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元辅- 第3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的改动。

    隆庆继位登基之后,基本上一直都是跟着高拱的理政思路行事,为改变畿辅地区屡遭侵扰的险恶局面,遂决定调用在南方御倭立有大功的戚继光和谭纶到北方整饬边防,训练边兵。

    隆庆二年夏,在新任蓟辽总督谭纶的鼎力举荐下,朝廷任命年轻时曾在蓟镇数度戍守的戚继光以都督同知职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后又任命其担任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处地方总兵。

    于是,戚继光在朝廷的支持下,在整顿、训练守边部队的基础上,开始大力整修蓟镇的长城防御工事。

    嘉靖年间,宣府、大同一带的长城在修治时,建造了不少烽堠墩台,而蓟镇的一些险要地区的长城在修整时却没有增建墩台。

    因此戚继光主张,蓟镇长城在再修整时应作大的改动:一是加高、加厚原有的边墙,在墙两面均设垛口,异常冲要的地区修筑重墙;一是在长城线上加筑空心敌台,作为边军驻守的御敌堡垒。

    在此之前,蓟镇长城线上也曾筑有砖石小台,但小台之间没有紧密的联系,且台很小,既难以掩蔽士兵,又难以贮存军火器具,在实战中作用不大。戚继光决定“筑高台,建庐以栖火器”,并根据地形决定敌台的修筑地点和形式。

    他认为,敌台间距要根据地形地貌,或近或远,紧要地区数十步或一百步筑一台,次要地区一百四五十步或二百步筑一台,两台相应,互相配合。

    同时,有实战作用的敌台一般应高三四丈,周围为十二丈到十七八丈;要以巨石或砖筑台基,与边墙同高,向外突出一丈半左右,向内突出半丈有余;台分三层,中间虚空,四面留有箭窗,上层有垛口。

    每台驻兵三、五十人,并贮备必要的器械、餱粮。在敌台之下,另有驻屯军队,与台上守军配合作战,防止敌军拆墙内犯。

    当时高拱已经回朝主政,朝廷的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于是采纳了戚继光的建议,但因为财政也只是刚开始好转,没法投入太多,便把应建的敌台数目由3000座减少到1000多座。

    戚继光和谭纶调配兵卒,开始了大修长城的工程,到隆庆五年,修起1017座敌台,并将沿途长城均视情况加以补修。当时,山海关地区在总督谭纶的亲自主持下也大动土木,在山海关两侧的长城,特别是角山、后角山修筑了不少敌台。

    戚继光镇守蓟镇,训练兵马,整修长城,加筑敌台,再加上当时高务实给他提供了新式的火器图鉴,虽然还没有京华军工出现,但戚继光自行打造,也使山海关一带的防御能力大大加强,令前来侵扰的蒙古骑兵再也不敢轻易攻城。

    此前已经说过,高拱的北部边防思路是“西怀东制”,所以准许戚继光在蓟镇大修长城的同时,又以把汉那吉投明事件为契机,完成了俺答封贡。

    此后,图们汗和兀良哈朵颜部的一些人马虽然仍到山海关和山海关邻近的一些长城关隘窥探、进犯,但由于这一带敌台密布,已使他们很难再沾到多大便宜了。

    主要活动在蓟镇长城外的朵颜卫部的长昂和董狐狸,在万历元年分别带兵进犯界岭口和桃林口,皆被戚继光率领明军打败,并受到追剿;万历三年时,长昂的叔叔、董狐狸的弟弟长秃进攻董家口,被戚继光派出追击堵截的明军活捉。

    长昂、董狐狸等无奈,请求释放长秃,保证不再犯边,与大明恢复通贡互市关系,图们汗好不容易得来的朵颜部,又开始和他若即若离起来,气得他在察罕浩特大骂了好几天,身边人都不敢轻易靠近他。

