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糙,这群杂碎又拿处默和处弼失踪的事情说事儿,老程,揍他们不?老哥哥已经准备好了。”尉迟恭撸胳膊网袖子,就要和文臣开干。
说程家人怎么无恶不作坏事做尽,这罪名程家人都承认。
可要说程家人通敌叛国?程家小公爷就不服了,不揍你就枉为程家郎。
见老流氓没动静,程怀亮战出了武将队伍。
………………………………
第20章 被耽误的职业喷子
“欧阳通,你放屁!”一声怒吼,几乎震得太极殿棚顶的砖瓦都要掉下来。
所有御史言官都闭嘴不说话,看向这个人的时候,整个太极殿里都没人说话了,静悄悄的,就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清楚。
所有御史言官都闭嘴不说话,看向这个人的时候,整个太极殿里都没人说话了,静悄悄的,就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清楚。
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程怀亮。
老郭和老闫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老郭结结巴巴的问,“老闫,我没看错吧?程家的杂碎这就要和御史言官对着喷了?”
文臣三巨头也是满眼不可相信,一个人正面刚一群御史言官?
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在说,那是一群职业喷子。
长孙无忌惋惜的看了一眼程怀亮,向后退了一步,在老郭耳边轻轻低估一声,“别见死不救,拉程家的杂碎一把,程家人绝不会叛国。”
老郭白了长孙无忌一眼,“弹劾程家别的事儿我或许会见死不救?可要说程家叛国……嘿嘿,就那群御史言官,在我面前连渣仔都不如。”
“当年洮州之战,一共失踪四人,我大哥二哥,还有工部尚书闫立德的亲侄子闫国霄,卫国公李靖之女云麾将军李银环。如果我程家人失踪算叛国,那你来说说,闫国霄怎么算?再者说,去边疆戍边三年镀镀金,回来就继承卢国公的爵位岂不更好?你和小爷说说,叛国通敌对他们三人来说有什么好处?”
“好样的。”老郭直接对着程怀亮竖起了大拇指,奶奶腿的,这混蛋是被武将官衔耽误的职业喷子。
老李彻底惊为天人,做梦也想不到,站出来和御史言官讲理的程怀亮,居然祸水东流。没错,失踪了四个人,凭啥直说程家叛国?
“程怀亮,你这是狡辩。现在弹劾的是你程家,和李家、闫家有什么关系?”欧阳通也没想到,程怀亮提及其他两家失踪的人。
“四个人是一起失踪的,凭什么直说我程家人叛国?”
“有可能……”欧阳通一时语塞,“有可能云麾将军和闫国霄战死疆场呢?”
“有可能?”武将队伍里站出来一个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卫国公李靖之子李长思,也是云麾将军李银环的亲弟弟,“欧阳通,你这是诅咒我姐死,还是说我姐叛国?”
李长思脸色铁青,““我姐十二岁参军,大战小战不下百次,每次都冲杀在前。四人一同去戍边,我姐同样失踪。你这意思是说我姐也通敌叛国了吗?你要说我姐叛国也没关系,左威卫大将军一职,至今是我姐挂名。你要说我姐叛国,你岂不是在质疑陛下没脑子,任用叛国者为大将军?”
“我……我没那么说。”欧阳通没想到李长思这时候会站出来,被李长思问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可我咋发现你就是这意思。”李长思双目怒瞪,“今天,你不把话说明白了,小爷打断你的狗腿。”
“李长思,这是在朝廷,还容不得你撒野。”欧阳通虽然声音很大,可一点底气都没有,身体也颤抖连连。
“长思,咱们以理服人,别吓唬他。”
李长思冷哼一声,退回武将队伍。
“欧阳通,当年陛下带领一众武将征战天下的时候你们在哪?贞观五年,慕容付允派兵袭扰洮州城,我大哥、我二哥、闫国霄三人带兵戍边的时候你们又在哪?程家人两代忠良,闫家两代忠良,都用鲜血去守卫家国,现在程家人和闫家人失踪,生死不明,你们一众杂碎却诬告他们通敌叛国?”
