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自己房子前面,一群丫鬟小心的做了个万福,从自己身边过去。萧亦管都没管那些,他一心只想见到黄娥。到了房前,轻轻推开门,却惊讶的发现,自己居住的房子现在自己反而有些不认识了。
关上门,透过红烛,隐约的发现了端坐在喜床上披着大红盖头的那个人儿。萧亦就这样,一步一步走近。
揭下了盖头的黄娥让萧亦是震惊不已,萧亦根本未曾想过离得近看去,黄娥居然是如此的美丽。原本就没有多少乡下土丫头气质的黄娥,此刻更加动人。经过了这么久,这段其他人少有的经历使得她原本的活泼褪去不少,换上了一份端庄典雅。
在萧亦的眼中,此时的黄娥就算粉黛西施也是不及,雍容华贵,美艳动人。
黄娥盈盈秋水般的注视着萧亦,双眼微闭缓缓滑落了几滴泪水,萧亦的大手在其脸颊上轻抚,为其擦拭泪水,引得黄娥娇躯轻颤。黄娥轻轻靠在萧亦令她感到坚实的胸膛上,这一刻她终于知道了幸福的感觉,是如此美妙。
………………………………
第九十二章:六日
距离上次成亲已经过去了三天,这三天来到祝贺的人依旧是不少,多是一些村里正、远地方的甲长,屯官,但是这些已经不是萧亦现在所关心的事情了。
由于成亲,防守刘一鸣特意大方的给了萧亦六日的假期。也就是说,萧亦再有三日便是要去长宁堡赴任了。对于萧亦,那里是一个陌生的地方,虽然自己以前时常去那里办事,但是办事毕竟不是长留,都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回。
对于那里自己是陌生的,那里的事情自己也是不太熟悉。但是萧亦知道一点,那里的人不会全都如杨潇一样,一定还是会有王常亮、李震的残余亲信,那种冥顽不化的人到哪都会有,特别是现在这种时候。
但是只要自己手里有兵,就足以达到自己震慑此僚的目的,就足以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忌惮,只要自己在长宁堡站稳了脚跟,之后自己有的是时间,自然可以一一收拾他们。
永安堡墩卫不设防仅仅只有萧亦成亲当日一日,而后第二天便是再次三十六卫全部设防。而萧亦这三天除了忙活成亲之后的善后事宜,就是来往于齐老三人、仲阳、韓侗几个工房,整天基本都是待在工房里。
又是让人抬了一筐筐的土去韓侗那里,而且王大勇也是一趟一趟的奔波来往在韓侗那里,让人捉摸不透萧亦又在干什么。
虽然萧亦待在工房,但是屯堡其他事情却也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萧亦给安柯平处理所有永安堡新老军户的权利,但是让安柯平五日之内妥善处理完善所有的事情,并且向萧亦推荐一个接替他在永安堡事务的人选。
让黄阳总责一切堡墙建造事务,去州城运送砂石,请一批新的工匠,按照齐老三人给出的设计图继续建造早先未曾完善的堡墙,马道、墩台等都是要加入到城墙。
而且西门当时建立的时候就是立于坡上方便防守,这次让齐老三人又拿出了一份小的瓮城图纸,在西门外再行建立一个瓮城。
建立瓮城大家都明白乃是加强永安堡的防卫,但是明显鞑子是从东面来,萧亦却是在西门建立瓮城,这让大家不知其所想,只是奉命行事。永安堡是萧亦的根基,无论如何也不能停滞,这里就是萧亦的大本营。
又让石刚负责为新到的姜鹰那批家丁测试,筛选出可为屯兵之人,并且让刘通将上次小五台山押送回来的三个蒙古人严加看管。