    俺达汗与大明和解,兀良哈的朵颜卫部也不敢再犯边之后,朝廷的主要敌对势力是侵扰辽东的图们汗部。

    是时,戚继光根据“西怀东制”原则,逐渐把镇守蓟镇的重点放在了山海关一带,主要镇守山海关。

    万历六年腊月,图们汗部的骑兵再一次蜂拥而至,猛攻山海关的南海口和寺儿峪。

    戚继光指挥部队将这些蒙古骑兵击退,并解救了被蒙军抢掠的两千余名男女百姓。

    当时,戚继光见南海口在冬季海面结冰后,易被蒙古骑兵由海边冲过,便在第二年派部将在南海口加修了入海石城,弥补了这一防守漏洞。

    万历七年,即山海关长城的南海口入海石城修成的这年冬天,图们汗再次率领四万蒙古骑兵自锦川营进犯辽东镇。

    事先得知军情的戚继光由山海关出兵,在狗儿河、石河炖两次与图们汗的部队交锋,迫使图们汗撤兵到数百里以外。

    此战一举改变了驻守在山海关外的明军多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并进一步加强了蓟镇防务与辽东镇防务的结合,突出地显示了山海关在蓟、辽两镇防区之间的重要军镇作用。战后,已相继晋升为太子太保、左都督的戚继光,又以援辽有功被加封为少保。

    图们所说的“再想跟当年那样可不容易”,指的就是这个局面。

    正因为如此,哪怕他也跟速把亥一样得知了山海关有大量物资可能要运往辽东的消息,他也没怎么动心。

    但现在看来,速把亥却似乎真的动心了。

    全蒙古的大汗图们汗,一时头疼不已。

    …………………………

    感谢书友“闹闹家的小男人”、“坐在小酒馆门口”的月票支持,谢谢!顺便说一下,我发现一写到不是热点历史的剧情时,订阅就会下降,对此我其实挺奇怪的,老看被人写烂了的打野猪皮真的那么过瘾么,看点不熟悉但其实很关键的剧情不好吗?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

第055章 分道扬镳,图们西进(2更破万)

    图们和脑毛大慨叹不已之时,一直在外头等五执政会议消息的布日哈图也从大哥扯力克口中得知了会议的变故。

    不同于破口大骂的扯力克,布日哈图没有暴跳如雷,而是仔细思索了一会儿,才满脸忧色地道:“这下子可能要糟了……”

    扯力克没有听懂弟弟的意思,大声道:“岂不是要糟了吗?速把亥这个蠢货,他以为自己是谁,没有大汗的察哈尔部主力出动,光凭他泰宁部也想在戚继光和李成梁手底下虎口夺食?凭他也配?我看他是马尿灌多了!”

    布日哈图却悄悄把大哥拉到一边,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靠近,这才道:“大哥,我觉得蓟辽两镇的动静不正常,这个什么山海关物资的事情,说不定只是个幌子。”

    “幌子?”扯力克闻言一愣,迟疑道:“幌子是什么意思,假的?”

    “物资未必是假的,但所谓打算运往辽东……只怕有问题。”布日哈图深深皱起眉头说道。

    “哦?何以见得?”扯力克知道这个弟弟脑子最好使,不敢大意,连忙问道。

    布日哈图眉头紧皱,道:“大哥,你知道京华在开平以南的滦河口附近开的那个唐山港么?”

    “唐山港?”扯力克仔细想了想,终于想了起来,一拍额头,道:“就是天津港东面沿海一百里左右的那个港?知道,我听说过一点,怎么了?”

    布日哈图道:“明人的军用物资,如果从京师往辽东运送,现在已经很少走陆路了,一般是从天津港起运,送到辽河河口的那个地方……京华叫它营口的港口。而从蓟镇往辽东运送的话,则通常走唐山港起运,一般也是运到营口,不过偶尔也会运到小凌河河口,由广宁方面派河船去小凌河河口转运。”

    扯力克怔了一怔,思索着道:“你的意思是说,他们本来就不会走陆路运输,所以即便真要送这么一批物资去辽东,也不应该把东西囤积在山海关?因此,山海关这些东西,只是故意泄露给速把亥知道的?”

