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29- 第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呃…”

    这事在附近早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这丫鬟也没多大迟疑便说了出去,但这却让门前这二人震惊不已。

    “萧亦居然日有两议?”

    看来是躲不过了,两人决心一下,由冯谌杵打头,皆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方才还是议论不止的大堂当两人进去后却顿时是鸦雀无声,都转头看向他们两个人。

    冯谌杵与徐一飞哪里还有心思去观察堂中的布置,只是感觉到一阵压抑,立即低头抱拳道。

    “下官许家庄堡操守冯谌杵(镇河堡防守徐一飞)见过军门!”

    哦了一声,萧亦微笑道:“二位都来了,正巧本军门说到剿匪一事,与大家讲讲吧。”

    见他们似是还有些担忧,萧亦淡淡道:“你等二人往日任上所为本军门亦是心知肚明,文册也如实记载,不过…若是此番尽心剿匪,事后处置得当…本军门会既往不咎的。”

    两人听到萧亦前半句话已经是脸涩愈苍白,看来该来的还是没躲掉,但听到最后却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皆低视一眼萧亦,既往不咎!?

    心下顿时一阵止不住的欣喜,紧忙半跪道:“多谢军门!”

    “下官定忠于职守,不负军门重托!”

    …

    商议了快一个时辰,冯谌杵与徐一飞心头的巨石也已经去了大半,轻松之余也是毫无保留的将雷公山与白登山聚齐的匪贼马步情况说给众人听。

    不等萧亦说话,下面的永安军将官就是争相请战。

    “将军,大勇都去剿那栲栳山了,俺老石怎么能落后,末将请往雷公山,定提那什么鸟雷公的头颅来见!”

    黄阳一摆手,毫不示弱道:“将军,那末将便去那白登山,带什么浪里白条的级而回!”

    杨利清虽然是后晋营官,但却没有一点的退让,抱拳道:“将军,末将替五营全体弟兄请战!”

    冯谌杵与徐一飞脸上皆是浓浓的惊讶,这些永安军的人就把他们忌惮不已的贼匪说的像路边的石块一样说捡就捡,会不会是太过轻敌了?

    正想到这里,犹豫要不要提醒一下。

    却见萧亦起身高声道了声好,紧接着继续道:“诸将皆敢战,这才是我永安军的将士!”

    诸人听到萧亦的话,皆是心头一振奋。

    一转头,萧亦道:“石刚,命你携本军门之令,统御陷阵三营往雷公山剿匪;黄阳,命你统御陷阵一营往白登山,务必全胜而回!”

    黄阳和石刚大步出列,抱拳道:“将军放心,俺若是带不回那贼厮的人头,自请认罚!”

    “末将也一样!”

    点点头,萧亦看向史路,沉声道:“史路,你肩上的担子便要重些,本军门命你统御陷阵二营剿锦屏山之贼…然我们对于锦屏山所知甚少,不可妄战,一切以减少军士伤亡为先。”

    史路闻言,略作沉吟,坚定的抱拳道:“将军放心,史路知晓!”

    所有事宜都安排过后,萧亦这才看向木头似的冯谌杵与徐一飞二人,淡淡说道:“两位切记,若剿匪过后再生匪贼且任上尸位素餐,本将便绝不姑息!”

    两人听到萧亦话中的愠怒之意,心中皆是一惊,连忙伏跪在地。

    “下官明白!”

    “若是再生匪贼,下官定引咎辞职!”

    徐一飞出了大堂后重重的松了一口气,庆幸道:“还好军门大人不计过,若是真能剿了那雷公山的雷公,当是一大快事!”

