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桥的历史很古老,因为秦、汉、隋、唐先后在咸阳和长安建都。为便于京师与各郡、国、州、县的联系,各个朝代先后都在渭水上不断建桥。
《唐六典》称:“天下木柱之梁三,皆渭水:便桥、中渭桥、东渭桥。”
渭河三桥地处交通冲要,唐朝派人严加守护。三桥平时各设守桥丁30人,分为4班轮值,守桥丁不得擅离,以便遇到险情随时可以应对以及前往抢修。
每遇水涨,守桥丁即赶赴桥头察看水情。三桥另各配木工8人,亦分4班轮值。水毁工程大时,三桥的守护桥丁集中,与桥所在县雇募夫役一起抢修。
而现在战时,渭桥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突破渭桥,后面便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无险可守。因此朝廷在此驻扎大军上万人,随时防备敌人的突袭和破坏。
月生、月娥过了渭桥,前方200公里便进入了突厥的地盘,严格意义上讲,渭桥以北都经常受突厥骑兵的骚扰。稍微运气不好,就会碰到游荡的突厥骑兵。
老百姓财物被抢是小事,经常就是小命也会被这些骑兵随意抹杀。因此这这些地区居住的老百姓无不胆战心惊,时时盼望朝廷能早日把这些突厥人赶回北方草原去。
月生、月娥在一个小镇上吃过早饭,便打马继续往北方赶去。一路上,面目疮痍,农户十不存一,要么就是已经往关中避难,要么被杀害,要么沦为突厥俘虏,被抓去做一些下贱的事情。
月生、月娥一边走,一边感受着这一切,二人心情相当沉重,心里暗暗下决心,无伦如何也要阻止突厥大军南下,不仅仅是为了立功,也是为了天下百姓。
这一日二人又往前推进了近一百公里,前方开始出现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和草原。道路两旁除了个别汉人,碰到突厥人也越来越多,有的骑马,有的走路,也有小队出没的。
对于月生、月娥这两个少年的到来,并没有引起这些人的过多关注,那些人都把月生、月娥,当成在在游历的世家子弟。
越往北走,道旁提醒二人的人便越多,都在告诫他们前面将会有突厥大军南下,让他们不要再往前了,要不然碰到,二人就完蛋了。
月生、月娥谢过众人的好意,又继续往前骑行了近50公里,终于麻烦来了。
二人遇到了一队突厥的前锋部队,约么上万人,二人看到这队骑兵心中便有了计较。二人收拾了一番,便往这队骑兵凑了去。
当达到能够让骑兵发现他们的距离的时候,二人便喝住马匹,转身往回飞奔而去。果然,那队骑兵发现了月生、月娥。当即一个头领模样的人吩咐了一声,一队要么百人队伍便往月生、月娥追来。
经过近一个时辰的追逐,月生,月娥二人终于陷入了这一队突厥骑兵的包围圈。
二人便抽出各自武器,假装心情紧张的望着围拢而来的突厥骑兵。
这队突厥骑兵到达月生、月娥身边,便叫嚷着围着月生、月娥转起圈来。俨然已经把月生、月娥当成了案板上肉,随意拿捏。
其中一个这队首领模样的人站了出来,用汉语大声呵斥着月生、月娥。询问二人从那里来,要到什么地方去。
月生假装紧张的看着这个队长,语无伦次的报了一个北方世家的名字,并说姐弟刚刚学习有成,出来游历,目的就感受一下这大好河山,以曾阅历云云。
那队长看着这两个少男少女,似乎也不想得罪月生所说的这个世家名字,但也不想放过月生、月娥二人。便对二人说道:
“你们二人,速度把马留下,在大军面前骑马是违反我们突厥大汗命令的,只有我们突厥人才配骑马,你们把马交出来便回去吧!”
