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去召集督战队,去军营!”
史路没有迟疑,找来赵大河,两人最快的速度召集了督战队,一行人出了官厅就赶紧奔军营去了。
军营,这时候军营本应是在训练,现在却都停了下来,一哨两队斗殴,而三队和二哨的人就都在观战,一边叫着好。
只见训练场内尘土飞扬,叫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刘世仁和高亮各自一声令下,两队的战士就都是疾行冲撞在了一起,使用的都是真刀真枪。
两排刀牌手于前,顶盾互撞,而后两方战在一起,训练场内叫好声喊杀声不绝于耳,另有百姓围观,都是窃窃私语,不知官兵在干什么,今日怎与往日训练不同。
刘世仁一声大喝,手中大盾就朝着高亮拍去,高亮不甘示弱,抢过一名刀牌手的盾牌和腰刀,左手持盾,右手紧握腰刀,大踏几步冲上前去,两人盾牌猛然撞在一起,皆是互相大吼,谁也不服谁。
刘世仁眼疾手快,盾牌一松,欲是趁着高亮猝不及防,腰刀猛然横砍,未想高亮反应亦是不慢,挥舞着将盾牌挡在身前,盾牌承受刘世仁的一刀,发出砰的一声。
高亮大恼,“娘的,刘大脑袋你他娘的找死!”
刘世仁一笑,“高蛮子你就说你打不过俺,那不就结了!”
围观的战士越来越多,都是大声呼喝,场内叫喊声不觉于耳。
“嘿!打啊!”
“好,打的好!”
高亮大吼一声,扔下盾牌疾冲过去,朝着还在大笑的刘世仁猛然就是一刀,刘世仁笑声戛然而止,举刀一挡,瞅准时机顺着高亮脚下就是一扫。
高亮早便是知道刘世仁好阴招,一直就防着这一招,这一次十分灵巧的躲过,猛然大喝反踢过去,刘世仁大笑,“来得好!”
遂也是一脚踹出,两人踢在一起,同时闷哼一声腾腾后退几步,周围的战士也都不再打,只是看着这二人,叫着好。
就在这时,军营外响起整齐的步伐声,但声音被叫喊声掩盖住了,谁也没注意到外面一队永安军战士整齐的开进军营,各自手中持着长枪。
萧亦、史路和赵大河带领督战队还没到军营,远远的就听见军营内的声音,赶到军营赵大河刚欲大声喝止,却见萧亦右手握着下巴,双眼微眯,左手扬起,竟是细细的看了起来。
这时两方正是激烈的时候,两队战士又是排着训练队形冲杀上去,第一排的刀牌手顶撞在一起,后面长枪手趁势从缝隙间插出长枪,却被对方刀牌手阻拦,两方遂是混战在一起。
萧亦看着看着,脑中忽的一闪,仿佛抓住了什么东西,这才对着赵大河一挥手。
于是赵大河立即抽出腰刀大喝,“大人到来,还不速速停止!”
场内的战士们这才忽的回头,见到早已是排列在自己身后的督战队,都是不知所措,刘世仁和高亮还保持着战斗的姿势,互相看了一眼,眼观鼻,手观心,一齐停手上前半跪,十分干脆的道,“大人,小人知罪!”
萧亦却连看都没看他们一眼,“史路、赵大河,这里就交给你们二人了,继续训练!刘世仁、高亮你们二人跟我来!”
说完先行带领督战队直接离去,场中的战士们看着督战队就这么离开了皆是互相大眼瞪小眼,不知什么情况。
刘世仁和高亮也是糊涂的看着对方,见萧亦已经离去,两人一齐追上去,一到正厅,见到萧亦只是看着沙盘沉默不语,都以为生气了。
两人小心的上前,“大人,我们知错了,今后再也不打斗了。”
萧亦淡淡的说,“此次私斗事件影响恶劣,性质严重,然无将士受伤,你们二人的处罚不可避免,稍后再说,你们过来。”
二人连忙上前,只听萧亦说道:“方才我观你们两队打斗,你们二人感觉可有何不方便之处?”
