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元辅- 第3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蒙哥死后,蒙古帝国再一次发生了汗位争夺的闹剧。这一次的主角是蒙哥的两位弟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他们比前面几位更厉害,甚至发展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1259年,蒙哥去世,留守漠北的阿里不哥想方设法诱使忽必烈回到草原,逼其拥戴自己为大汗。然后忽必烈并没有就范,而是于1260年,在开平城率先宣布继任大汗。

    在忽必烈宣布继任大汗的几个月后,阿里不哥也在漠北库里台大会上被拥立为大汗。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两大汗相抗衡的局面,蒙古帝国因此陷入了历时四年之久的激烈内战。而忽必烈凭借中原地区雄厚的财力、物力支持,最终打败了阿里不哥。

    可是,在忽必烈获胜后,支持阿里不哥的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彻底从蒙古帝国分裂出去。

    1271年,忽必烈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系。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确定以大都为首都,正式成为皇帝——而不是大汗。

    这一系列的变乱,其实都跟库里台大会有关,而从这些事情中则可以发现几个关键点:

    一是,库里台大会至少在名义上拥有最高权威,以至于可以决定大汗的归属。

    二是,库里台大会的决议,不是不能强行用武力打破,然而即便打破,蒙古人也未必真正信服。

    三是,库里台大会的具体召开时间是没有明确规定的,而是可以由呼声较高、实力较强的首领号召并联络蒙古各部召开。

    四是,库里台大会召开并选举出新任大汗之前,一般由前任大汗的遗孀暂时监国摄政,这位监国的“国母”本身所掌握的权力与大汗相差不大,且同样有召集并召开库里台大会的权力。

    然而,此时毕竟已经不是蒙古帝国的早期,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

    四大汗国早已是昨日黄花,“大元帝国”也只剩一个名义,更重要的是,土默特本身只是达延汗设置的六个“三万户”之一,如果单从理论上来说,鄂尔多斯部大汗头顶上还多了一个“济农”的尊号,相当于全蒙古的“副汗”,地位还在土默特之上呢。

    所以,土默特部的库里台大会,理论上只是他们本部的大会,不能推广到全蒙古来说。

    然而这里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顺义王所主持通贡互市的权力不仅仅包括土默特本部与大明交界之地,也包括了东套、西套乃至青海。

    因此高务实表示,这次库里台大会应该是全蒙古的库里台大会,而不应该局限于土默特一部。

    但他的这个说法,不仅恰台吉明确表示反对,钟金哈屯也默不作声,甚至大成台吉本人都半天没敢开口。

    高务实看着他们三人,露出一抹嘲笑:“怎么,三位都看不出这件事的好处么?”

    恰台吉马上接口道:“不瞒钦使,脱脱只知道这是违背达延汗所定制度的,用你们汉人的话说,就是‘逾制’,不是忠诚之人所为。”

    高务实又朝钟金哈屯望去,钟金哈屯毕竟是亲明派,不能不说话,只好微微蹙眉道:“不管怎么说,大汗在世时,可没有要跟图们汗完全撕破脸的意思啊。”

    高务实也不回答,又望向把汉那吉,把汉那吉一脸为难,迟疑道:“钦使,你的智慧是我万万不能相比的,我只能看出,这样做会激怒图们,我土默特虽然不怕他,但现在辛爱的态度尚未明确,如果再得罪图们……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好处,请你指点。”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

第050章 四方会谈(中)

    高务实叹了口气,道:“诸位,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蒙古分裂太久,以至于你们都忘了名义的重要。”

    恰台吉皱眉道:“钦使,请你见谅,我现在说的就是名义——我们没有召开全蒙古库里台大会的名义。”

    高务实淡淡地道:“怎么就没有名义呢?大明皇帝的诏书就是名义。”

    这个嘛……把汉那吉和钟金哈屯两个人听了这话不好反驳,但显然恰台吉对于大明皇帝诏书的作用性可没那么看好。

    因此恰台吉皱眉道:“恕我直言,钦使难道觉得,察哈尔会在乎大明皇帝的诏书?”

    恰台吉果然是第一悍将,说话真的很直接。

    但高务实只是不屑地一笑,道:“察哈尔在乎不在乎,有什么要紧的吗?”

    恰台吉一愣,莫名其妙地反问道:“图们是全蒙古的大汗,他不认可的话,这库里台大会还有什么意义?”

    高务实淡淡地道:“我且问你,顺义王薨逝之前,右翼蒙古到底是听他的,还是听图们的?”

    “呃,这个……自然是听大汗的。”恰台吉犹豫了一下,答道。

    “哪个大汗?顺义王吗?”高务实追问道。

    “是。”恰台吉只能这样回答。

    “那不就是了。”高务实淡淡地道:“土默特如果要召开库里台大会,东鄂尔多斯部、西鄂尔多斯部、青海土默特部、永谢布部这是肯定要来的吧?瓦剌方面说不定也会派人来旁观一下呢……图们手下能够听他吩咐的,只怕还没这么多人吧?”