    冯谌杵点头不止。

    ……

    此次会议后,永安军第一次走出大同镇城,四员将官手持萧亦的军门令牌,分别赶赴栲栳山、雷公山、白登山、锦屏山四地剿匪。

    永安军日日操练,将士每日带甲,会议后很快便准备完成,踏着整齐的队列从各门开出。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永安军出兵八千奔赴剿匪之事很快便传到大同各处,军民百姓皆是为萧亦此安民之举欢声雷动。

    聚落所城,自弘治十三年间夯土筑城起,它便成为大同镇城周边重城之一,与高山城一坐一右成为拱卫大同镇城的两翼。

    于隆庆六年包砖,城周长三里有余,城墙高三丈七尺,内中除守备包炳以外,又有大同后卫中前所将官数人。

    文册上记载共有官军一千零二十二名,马兵一百九十名,然经过飞骑营哨探侦查,内中则实有步军八百余,马兵一百不到。

    虽然有虚报现象,但相比其堡卫,这聚落所还算是好的,并且也曾主动出兵剿匪,这也是萧亦对包炳如此上心的原因。

    此时,在聚落所声楼台之上,包炳与大同后卫中前所千总齐盛看着城下的数百难民,正不知所措。

    齐盛看着城下凄惨之象的难民,愤恨一拍城墙,道:“大人,难道我们就这样看着那些贼匪抢掠百姓吗!?”

    又一千总道:“大人,下官请战!”

    “胡言!”

    包炳一瞪那千总,看着城下的难民,无不嗟叹的道:“本官何曾不想让他们入城,但所城接纳流民已有数百,若是再接纳了这些难民,拿什么供给军需,若是生炸营,罪名谁来担当!”

    “这…”

    那千总自知罪过,连连告罪不再说话。

    齐盛忽然道:“炸营,下官听闻春节夜里镇城数千官兵炸营,那永安军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全然平定,这是何等的军威。”

    “唉…”包炳叹口气,继续道:“传下话来,让他们去往它处吧,我这聚落所城再也接收不了多余的百姓了…”

    那军士一抱拳,正要下城传话,却听城下的百姓中忽然凄惨的呼喊起来。

    “快跑啊,贼人来了!”

    “娘,你快跑!”

    就在这阵阵呼喊声中,远处一杆破烂大旗迎风飘起,黑压压的一片流贼撺掇而来。

    不过这些流贼虽然面色凶恶,但却只是凭着人数优势,大多都只提着些简单的家伙事,好些的披挂副破烂皮甲,手里拿着的更是什么都有。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流贼之中居然有几人手持力弓,远远的便开始张弓搭箭,‘嗖嗖’的朝那些难民射过去。

    但离得远远时,为一个骑在马上的贼却举了举手中马刀,说了句什么,流贼中分出数股,朝两侧挤压过去。

    流贼再胆大也不敢在所城下抢掠,此举意在驱赶难民到别处,反正官兵也不会管这事,早已是司空见惯,这些流贼也早是干的熟练。

    难民也知道,眼前这聚落所城可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若是离开了这里,平野之上更不会有人管他们。

    所以虽然纷乱不已,但却没人离开城下。

    一个妇人抱着几岁大的孩子,凄惨的拍打着聚落所的硬木城门,“军爷,救救我的孩子吧,行行好!开开门吶!!”

    一个青壮扶着自己的老娘尽力往城下挤,提着个破扁担将老娘护在身后,警惕的看着对面压上来的流贼。

    城上的齐盛看的揪心,这路流贼起码要有四五百人,比城中官兵半数还要多,自己手下的兵痞他们都清楚,这个时候出城很有可能救护不成,反倒有失。

    那罪过可就大了,就算流贼进不了城,传出去多半都是要掉脑袋的,谁也不敢去犯这个忌讳,虽然心下不忍,但却是无可奈何。

    包炳心中在激烈的斗争,到底要不要去救。

    若是不救,作为大明官兵看着百姓被流贼抢掠却无动于衷,他包炳于心何安!?

    但若是救,谁又知道这流贼后还有没有人,仅是这四五百的流贼便让城中官兵头疼不已,若是后面再有,如何能打的赢?
………………………………

第三百八十四章:未触即溃

    思来想去,包炳仍是觉得十分为难,明知一件事不该去做,但又不得不去做,让他觉得有一种无力感环绕全身。

    一脸愤恨的拍了拍城墙,包炳正欲朝城下喊什么,但一张口却又不知道该些什么,满腹的话语最终只是浓缩成十分简单的一句话。

    “乡亲们…你们快跑吧!”

