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元辅- 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非要按地域大小来算,这几乎等于丢了一个辽东或者宣府、大同两镇之和的大小。

    察罕浩特虽然没什么东西值得明人去抢,但万一李成梁疯了呢,或者想混个听起来很大的军功呢?汉人喜欢“直捣黄龙”,觉得那是泼天大功,李成梁万一也想着玩这样一出,跑去把察罕浩特给拿了,怎么办?

    虽说察罕浩特没什么东西可抢,就算被李成梁打下也并不让图们心疼,可是那毕竟是他扎萨克图图们大汗的驻牧地,乃是理论上的“首都”,说丢就丢未免面上难看啊。

    况且,那朵颜三卫之地也不能说丢就丢,要不然将来自己东归,岂不是就直面明人的大军了?倘若明人真要恢复大宁镇,将来还想南下抢掠?怕不是只能每天担心明人打到自家门口了!

    自从库登汗东迁,察哈尔部最大的功绩就是重新征服朵颜三卫,使他们再次成为蒙古的附庸(本身也是蒙古人),若是在自己手上丢失,那就算西征成功,似乎也未见得能加强大汗的威势,毕竟土默特只是内部争夺彻辰汗的宝座,并没有说要不服察哈尔汗庭,而丢失朵颜三卫却是正儿八经地“割地”。

    只是现在大军出动,刚走到最西边,正要进入土默特,如今一仗没打又撤回去,好像也不是很合适……

    布日哈图忽然道:“大汗,对于此事,臣有些看法。”

    图们汗皱着眉头,看了他一眼,道:“说吧。”

    布日哈图道:“以大汗之睿智,定然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的道理,如果此时放弃西征而回转,则无异于向世人表示,大汗中计了——中了明人调虎离山之计。”

    图们汗面色一冷:“调虎离山?”

    “不错。”布日哈图面色平静地道:“明人此前对于漠南蒙古左右两翼进行打击,常常都是胡乱出招、毫无章法,而这一次则恰恰相反,变得极有策略,甚至一改过去由某处督臣、抚臣挟一镇之地行事的作风,变成了通盘规划……”

    “你说得仔细些。”图们汗忽然不想计较布日哈图说话有些让他伤自尊的事,而是谨慎起来,希望听得更明白。

    “臣遵旨。”布日哈图点了点头,对这位名义上的大元皇帝道:“不知大汗可曾注意,以前明人对我蒙古,无论是防守还是进攻,都是由某处总督甚至某处巡抚决定战守,这样一来,该督抚能动用的兵力也好、财力物力也罢,都十分有限,无法下出一盘大棋,只能小打小闹。”

    “譬如说蓟辽总督忽然想出兵,那么不管他是对朵颜三卫有企图,还是对察哈尔部有企图,甚或对内喀尔喀有企图,他能做的事情都无非是让戚继光出兵,或者让李成梁出兵,了不起戚继光和李成梁一起出兵。而除此之外,不会有明人的其他镇出手帮他,如宣府、大同就一定不会配合他做出什么来,更别提山西亦或更远的边镇,那些边镇会认为此事与他们毫无关系。”

    “然而这一次却完全不同。”布日哈图看着眉头越皱越深的图们汗,进一步分析道:“大汗不妨回头看看本次漠南发生的事情,其实是一环接一环的,环环相扣,不仅每一步都有计较,而且每一步都有随时变化的可能。”

    图们听得有些迷糊,问道:“比如说?”