王大勇的夜不收小队由于萧亦成亲之日表现出色且劳累甚多,全员特批三日假期,待三日后收拾行装和萧亦一同去长宁堡。
史路已经休息好,在史路的强烈要求下,萧亦就让其暂且负责堡外所有的开垦事务,并且一方面帮助百姓继续开垦荒地建造房屋,又一方面巡逻于三十六墩卫之间,一有事情立刻支援。
并且此次去长宁堡萧亦准备带去一半的屯兵,待到达了长宁堡还会再扩招。也就是这次要带去二十一支小队,老兵不能全部带去,仍要带上一部分新兵。
永安堡乃是萧亦的根基所在,至少需要留下一半的人防卫,有老兵带头也更好在这里训练新兵和防卫。
萧亦又让史路负责挑选跟着自己前往长宁堡的二十一支小队,史路性格沉稳且有谋略,这件事情交给他萧亦放心。
至于刘通,萧亦也让他跟随石刚一起测试那些家丁,又帮着安柯平记录,因为刘通也是略微识得几个字的。等到日子了与自己一同前往长宁堡,上次话虽那样说,但是萧亦心里总归还是有些不完全信任刘通,先让他跟着自己也好安心。
这样一来,所有人都是有了自己的事情去做,虽然经过了一日成亲放假,但是永安堡依旧是如常般的转动着。
萧亦再将除了日常巡逻和墩卫值守的兵士放回家干活,此时正值春耕时节,永安堡由于开垦荒地耽搁了已是略晚了些,放他们回去也是想加紧开荒进度。
这些人在家里都是一家的顶梁柱,是家里的半边天,有了他们回家事情往往都会事倍功半。
这些日每日周围前来永安堡的流民都有十户以上,萧亦对于每家都免费供给耕牛和种籽等物已是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对百姓们都是放话。
耕牛种籽都只是借用,待明年收成好了都是要归还的。但其余每亩地征收的税粮都是如常不变,所以对于耕牛种籽借用的消息百姓并没有什么反应。
只要是税粮不变,偿还耕牛种籽也是很简单的事情。
就这样又是过去了两日,距离萧亦赴任的日子已经是过去了一大半,明日萧亦就需要离开永安堡去赴任了。
萧亦在前几日便是上书刘一鸣,推荐黄阳代理永安堡屯官。对于屯官升任,上一任屯官是可以向上官推荐下任人选的,这也是大明朝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了。
不出萧亦所料,刘一鸣第二日便是快马批复下来,这样一来其实永安堡还是萧亦负责,有了永安堡为据点,自己完全可以利用长宁堡管队的身份在长宁堡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石刚已经测试完姜鹰手下的三十二名家丁,完全测试结果。这仅三十二个家丁之中居然三竖者便有二十人,其余全部都是两竖者。
这样让萧亦感觉到家丁和其余百姓或是卫所军户的不同,上次招募新兵百人才有三两个大力者,这也让萧亦不得不搁浅了建立铁甲小队的想法,未曾这一来差距居然如此之大。
但是据石刚所说,这三十二个家丁虽然气力和拳脚测试上全部合格,思想上的考题他们的回答却是不尽人意。
例如:对于为什么参军他们的回答大多是吃不饱饭才来当兵混口饭吃,当问到参军之后的打算时,他们都是支支吾吾的回答不上来,一派的兵痞作风……最后的结果很悲哀,这三十二个家丁虽然都是上佳的青壮,但是可以编入萧亦手下的只有不到十人。
其余人要么是老兵油子,要么就是兵痞,无赖萧亦宁可不要这些青壮,也不能编他们进来,但是不要却还不能放他们走。最后那八人编入王大勇的夜不收小队,这样一来王大勇的夜不收小队便是有了十五人。
其余二十四人继续跟着姜鹰,随萧亦同去长宁堡,这些人暂时还无法妥善处置,跟着自己萧亦比较放心。