    城下的百姓有人眼尖见到城上的包炳等人皆是此地的朝廷镇守将官,顿时不断朝城上跪拜,不但没有跑,反而朝城上扣拜起来。

    “大人们,救救我们吧!”

    正此时,那骑在马上的贼耐心丧尽,挥舞着马刀喊了一句什么。

    听到这话,那几个手持力弓的流贼便张弓搭箭,箭矢破空声袭来,‘嗖嗖’的朝百姓射去。

    其余没有弓箭的流贼也没闲着,逼近同时也不知从哪捡来一块块石子,嗤笑着扔过去。

    顿时,百姓中惨嚎声不断响起,一名抱着女孩的妇人被人群挤在最外围,脚裸不慎被箭支射中。

    顿时便是惨叫一声扑倒在地上,纵是如此剧痛之下,这妇人起来的第一反应却是疯了一般的四处叫嚷。

    “孩子,我的孩子!”

    刚刚事突然,妇人扑倒同时孩子被带着翻滚到几步外的距离,妇人听到自己女儿撕心裂肺的嚎哭声心如刀绞。

    任凭脚上血流如注全然不绝,只管奋力爬着往前去,边爬还边喃喃着什么。

    “孩子…别怕…娘,娘在这…”

    其他人都极力往里挤,只有这妇人用尽全身的力气往外攀爬,但刚刚爬了几步,便见到一个马贼驾着马到女孩童眼前。

    这马贼看了一眼嚎哭不止的孩童,皱眉同时用一只手拎起这孩童,孩子的嚎哭声与挣扎更加剧烈。

    “孩子,天杀的贼匪,你放开我的孩子!”

    这妇人情急之下便要起身,但脚上还插着一根羽箭,刚起身便软绵绵的倒了下去。

    那马贼细细打量着这妇人,顿时面生淫笑:“若你从了本爷,孩子便不杀了!”

    “呸!狗贼!”

    这妇人纵然虚弱不已,但仍是毫不犹豫的吐出一口浓痰,惹得这马贼顿时心生不快。

    ‘噌’的一把抽出马刀,架在这孩童肉呼呼的脸蛋上,怒吼道:“真当本爷不敢杀这孩不成!”

    罢,猛的挥刀斩下,妇人瞪大了眼睛,凄惨的喊声甚至盖过了几百人的哄乱声。

    听到这声音,其余人胆颤心惊的看着这一幕,也没人敢一句,他们甚至都能想象到那女孩童将要喷洒的鲜血。

    城上的包炳攥紧拳头,气的浑身颤。

    “狠毒的贼寇,居然连孩子都不放过!”

    再也忍不住坐以待毙,死就死!

    包炳猛的抽出佩刀,正欲出声下令。

    身旁的千总齐盛却一指前面,惊讶的道:“大人你看,那是什么?”

    身后的几个千总闻言皆是看过去,其中有一人去过蔚州的,惊喜的道:“是永安军,是永安军的旗帜!!”

    齐盛一脸震惊,道:“什么!永安军到了?”

    话音刚落,从远处的忽然传来一声巨响,一颗滚烫的铅弹迅疾冲出铳身,翻滚着直奔那马贼面门而去,猛然间。

    “砰!”

    这马贼手中的马刀软绵绵掉落在地,面门上出现一个血洞,直挺挺的掉落下马。

    “杀贼!”

    继而传来一阵暴喝,轰隆隆的步子声传来。

    众人赫然转头看去,只见一支不下两千人的大军披挂整齐,踏着整齐的步子缓缓而来。

    那些贼寇见到后立即将矛头对象这刚刚赶到的军队,为那贼面色一沉,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军队,不过见这阵势,必是官兵无疑!

