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抹完了药,吃足了野果,高务实叹了口气,道“黄姑娘,咱们什么时候能走出大山在下实在有些不习惯这样整天光着身子到处跑。”
黄芷汀忍不住“噗嗤”一笑,半真半假地道“我还以为你挺高兴的。”
高务实诧异道“怎么会这有什么好高兴的”他现自己又跟不上黄大小姐的思路了。
黄芷汀却不答,只是偏着头算了算,道“有一个好消息和两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
“这”高务实叹了口气“现在这局面,坏消息不奇怪,在下还是先听好消息吧。”
黄芷汀笑眯眯地道“好消息就是,如果没有意外,明天我们大概就能找到寨子,到时候说不定你能想法子给自己弄一身衣服遮丑。”
“那坏消息呢”
“坏消息嘛”黄芷汀眨了眨眼“第一,我们明天就要进入八寨地区了,那里几乎都是瑶寨,估计你很难碰上汉人第二,我们两个现在身无分文,就算找到瑶寨,而且人家也不打算活剐了你,你恐怕也很难从他们手上弄到衣服。”
高务实一听瑶寨,顿时慌了,忙道“瑶寨那可太危险了,他们刚被朝廷大军剿了一波,恐怕正是恨汉人入骨的时候,我这时候去那种地方,岂不是送菜上门黄姑娘,要不咱们想法子绕过去吧。”
黄芷汀嘻嘻一笑“原来你不光怕蛇,瑶民也怕呀,我还以为你们汉家人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呢。”
高务实苦笑道“黄姑娘莫要说笑,天不怕地不怕那是傻子啊,活着不好么,蝼蚁尚且贪生,况乎人哉”
“是么”黄芷汀露出思考的神色,想了想道“可是我听过一句话,叫什么千万人的,似乎并不是这个意思。”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高务实苦笑道“这话出自孟子,你可以大概理解为只要是义之所在,纵然千万人反对,我也一往无前。”
“对呀对呀,就是这个意思,你为什么不听孟子的话”黄芷汀睁大眼睛看着他道。
高务实叹道“黄姑娘,孟子还有一句话,不知道你听过没有”
“呃,什么话”黄芷汀有些心虚的问道。
高务实道“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黄芷汀瞠目结舌,干笑一声,虚虚地道“这又是什么意思”
高务实笑了笑,如同教学生一般,温和地道“这句话,就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来历了。所以,黄姑娘你看,孟子说虽千万人吾往矣,那是指需要舍生取义之时,但舍生取义的前提,先得是义之所在呀如今在下去八寨瑶民聚集之地,义之何在不过徒送性命罢了,所谓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徒然枉死,实非君子之道,吾不为也。”
一番话说得居然义正辞。
论识草辨药,高务实不够给黄芷汀提鞋论说经解书,黄芷汀又哪是高务实的对手
所以高务实这番话一说出来,黄芷汀直接就跪了哦,是服了,当下便道“你说得好像很有道理”
高务实神情一松,谁知黄芷汀却又一脸苦恼,犹豫不决地道“可是不走八寨的话,别的方向也不好走啊。”
高务实顿时就是一怔,忙问道“此何意”
黄芷汀道“如果不走八寨,那就只能从南边或者北边绕道,且不说这一绕道就要多出至少多出一两百里的路来,就算不计较这个,绕道也很麻烦。”
高务实皱眉想了想,不解道“八寨南边临近宾州,北边临近忻城县,一个是朝廷流官所治,一个是莫氏土司所治,都是大明的领土,有什么麻烦”