“耻辱,同为大唐朝臣,小爷与你们站在一个朝堂上相提并论,小爷觉得是一种耻辱。没有你们面前的一众武将,没有大唐是十几万将士,你们这群混蛋岂能站在这安安稳稳的喷人,这是他们拿命和鲜血换回来的。一个个臭不要脸的弹劾这个弹劾那个,不知羞耻!”
“再说说太医署,每年会派出去不下五十余人去边疆,充当军医。有战死的,有失踪的,难道失踪的医官也都通敌叛国了吗?老子今天就告诉你们,你们都不如太医署的御医,你们连给他们提鞋都不配。”
漂亮!
武将们从来不觉得医官是从八品的下贱人,相反每年征战,保护的最好的都是军医,程怀亮说的没错,每年战死沙场的军医不在少数。
虽然,和朝堂上的太医署医官不怎么接触,可今天他们发现,必须重新正视一下太医署,这他娘的是友军!
文臣三巨头叹息连连,欧阳通败了,这还弹劾个屁了?
欧阳通彻底不说话了,太府卿房遗爱缓缓站出来,对着老李深施一礼,“陛下,臣赞同程怀亮之言。程家人虽然臭名昭著,但绝对不会做出通敌叛国之事。”
老郭这时候也站了出来,“陛下,虽然臣是大唐第一代御史言官,干的就是喷人的勾当。可臣也觉得张大人说的对,老流氓一家子血性十足,绝对不会通敌叛国。”
“臣等附议。”武将们集体对老李施礼。
文臣三巨头相互对望一眼,随后也躬身施礼,长孙无忌带头说话,“臣三人也认为,程家人不会通敌叛国。”
啪!
闫立德站出来,趁着欧阳通愣神的功夫,一巴掌抽在欧阳通的脸上,“老夫虽然出了名的脾气好,轻易不动手。可你现在做的有辱文人,有辱你学过的圣人之言、百家之书。欧阳通,你不配做御史言官。老夫的弟弟阎立本,之所以把儿子闫国霄送去戍边,就是在告诉他,国家安宁来之不易,是用无数的生命和鲜血换回来的。”
欧阳通败了,败的体无完肤。耷拉着脑袋回到文臣的队伍。
御史言官们纷纷闪开身体,躲得远远地,生怕和欧阳通扯上关系,不出意外,欧阳通的仕途今日就此终结了。
老李叹了一口气,打了圆场,“众卿家,还有事情要奏禀吗?”
“陛下,臣有本奏。”一个胖乎乎的人站出来,对着老李一施礼。
老李一看,居然是傻儿子李泰的门人,文学馆的红人梁赞。
………………………………
第21章 停职反省
“梁爱卿,有何事要奏?”老李问的很心虚,他知道程怀亮挖了李泰的墙角,你这时候也跟着弹劾程怀亮……老李觉得自己微微有点堵。
“陛下,弹劾讲究证据。欧阳通大人明显就是诬陷。”梁赞恶狠狠的瞪了一眼欧阳通,得罪魏王殿下,老子要你好看,“臣建议暂停欧阳通兰台侍郎的职务,罚俸三月,禁足在家一年,停职反省,以待日后留用。”
欧阳通恨不得吐血,这转换也太大了?
程怀亮臭名昭著,怎么就得到老天的眷顾了?老天爷瞎眼了吗?
最让欧阳通气愤的是,豪礼送了整整一牛车,文学馆的人现在落井下石……是几个意思?
“臣……陛下,臣冤枉!”欧阳通立刻跪地不起,不断求饶。
“三位爱卿,你们以为此事如何处理最为妥当?”
罢官这种事,老李不会亲自动手,直接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丢给了文臣三巨头。
魏徽一直很气愤,弹劾程家叛国这么大的事情,不和带头大哥说,你们这是瞧不起谁呢?