    其实单论名义上尊奉图们的,倒也未必没这么多,除了他的察哈尔本部之外,还有朵颜、兀良哈、内喀尔喀、外喀尔喀等部。

    不过高务实刚才这句话故意说得有些偷梁换柱的意思,他说的是“只怕还没这么多人”——若是单论人口,右翼蒙古掌握的人口的确还要略胜一筹。

    恰台吉一时又被高务实带进沟里去了,半天没转过这个弯来。

    钟金哈屯却问道:“可是右翼蒙古听命于大汗,并非是由于大汗有更大的名义,按理说济农可是鄂尔多斯部的,我们现在如果要召开库里台大会,我担心即便东西鄂尔多斯两部也未必肯听命前来,倒时候……就怕反而有失颜面啊。”

    高务实摇头道:“我刚才说过了,大明皇帝的诏书就是名义,看来这句话,你们并没有很好的理解——我的意思是说,既然彻辰汗会被大明皇帝封为顺义王,那么但凡跟通贡互市有关系的各部,就都应该听命于顺义王。因此,只要他们还想跟大明互市,就必须参加这次库里台大会……明白了吗?这就是名义。”

    三人听得目瞪口呆,你这个哪里是名义啊?你这是强迫啊!

    其实按照高务实的想法,这个只是“捆绑销售”罢了——你们想要和大明做买卖,就得承认大明册封的顺义王,并且听他的命令行事,而现在他要召开库里台大会,如果你们不来的话,就是右翼蒙古的叛逆,那自然也就不能继续享受跟大明贸易的“特权”了。

    互市的威力,大家都是了解的,要不然也不会坐在这里了,所以高务实这句话相当于是大明来给顺义王背书,顺便也就给彻辰汗背书了。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东西鄂尔多斯部除非是喜欢冻死饿死,否则就肯定不会不来。

    他们会宁可冻死饿死也不违背传统吗?

    想多了,要是他们那么有骨气,之前怎么会跟着俺答一起接受大明册封的?切尽黄台吉现在作为一部首领,可是顶着大明都指挥同知、龙虎将军名号的,地位比还没“继位”的把汉那吉还要高。

    东西鄂尔多斯都是同样的情况,好不容易过了十年好日子,现在让他们再次回到朝不保夕的那种局面,切尽黄台吉的位置坐不坐得稳都是两说。

    因此,这个问题就算是翻过页了,下一个问题于是就被摆了出来。

    把汉那吉深深皱着眉头,问道:“那就回到之前的那个话题了:现在我们连辛爱的事情都没有摆平,为什么要激怒图们?要是图们一怒之下选择帮助辛爱,我们岂不是自找麻烦么?”

    高务实笑了笑,问道:“那吉兄弟,我问你,就算你不召开全蒙古的库里台大会,图们难道就会帮你吗?”

    “这……”把汉那吉愣了一愣,迟疑道:“帮肯定是不会帮我的,我跟他一点交情都没有,可是……他也未必会帮辛爱啊,我土默特自家的事,跟他有什么关系,他犯得着浪费自己的兵力部众来帮辛爱吗?”

    高务实心说:你这个水平啊,难怪原历史中掌握着这么强大的实力却老老实实接受了辛爱的继位。

    他不禁摇了摇头,说道:“那吉兄弟,你错了,只要你反对辛爱继位,图们就一定会出手帮助辛爱,因为帮助辛爱就是帮助他自己。”

    把汉那吉一脸不能理解:“为什么?他跟辛爱有这么深的交情?”

    高务实心中暗骂:你他娘的办事难道全是看交情的吗?

    想归想,但又不得不为他解释,于是道:“这与交情无关,而于他的大汗地位有关。”

    “哦?”把汉那吉显然还是没有明白过来。

    高务实干脆直接解释,道:“他以及他的父祖,之所以能够成为大汗,靠的就是达延汗昔日定下的长子继承制,所以长子继承制乃是他权威的来源。而辛爱也是长子,如果说辛爱的继承权可以被否认,那么他的继承权也就可以被否认——你说,在这种情况下,他对你会是什么态度?”

    把汉那吉大吃一惊,这时候才明白过来,一下子额头都见汗了,甚至说不出话来。

    钟金哈屯长出一口浊气,点头道:“不错,的确是这个道理。只要大成台吉要做彻辰汗,图们就算再想保存实力,也不得不出手干预,否则谁还会把他这个全蒙古的大汗放在眼里?他说话还有谁会当一回事呢?”

    恰台吉眉头深皱,他之前可不知道还会闹到这个程度,要是只有一个辛爱,有大成台吉、钟金哈屯和他三方联手,那是一点也不怕。可是如果加上图们的话,这个问题可就严重多了。毕竟图们可是全蒙古的大汗,如果他以维护达延汗国策的名义传令各部围剿土默特,谁知道会不会有傻子被忽悠瘸?

    怎么办呢?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

第050章 四方会谈(下)

    无事生非哪家强,龙文高公帮你忙!