“往南走先碰上的可不是宾州,而是南丹卫。”黄芷汀摇头道“张公子,你或许不知道,朝廷在广西,最临近左右两江土司治地的三个卫,由北而南就是庆远卫、南丹卫和南宁卫,其中南宁卫主要任务就是是为了震慑我们桂南土司,尤其以我黄氏为主庆远卫是为了震慑桂西土司,尤其以岑氏为主而南丹卫呢
它在此次大战之前,平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震慑八寨,另外再震慑赵家的思恩府等地,同时还要担负随时支援庆远卫或者南宁卫的责任你想想,它一个卫要负责这么多职责,若是不加强一些,怎么做得到所以,南丹卫算是广西官军里头实力最强的卫所,若不是桂林有三个卫的话,恐怕桂林的官军都未必能强过南丹卫。”
她说完苦笑一声“现在那位高巡按到底是什么态度,咱们都还不知道,万一南丹卫也已经出动追剿我和岑凌的那点人马,此时我们再出现在南丹卫附近那就像你说的一样,成了送菜啦”
高务实自然不怕什么南丹卫,但他跟岑凌和黄芷汀这才接触了一两天时间,就已经了解了不少广西土司之间的内幕,他还想继续顺藤摸瓜多了解一些呢,哪肯这么早暴露身份所以必须得考虑黄芷汀的这个顾虑。
他想了想,问道“好吧,就算南丹卫这边不好走,那走莫氏土司治下的忻城县应该没关系吧在下记得莫氏在广西土司之中可并不算很强,只要黄姑娘你亮明身份,还怕莫氏不老老实实送你回思明府”
黄芷汀摇了摇头“莫氏自家实力是不算很强,但他家的外援可不弱,他家能坐稳忻城县,靠的就是岑家的支持,嗯当然朝廷也乐意。”
这倒是个意外情况,高务实问道“朝廷乐意的原因,想必是不希望直接和岑家面对面,所以有莫氏做个缓冲,对朝廷而是有利的。那么岑家为什么支持他们呢也只是因为需要一个和朝廷之间的缓冲吗”
“咦,看来你说笔墨之利在政还真不是胡吹大气,本姑娘只是随口一说,你竟然一下子就能看出这些来”黄芷汀颇为诧异地看了高务实一眼,心道若他真是这么厉害,我思明府倒是挺需要这样一个人的,就是不知道父亲怎么才能留住他要是我
她脸色一红,赶紧把这个糟糕的想法赶紧抛出脑海,掩饰一般地道“不过你说的还不完全,当然那不怪你,这中间还有一个外人绝不会知晓的原因。”
高务实故作犹豫“既然外人绝不会知晓”
“告诉你倒也无妨。”黄芷汀现在越来越想拉拢这位颇有才具的张公子去她思明府效力,很是大度地道“你知道安南的莫氏北朝么”
………………………………
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
“你知道安南的莫氏北朝么”
黄芷汀这句话让高务实大吃一惊,倒不是这句话本身有什么问题,关键是她之前本来在说广西土司莫氏,却忽然问这么一句,高务实就不得不产生联想了,惊道“难道安南莫氏和广西莫氏有关系”
黄芷汀道“是不是真有关系,本姑娘哪里知道不过据他们自己说,莫姓起源于周朝姬姓,周朝末年,姬氏离散,到了秦朝和汉朝,有其先人到了巨鹿任执戟,在莫地居住,因此以地名为姓,也就是姓莫。
后来反正很复杂啦,本姑娘也记不住,总之他们说,最后是到了福建的武魂,然后又不知何故迁徙到了广东。这时候已经到了宋朝,这个莫家一分为二,其中一支的祖先随宋军狄青将军进入广西,担任小吏。到了大明宣德初年,因为参与剿抚有功,被监察御史韦广举荐升为小土司。
另一支则在更早一些的永乐年间,随张辅平定安南,后来就定居在了安南,其祖莫挺之甚至做过越南南朝陈朝的状元。这两支莫氏原本早就没有联系了,但莫朝的那位所谓太祖莫登庸建国之后,两家又慢慢有了联系。
