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元辅- 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农低着头,加快脚步往前赶,不远处,镇子上空早已飘起了道道炊烟。

    清音梵唱般的笛声方歇,婉转娇媚的琴声又起,天边那轮红日便在这笛与琴的转换间渐渐没于地平线下。

    小舟在距岸约一丈处停下,岸上斜生的一株老柳枝干探向湖面,将万千柳条轻垂于舟上,晚风渐起,柳枝婆娑。刚才那位少年公子坐在船头的黄梨木凳上,手中提着一杆钓杆,悠然自若,而那美人儿则笑吟吟地站在一旁,又转头吩咐船上的下人搬来小火炉,生火准备晚餐。

    切成薄片、味道清香的嫩藕是从龙湖里刚刚捞上来的,活蹦乱跳的小龙虾是从河边柳树下的根须窝子边用小肉块钓上来的,至于肥鸡嫩羊还有老酒,也都是这龙湖山庄里养的酿的,另有一盘洗得如黑珍珠似的桑椹,更是看得人馋涎欲滴,这新鲜的桑椹就采自湾边所生的桑椹树。

    细细看来,现在就差这位公子再钓一尾肥鱼上来下酒,那便是功德圆满了,所有的食物,都是此处所产,极具野趣野味。

    星光开始闪烁的时候,喧嚣了一天的知了也累了,湖面上也静谧下来。那位少年公子与那小美人儿推杯换盏,自得其乐。

    只可惜没有外人能靠近他们,却不知他们二人此时所交谈的,根本算不上什么风花雪月。

    “南丹莫家和思恩赵家都已经忍不住动了起来,七公子倒有闲心让奴家陪你游湖,这份气魄、这份做派,恐怕也就岑家这桂西之王能有了。”

    “桂西之王”那清秀俊美的七公子笑了起来“黄姑娘莫非是在提醒在下,岑氏应该安于桂西呵呵,岑氏安于桂西王,则黄氏可安于桂南王否”

    那小美人黄姑娘掩口一笑“七公子说笑了,岑氏桂西王实至名归,黄氏却哪里敢称桂南王太平府、南宁府可都是朝廷流官做的府尊,我黄氏不过区区一个思明府,哪敢提什么桂南王”

    “黄氏不过区区一个思明府”七公子哈哈一笑,仿佛听到了世界上最大的笑话“漫说思明府附近诸州县都是黄氏宗族,便是那太平府,除了府尊是流官,其下可还有一个朝廷的人更别提他引为倚仗的太平府守御千户所,也早已被黄氏控制至于南宁府嘛”

    七公子摆了摆手“错非是有个南宁卫放在那里,否则又比太平府好得到哪去至于南宁卫,百年前倒是足额足饷,颇不好对付,可是现在么,还够三千可用之兵么”

    黄姑娘笑意盈盈地道“七公子这可就小看南宁卫了,南宁卫现在可用之兵其实操过四千,约莫有四千两百人左右。”

    那七公子微微挑了挑眉“哦,还有这事儿难得,难得。不过那又如何呢,黄氏真会把这四千卫所兵放在眼里吗令尊要是乐意,便是四万狼兵也凑得齐,拿下区区南宁不过一鼓罢了。”

    黄姑娘连连摆手,仿佛受惊严重的模样,满脸惊诧“七公子说哪里话,我黄氏对大明忠心耿耿,岂会有这等叵测之心难道七公子不知道,家父去年在平定八寨之乱中,可是得了土司之中的第一功呢”

    七公子眸中精芒一闪,但看来却是笑容满面,连连点头“那是,那是,我广西土司哪一家不是忠心耿耿不过提到令尊此战之功,在下却不得不问一句令尊就不担心做第二个花夫人么”

    花夫人其实就是瓦氏夫人,“瓦氏”是花的广西腔化音。

    黄姑娘一双秋水明眸微微一眯,淡淡地道“为什么要担心花夫人乃是因为其夫岑猛作乱,被朝廷恨得狠了,才不得不在岑猛死后调动大军出征平倭,以此证明自己对大明忠贞无二,况且最后结果也不错呀,被朝廷封了忠贞夫人,勒石纪功”