    本来土默特好端端的,把汉那吉一开始也没什么野心——好吧,他其实只是反应迟钝,没发现自己除了手中的土默特西哨之外,还能通过与钟金哈屯的联姻来获取超过土默特一半的实力,更想不到有了高务实这个是非之人后,大明也会凑过来横插一杠并帮忙说服恰台吉,如今他手中的实力,在土默特已经可谓是天下三分有其二……哦不对,天下十分有七八了。

    现在他的野心已经被成功点燃,再想让他放弃,那就不容易了。

    本来这厮就是个冲动的年轻人,一怒之下能以大成台吉身份投明的家伙,没想明白那是没法子,想明白了哪里还能收手?

    所以,额头见汗归额头见汗,最终他却狠狠地道:“图们又如何?土默特几十年来东征西讨、威震漠南,何曾轮到他来指手划脚了?他要是敢来,我就戳破他这个大汗最后的一层颜面,打他个落花流水,看他今后如何自处!”

    咦?

    他的这个反应倒是稍稍有些出乎高务实的意料之外,本来他还以为身为蒙古第一悍将的恰台吉会站出来说这句话,想不到最后竟然是把汉那吉跳出来抢了这句台词。

    不过高务实转念一想,又了然明悟过来了:是了,把汉那吉虽然没打过什么大仗,但那主要是俺答没给他什么机会,这家伙自小就被他祖母一克哈屯当成命根子,哪里肯让他出去亲自上阵?

    一克哈屯可是俺答昔日都畏惧几分的强势哈屯,而铁背台吉乃是她的亲生子,把汉那吉也就是她的亲孙儿。

    当时把汉那吉跑到大明之后,一克哈屯敢拿鞭子去抽俺答的脑袋,还骂他说:“明人要你的脑袋,你把脑袋给他们就是了,我只要我的孙子!”结果俺答屁都没敢放一个,灰溜溜跑了出来,慌忙召集人马,带着十万铁骑,几路铺开去威胁大明了。

    可能有人不明白为什么一克哈屯如此牛逼,其实那是因为一克哈屯原为俺答汗之父巴尔斯博罗特济农的第三哈屯。正德十四年,巴尔斯博罗特卒后,按蒙古风俗,一克哈屯被俺答汗收娶。

    当然,如果仅止于此的话,似乎还是不能完全解释一克哈屯的强势,那不妨说得更简单一点:如果没有一克哈屯的存在,俺答想要控制东西鄂尔多斯万户,将会难上十倍,而且即使土默特本部,也有不少人是一克哈屯的亲信。

    把汉那吉为什么这么牛逼,能够在闯下那样的大祸,让俺答大失面子的情况下还被俺答授予了占据土默特四成实力的西哨?

    一部分原因当然是俺答自己对他的宠爱,以及照顾大明的感受,但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西哨当时本来就汇聚了一克哈屯的许多亲信及部众——那本来是她打算留给儿子铁背台吉的,但铁背台吉既然已经死了,当然只好给他的独子把汉那吉。

    顺便说一句,铁背台吉夭亡时,一克哈屯本欲以一百童子和一百驼崽殉葬,当杀至四十名幼儿时,引起民众和一些蒙古贵族的强烈反抗,才被迫中止。

    具体这件事没什么好评论的,愚昧落后而且异常残忍的殉葬制度而已,但可以从中看出她对儿子的重视,同时也就不难理解她对孙儿把汉那吉的溺爱了。

    有这样一位牛逼之极又对他溺爱万分的祖母,把汉那吉能够捞到足够强大的实力不足为奇,但始终捞不到打仗的机会,也同样不足为奇——俺答哪敢啊?万一把汉那吉要是战死了,俺答怕不是连家都不敢回了,还谈个屁的霸业。

    这种生长环境下长大的把汉那吉,固然是谁都不敢得罪他,但同样的,他也一定很想捞点战功证明自己。

    尤其是,大多数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年轻人都会下意识把战争看得比较简单,觉得以自己的勇武和智慧,取得胜利那是理所当然的事。

    把汉那吉现在的心态,就是如此。

    高务实的“料人如神”刚才稍稍失误,但幸好这事问题不大,毕竟把汉那吉主战,那简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不过恰台吉的表现有些不对劲,他似乎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高务实几乎是下意识的又开始琢磨恰台吉的心思。

    说恰台吉惧战,那谁都不会信,所以高务实估计,他现在应该是在衡量。其所衡量的,可能有几个方面。

    首先是打这场仗划不划算。“划不划算”听起来虽然有些俗气,但任何政治家考虑问题一定会首先考虑这一点。

    后世有西方媒体抨击普京,说他冷酷、狡猾、毫无信义等等,有外国记者问他对此怎么看,普京就回答说:我没有听过,但我觉得一个国家领导人,他首先需要拥有的是智慧。

    而考虑“划不划算”,就是智慧的一种基本体现。

    在恰台吉看来,跟图们火拼一场,恐怕多半是个亏本买卖。

    尤其是当前这件事,如果真这么做了,那么本身就是土默特不遵守规矩在前,图们倘若果然选择开战,在蒙古人眼里,他肯定是出于维护达延汗所订立的法制,以及蒙古人遵循了百年的传统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