尤其是嘉靖年间,莫登庸被朝廷讨伐而投降,他觉得莫氏土司可以帮他稳固与大明的关系,而忻城莫氏土司则觉得安南莫朝离广西很近,可以为其外援,于是两家一拍即合,越走越近,无论真假如何,反正双方现在都号称同宗,只是由于考虑到朝廷的态度,他们双方并未大举宣扬,只有我们这些广西土司知道这肯定是忻城莫氏放出来的消息,希望借此自保。”
高务实倒是隐约记得以前看过一篇帖子,说越南很多“皇帝”都是中国后裔,其中提到莫朝的“太祖”莫登庸是“粤人”出身,原来其根源在这里
不过这些考证高务实当年也不过是顺便瞥了一眼,有点印象就算不错了,哪里记得清楚现在停了黄芷汀的话,显然应该更靠谱一些。
只不过就黄芷汀的说法来看,她似乎觉得这两个莫氏可能只是恰巧都源出于中国,又恰巧都姓莫,然后根据双方目前的共同利益,所以编造出了这么一个同宗的说辞出来。
不过这都没有关系,只要有这么一种说法,高务实就要关注一下他自然不是为了帮人家考证祖先,他只是想从中看看有没有什么可资利用的地方。
对于安南,或者说越南之地,高务实是很有兴趣的。越南的湄公河平原和红河平原,那可是相当好的产粮区,而矿产也不错,煤铁铝都是优势矿种。
煤和铝的主产区在哪他记不得了,但他至少记得有一个位于河静的高品位大铁矿,就冲着这个大铁矿和产粮基地,高务实也要对安南念念不忘啊
小冰河时期的大明北方可是相当缺粮的
至于从越南运粮去大明北地划算不划算,这个倒是要计算一下,太亏本的买卖高务实就有点不乐意干了。不过这都是后话,现在不用着急,不妨先趁着自己在广西任职,考虑一下能不能把地盘捞到手再说。
黄芷汀哪里知道高务实这厮会想这么远
在她眼里,莫朝可不是什么好朋友,那是她们黄家的大敌。思明府黄氏土司及其附属的黄氏各支系土司,主要就是跟安南莫朝接壤,大明朝廷给黄氏土司的主要任务也是防备莫朝。
不过,黄芷汀见高务实一听她刚才的话就陷入了沉思,而且是皱着眉头陷入沉思,心中不觉暗暗有些高兴,心道张公子笔墨之利在政,若他肯给我们黄家出些主意,说不定能降低一些莫朝的威胁,那对我们黄家可是大好消息,要是这样的话,父亲会不会
她正出神,高务实忽然问道“有一件事不知道黄姑娘方不方便告知在下”
“啊”黄芷汀被他突然一惊,目光慌乱了一下,马上回过神来,问道“什么事”
高务实认真地问道“黄氏有多少兵马哦,对了,在下问的是平时和战时两种情况之下各能有多少兵马。”
其实黄芷汀心里觉得这种内情不应该对黄家之外的人说起,可见高务实一脸认真的模样,不知为何她就鬼使神差地回答了“单以思明府方圆大小而论,是远不及岑家主支泗城州的,甚至及不上赵家在思恩府控制的大但思明府人口比较密集,是以平时也有大约五千狼兵。
另外,黄氏各分支总体上来说比岑氏的各分支要老实一点,对主支的支持力度也会更高一些,如果能倾力一战,也能凑出个五万大军的模样。还有就是,由于黄氏各支常年防范安南,所以狼兵的战斗力也冠绝广西。”
高务实听明白了黄芷汀话里的意思,就是说黄氏论纸面实力比岑氏可能稍逊一筹,但由于家族内部矛盾小一点,狼兵战斗力也强一点,所以大致上可能与岑氏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
他点了点头,心中暗暗盘算如果自己能说动岑黄两家携手,则两家合力甚至能拥有十万狼兵用以作战。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些狼兵如果都有昨晚那几百狼兵的水平,或者就算比昨晚那批稍差一些,那也是相当强大的一股力量了。
可以这么想,如果他们两家联手造反,就以大明南方官军的水平,调兵二十万也不见得能摆平。那么这十万狼兵如果能够朝安南打过去呢安南北朝刚刚死了最能打仗的谦王,怎么看也应该扛不住这十万狼兵吧