    永安军将士的脚步用力踏在地上,配合着军中的鼓手鼓点一步一步前进,每一步的前进都好像踏在了这些贼寇的心头,顿时贼寇中便是一阵慌乱,不少人已经萌生退意。

    他们都是顺风仗打多了,哪里遇到过如此精锐的官军。

    贼寇已经军心震动,然而永安军还仅仅是正常的行军队列。

    按照《永安军步军操典》记载,从此处再前进二十步距离,负责指挥的将官便可以自行其事,根据战场态势决定阵型。

    二十步,永安军阵中号令声不断响起,十五步,刀牌手加快行进度,十步,刀牌手跑着站于最前,五步,进攻队列已成。

    几排刀牌手立于最前,神后则是成群手持精钢虎枪的长枪手,随着王大勇系着红丝带的大刀一扬。

    永安军军阵中忽的爆出一阵山呼海啸般的阵吼。

    “万胜!”“万胜!!”

    吼声中,永安军将士的步伐逐渐加快,开始集体冲锋。

    包炳在城头看着这一幕简直是惊愕的的无法出话来,永安军从行军到换阵进攻,无不是整齐的好似一个人。

    当真是号令严明,即使主将萧亦不在阵中,却也能如常行军变阵,这才是真正的强军!

    惊愕同时,包炳心间亦再无一丝忧虑,这样的军队用来剿匪实是屈用了。

    此次到来的正是永安军陷阵四营,在这两千余披甲战兵的集体冲击之下,大地仿佛都在战栗不止。

    这些贼匪毫无斗志,刚刚的意气风顿时化作虚无,在永安军冲击后不到一刻钟,震惊片刻,居然轰然退去。

    这种退去不是有秩序的撤离,而是四散奔跑,就连那骑着马的贼都跑在最前面,没有一点聚拢战斗的心思。

    此刻,战场上便出现了这样滑稽的一幕,刚刚还是叫嚣甚重的贼寇,个个头都不回的亡命奔逃。

    王大勇、郑错与其他的永安军将官皆都是目瞪口呆,其溃散度之快,为诸人多年所见之最。

    郑错一抱拳,仍是面色严肃,道:“将军,是否继续追贼?”

    闻言,王大勇略一皱眉,这还是他头一次独自领兵作战,以往都习惯了听从萧亦的命令行事,此次还颇有些不习惯。

    沉吟半晌,王大勇道:“传本官军令,一总哨继续追击,但切记不可鲁莽,临行前军门特意嘱咐本官,要尽量减少弟兄们的伤亡,若一总哨遇贼大部可立即退往中军。”

    郑错一抱拳:“遵令!”

    包炳在城上见到贼匪四散而逃,若是一般的官兵早都四散而追,这可是绞立功的大好时机,谁会放着军功不要?

    但永安军却并没有四散而追破坏阵型,只是从其中分出一股约莫两百余人的总哨追击。

    其余人经过简单的换阵,竟然再次踏着整齐的步子往东而去,目标正是那栲栳山。

    这种种所见,令城头的聚落所将官无不惊叹。
………………………………

第三百八十五章:控军台上显真情

    第三百八十五章:控军台上显真情

    王大勇等人率永安军陷阵营围剿贼寇,在各地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都不明白萧亦的做法到底为的是什么。: 。

    在他们眼中,那些贼匪虽然危害不如‘蒙’古人与后金鞑子,但却也不是好招惹的。

    萧亦出兵的每一处都在大同镇为祸多年,前几任的总兵不是不想剿,而是碍于耗资甚重有心无力。

    例如栲栳山的贼匪占据山坳之中,多年以来早成了千人以上的规模,官军若想将其剿灭,起码要集结三千兵乃至五千兵。

    仅仅是来往的军粮、军械与银两耗费便是巨大,很多人对这种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的事根本提不起兴趣。

    即便是与韩世猛一样有心想剿匪的也要处处受到掣肘,镇城官兵还要用来防备镇城,平日还怕不够用,想剿匪就不得不从各地的卫所‘抽’调卫所兵。

    只是这样一来,涉及到的条条款款就更多了。

    韩世猛到任以来,多次厉兵秣马‘欲’‘荡’平贼寇,但商议许久竟无人支持,正赶上前年的林丹汗劫掠大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