    七公子呵呵一笑,拿起桌上的描金乌骨扇刷地一下打开,当胸轻轻扇了几扇,道“听起来是不错,可惜当年岑氏本以田州府为主支,自那以后便成了以我泗州为主支令尊对此就没有担忧

    在下听说思明州的黄拱极、黄拱圣兄弟不睦,拱极虽长子,军权却在拱圣之手,这黄拱圣偏又是个人物黄姑娘,思明州是你思明府最大的属州,万一要是乱了,对令尊而言只怕不是好事吧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令尊不持重兵以内,随时平定祸患,反倒大力响应朝廷征召,出兵在外,说起来,在下还真是有些看不明白。”

    黄姑娘面色微微一僵,马上又淡淡笑道“多谢七公子提醒,不过七公子今日前来,似乎不是了这件闲事吧”

    “好说,好说。”七公子刷地一下又收了扇子,笑容可掬地道“黄姑娘,告诉你一个消息,根据莫家和赵家的打探,那位高按台此来柳州,是为了说服我等两江土司,同意在八寨地区设置流官。”


………………………………

第055章 强,不等于无敌

    柳州城的察院这几日一直守备森严,足有两批护卫人马,外层是从桂林带来的卫所兵,里层是高家家丁。卫所兵且先不论,这里层的高家家丁,可都是从京畿带来的北方汉子,个个都是人高马大,人人一口北方官话,假冒都不可能,因此这察院的消息,任人怎么打听,也没有多少亲眼所见的。

    外界所能得到的任何消息,都是从那日见过高务实的几位大佬处流传开来其实也不算流传开来,能够得到一鳞半爪消息的人本就有限,几乎都是广西地界叫得上名字的头面人物,尤其是以桂西左右江的土司为主。

    岑七公子与黄姑娘的会面,了解情况的人很少,甚至可以说,他们来到柳州城南龙潭镇镜湖别院的消息,都被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外界根本不得而知。

    柳州城里的高务实消息其实也很闭塞,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原本他并没有预计到自己会有来广西做巡按的一天,而且他的情报机构设置也不算太早,目前主要以京畿、宣大、蓟镇为主,在山西、河南、山东也有分布,再就是南直隶正在慢慢加强,浙江、福建和广州则是依托宁波、泉州、广州三大港口在逐步展,但整体而言还在起步阶段,在本省扩张都还来不及,哪里顾及得上广西

    而他此番南下由于是做巡按,一般来说只有一年之期,所以也没有带上高陌,身边只有高璋和曹恪二人,高璋只会带兵,情报方面是不懂的。曹恪倒是他培养的人,但年纪还暂时帮他打理广西情报事宜,也因为广西这边毫无基础,进展很小。

    “老爷,现在咱们在广西主要还是无人可用,而无人可用的主要原因,则是没有一个依托点。”曹恪分析道“咱们在京畿为什么无所不知不光是因为成国公等人的支持,更是因为京华在京畿拥有庞大的产业,有无数人在直接或间接为老爷服务,所以不仅从中遴选合适的人来做情报是容易的,找人打听消息,人家也不能不给面子。”

    “可是在广西,咱们却没有这个优势,因为京华在广西本省没有任何产业。迄今为止,京华在广西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合作伙伴,纵然卖了点水泥过来,也只是通过湖广少量的转运而来,是湖广商人做的转手买卖,与京华本身无关。”

    高务实点了点头,但是马上又道“你说的这些都没错,但问题在于,京华有必向广西投资吗我们在整个南方都没有什么有力的支撑点,目前只能依靠南方三港慢慢展,而离广西最近的广州港,本身拿到手都只有差不多一年时间,自己都还在稳固阶段,能指望它给广西多少支援”