不过问题在于,朝廷肯定不会有兴趣对安南动兵的,毕竟当年张辅四定安南,安南最终都还是没保住,朝廷里大多数人都肯定没兴趣去啃这块既没几两肉,又很是磕牙的硬骨头。
除非我能想法子把这件事弄成一场无须朝廷出钱出力的“局部战争”,甚至是“土司战争”,再凭借自己在宫中和朝中的关系,让朝廷对此保持沉默,任由两家土司去弄,那或许朝廷还能勉强接受。
至于安南如果真能拿下来,其地位如何安排,这件事倒是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高务实心中一动,暗道如果我能控制岑黄两家就好了,到时候让岑黄两家瓜分安南,却把他们在广西的地盘让出来给朝廷改土归流,那就一举多得,十全十美了。
只是,我要怎么控制岑黄两家呢这个题目看起来实在有点大,难度也有点纲啊
啊啊啊,“按广西”这一卷的目的终于显露出来了我知道很多朋友可能对这一卷没有什么兴趣,现在应该好一点了吧,毕竟是高务实的第一块“自己的地盘”。
………………………………
第073章 团结才有力量(4更1万)
“你在想什么”黄芷汀见高务实思索了半天却不开口,有些不安地道“你可不要打什么岑黄携手,共抗大明之类的主意。”
高务实一怔,继而笑道“我为什么会这么想,我是汉人啊。”
“哦,这倒是。”黄芷汀松了口气,叹道“我只是担心,因为以前有人这样想过。”
“是吗”高务实诧异道“是谁这么大的气魄”
黄芷汀听出他话里的揶揄,没好气地道“岑猛,听过吗”
“哦是他啊。”高务实恍然道“听过,但不知道他打的是这个主意。”
黄芷汀有些好奇,问道“那你以为他打的什么主意”
高务实摇了摇头,道“他做事毫无章法,我以为他只是由着性子乱来罢了。”
黄芷汀听了,也微微摇了摇头,小声道“他可不是胡来你知道吗,他才几岁的时候就历经艰难,差点丢了田州知府的位置。当时思恩府才是岑家主支,思恩府土知府岑浚欺压岑猛多年,甚至强占田州,使他空有知府之名,却有家难回。所幸岑浚也因为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被朝廷攻伐。
朝廷当时调集两广官军、左右两江土司狼兵及湖广官军、偏沅土司狼兵等合计十万八千余众,分六路合围思恩,一举攻灭了岑氏最强的思恩府这一主支。本来这是好事,结果却不知朝廷听信什么谣,或者是对岑氏动了杀机,竟然把岑猛也降为千户,将思恩与田州两府同时改土归流。”
高务实不知道当时的具体情况,这还是头一回听这么详细的说法,一听朝廷这样处置,不禁摇头,心中暗道朝廷此举明显操之过急了,这种时候动思恩府算是有理,动田州则理从何来人家岑猛这会儿是受害者啊
果然,黄芷汀接着道“岑猛不仅被降为千户,还被迁徙到数千里之外的福建平海卫,这叫岑猛如何肯服于是迁延不去,数次请其祖母上奏,乞求在广西极边之地立功,以便祭养。时朝中有正直刚方者,也为岑猛说话,而新任田州流官知府谢湖也怕去田州上任,再三拖延,不肯赴任,最好笑的是他还收受贿赂,被两广总督陈金查实奏劾。朝廷无法,只好让岑猛就近效力。”
高务实思索了一会儿,道“接下来的事我似乎有所耳闻,好像是朝中因为田州之事闹了起来,大太监刘瑾与时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斗法。”
“是,不过他们两个虽然是因为田州之事闹了起来,但终究跟岑猛关系不大,关系大的乃是后来江西民变闹大了之后,前两广总督陈金被朝廷重新起用,总制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湖广军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