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手,而最中央的三名长枪手才是主力。
萧亦知道这样分还有许多漏洞,但是自己最初靠火器制胜的想法却是无法实施。也就只能仿效戚家军了,却依旧是盔甲武器人员都是严重不足,只能这样了。
所有装备到位之后已是正午,所有人包括黄阳都建议萧亦避过正午再训练,萧亦却是有苦难言,自己知道皇太极就是这几日来到京师,时间已是不多,却又不能和他们说。
这并不是萧亦不信任他们,只是有些事,即使是亲兄弟也是不方便告知。
在其他人的眼里萧亦是一意孤行,正午太阳当头,萧亦就让黄阳他们把士兵们叫出来。士兵们已经是懒散惯了,几日前他们还是民勇,即便是卢象升,事情如此之多,却也不能立刻就在却好武器装备的情况下操练民勇。况且卢象升认为仅凭这几日的操练,这些民勇不会有丝毫变化。
萧亦叫出民勇,大部分都不愿意出来。出来见到萧亦拿着戚家刀站在临时搭建的一个小台上,有些人甚至悄悄道“不就是有把戚家刀,装什么装。”
萧亦听到了下面的窃窃私语,并不意外,道“你们都想知道我为什么叫你们出来,没错!是今日起我们就要操练起来!”
萧亦还未说完,下面一个民勇就酸酸的道“卢象升大人都没有让我们操练,凭什么你就行?”
萧亦没有回答,只当没听见,继续道“你们要知道,奴酋皇太极的数万女真兵马就在百里,甚至几十里外,随时都有可能打到这里来!到时候,看着鞑子们烧了你们的房子,伤害你们的妻儿,毁了你们的一切,你们却什么都做不了,或者是什么都不做!你们不感觉到可耻吗?!”
看着台下静默起来,萧亦继续道,“是,或许你们以为奴贼势大,但是别忘了,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是大明!这里是我们的家!各地官军都在入卫的路上,我知道你们或许对官军有些看法,但是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奴贼打过来却什么都不做。所以,兄弟们,操练起来!”
萧亦说完,史路黄阳几个当先大吼,“保卫家园!”
“保卫家园!”
义勇们的积极性终于被萧亦调动起来,但是这么操练真的会有用吗,萧亦看着周围的义勇们,他给了他们信心,他自己却没有信心。不过,无论有没有信心,萧亦只知道,这件事只能这么做。
闭上眼,萧亦喃喃道,“希望会成功吧。”
………………………………
第二十六章:紧张局势
这一整日萧亦让他们练的都是队形,萧亦心知这么短的时间内训练其他的是不会有成色的,唯有练好鸳鸯阵队形,练熟小队配合,晚上萧亦又让每个小队自己推选出来一个临时的小队长,以便战时统筹指挥。
一整日练的这些民勇是苦不堪言,但是看见萧亦与他们一起训练,从未躲到营帐内一步。看萧亦如此,众人皆是咬着牙坚持。
傍晚,萧亦也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回道营帐。刚刚躺下,王大虎便问道“大哥,这么练有用吗?”
萧亦道“有用,比直接操练砍杀有用多了。”
见得萧亦如此回答,王大虎也是不再询问,石刚笑着道“好久没这么劳累过了,俺也是累极,小伙子们快些睡觉,明天还要训练呢!”
“好嘞石哥!”这小子叫刘胜,这小子白日训练也是颇为勤奋,白日训练被石刚踢了屁股,却丝毫不记仇,慢慢喝石刚打的火热起来,有道是臭味相投便是如此。
这半日下来,石刚虽说是指挥,但是劳累程度皆是不必其他人差,况且石刚的性子半日下来大家都摸清楚了,看着粗狂,内中还是很好相处的。
众人打趣了会,由于太过劳累,纷纷沉沉睡去。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太阳刚有些露头。
卢象升昨夜在此处理事务过晚便在此沉沉睡去,这一早却被一声声喊杀声惊醒。以为是有贼来袭,忙出帐查看。却见周围兵士皆在三三两两的居然一起看着什么,卢象升两个弟弟卢象观和卢象晋和一堆将官却是也在看着,不时私语些什么。
卢象升问道“幼哲,大家都在看什么?”