    “或许咱们可以考虑让京华商社打通西南商道”曹恪不愧是曹淦的儿子,既然广州港方面给不了支援,他立刻就想到了他老子负责的京华商社。

    “西南商道是可以打通,这一点没有疑问。”高务实点了点头,但又道“问题在于时间,我在广西大概也就能呆一年,一年时间够打通西南商路吗我看很难,甚至可以说,即便一年之内你爹就能做成这件事,可是一年之后我都回京复命去了,这条商路顶多就是给京华再增加一个收入来源,对我们现在的事情可没有什么帮助。”

    曹恪挠了挠头,迟疑道“那直接投资开矿或者建厂”

    “开什么矿建什么厂依托什么市场来盈利”高务实翻了个白眼“京师人口密集,有钱人众多,民众也比较富裕,所以我当年可以靠着香皂、蜂窝煤来起家。又因为京师附近便是九边重镇,所以我可以就近在开平开办煤矿、铁厂,打造火枪火炮工厂来抢夺军工市场但是广西呢”

    高务实叹道“我就算挖了矿、炼了铁,甚至打造了火器,可是卖给谁九边和京营的换装都还没有完成,朝廷现在不可能有兴趣为广西官军换装,我总不能卖给那些土司吧广西狼兵本来就悍不畏死,我再给他们换装火器,将来广西要是反了,我提头去见皇上吗”

    这个道理是很明显的,高务实一说曹恪就能懂,那些土司又不是京华的家丁,一旦武力强大,鬼知道会不会出事,这个责任的确承担不起。

    不过,曹恪不知道其实高务实并不是很担心给了土司火器,土司们就真的能强无敌,因为火器不比冷兵器,不是东西到手就能一直使的。

    京华的火器都要搭配京华所产的弹药,比如隆庆二式火枪,其口径是京华独有的设计,而为了配合这个口径,弹丸也是京华特供,同时为了保证达到设计威力,还必须使用京华配套生产的火药及定装纸壳。

    总而言之一句话,买了京华隆庆二式火枪,今后的火药、弹丸、定装纸壳等配套的作战零件就都得从京华购买这就像后世汽车4s店有时候根本不靠卖车赚钱,而是靠保养维修赚钱一样,卖车只要不亏本就算是赚了。

    所以换句话说,即便土司们真的买了京华的火器,他们有没有能力拿这些火器造反,其实京华方面看看出货单就知道了你弹药都没买够,光拿那些烧火棍就能造反了那你们还不如就用之前的大刀长矛呢

    实际上高务实的主要着眼点还是这么干没什么赚头,这些土司论实力或许不差,但他们的实力并不是在于有多少金银,而是治下的土民。这些土民既人数众多,又老实听话,偏偏一打起仗来还悍不畏死,所以土司们才有了现在的地位和影响力。

    没有金银,对高务实来说就没什么吸引力了,土民再好,他又不打算来广西当土司玩,有什么用

    当然,没有金银,如果有等值的好货物也行,但似乎这些土司也没有什么特别有优势的货物可以交换,所以跟他们做生意看起来不是个好主意。

    只是这么一来,高务实最有效的控制手段也就无从施展了,他在京师赖以纵横捭阖的利益联盟**,到了广西竟然施展不开,这委实让高老板有些头疼。

    对于这些土司,不压一压的话他们恐怕不肯老实听话,可是压狠了又容易出事,而且最关键是一旦出事,以广西本身的军力还未必搞得定这可真是投鼠忌器、左右为难。

    “内功”不足恃,利益拿不出,高务实思来想去,似乎就只剩一条路可以走了,那就是利用土司们之间的内部矛盾来搞事情不是,来做文章。

    其实他这几天也没有闲着,一直在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广西土司们的情报,直接拓展情报业务只是一个方面,其他诸如查询各类历史文档、当前公文,也可以让他对广西土司们之间的历史渊源、当前形势作出一些了解。

    通过这些资料,他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岑黄两家虽强,但也不是无懈可击,他们的内部也同样有利益派系,并不都是铁板一块,而岑黄两家还要面临其他稍弱一些的土司的联合对抗