一躬身,魏徽首先说话,“陛下,污蔑朝廷重臣,当流放千里。念及其父亲欧阳信本为国鞠躬尽瘁,从轻发落,臣赞同梁大人所言。”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也表示赞成,这群御史言官太不像话了,不杀鸡儆猴,他们似乎忘记谁才是大佬了。
“陛……陛下……”
欧阳通还想狡辩,老李一挥手,“内卫,拖出去。”
两名内卫礼金进殿,拖着大呼冤枉的欧阳通,直接丢出太极殿。
一瞬间,太极殿内清净了许多。老李的目光对准老闫和老郭。
老郭立刻站出,“陛下,晋阳公主、清河公主两位殿下,日前研究出全新的耕犁,现就放在殿外,请陛下恩准,把耕犁抬进来。”
老李点头,一挥手,两名内卫把曲辕犁抬进大殿。
大唐重武轻农,所以必须要用一个镇得住场面的人来管理农业。
老李思来想去,大唐第一代喷子郭怀仁最合适,再加上老郭是农业狂人,也乐意务农。
以往有人若是进献农业方面的宝贝,别说是老李,就算是工部的大门都进不去。可老郭献宝不一样,老郭说所有人就得听着,惹不起。
起初,所有人都没瞧上曲辕犁,可当郭怀仁介绍完最新式的耕犁之后,所有人都彻底惊为天人。
这不是宝贝,这根本就是奇珍啊!
老李看着激动异常的群臣,心里也是波澜无比,利国利民的事情,一直都是李世民想要的。
可问题是,那些文臣们打嘴炮还可以,要是真让他们提出点实质性的建议那就不行了。
老李比谁都清楚,大唐很穷,他也很穷。一个人穷怕了,就会给自己找点脸面添光的事情。可老李总觉得缺点什么,偏偏又想不起来。
“陛下,臣建议曲辕犁尽快普及下去,以长安周边郡县为中心,最快的时间扩散出去。”老郭深施一礼。
“准。”老李说完,瞥了一眼程怀亮,随后又看看老郭和老闫,“二位爱卿,这曲辕犁可有名字?”
老闫一愣,名字就叫曲辕犁啊。老闫似乎有点懂了,也顺着老李的目光瞄了一眼程怀亮。讲道理,老闫心里门清的很,曲辕犁绝壁是程家的杂碎弄出来的,那起新名字这种事,当然要程怀亮来了。
“陛下,文武百官都在,可以集思广益一下。”
老闫的话得到老李的赞成。
可偏偏所有人都不开口了,起名字这种事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名字起的优秀还行,起的不优秀……那就得备受指责了。
老李心里有想法却不能说,天知道那些御史言官会不会直接蹦出来反对。
有人也说出来几个名字,可所有人都觉得不满意。一瞬间,给曲辕犁起名字这件事就变得尴尬起来。
“陛下,臣常闻程家小公爷四书五经六艺样样精通,起名字这种事臣建议由程怀亮说说。”老郭眉毛一挑,一连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
文人的心都很黑,套路也很简单,抓住一件事往死里整,然后就顺其自然的在和老李唠唠玄武门那档子事儿,不让老李头疼是绝对不会罢休的。
现在,郭怀仁祸水东引,把费力不讨好的活直接丢给程怀亮。所有的御史言官开始铆足了劲儿,等着喷程怀亮。
不管你起什么名字,大伙喷就完了。真以为搞垮了欧阳通,其他御史言官就服了?被傻了,这就是一群撵不死的蚂蚱。
老李一脸期待,文臣三巨头一脸玩味儿。
老流氓看郭怀仁的时候咬牙切齿的,这是把程怀亮推进火坑了,“老东西,早晚老子抽死你。”
“抽我?”老郭白了老流氓一眼,“来来来,你现在就抽我。没事,我不反抗,就站在这让你抽。抽完让我夫人和你好好讲讲理。”
“呸,臭不要脸。”老程牙齿咬得吱吱作响,偏偏拿郭怀仁没辙。
程怀亮扫了一眼跃跃欲试的御史言官,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一个不屑的弧度,“你们是不是在想,小爷不管起什么名,你们都喷我?”