卢象观略有笑意的道:“大人,你看,又是萧亦那部在操练,有人说自昨日午时起那萧亦就带着这一百来人在不断操练。”
卢象晋也是点头,赞许的道:“是啊,本来我还没有注意,谁知萧亦今日又是早早起来操练。若是手下各营管队皆如萧亦,我等也就不必再多费心。”一名百户官掐笑道:“还是大人慧眼识珍。”其后各将官不断附和。
卢象升看去,只见二十几队民勇在不断的操练着,卢象升看着这阵型不断惊奇,此阵既发挥了长枪正面的优势,又避免了长枪无法防备侧翼袭击的短处,难道这就是鸳鸯阵?居然如此奇特。
萧亦立于小台之上,拿着戚家刀皱着眉看着场内操练,一会拿着刀指指那,一会拿着刀指指这。然后在操练队伍里面的石刚等人就上前纠正他们的错误,并对他们示范,跟着一起练习。
萧亦看了眼天空,幸好今日太阳不大,相比昨日略有凉爽,这才能更好的操练。昨天一日的操练,萧亦深感无力,这还是新招募的民勇,这要是换成了那些安逸惯了的兵痞子、兵油子们,萧亦自问没那个信心能几日练出点形。但是换了这些义勇,义勇们积极性已是被自己调动起来,再加上是保卫自己的家园,训练都是十分刻苦卖力,成效自是很高。
昨日虽说仅有半日的训练,但是那半日只是在练队形,今日一早,居然没有花多少时间就组成了一个队形。萧亦看着义勇们手中拿着简陋的武器却还是在卖力的训练,就觉得自己十分无能,对不起他们,等自己有了赏银,必然要将其武装起来,成为自己的一支私兵,只为他萧亦作战的士兵。
乌云渐渐散去,到了午时,又是烈日当空。其他民勇们都是懒懒散散的行走在营地中,有些戏谑的看着依旧还在操练的萧亦那部民勇,谈论着。
有些民勇甚至讥讽的道,
“真不知那萧亦在想些什么,想仅仅靠着百来号人便打败鞑子么。”
“就是,这不是白用功么,练这么几天有什么用。”
这不止是一些民勇的想法,就连大多数将官、卢象观。卢象晋、卢象升也皆是如此认为。不然卢象升就不会不操练民勇了,卢象升也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练不出任何效果。卢象升见到萧亦如此操练也只是惊异了一番,但是并没有在意。
时光缓缓过去,转眼到了十二月十九日,萧亦操练的第四日。这一日一大早,萧亦看着已是有些些许雏形的队列,欣慰不已,这些时日的操练总算没有白费。
萧亦知后世军队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军魂,而一支军队若要成就军魂那就必然要拥有铁的意志,铁打的队列,无论怎样都不变。行军在外,仅仅从队列严整否,一支强军和一支弱旅便可让人一眼瞧出。
萧亦这几日主要训练的就是队列的拆分、集合和队列转变成小队模式的速度。只有这些最基本的先练上来了,让队列中的所有人仿佛是一个人,那才有了一支强军的雏形。虽然这百号人的队列还是略显松垮,转换速度还是略慢了些。
不过相比那些其他的松松散散的义勇来说,已经好了太多。起码这几日以来,每个人都熟记了自己的位置,自己在小队中发挥的作用,再加上各小队的小队长,萧亦相信,这一百人,发挥出来的力量会比正常两百义勇的力量,更强!