高亮先说,“有!大人,两方相接,虽有刀牌手防御,但作战之时缝隙甚小且不稳定,长枪手为主力,但却仍有一部分战士无法接触到敌人,只能等着前排战士退后或是阵亡才可上前!”
高亮说完刘世仁连连点头,明显是十分认同。
萧亦一拍巴掌,“对!就是这点,作战时长枪手为主力不假,然只有前排战士可御敌,后排只有等待,这样有力无处使大大减弱了战斗力,如果能让所有战士发挥全力,战力必可大增!”
刘世仁闻言惊喜的问:“大人有办法了?”
萧亦点点头,“你们想,若是让长枪手仍分三排,只不过每人多装备一副长铁钩,这样第一排战士作战时,第二排战士就可抽出背后铁钩,将阵外敌军拉入阵内!”
高亮一拍大腿,欣喜的道“这样第三排的长枪手就可于阵内杀伤敌军且不受损伤,如果铁钩制作得当,即便是混战亦可背上铁钩,毫无阻挡!”
刘世仁闻言大喜,哈哈大笑拍着高亮说道:“没想到啊高蛮子,你我这一打还打出个新招!”
高亮也是哈哈大笑,一转头却看到刘世仁拍在自己肩膀上的手,立刻嫌弃的抖掉刘世仁的手,“得了吧你,刘大脑袋早晚老子要和你分出胜负!”
“好好好,不过不可再群斗了,你我二人稍后比划比划如何?”
高亮昂然,“老子惧你?”
刘世仁连连道好,“哈哈哈!”
萧亦摇着头看这这两人,在京师城头的时候这两人就在斗嘴,一直到现在也没停下来,他也懒得管,这二人他都了解,不会出什么大事,不然自己也不会让其二人当队官了,正色道:“刘世仁,高亮。”
两人听到连忙一揖:“在!”
萧亦沉声道:“罚你们两队负责一月墩卫值守,若是出了问题,绝不轻饶,可有问题?”
两人都知道萧亦这是轻罚了,心中感激的同时连连点头打着包票,“没问题,保证墩卫值守不断!”
萧亦点头,挥手示意二人下去,刘世仁和高亮都没动,低着头看着萧亦,见到萧亦诧异的看过来,两人这才笑嘿嘿的道:“多谢萧哥,今后定然不会再如此了!”
萧亦看着这两人的表情,忍不住笑了一声,大手一挥道是让他们赶紧滚蛋,两人这才嘿嘿笑着走出大厅,萧亦笑着摇头,“这两对活冤家。”(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一章:万胜钩
其实使用狼铣萧亦也是想过的,但思虑再三还是决定不用狼铣,因为这个时候狼铣相对于战场已经是颇为笨重,狼铣长度太长,无法背负,且持用困难,若是想使用则必须招人专为狼铣兵。
戚帅使用狼铣主要是为克制倭寇,倭刀比明刀长,作战时明军常常被其所伤却碰不到倭寇,戚帅于是便制作了狼铣用以克制,戚刀也是如此。
萧亦现在需要的不是狼铣的超长度克制,自己只需弄一种新式的长铁钩,可以用以将敌军紧紧的勾过来便可满足自己所需,至于杀伤敌军就要让长枪手和刀牌手来做。
所以这几日萧亦除了处理日常闲杂的事务以外剩下的时间就在研究铁钩的图纸,这长铁钩的图纸萧亦准备自己去画。
这些日子萧亦的想法也有些转变,既然戚帅可以发明狼铣,那么自己为何就不能去尝试发明一种新式的铁钩呢。
一日夜晚,官厅外、堡外处处人家皆是灯火俱灭,人畜安睡,唯有墩卫之上、城墙之上值守的将士们仍是挺直了身姿,在兢兢业业的守着这一份安宁。
这是一日之中最为宁静之时,知了的鸣叫交融着微风轻拂树叶,更加显得寂静、安宁。
卧房内,仍是红烛招展,灯火通明,萧亦打着哈欠拿着毛笔坐在凳子上,桌上满是纸团和草纸,下面立着一些形状不一的铁钩,这些都是半成品。
后面一双纤纤玉手温柔的为萧亦披上大衣,萧亦握住后面那人儿的手在自己脸上轻抚。