但是月生、月娥一点也不想放弃马匹,便与那首领模样的人争执起来。
当那首领大怒意欲动手时,月生匆忙举起双手,对那首领表示愿意臣服,愿意投降突厥,只要他不要杀她们姐弟二人,说完还从怀里掏出一些元宝,往那首领扔去。
那首领一看手中硕大的元宝,当下心下欢喜,月生再次扔出一个元宝给旁边的人,对他们说这是孝敬他们的,让他们去买酒喝。
这些士兵平日虽然也打家劫舍,但打劫大都是穷苦人家,那有见过如此硕大的元宝,那首领当即便高兴的答应了月生、月娥二人,让他们二人随他回去,并答应亲自给首领说清,让姐弟二人加入他们这队人马。
那首领为何如此上心,原来啊这首领贪图月生、月娥身上的元宝,但又不敢在这么多人面前杀掉月生、月娥强抢东西,否则,他所收获的东西都将要上缴,自己将一分也得不到。
如果把月生、月娥收为自己部下,则月生、月娥归属于他,便是他自己的,当然其身上的元宝也是他的。
其实这些元宝都是三殿下秦王李世民为月生准备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月生接近突厥大军,用作行贿之用。
因为突厥人贪钱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突厥南下很大目的就是为了抢夺中原财富,对于中原的土地这些倒是并不在意,甚至认为中原的土地一点都没他们的草原好。
月生打点好了首领和这群人,便被要求跟随队伍回到大部队,去见大首领。
月生凑上前去打探了一下,才知道这个首领叫哒哒尔,而统帅他们一万多人的大首领叫阿博汉,他们这只队伍是虎師,虎师官兵全部由大可汗本部的青壮年组成,在所有的突厥军队中,虎师的战斗力是最强悍的。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也最好。
一个虎师的总兵力在两万左右,大可汉有三个虎师总计六万多军队,虎师属于大可汗的直属部队,堪称王牌部队,虎师也是大可汗保证自己地位的后盾,毕竟其他下属部落的首领们也有军队。
………………………………
第三十九章 危机四伏的敌营
月生、月娥夹在这群突厥骑兵中间,往突厥大军方向而去,不一会便见前方旌旗招展,灰尘飞扬,眼看离这只虎師大部队已经不远了。
那达达尔把月生、月娥叫上前去,告诫了一番,让月生、月娥不得把敬献他们元宝的事给说出去,即使大首领阿博汉问起也不行。
那哒哒尔又把如何应付首领的问询一一教授给月生、月娥。月生二人也假装很乖巧的记了下来。
在突厥正统军队里面,一般都没有汉人,即使有个别征招去的,也不过是做做伙夫,拉拉车,看管一下马匹而已。做的都是下贱活儿。
在突厥统治区域内的汉人武装自成队伍,只是归属突厥管辖,是上下级从属关系,突厥人很少看得起的汉人,因为汉人相对来说战斗力远不如他们。
因此,摆在月生、月娥面前的路并不是那么明朗,月生反正想到时见到那阿博汉便见机行事,如果能够通过元宝买通其人,弄个一官半职做做最好。毕竟有个身份也好方便在突厥军队中办事。
那个达达尔一看就是贪得无厌之徒,要月生乖乖听他的话,那是不可能的,他让月生加入突厥军,无非也是想欺负月生、月娥年少。
想把二人拉到军营来进一步控制他们,获得二人身上所有元宝。对于达达尓只差写在脸上的打算,月生、月娥自然了如指掌,因此才将计就计,顺着达达尔这棵树干往上爬。
当他们这一百多人到达军队时,月生、月娥便被达达尔带着来到队伍前面的一个长相凶狠,魁梧的中年大汉面前,那汉子望了月生、月娥一眼,便跟达达尔交谈了起来。
交谈了一会,达达尔对着月生、月娥说道:
“这就是我们的阿博汉大人,我跟大人说了你想效忠于我们,阿博汉大人有话问你,你们二人还不快快上前拜见。”
月生、月娥一听慌忙走上前去,对着那阿博汉拜了三拜,然后从怀里取出一个包裹,往前递给了阿博汉旁边的护卫。
那护卫把包裹打开,里面全是银光闪闪的元宝,旁边的达达尔一看眼睛瞬间便绿了下来。
“我姐弟二人对可汗仰慕已久,一直渴望能够见到尊贵的可汗一面,这些元宝是我们孝敬可汗的礼物,请大人务必收下,只希望大人能够在可汗来时让我们能够远远看上一眼就好。”
月生对着那阿博汉一拜,假装诚惶诚恐的说道。
那阿博汉看了看护卫手中的元宝,又看了看面前态度恭敬的两个少年。
便转身对那达达尔说了几句,那达达尔立即大声对月生、月娥说道:
“阿博汉大人说你们二人相当有孝心,现在像你们这样的少年已经不多了,如果可汗知道你们如此喜欢他,一定相当高兴。”
那达达尔说到这里,斜着眼看了一眼月生、月娥继续说道:
阿博汉决定,让你二人暂时随军出征,跟随阿伯照顾马匹,待可汗到来时,让阿伯指给你们看看。”
那达达尔说完,眼珠一转,气呼呼的盯着月生、月娥,哼了一句便转身离去。
那阿博汉的护卫中走出一人,来到月生,月娥面前,让二人随他一起去见阿伯。
月生、月娥便对着那阿博汉再次一拜,缓缓后退,跟随那护卫而去。
月生、月娥跟随那护卫,一路走,一路观察着这只在突厥大军里号称精锐中的精锐部队,当亲自接触到突厥的大军时,月生、月娥才深刻感受到唐军跟他们的区别。
看着虽然人数区区只有一万多,两万不到,较中原的军队来说并不算多,但这只部队往往能以寡溃众,令对手不寒而栗,凶威不仅震慑整个蒙古高原,就是在中原军队里面也是谈虎色变。
他们属于可汗的亲兵部队,是突厥骑兵中的精华。突厥属于游牧民族,虽然经济力量薄弱,不可能与中原王朝打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但在一系列的袭击战和遭遇战中却总能够占据上风。
这主要是因为突厥骑兵在装备水平和战术素养上要比中原军队要高,剽悍,好战,凶狠表现在这只军队的个个方面。
比如,现在休息的众人,并没有好好休息,而是到处可以看到三五几个围在一起,正在玩着摔跤取乐。
马匹就在众人四周,弯刀挂在腰上,随时可以出发,随时可以战斗,这一点中原军队便比不上,中原军队在休息时,总是把马匹跟人分开,武器和人分开。
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显然反应要比突厥军队慢了不少。通过观看这些突厥人的外表和身体,也要比中原军队的士兵高大,力量上也要强悍很多。
正是凭借这样的几十万人,突厥东进西出,短短时间便建立了偌大一个突厥汉国,要不是突厥人本身人口基数太小,要不然恐怕现在整个中原都沦落为突厥的草场。
月生、月娥随着那护卫很快便来到一群战马前,这些战马显然都是随军出行的,用作备用马匹的!
只见那护卫大声吼了几声,这时便看到一个有点邋遢的中年人从马堆中走了出来。
“叫我何事?”
那邋遢汉子对于有人打扰有些不满意,望着月生三人说道。
“阿博汉大人叫他们二位过来帮你喂养这些马匹!”
那护卫指着月生、月娥对那汉子说道。
“我的马,我知道养,不需要麻烦别人帮我照顾嘛,你给阿博汉说一下。”
那邋遢汉子对着护卫嚷嚷说道。
“这是阿伯,视马如命,你们以后就跟着他吧!”那护卫指了邋遢汉子。
“阿伯,你知道阿博汉大人下达的命令,何时有人敢反抗过?何必为自己找麻烦,反正二人给你送来了,你高兴就教教他们,不高兴就随他们自己玩吧!”