这一日卢象升要进行全军动员,今晨已经是拔营。说明卢象升已经招满人数,萧亦带领自己的百人队行至临时搭立的校场。此时这里纷乱无比,各个民勇慌乱的来回奔跑,卢象升早早的就站在大台之上。而卢象观,卢象晋立于他的身后,三人身上皆是穿着军中少有的绵甲。
卢象升皱着眉看着纷乱的场地,明末万人的集结一般是要花费很久的,明末的军队一般都是久未操练,集结一次就像过一次年那样罕见。别说这些毫无经过训练的民勇,就是卫所军千人集结完毕最少也要花费一炷香的时间。
卢象升心中早已打算这次立功之后去外编练新军,所以这些民勇他就没有任何训练。卢象升忽然看到一块方人队缓缓前行过来,和周围慌乱的民勇们相比,这块略显整齐的方队就显得太过于整齐,太过显眼了。
终于,民勇们集结完毕。而萧亦这边的人早已集结完有些时候,其他民勇窃窃私语,而萧亦这边的人就看着其他人慌乱的来回跑动。心中鄙视之情早已写在脸上,其余的民勇也是有人羞愧的低下头。
卢象升见终是集结完毕,手握马刀,踏出一步,高声道“我卢象升多谢大家能不惧自己的安微随我入卫京师,到时立下军功我一定会为大家禀明皇上请求赏赐。”
下面诸将官齐齐一声大吼:“愿随大人守卫京师!”
其后万人民勇也是跟随着大吼“愿随大人守卫京师!”
虽然并不齐整,但是万人的大喊却也是显得十分响亮,卢象升满意的听着吼声,这是昨夜的会议商量好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军心,看来效果还不错。
卢象升一招手,立时悄无声息,卢象升才抽出佩刀,指向京师的方向,倾尽全力大吼,“全军开拔!守卫京师!”
崇祯二年十二月十九日,袁崇焕率领九千关宁铁骑奔驰三百余里先皇太极一步到达京师广渠门外。同日,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候世禄亦率勤王军至北京德胜门外扎营。勤王军要求进京修整,被拒绝。
大明早便有勤王军不得进京修整的规矩,不得已,诸路勤王军皆在人困马乏的状态下于北京城外扎营。
此时北京城外已是大军云集,已然是烽火欲起。
………………………………
第二十七章:大战将至!
崇祯二年十二月二十日,皇太极亲率八旗左右翼与蒙古联军十数万,兵临北京城下。袁崇焕率关宁铁骑抵达北京城沙窝门扎营,两军对峙于北京城下。袁崇焕殊不知自己已是面临两面受敌的境地,正在积极调动军队备战后金。
紫禁城,皇极殿,朝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大殿纷争不止。
“皇上,臣等请求拘押袁崇焕!”议郎蔡中正大喊。
御史李邦华也是出列疾呼,道“袁崇焕欺君王国,擅杀毛文龙,与后金私自议和。种种罪行,其罪当诛啊!”
随后各言官御史皆是纷纷下跪,“臣等请杀袁崇焕!”
兵部尚书陈新甲看着这帮御史大夫暗自摇了摇头,国难当头,只有袁崇焕等几人千里入援,这已经足以说明问题。这帮御史当次之时不思如何保卫京师居然还在怂恿皇帝杀袁崇焕。但是这些想法他也只能在心里想想的,在心里为袁崇焕默哀一番,说出来实在是自找不快。
内阁首辅李标此次却是随众臣下跪,请杀袁崇焕。陈新甲见了,叹息一口气,也随着跪下,却是不言一语。
自阉党被诛灭,东林势力再起。朝中几乎全部是东林党人,言官御史亦尽皆是东林党人,即便是首辅李标也不敢朝堂之上与这些言官御史作对,不然这些人会把你几十年前的老底子都揭露出来给你打压下去。
崇祯见群臣尽皆伏跪,就连内阁首辅李标,兵部尚书陈新甲都附议。崇祯揉揉生疼的脑袋,缓缓道“可有罪证。”
果不其然,御史李邦华从衣袖之中拿出卷卷纸信,递上道,“臣有铁证可证袁崇焕欺君卖国,私通蒙古、妄议五年平辽等二十一条大罪,条条可致死罪。”
崇祯一下来了兴趣,本来他也是很不满袁崇焕擅自杀毛文龙的,崇祯认为毛文龙还有些牵制作用。但是既然毛文龙已死,方倚袁崇焕,所以也就嘉奖了事,他也很好奇,到底袁崇焕干了些什么。
秉笔太监王承恩将纸信递给崇祯,崇祯的表情慢慢由最初的好奇,变为惊讶,再到震惊,最后竟是气的浑身发抖。起身指着李邦华,将纸信扔到地上,道“这这这,这些可都是真的?”
