臣过来跟月生、月娥打着招呼,认识这对新近崛起的年轻新贵。
这时一个头发花白,但精神烁烁的老人朝月生他们走了过来,月生为了不至于失礼和唐突,便站了起来,对着老人点了点头。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啦,月生公子姐弟最近可是如雷贯耳,让老朽耳朵都听起皱子了啊,因此过来认识认识一下!”
那老人满面含笑,气场强大,一看就是宦海沉浮多年,大风大浪里趟过来的风云人物。
这时秦王走了过来,跟老人打了个招呼,对月生道:
“这位是卫国公宇文桓大人,来自四大家族的宇文世家,宇文桓大人也是当代的家族族长,他们家族可是为我大唐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家族内精英云集,门生古吏更是遍布朝野。”
月生一听假装诚惶诚恐的匆忙对那宇文桓行了一礼,让那宇文桓心里受用不已,脸上的笑容更甚了。
“都是浮云,什么家族,什么世家,在岁月面前都是浮云!终将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那宇文桓虽然嘴上如此说着,但脸上却是自豪不已。
这时大门口进来又一老头,在两个中年人的搀扶下,看着巍颤颤的样子,远远的看了月生众人一眼。然后对着那宇文桓老人骂骂咧咧的说道。
“宇文老头,臭不要脸,又在那里骗小孩子。所有家族都消失了,我看你那宇文家也倒不了,因为有你们家族到那里都可以不要脸嘛,谁会对付一群对自己摇头摆尾的哈巴狗?”
说完那老人便大笑起来,似乎骂的很是开心!
那宇文桓一看这老头,马上脸色一变,冲着那老头吐了一口唾沫。回敬道: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东西,永远都上不了台面,只会躲着暗箭伤人,有本事咱们真枪真刀的干一场,看我们两家谁更厉害,居然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什么四大家族,我都羞与为伍。”
“我家族上不得台面,那我们就来比一比历朝历代谁家的得到奖励最多,谁家的官最大,我倒要看看你们宇文家能数出多少人来。”
“比就比,谁怕谁,你这死老头子咋还不死,早就该进棺材了,还留在这世间祸害人。”
“说谁死老头子呢?你才死老头子”
……
……
二人吵得起劲,争得面红耳赤,竟然没有一人出来劝阻,月生月娥饶有兴趣,好奇的看着他们争吵,这时秦王悄声对月生、月娥介绍道:
“这位是当朝国师独孤信,同时也是四大家族的独孤世家当代族长,一直与那宇文桓不对付,二人恩怨较深,只要一见面便会吵架,因为二人身份地位显赫,两人争吵一般人都劝不了,只有父皇才能制止他们。”
月生一听原来是那独孤家族,这下可好,与父亲他们有恩怨的四大家族除了月阳谷,现在都冒了出来了,还以为几大家族铁板一块,看来并非如此啊,也许可以找机会各个击破。
月生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装着漫不经心的秦王问道:
“秦王,你可知道有一个叫月阳谷的家族?我听人说也很厉害。”
秦王听月生一说,不及点了点头。
“当然知道,不过这个月阳谷跟其他世家不同,他们更多的是退居幕后,算是一个隐世家族,影响力主要在外面,不在朝堂,但每个朝代都有人出世做官,做他们的代言人,他们在几大世家也算是排得上号的。”
月生仔细的听完秦王的叙述,对着秦王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那独孤老头和宇文老头还在争吵,并没有停下来,争吵已渐白热化。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声咳嗽声。两老头一听,便立马停下了争吵,转过头来,看着门口。
进来的赫然便是皇帝老头,只见那皇帝进来便盯着吵架的独孤老头和宇文老头。
“你们两个倒是继续吵啊,让小辈们都学习学习,怎么都停下来了?”
皇帝老儿对着独孤信和宇文桓说道。
“你们一个身为国师,一个是卫国公,竟然不顾廉耻,如此大庭广众之下如泼妇骂街,当真是斯文扫地,成何体统?”
皇帝脸色阴沉,语气不善,说得那独孤信和宇文桓两个老头脸色微红,尴尬不已。
那皇帝说完,便再次扫了二人一眼,在张总管的搀扶下,往宴会的正中主位走去,然后端坐而下。
众人一见皇帝落座,当即也各找位置坐了下来,月生、月娥便欲在那角落落座。不想被秦王硬是拉着坐在了那皇帝下首,秦王的身旁。
皇帝一见大家都已落座,便喝了口茶水,清了清嗓子,对众人说道:
“边关大捷,我们一直也没有正规的好好庆祝一下,今天趁大功臣们都在,便设下这个宴席,一是为祝贺,二是为几位功臣庆功!”
皇帝老儿虽然说得慢条思理,但每个字都落地有声。
“所有人都举起手中酒杯,敬秦王和震远将军和凤仪将军一杯。”
众人哗啦啦的站了起来,双手举起酒杯对着秦王月生和月娥!
“干!”
只听皇帝老儿一声令下,众人便骨碌碌的一杯到底,喝了个干净。
………………………………
第四十九章 刺秦王
整个庆功宴会进行的相当热闹,席间丝竹之声不绝于耳,觥筹交错,大家言语欢畅,感觉其乐融融的样子。
然而细心都看得出来,场面并非外表看到的样子,个个心里都打着自己心里的小九九,彼此之间不过寒暄敷衍,歌舞升平不假,但不经意间酒席之上也分化成了两派了。
以独孤宇带领的一群大臣,维护的是阳光灿烂又爽朗健谈的秦王。
而以宇文桓带领的一群人维护的却是那有些阴柔,寡言少语的太子。
殿内上首的金漆雕龙宝座上,皇帝端坐在上面,手中拿着酒杯,不时对着下面敬酒的大臣示意,表面看上去一幅睥睨天下的样子。
只是在座的众人都知道,他对这个帝国的掌控力已经越来越弱了,权利基本都被殿下的太子和秦王掌握在了手中。
在宝座底下,舞女们衣袖飘荡;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柱上点起的檀香,烟雾缭绕。
深深宫邸,歌舞升平的背后已经危机四伏。场上众人都知道,现在决定的站位将会最终决定他以及他的家族在日后的地位和辉煌。
当然,也许也是万劫不复,烟消云散,但当局者又有几个能够看清,他们都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而对方的选择是错误的。
要说场中最清醒的人是谁?当然是月生了,月生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过两句话,有人过来敬酒也是微微一笑,浅尝即止。冷眼旁观看着这一场闹剧。
月生本就无心卷入这一场不属于他的战争,来此也只是为了解决父辈的恩怨,一切顺水推舟,月生并没打算强行施为。
当自己能够与这四大家族摊牌时,话语权越大,解决问题的可能就越大。
面前的三大家族现在已经内乱,倒是可以想办法借力打力,先解决一家,比如宇文世家。如果家族垮掉,太子便失去了左膀右臂。
太子如果垮掉,秦王必然上位,大权独揽,如果能够跟秦王对话,必然要比跟皇帝和太子对话要容易得多,毕竟就连秦王的命都是他李月生救下的。
心中有了计较,内心便有了选择,不过,月生可不想过早暴露自己,让自己成为靶子。
所以在众人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