    “臣一步步来给大汗分析吧。”布日哈图发现图们汗虽有大志,但脑子反应似乎并不快,估计要么是志大才疏,要么是“有智而迟”(语出陈寿《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夫陈宫有智而迟”,指有计谋但来得慢,遇到事情需要仔细思考很久才能推导明白),而现在事情紧急,那只好自己帮他赶紧分析清楚了。

    布日哈图道:“此次漠南之事,起因自然是土默特彻辰汗薨逝,而明人的举动,从事后来看可以发现,他们是早有预谋的,而绝非临时起意、临时决断。”

    “哦?明人早就知道阿拉坦汗(俺答汗的蒙语说法)要去世了?”图们有些诧异,因为这事连他都不知道。

    “原先谁也没想到这一点,但从事后明人的举动来看,的确如此。”布日哈图叹息道:“先不谈明人怎么知道的,也许他们只是一直在等待这样一个机会也说不定,我们先来看看明人是如何应对的。”

    “嗯,不错,你接着说。”图们很高兴布日哈图能分得清重点。

    布日哈图便道:“朱家皇帝在得知我额布格去世的第二天,就做了一系列的安排,分别是:特命高务实为钦差册封顺义王事务全权使臣,北上出塞主持册封相关一应事宜;

    谕令宣大总督郑洛调兵保护钦使并配合册封;

    谕令陕西三边总督高文荐谨守边关并配合册封事宜;

    谕令万全都司(宣府)、山西行都司(大同)、山西都司(山西)等各镇调集兵马随时应变;

    谕令蓟辽总督梁梦龙、蓟镇总兵戚继光、辽东总兵李成梁等边镇大员时刻戒备,监视我蒙古察哈尔、朵颜、泰宁等部动向,随时奏报。”

    图们汗因为左翼蒙古跟大明关系恶劣,得知大明的情报很少,远不如土默特方面得知情报容易——他们土默特人可以在边关贸易,顺便就能看到大明的邸报,而大明的邸报是会把圣旨转载抄出的。所以至少这些明面上的情报,只要愿意搜集,一定能分析出一些东西来。

    当然,蒙古人中有这种政治思维的人也少得可怜,但布日哈图恰巧是其中一个。

    图们汗一听,脸色就难看起来了,沉声道:“这小皇帝第二天就下了这么多圣旨,几乎把九边各镇全部谕令了一次?”然后又皱眉道:“而且,他让好几镇的总督、巡抚和总兵们配合高务实?本汗没记错的话,这个高务实虽然是高拱之侄,又是个什么状元,但官职不高吧?那些督抚总兵能听他的安排?”

    布日哈图正色道:“高务实未及弱冠,官职嘛,好像也的确不太高,臣忘了他具体是几品,但肯定最多五品。不过,他并非只是大汗所说的‘高拱之侄、六首状元’,更关键的是,他做过万历小皇帝十年的伴读和观政……可以这么说,如果万历小皇帝心中有一个最亲信的大臣,那这个人必然是高务实。”

    图们汗皱眉道:“你的意思莫非是说,漠南这一连串的变故,竟然是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家伙做出来的?”

    布日哈图斩钉截铁地道:“正是!”

    图们盯着他的眼睛,沉声道:“说出你的理由。”

    …………………………

    感谢书友“zhou4770”、“揽月123”的月票支持,谢谢!继续求个订阅和各种票票!


………………………………

第063章 布日哈图说图们(下)

    布日哈图道:“首先请大汗注意一点,高务实这次的钦差头衔很是奇怪。”

    图们汗皱了皱眉:“有何奇怪,不就是册封那所谓的顺义王么?”土默特既受北元朝廷册封,又受大明的册封,这对他图们来说可一直都是心里的一根刺,平时根本不愿意直面,更不会细细去思考高务实的什么钦差头衔有什么讲究。

    而布日哈图却道:“高务实此次的头衔是‘钦差册封顺义王事务全权使臣’,与明人皇帝平时给予钦差的头衔相比,最明显的一条就是多了‘全权’二字,不仅如此,在给了这个头衔之后,那道圣旨还紧接着明确地说明了他此行的任务和权力,就是‘北上出塞主持册封相关一应事宜’……

    大汗应当知道,明人的圣旨,用语一贯谨慎,通常是不可能出现歧义的,而这两句话其实就是充分的点明了一件事:顺义王的册封,不管最后是册封谁,也不管需要什么配合,万历小皇帝已经完完全全交给高务实来决定了——只要是跟册封有关的事,所有涉及到的各镇督抚和总兵等员,都要听从高务实的统一安排。”

    图们汗大为惊讶,甚至有些目瞪口呆,愕然半晌,才问道:“这是真的?这样的大事,小皇帝直接交给他的这个小同窗,问都不问了?你确定没弄错那圣旨的意思?”