那护卫对着那阿伯说道,显然阿伯的知名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些人似乎都知道有这样一个爱马入命的阿伯。
那护卫说完便对着阿伯挥了挥手往来的方向走去。留月生、月娥在那里呆立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你们两个小娃,不好好在家待着,跑这军队里来干甚?”
那阿伯对着月生、月娥说道。
“阿伯,我们仰慕可汗久矣,听说可汗要南下,便寻了过来,渴望能够见上可汗一面。”
月生对着那阿伯,笑着说道。
“仰慕?屁话!鬼才会相信这话。”
那阿伯摆弄着手里喂马的饲料,头也不抬的说道。
“凡是来跟我养马的人都没有好下场,都死了,你两个小娃,找机会自己逃跑吧!”
那阿伯说完便提着饲料往前面一群马走了过去。留下后面的月生、月娥在风中凌乱!
………………………………
第四十章 躲避搜捕
夕阳下的茫茫戈壁滩上布满粗砂、砾石,踏在上面,沙沙作响。一条条干沟毫无生气地横卧在上面。除了一些麻黄、沙拐枣等耐旱植物点缀其间,很少有植物生长,动物本来就很是少见,再加上大军的到来,更加跑得远远的躲避开了去。
月生、月娥二人骑在战马上,悠哉悠哉的跟随着那阿伯以及几个牧民驱赶着的上百头战马前行着。
在这些马匹的前方,就是突厥的前锋部队虎師军,此时整个军队正在抓紧赶路,快速往大唐京师方向而去。
那阿伯自从第一次跟月生、月娥说过几句话过后,便再也没有理过二人,月生、月娥也懒得自讨没趣的凑上去。
二人索性信马由缰,躺在马背上睡睡觉,聊聊天,聚在一起欣赏这难得见到的西北景致。饿了便拿出干粮来吃几口,渴了就喝几口水袋里的水,无人打扰,日子过得倒也惬意。
不过,悠闲的日子很快就被打破了,当第三天来临时,大军已经推进到距离渭桥只有一百多公里了,对面开始出现大唐军队的身影。
整个虎師军便停了下来,然后那阿博汉便派出大量探子前往打探唐军虚实。
只见整个军营战马嘶鸣,三五成群的小队进进出出,好不热闹。
月生、月娥随意找了个石堆,坐在上面,百无聊赖,冷眼看着这一切。
不想这时那阿伯却找了上来,身上依旧是一幅邋遢模样。
“你们这两个小娃,让你们找机会逃跑,咋还在这里呢?如果你们今晚还不跑,恐怕就要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咯!”
那阿伯慢吞吞的对着月生、月娥说道。
“阿伯,你能告诉我们是为什么吗?我们好不容易才从家里跑出来,就是为了投奔大汗而来,没招谁惹谁,谁会害我们呢?”
月生、月娥一副无辜的表情望着阿伯。
“你们这两个小娃,还是太年轻,我就实话告诉你们吧,派来这里放马的,都是不值得信任之人。早晚都是要死的!”
阿伯说完看了月生、月娥一眼,看到二人脸上吃惊的表情,便继续说道:
“要是平时,你们还能多活一些日子,可明天可汗就会到来。依照大汗的规矩,在大汗到来前,一切不受信任之人都会清理掉。”
阿伯慢吞吞的说完,提起月生、月娥面前的水桶,便准备去跟马喂水。
“照以前的规矩,今晚阿博汉一定会派人来杀你们的,抓紧走吧!”
阿伯一边慢悠悠的提着水桶往前走,一边对月生、月娥说道。
“怎么办?月生!”
月娥望着月生,咨询着月生的意见。
“跑,我们肯定是不会跑的,好不容易才混进来,那能任务还没完成就跑了呢!”
月生笑着对月娥说道。
“但是,暂时我们又不能跟那阿博汉交恶,他派人来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