“夫君还不歇息?”黄娥担忧的话终是说出,这些日萧亦整日如此,到处去拿图纸又到匠户那里询问,到处找铁钩,黄娥看的心急。
最主要的是萧亦不让其他匠户帮忙,曾腊、齐老,仲阳等人萧亦一个都没叫,就连打制都要自己来,一门心思要自己制作出来,想到这里黄娥轻轻的叹了口气。
忽然萧亦身子一颤,黄娥急忙上前询问,却见萧亦招了招手,拿起一幅图纸,左看右看,忽然哈哈大笑。
“妹子快来,看看!如何?就是这个!”萧亦招手示意黄娥过来,献宝似的将手中一副画的乱七八糟的图纸递给黄娥,脸上挂着多日不见的笑容。
黄娥笑了笑却没去接图纸,只是依偎在萧亦的胸膛里,“夫君觉得好,那便是好,我也看不懂。”
“哈哈哈。”萧亦哈哈大笑,连夜赶出了新的简明图纸。
第二日一大早便去工房将图纸交给齐老三人,说是要和那次打制盾牌一样,让齐老几人亲自打制,且这次自己也要一同加入打制。
齐老几个听了觉得事关重大,萧亦走后便召集其他的匠头,将打制器械盔甲的事情交给其他人,四人就开始合力按照图纸打制。
这些日子萧亦整日都在工房,就连卧房都很少回去,经常是弄的灰头土脸,齐老三人看的也是啧啧称奇,现在看来萧亦这样的上官不是不常见,而是绝无仅有。他们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哪个上官能和匠户一起吃住在工房,一同打制武器的。
三日后,工房内传出萧亦的哈哈大笑,终于打制完成,萧亦欣喜无比,立刻召集所有将官和兵士当日就集结在训练场。
大家都不知道萧亦到底在干什么,这些日子整日在工房的事情大家都听说了,但是萧亦也不和他们说缘由,看来今日是到了揭晓的时候了。
大家都是很好奇,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会让萧亦如此兴奋。
史路几人站在前面,只见齐老拿着一个造型特异的铁钩登上台子交到萧亦手中。
只见这副铁钩约一战兵半身略长,表面精光闪闪,就是用那土家沟赭石矿的精铁打制,十分坚硬。
钩身与一般铁钩不同,略直,直干有两处稍弯的偏钩,但是与最前部分呈月牙弯状的勾子相比就显得有些无足轻重,表面满是细小尖刺,最前部分却无任何尖刺,光滑平顺,这便是这钩子的外观了。
萧亦手举铁钩,大声问道:“这铁钩,有何不同?”
台下诸人皆是仔细观看,石刚吼道:“太直!难以勾人!”
刘胜也说:“为何不在钩前设尖刺,也可伤敌!”
萧亦摇头,将钩倒过来给台下看,只见这钩握着的地方加长了许多,握柄内中居然是空的?
正在疑惑间,只听萧亦道:“拿来长枪!”一名甲长赶紧将手中长枪递上,萧亦接过长枪,对准钩柄,居然直接插了进去。
萧亦朗声道:“此钩最大的不同是可以安放于长枪枪尖,另外钩头无尖刺是因已磨平开刃!”
“移动时可将钩背在背上,战时手持此钩足可近战,或将其安放于枪尖远处将敌拉至阵内捅杀,待我演示!”
这杆长枪本就是大明制式长枪,再加上了足有半人身长的铁钩,范围已是不近。
只见萧亦拿着装好铁钩的长枪,对准一个稻草人靶,深呼吸一口气,“看好!”
一声大喝:“杀!”
铁钩前插至草人靶脚下,忽然一转钩头直冲草人脚下,猛然一钩,已经开了刃的铁钩居然生生将草人钩断。
“好!”
从铁钩竖直前插到迅速回转,再到猛然回钩一气呵成,台下将士们连声叫好。只听萧亦大声道:“这是草人所以斩断,届时可将敌军其拉入阵中绞杀,然此钩又可用于对付鞑子骑兵,专斩马腿,继续看!”