    “臣可以确定,并且后续发生的事情,也都可以为臣佐证。”布日哈图面无惧色,平静地回答道。

    图们汗目光闪烁了几下,面色越发慎重起来,点头道:“好,你继续说。”

    布日哈图道:“接下来,高务实带兵出关,但却没有直接去归化城主持册封,也没有去大板升城与把汉那吉相见,反而莫名其妙的去找了脱脱。”

    “那又如何?”图们汗不解地问:“脱脱名头虽大,毕竟手底下只有六千人,找他有什么用,难道高务实疯了,要立他做顺义王?”

    “那自然毫无可能。”布日哈图摇头道:“他去找脱脱,一开始看来是有些莫名其妙,甚至显得有些乱来,就像分不清主次一般。但后来的情况却证明,他这一手完全是有预谋的,因为脱脱和把汉那吉二人,正好可以形成完美的互补。”

    “完美的互补?怎么个互补法?”

    布日哈图道:“把汉那吉拥兵整个西哨,实力强大,但是由于他没打过什么大仗,在军中威望不行,作战能力也很难说;恰台吉本部很弱,即便加上三千大汗护卫军,也算不上多强,可是他是彻辰汗第一信重的义子,是哲别神射,是土默特第一悍将,其军中威望,在土默特除了彻辰汗本人生前,不逊于任何人,包括我的额赤格。”

    他说着,叹了口气:“大汗您看,他们两人配合在一块,是不是就什么都齐活了?要实力有实力,要威望有威望。”

    图们汗这下子明白了一些,点头道:“你的意思是说,他们两个联手起来,不光恰台吉部的实力,就连大成台吉部的实力也能充分发挥了?”

    “正是,而且不止如此,他二人一联手,土默特内部敢于反对的人,恐怕就只剩下家父一人了,即便钟金哈屯也万万不敢对抗,甚至她本来就不会对抗。”

    “不敢对抗,甚至本来就不会对抗?”图们汗皱眉道:“为什么?阿拉坦汗去世之后,钟金哈屯不是摄政么?”

    布日哈图面露嘲讽:“她摄政?她拿什么摄政?在大成台吉和恰台吉联手之后,论实力她能挡住他们二人吗?不能,除非她倒向我阿布。”

    “那她怎么就不倒向你阿布呢?”图们汗又问。

    “因为她的实力和地位不仅仅来自于哈屯这个称号,更多的是来自于她掌握着东哨与大明的互市!”

    布日哈图目光冰冷,说道:“高务实既然能想到拉拢脱脱,又怎会想不到拉拢钟金哈屯?况且,拉拢钟金哈屯可不是什么难事……不说他这个全权使臣有决定顺义王归属的权力,单说他是京华的东家,他就能逼得钟金哈屯不得不听他的命令行事。否则的话,大汗可以想一想,要是京华不跟东哨交易,东哨上哪弄到足够的货物去?”

    图们对贸易不是很了解,但对这话还是有些怀疑,问道:“怎么,大明的其他商人难道就不能顶替京华商社?”

    问得好,理论上来说大明的民间商业现在其实相当发达了,京华不做,应该多的是人想做才对嘛。

    然而布日哈图淡淡地道:“或许能,但他们敢吗?”

    图们汗一愣:“为什么不敢?这互市不是明人朝廷开设的么,又不是走私,他们怕什么?”