御史言官们被拆穿,个个愤怒无比。
“程怀亮,你不要仗着自己是未来驸马,就横行无忌作威作福。告诉你,长安城几百双眼睛盯着你呢。”一名御史言官气得胡子直抖。
“小爷就仗着自己是未来驸马,胡作非为怎么了?”
程怀亮一挑眉毛,“我懂事的时候起,我娘就和我说,我打小胃口就不好,长大了只能吃软饭。”
“有种你来打我啊?要不要小爷抽空穿上驸马都尉的朝服,在长安城里继续为非作歹?”
我糙!
几乎所有人都在心里对程怀亮竖起中指,能把吃软饭说的这么清新脱俗的,程怀亮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说话的御史言官嘴巴张的大大的,做梦也没想到,一个人可以无耻到如此程度。
“陛下,臣也觉得曲辕犁这个名字不怎么样。”程怀亮抿抿嘴,他明白老李要的是什么。
“爱卿,你以为取什么名字为好呢?”老李期待无比,双眼放光。
御史言官们的拳头都攥的死死的,只要名字说出来,大伙儿也不用管名字好坏,集体站出来喷他就完了。
“贞观犁!”
程怀亮掷地有声!
………………………………
第22章 何为忠良?
老李听到这个名字之后,激动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喘着粗重的气息,欣喜若狂。
别人或许不理解这三个字的分量,可老李清楚,程家的杂碎这是明目张胆的给他谋名声呢。
什么是忠臣?
不是满嘴仁义道德的御史言官!
不是动不动就撞柱子的御史言官。
不是玩嘴炮儿的御史言官!
是程家杂碎这样,真正为皇家谋福利的。
老李搓搓手,到底是一家人,不会说两家话。
“陛下,臣认为陛下登基至今,朝堂风气良好、政策清明。陛下推广之后,天下百姓都会得到真正的实惠。臣还认为,陛下没必要让别人去歌功颂德,只要知道,让他们吃饱穿暖的皇帝是您就够了。”
“贞观犁,这个名字当之无愧。臣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发明以贞观年明明。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大唐必定走向辉煌,也会在历史的卷轴上留下浓重的一笔。陛下的丰功伟绩,必当千秋万代,世世流传。”
老李激动了,程怀亮这马屁拍的老李爽的不要不要的。
可御史言官们却不同,已经有人跃跃欲试的要跳出来反对。他们当然不会反对贞观犁这个名字,而是要弹劾“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谄媚奸佞。
魏徽咳嗽一声,所有御史言官立马不做声了。
抬起头,魏徽神色复杂的看着老李。
魏徽已经不年轻,头发和花白了,和老李对着怼了一辈子,这次突然间有点不知道怎么选择了。
老李心里一紧,光禄大夫要亲自出来找茬?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也微微有点慌,别的时候可以撞柱子,可以劝谏,现在不行。
终于,在几个人的注释下,魏徽弓腰施礼,“陛下,臣同意程怀亮建议,也觉得贞观年的发明,以贞观命名也最为恰当,正如程怀亮说的,陛下丰功伟绩,必当名留青史。”
有带头大哥说话了,其他御史言官也不敢做多说什么。欧阳通就是最好的例子,分不清大小王,仕途也就结束了。
文武百官集体跪拜李世民,高呼万岁。
老李异常一激动,可在角落里,和程怀亮站在一起的一位将军,却踹了程怀亮一脚。
“侯叔叔,何故殴打小侄?”程怀亮一连委屈,这群老杀才怎么都和老流氓一个德行?
“给文官谋福利?你这一众武将叔伯呢?”侯君集恨铁不成钢,“今天,要是说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