史路也于昨日跟萧亦推荐了带走的二十一支小队,萧亦也便是于前日晚召集了这二十一支小队,进行了一番演说,这些小队的兵士听闻可以和萧亦一同前去都是兴奋至极。
萧亦便是让他们回家准备,和亲人告别。
这些人听了之后都是兴高采烈的回家和亲人说,他们的亲人听了之后也很是高兴,这说明自己的孩子被看重,跟着萧亦才更有展。
………………………………
第九十三章:齐备
这一日齐老三人找到萧亦,说是盾牌已经制作完成,而紧接着仲阳也来找到萧亦,道是第一根三眼铳也已经完成,而且在昨日韓侗和王大勇负责制作的沙盘都是完成。
萧亦就将齐老三人、仲阳、韓侗以及石刚、黄阳、史路几人都是找来到堡外的校场,先一起试一试盾牌和三眼铳。
到了校场,萧亦见到大家已经在等待,齐老提着一面半身长的矩形盾牌,仲阳拿着一杆三眼铳,二人周围围着石刚、黄阳史路他们,都在惊奇。
“这是什么盾牌,怎生奇怪?”石刚好奇的看着那面盾牌,纳闷的问。
黄阳也是摸着下巴,“这盾牌这么大,兵士能拿得动吗,要知道很多人可都是两竖的。”
齐老三人听了,也是笑着说:“这面盾牌如何,各位大人试试不就知道了。”
“说的也是。”
石刚二话没说,一咬牙就提起那面盾牌。整个人却忽的向后仰了一下,石刚咦了一声,“娘希匹,俺力气用大了,这盾牌怎么这么轻。”
黄阳听了之后赶紧推开石刚,自己抢来盾牌,接到手上也是惊讶不已,“这盾牌虽没有老石所言那么轻,但是一般的兵士倒是可以熟练地提着。”
石刚有些疑惑,“这么轻的盾牌,能否防护住我们的兵士,要知道后金的重骑可不是闹着玩,是会死人的!”
齐老听了之后一脸笑意,“还是那句话,诸位大人一试便知。”很是对自己的盾牌有信心。
史路道了一声好,“来!老石你力气大拿住盾牌,我去取骑枪来!”
言罢便是去库房内取来一根缴获的后金马上骑枪,上了一匹马,当于马上摆好姿势时,大声询问:“石刚,你可是准备妥当!”
石刚咬着牙,“来吧,让俺知道这新式盾牌有几斤几两!”
黄阳欲是阻拦,毕竟这种事情不必让石刚亲自去试,可以找寻其他大力气的屯兵来帮忙,万一有伤
萧亦却是微笑着摆手,对着旁边的几个老兵指了指场地,那几个老兵明白了意思,便是走去石刚的背后支撑着石刚。
而后萧亦这才示意大家继续看,众人见了萧亦的动作,也便是不再多说,观看着场地,周围也远远的围了一圈的百姓和新兵。
只见史路于马上,挺好骑枪。大喝一声,架马前冲,石刚见到史路冲刺,更是将牙齿咬的咯咯作响,其后的几个老兵也都是咬着牙顶着,明显是使了大力。
在众人惊惧又期待的目光中,史路手上的骑枪和石刚几人顶着的盾牌轰然相撞交错而过,发出锵的一声金铁相交之音。
只见史路、石刚还有那几个老兵的目光皆是一脸震惊,这盾牌居然真的挡住了史路的骑枪冲击!史路赶紧下马,询问了一下石刚之后。几个人围在盾牌周围,仔细观察着盾牌,震惊之情更是无以复加。
“怎么样,盾牌可有破损?”远远的萧亦询问之声传来。
石刚兴奋的大吼,“娘希匹,大人快来看。这盾牌当真了不得,没有一点损坏,光鲜如旧!”
史路也是跟着说:“是啊,这种盾牌要是给刀牌手下发,那真可比先前的藤牌强了不少。”那几个老兵也是啧啧称奇。
萧亦也是赶紧走过去,摸着盾牌外围包裹的铜皮,经过了一次冲击周这面盾牌依旧闪烁着白光。
尽管史路的冲击只在几十米外,但是相比上次小五台山之战的藤牌仅仅是十几米就不堪重负,这盾牌已是足以让刀牌手们使用,以后若是有条件了当然要换铁铜盾牌。
萧亦感激的看着齐老三人,“齐老三人这些时日殚精竭虑为永安堡制作出如此上佳的盾牌,当记一大功!”