    布日哈图点头道:“没错,而且山海关本身就是明人的防务重地,调集这么多物资囤积在山海关,说不定只是正常的加强物资储备……我听说,大明朝廷现在越来越有钱了,今年,哦不,去年,去年那个万历皇帝还减免了全国至少七十万两的赋税呢。所以,很可能这次调集的物资,只是为了加强山海关。”

    扯力克想了一会儿,问道:“那他们放出消息给速把亥知道又是为什么?引速把亥去抢么?这好像不符合明人的习惯啊。”

    明人什么习惯?习惯就是你不来最好,我也没什么兴趣勾搭你过来搞什么埋伏。

    当然,关键是,即便埋伏,其实也很难捞到什么人头,没人头就没军功,我埋伏你有什么意义?当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咯。

    这是明军的死结,甚至戚继光麾下都是这样:打赢很容易,关键是留不住。

    以前马芳在的时候,他和李成梁一西一东,倒还有两支算得上拥有“留人”能力的部队,而现在么,就剩李成梁一根独苗了。戚继光麾下现在也配了不少马,但鸳鸯阵也好,车营也罢,又不能在马上摆出来,所以通常只是骑马赶到战场,然后下马作战。

    嗯,简单的说就是骑马步兵。相比以前来说,机动力是有一些提高,但是追杀败军、扩大战果这方面,还是跟以前一样靠不住。

    所以扯力克认为明人引诱速把亥进犯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从战术上来说不太靠谱。

    布日哈图皱着眉头深思了一会儿,试探着问:“大哥,你看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明人的目的就是把图们大汗拖在察哈尔,不让他西进?”

    “呃……”扯力克挠了挠头,有点莫名其妙的反问道:“他们怎么拖住图们大汗?就靠山海关囤积一些物资?那有什么用啊,只要大汗知道山海关的物资不好抢,不去就行了,到时候他想西进就西进,明人根本就够不着他,又有什么办法拖住他?”

    布日哈图却依然皱着眉头,盯着扯力克的眼睛,问道:“如果……我是说如果,戚继光或者李成梁出兵直捣察罕浩特呢?”

    扯力克吃了一惊:“偷袭察罕浩特?”然后马上大摇其头:“不可能,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布日哈图正色道:“辽东有四万骑兵,就算不可能全动,但按照李成梁的习惯,动个两万、三万,还是做得出来的。再加上戚继光所部虽然不能算骑兵,但是也有一万多匹堪用的战马,如果精选一万骑出动配合李成梁,那就是四万骑兵奔袭察罕浩特。”

    他面现忧色,接着道:“倘若图们大汗西进了,察哈尔的主力肯定也跟着去了,察罕浩特这边就只剩下老弱妇孺,能顶得住如狼似虎的戚继光和李成梁?”

    扯力克想了想,忽然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可这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布日哈图心中叹了口气,但却不好直言,只好换一个思路劝说道:“要是图们大汗在帮咱们跟把汉那吉作战的时候,忽然听说察罕浩特被戚继光和李成梁给一锅端了,你说他还有心思继续打下去么?”

    “啊……这倒是个问题。”扯力克顿时也有些提心吊胆起来,苦着脸道:“可我还是觉得,戚继光不像是会出兵近千里来察罕浩特的人啊,倒是李成梁的广宁离察罕浩特不远,威胁更大一些。可是李成梁出兵的话,山海关备战又显得莫名其妙了……唉,明人到底想干嘛呢?”