萧亦将铁钩取下,王大勇拿着从鞑子那里缴获来的精钢挑刀登台,萧亦竟是要拿着铁钩和手持挑刀的王大勇拼杀?
“大人,大勇对上大人可不敢不尽全力!”王大勇笑着道。
萧亦闻言哈哈大笑,“我当全力以赴!”
“好!”
台下众人更加紧盯台上,一刻也不敢松懈,土家沟之战立下大功的王大勇战力生猛大家都知道,萧亦此番使用铁钩和王大勇比试包括史路在内,所有人都想知道结果如何。
只见萧亦双手紧握铁钩,王大勇双手握住挑刀,两人同时一声一大喝向对方疾冲过去。
萧亦铁钩疾势横扫,王大勇地下一打滚躲过,翻身大吼一刀斩下,萧亦大喝:“来得好!”举钩迎上。
众人只听‘铛’的一声,王大勇的挑刀砍到萧亦的铁钩上,王大勇见势收刀,但刀却怎么也收不回来,一看却是那两处与最前面相比显得直了许多的小钩巧妙的将自己的挑刀卡住。
萧亦笑了一下,大喝一声,在王大勇震惊的目光中,萧亦手中的铁钩居然顺着挑刀划下!王大勇见铁钩尖处离自己手越来越近,由于萧亦之前说过那里是开刃,所以王大勇不得不放弃挑刀。
被逼的蹭蹭后退几步,看到依然挂在萧亦钩上的挑刀,王大勇一抱拳:“大人勇猛,大勇佩服!若不是大勇事先知晓开刃,怕是已经死在大人的铁钩之下!”
萧亦哈哈大笑,从后面轻轻松松拿下挑刀扔给王大勇,问道:“怎样,铁钩近战相比鞑子的精钢挑刀如何?”
王大勇接过挑刀,笑道:“这副铁钩背带方便,可远可近,足以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又克制鞑子挑刀!”
虽只有短短时间,但是这铁钩的战斗力已经让萧亦表现的淋漓尽致,众人是看的激昂不已,都想立刻拿到这铁钩一试。
只听史路朗声道:“大人发明此钩,恰同戚帅发明戚刀,然戚刀专克倭刀。此钩置于枪尖可克鞑子骑兵,手持近战可克鞑子挑刀,又可于阵中拉脱敌军,请大人为此钩取名!”
萧亦看着台下注视着自己的战士们,高声说道:“立名,万胜钩,即日起开始打制,来日配发全军!”(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二章:后金东归
萧亦平定了一直以来作乱的土家沟贼匪,这几日又在土家沟开铁矿,将永安堡、长宁镇境内无法安排的百姓迁入土家沟居住,记录在册并入了军户户籍之后每家每户发给田地近三十亩、种籽等物事诸多。
至于耕牛,本来堡内耕牛数量严重不足,但是经过剿匪之后获得诸多耕牛,再由石刚去州城购买,倒也能勉强保持至少每三户有一头耕牛使用,萧亦知晓农民若是想得到不错的收成,每三户一耕牛是最低标准了。
另外水井也不能少了,自己建不起水车,但是至少也要保证每家的土地都至少要有几口水井使用,这样才够百姓用水所需。
器械方面,万胜钩图纸已经交给两堡匠头,让其精良打造,但同时三眼铳、长枪、刀牌、盾牌、头盔、甲胄的制作也不能停下来。
萧亦给两堡匠头下了死命令,其他的可以尽量少些,但无论何种代价也要保证每日都必须至少打制出十副六掰尖帽盔,五杆三眼铳、十把万胜钩,尽快派发全军,最后再打制其他的刀枪甲胄。
这样一来二去,三月、四月过去,时间进入了崇祯三年五月份,这一阶段萧亦每日都十分关注各地传来的邸报、公文,尤其是辽东传来的邸报,此时辽东战局应快结束了。
首先,朝堂大动,内阁首辅李标果然在三月初被罢免,而成基命于四月初为内阁首辅。
朝堂却没有随着内阁首辅的更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