齐老三人听了之后都是连道不敢,说是萧亦如此看重他们,这已经很让他们三人高兴了,本来他们还有些担心这盾牌不能达到萧亦的要求。
毕竟他们在这大同府生活了大半辈子也没见哪个屯官对于盾牌如此重视,愿意花费大力制作铜牌。
更何况萧亦将他们的家人都安排好,工钱也是照付,这种日子他们感谢萧亦还来不及。
萧亦握着这个新式的盾牌,信心又是增添了几分。随后又是问道:“仲老先生,三眼铳可是制作完成?”
仲阳身边正围了黄阳几个,听到萧亦问话众人连忙闪开。仲阳这才上前,恭敬的回话:“大人,这三眼铳多亏了大人供给工匠和材料,我日夜赶工这才制作完成。”
萧亦听到了更加高兴,脸上的笑意已是越来越浓。“哦?现在这三眼铳射程多远?”
仲阳颇有些骄傲的道,“三眼铳的最佳射程为三十步,接近五十米可破重铠,五十步之外能重创不披甲目标,百步之外就没有杀伤力了。”当然这是制作精良的三眼铳,明末大多数的三眼铳都是对付了事。
满意的点头,三眼铳能达到如此效果这已经让萧亦相当满意。原本萧亦的目的就是暂时使用三眼铳,等到有条件了换成更加好用的鸟铳。
这些日子萧亦询问了仲阳很多关于三眼铳的事情,也对三眼铳有了很深的认知。
这种三眼铳使用每铳只著铅子一个,三每筒长一尺三寸,使用火药二钱及一钱五分的铅弹。可以根据战场形势来决定是连发还是齐发,连发可保证持续,而齐发可以最大化威力。
萧亦当然也知道赵士祯发明的最完美的那种三眼神铳,但是现在没有这方面的工匠人才,一时也是难以找寻。而仲阳虽然是三眼铳工匠,但是也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工匠而已,能这样已经是很不错了。
“来,试试!”萧亦拉起仲阳的手,走到校场的边缘。
“此到门墙应有二十几步,就请仲老先生试教一番这三眼铳威力如何。”
经过了半日,连发和齐发的试教已经完成。这三眼铳威力也是很令萧亦满意,起码短时间内配发使用也是足够。
这种三眼铳既可射击,又可近战。近战威力也是不三眼铳三个厚重的铳口,砸击过去即便是身着重甲也是够喝一壶的。更何况对付那些大多是身着布衣的马贼流贼,三眼铳近战也是威力不小。
但是却铳神较短,难以把握,所以为了发挥三眼铳这种近战的威力,让火铳手多一份保障。萧亦决定批量生产之前再进行一下加工,在三眼铳的底部加上木制长柄,这样也方便了火铳手近战挥舞,也不会对射击造成影响。
萧亦又和大家来到韓侗的工房,大家随同一起来到工房,只见这处工房的内外都堆满了细土细沙,大家都没了下脚的地方,只好踩着砂土走近工房。
进了工房,大家的目光一下便是被一个大方桌吸引。走上前去,这个大方桌赫然便是一副沙盘!
这副沙盘概括了永安堡方圆数十里的地形、屯堡、水渠、河流等,就连永安三十六卫也一一在沙盘之上有着模型。
这幅沙盘萧亦心中早便是想做,所以才会这么久以来一直让王大勇和他的夜不收小队探查地貌,自己也是经常出去实地考察。如果说盾牌和火铳是战时利器,这沙盘便是战前运筹帷幄的妙用!
孙子兵法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有了这么一副沙盘,再加上墩卫、夜不收的侦查。萧亦相信,未来的永安堡、长宁镇方圆十数里之内一有敌情萧亦都能马上知晓而且迅速的做出正确的反应,起码也不会慌乱的不知所措。
而且对于自己控制区域的各种贼匪山寨、马贼聚地等萧亦都会有所知晓早作打算,而不会像之前那样两眼一抹黑。这,便是战前谋划。
只这副最初的沙盘便是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