    “大汗对京华的实力可能有些不了解,臣这么说吧:在大明,至少在大明北部诸省,商人们或许连皇帝都不怕,因为他们背后都有各自支持的文官会为他们说话,但他们一定怕高务实,一定怕京华。

    只要京华想要对付他们,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要么拿着钱买不到货,要么自家产了货物却运不出去,要么运了货出去却无人敢收,甚至……路上被流寇山匪打劫也是说不好的。

    而且还有一种更厉害的手段,就是当他们买货的时候,发现货物全被京华高价收走了;他们卖货的时候,发现京华在当地亏本倾销……总而言之就是,无论这买卖你想怎么做,你都是亏本赚吆喝。

    大汗您想想,哪个商人肯这样做?所以,不听京华的招呼,在大明北部诸省,做什么生意都是寸步难行。”

    图们汗好一阵咋舌,然后咽了口吐沫,问道:“可这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么,京华这样干,自己也亏本啊。”

    “但他高务实亏得起啊,况且,他有这样的大的财力,他就可以把控所有的货物,到时候这些货物只有他手里才有,他要坐地涨价,别人也只能干瞪眼不是?”

    图们汗第一次知道还能这样玩,呆了好半晌才道:“你接着说。”

    “所以,钟金哈屯肯定也会被高务实‘说服’,就算现在还没有,也不过早晚而已,否则她的根基就要丢了。”布日哈图看着图们,问道:“现在大汗应该知道,整个土默特还有几分是属于‘蒙古’的了吧?”

    图们汗当然听得出来,他的意思是只有辛爱黄台吉还心向蒙古,其他人不管是把汉那吉,还是钟金哈屯,乃至脱脱恰台吉,都已经倒在了明人的互市炮弹之下,跪地臣服,站不起来了。

    换句话说,如果他图们汗不支持辛爱黄台吉,等辛爱被击败,整个土默特只怕就要改姓为“明”,而不是姓“蒙”了。

    图们汗脸色阴冷,仿佛能滴下水来,森然问道:“那么后来戚继光和李成梁父子的举动呢,你为何说是调虎离山,甚至环环相扣?”

    布日哈图道:“大汗,你不觉得戚继光和李成梁父子出动的时机太巧合了吗?最开始的时候,传出的消息是戚继光、李成梁都在厉兵秣马,但我们觉得他们只是故布疑阵……请大汗注意,如果大汗没有西征的话,很有可能他们就真的只是故布疑阵。”

    “怎么说?”

    布日哈图反问道:“大汗若不动,我阿布有几成胜算?”

    “这个……”图们摇头道:“不是我说丧气话,你阿布获胜的可能性不超过五成。”

    “多谢大汗照顾我阿布颜面。”布日哈图苦笑道:“其实依臣之见,我阿布的胜算最多不超过三成。”

    他说着,面现忧色:“甚至臣还担心,阿布因为等着大汗前去增援,可能会忽视一件巨大的危机。”

    “嗯?什么危机?”图们汗皱眉问道。

    “阿布觉得,把汉那吉应该会先去归化城宣布自己是土默特彻辰汗,然后才名正言顺的出兵攻打他,所以万一把汉那吉不急着宣布自己继位彻辰汗,而是先去偷袭我阿布的话……我担心阿布毫无防备,会吃些亏。”

    图们摇头道:“本汗倒觉得不会,既然把汉那吉想做土默特彻辰汗,而归化离得也不远,他自然应该是先去归化宣布继承汗位,然后以大汗名义调集诸军,再去讨伐你阿布才对,怎会过归化而不入,先去找你阿布的晦气?”

    “若是把汉那吉自己说了算,臣倒是不担心,臣也觉得他会这样做。”布日哈图叹道:“可是有高务实在他身边,那就不一定了。”

    “臣刚才说,高务实把整个漠南蒙古当做一整盘棋,他既然调动了戚继光和李成梁父子在左翼故布疑阵,那么在右翼就一定会抢先出手,争取先击败我阿布!”

    图们汗皱眉道:“可是本汗出兵了啊。”

    “没错,所以李成梁父子和戚继光也动手了啊!”布日哈图一摊手,道:“高务实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手段,让大汗举棋不定……

    蓟辽故布疑阵,大汗若不动,他吃掉我阿布这颗棋,然后把整个土默特抓在手里,大汗从此更不敢轻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