    这或许也是机会。


………………………………

第056章 土司之会

    新来的高按台并没有下令召见桂西众土司,众土司自然不好随意离境跑来柳州府参见,不过这并不妨碍土司们想办法靠近按台老爷,好了解一下这位年轻的按台究竟想要如何处置八寨地区。

    眼下广西巡抚张任病重,两广总督刘尧诲支持在八寨设立土司,只要这位高按台也同意,那么这件事基本上就算铁板钉钉了,众土司们顶多去争一争由哪家派人来担任这广西中轴线上的八寨地区土司,却不必担心朝廷借此机会逐渐将势力推进至桂西。

    当然,朝廷非要推进的话,桂西土司也并不是真的就很慌张,实际上早在洪武二十八年时,朝廷就在正经的桂西之地南丹州设立过南丹卫,而且该卫实力强大,远不止正常一卫56人的编制,当时给了桂西众土司巨大的压力。

    但仅仅九年之后,也即永乐二年,朝廷就将南丹卫迁走,改置于思恩府东面的上林县附近,后来在正统年间又小挪了一次,但大体还是在八寨地区不远。

    当时迁走南丹卫有两个原因,一是桂中八寨地区持续不稳,作乱频仍,朝廷有必要调一支雄兵镇压当地二是南丹卫在南丹地区,因为“山高林密阴翳,蛇虫遗毒草莽”、“雨过毒流,瘴疠遍地”、“屯田难成,实非乐居”,所以士卒战死少而病死多,忒不划算,只能调走。

    所以,桂西土司并不怕朝廷脑抽,非要不顾一切强行进入桂西,他们只怕朝廷由东而西慢慢通过不断的新修城池、城镇,并依靠新设卫所逐步屯田推进。

    这样的蚕食才是他们受不了的,因为那代表朝廷势力将缓慢、坚定但不可阻挡的西扩。

    现在八寨地区的安排,就是他们了解朝廷新态度的风向标。在他们看来,如果朝廷在八寨地区设置土司,则代表朝廷安于现状,如果朝廷在八寨地区设置流官,那恐怕就是朝廷将要逐渐西压的表现了。

    事关生存,没有哪家土司不关心,所以在数日后,诸大土司家族的代表在龙潭镇秘密聚会,共同商议如何应对此次危机。

    此次会晤称不上什么会议,只是各家代表们见个面,相互表明一下反对朝廷在八寨地区设立流官的立场罢了。至于万一那位高按台坚持不同意在八寨设置土司,且朝廷最终又听信他的说辞,则诸土司该如何应对,这次会晤并没有人公开提及。

    没有人公开提及,并不代表没有人关心,毕竟两广总督常驻地在广东肇庆这个得说明一句,两广总督驻地在嘉靖四十五年前在广西梧州,嘉靖四十五年后一直在广东肇庆,总之都不在广州。

    此时的两广总督,正式官名为“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带管盐法兼巡抚广东地方”,所以其在广东时有广东巡抚一职赋予的行政职权,其在广西时则只有总督一职所赋予的军权,因此,他对于广西行政设置的影响力,在朝廷中枢可未见得比广西巡抚、巡按二人更受重视。

    镜湖龙湖的别院之中,修着南方特有的邻水小楼,楼中有四人,正是土司会晤散场之后剩下的四位。这四位不同于其他土司,乃是真正在这次八寨安置问题上最说得上话的四家土司代表。

    除了那日的七公子和黄姑娘赫然在列之外,还有两人也留了下来,一是思恩府赵家的二老爷赵立仲,一是庆远莫氏大公子莫嵁。

    万一八寨设置土官管理,则这四位所代表的家族都是有机会成为八寨地区世袭土司的,因此才在此处开了个闭门会议。

    虽然此地乃是黄家的别院,黄姑娘乃是召集人,但最先开口说话的仍然是那位岑家的七公子。

    这位七公子仍如那天一般俊雅潇洒,手上拿着描金乌骨倭扇,身上穿着在广西地界只有土司能穿的织金绣边白色长衫,此时慢条斯理却颇有深意地道“赵二老爷,你家不考虑一下怎么把思恩府的流官知府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