    这个问题布日哈图也没想明白,他虽然聪明,但也有局限,那就是他比较善于“顺藤摸瓜”的思维方式,却不清楚“虚者实之,实者虚之”那种做法。

    简单的说,就是他善于推论,但不善于在各种故布疑阵之下找出对手真正的目的。

    实际上,他搞不明白也正常,因为高务实习惯于多布置一些举措来避免事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纰漏导致无法补救,所以有时候一些举动在事前看来就显得很多余——然而对手不敢把这种多余真的当成多余,那就成了故布疑阵了。

    譬如蓟辽现在的情况,高务实写信快马送来的信,其实是要求戚继光大张旗鼓,而李成梁暗地准备。

    而戚继光本人当时就在山海关,要大张旗鼓就只好先从山海关开始——速把亥和图们收到的消息就是这么来的。

    但这么一来,不光图们和速把亥搞不清情况,就连布日哈图也懵了,因为山海关搞战备实在有些莫名其妙——山海关以北虽然是朵颜部和察哈尔部的交界处,但戚继光如果从山海关出发打察罕浩特,那实在太远了点,不可能瞒过到处都是游骑的蒙古人。

    再说,你山海关的兵力大举出动的话,朵颜部是不是真的肯老老实实一动不动,那也不好说啊。

    布日哈图终于做出了正确的抉择,道:“山海关的问题咱们先放过,毕竟戚继光要北上的话,路途遥远,咱们来得及反应。我同意大哥的意思,对察哈尔最大的威胁还是在于李成梁。”

    扯力克皱了皱眉:“你不会想说,让图们大汗就留在察罕浩特,不管土默特的事了吧?请他出马这个主意可是你出的。”

    布日哈图摇头道:“我怎么可能这么想,我的意思是,图们大汗依然西进,但速把亥想留下来,就让他留下,不过得交待他看好李成梁。”

    扯力克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想了想,点头道:“那好吧,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速把亥不肯去土默特,咱们也不能拿刀架在他脖子上逼他去,就让他留下看守察哈尔牧场好了。”

    布日哈图点了点头,又想了想,补充道:“速把亥实力不如李成梁,如果李成梁真的出兵察罕浩特的话,速把亥是打不过的,不过毕竟咱们蒙古人是天生的骑手,他至少应该能够提前给察罕浩特报信。到时候让大汗提醒察罕浩特留守部落注意一下就是,李成梁要是真的来了,就放弃察罕浩特,先避一避再说。反正察罕浩特只是个小城,图们汗也不种庄稼,没什么东西非要带上不可的。”

    扯力克点头称善,道:“那这样,我去跟大汗说这个计划,你去跟速把亥说,就说留他在这边,不管抢不抢山海关的物资,总之让他自己小心一些,别连报信的差事都做不好。”

    这话说得过于牛逼了,要知道论地位的话,没有继位彻辰汗的辛爱黄台吉也不过是跟速把亥地位类似,什么“别连报信的差事都做不好”这样的话,哪里是他布日哈图能跟速把亥说的?

    不过扯力克刚刚大骂过速把亥,现在说话语气冲一点也正常,布日哈图懒得计较,反正说服工作归他了,他自然能好好说服速把亥。

    闲话不叙,图们和速把亥最后都接受了这个计划,于是随着速把亥的“叛变”,五执政会议终于三比二达成了大汗西进的议事结果。

    切尽黄台吉和火落赤一脸不爽地从图们汗那可怜巴巴的小宫殿里出来,两个人一同去了切尽黄台吉的毡帐里商议后续的安排。

    切尽黄台吉一落座就叹息一声,道:“右翼要出大麻烦了。”

    火落赤现在的部落主力都已经迁到青海了,对于土默特本身会不会出大麻烦很难感同身受,只是皱眉道:“切尽,你说这场仗谁能赢?”

    “我不知道。”切尽苦笑道:“我觉得可能根本不会有赢的一方。”

    火落赤一下子没理解过来,诧异道:“不会有赢的一方?你是说他们打不起来吗?”

    “不,我是说,不管谁赢谁输,其实都是蒙古输了,最后得好处的只会是明人。”切尽黄台吉一脸苦涩的笑容:“我真没想到,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