李邦华跪于阶下,高声道,“若不属实,臣等愿身死!”其后诸臣皆是跟随大喊,“若不属实,臣等皆死!”
崇祯气急,大喊“来人!给我将袁崇焕押进京师!”
兵部尚书陈新甲忽的出列,道“皇上不可!此时逮捕袁崇焕为大忌,此时勤王军主力为袁崇焕所部辽东军,逮捕袁崇焕怕是会激起兵变。况且,奴贼势大,此时逮捕勤王军主帅怕是京城有失啊。”
陈新甲所言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兵变一词在这些文臣的眼里可谓是大不讳。早在崇祯元年辽东就有一次兵变,那次还是袁崇焕单骑入营方得平息。再加上陈新甲所言,崇祯才忽的想起,此时京城外还围着十万的后金军,此时逮捕袁崇焕实在不明智。
崇祯只得暂时忍受怒气,道“陈爱卿所言甚合朕意,朕命你带人出城犒劳各路勤王大军,切记,万不可让其入城。”
陈新甲心中憋屈,此时后金大军就在城外,谁想出去,不过皇命不可违,只有硬着头皮道了一声是。
此时卢象升已经进入京师,昨日和满桂等军一同到达京师,守门太监听得是卢象升的勤王军就立即报知崇祯,经过商议崇祯准其入城,其招募的万人义勇也就分散在德胜门城墙之上,协助京营防守。
萧亦此时正位于这座城墙之上,他和他的一百多人就和一队京营一齐负责这一块的城墙防备,京营将士皆是身着靓丽金光闪闪的大铠甲。看着连鸳鸯战袍的义勇们都是在那嗤笑不已,王大虎石刚这种暴脾气若不是萧亦几人拦着早就去和那些京营的人干上一架了。
说起京营,此时京营可不像明初,完全就是空壳子,现在京营完全就是一个花架子。五十万的兵额,真正的人连十万都不到,大都是京城权贵之子,平时根本就不操练。
皇帝一来巡视,就赶紧穿上鲜艳的铠甲去做做样子,弄的崇祯和有些不明所以的大臣还以为京师五十万京营皆在,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
萧亦看着石刚几人用着羡慕的眼神,萧亦低声道,“别看这些人鲜光亮丽的,都是表面现象,我就和你们打个赌,一旦奴贼来攻,这些人一定是最先跑的。”
石刚诧异的道,“不会吧,他们一个个人高马大的,还穿着这么精良的铠甲。”黄阳也是道,“是啊,他们可是京营啊,京营的战绩大明谁人不知,京师足有五十万京营,都是全大明最为精锐的部队。”
萧亦心中冷笑,全大明最精锐?这只是个表面现象而已,铠甲是花架子,做出来的样子也是故意的,他们的战斗力别说最精锐,萧亦相信他们就连自己仅仅训练了这几天的民夫都打不赢。
但是萧亦也是不再多说,笑而不语,给黄阳几人弄的莫名其妙。
城外后金军大营。一处防森严的营帐内,皇太极看着满目愧疚的阿济格,沉声问道,“赵率教真的让你给放跑了?”
豪格哈哈大笑,道“我也听说了,这小子不但放跑了赵率教,还被人一枪扎下头盔,还带着几万的满蒙联军追那个小子几十里也没追到。”
阿济格越听越愧疚,越愧疚就越愤怒,“豪格!”
皇太极摆摆手,失望的看着阿济格,道“朕给你大军,不是为了让你追一个小子跑的,你真是丢尽了女真人的脸。”
阿济格大吼,“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