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元辅-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除了薄荷和八角茴香之外,在大明土地上能够轻易大量获取的,还有月桂叶、桂皮之类,但这其中除了薄荷,其他的似乎并不特别适合作为香皂香精。这种往皮肤上使的,还是鲜花类比较好。

    托了中国地大物博的福,鲜花类的选择就很多了,譬如玫瑰'注:玫瑰其实是在“西风东渐”之后才在中国兴起的,但此花中国古已有之,然其特性非古代文人所好,尤其玫瑰的刺,在中国古代多被认为是“妒”的体现,于是留下的杰作就不多,此花的口碑也不太好。'、茉莉、桂花、白兰、黄兰、木兰等这些适合制造香精的品类简直数不胜数。

    当然一开始还是不要好高骛远,不妨先选出薄荷、茉莉、桂花这三种香味尤其独特、分明的来试试水,其余的慢慢推出不迟。譬如玫瑰香味的,如果能外销欧洲可能颇有钱途,但在此之前只能在大明销售的话,则至少需要先在文坛做出铺垫——譬如来一篇广为传诵的佳作之类,否则对其有兴趣的群体恐怕过于小众——谁肯认为自己善妒啊?

    至于香精、香油的提取方法,高务实现在也不十分清楚明朝时的水平,但他觉得既然中国在唐代就已经很擅长制作香袋、香囊,在明代甚至已经发展到用花制酱、酿酒、窨茶,那么提取香精、制造香油应该也是不在话下的。

    退一步说,就算到时候发现提取水平不够,也完全不必担忧,他还有那么两三种对技术要求不算太高的办法可供使用,全都是在那次考察中,听那家化工企业生产科科长讲到香精生产发展史的时候学来的,虽然当时人家说得也不算多么细致,但应付一下当前水平的香精制取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把这些生产上的事情弄清楚之后,高务实的心情就开始放松起来,接下来要考虑的事则是尽可能提高产品附加值了。

    提高产品附加值最好的两个办法,一是垄断,一是品牌。

    垄断的问题好办,眼下是三伯高拱当政,又没有什么《反垄断法》之类的东西,只要技术保密工作到位,其他下三滥的手段至少暂时是可以无视的。

    所以,要搞定的就只有品牌一项了。
………………………………

第012章 划分档次(下)

    因为身份关系,他跟大多数穿越者的办法不同,不打算从普通肥皂开始经营。从高端覆盖低端是他早已打定了主意的办法,而且最好是直接从大明最顶端——皇室开始往下覆盖。

    按照他目前的想法,高端产品至少可以分成三等:皇室、高官贵戚、巨富豪强。高务实当年虽然不是商人,但大概也知道做品牌这事儿,最基本的当属商标了。

    但是按照他的想法,今后的一些产品,需要一个“总商标”,以此来展现企业形象和企业实力,而其下则可分出不同的“分商标”,那么就至少需要主、副两个商标。

    主商标他早已想好,就叫“京华”,以后他鼓捣出来的任何产业全都以“京华”冠名。至于香皂的三个档次副商标,经过简单思考,他决定把专供大明皇室的这一类产品定为“御贡”,商标直接印在香皂之上,样式为阴刻小篆“御贡”字样,香皂边缘阳刻窗框,窗框一角绘此香皂香味之所出的花纹,譬如茉莉花香味的香皂就在窗框边阳刻一支茉莉花,以此类推。

    主打高官贵戚的这一档,则以翰林院及科举考试专用的台阁体,阴刻“国士”字样;主打巨富豪强的这一档,则以行草阴刻“雅士”字样。两者如“御贡”档次香皂一般,阳刻窗框花纹依例。

    至于其上的题字由谁来写,那自然是尽量发挥身份优势——高拱啊!堂堂帝师、内阁大学士的墨宝直接拓在香皂之上,还怕没有逼格?甚至如果有可能的话,“御贡”二字最好让高拱开个口请皇帝自个写了赐下来……只要能说动高拱开口,请到御笔不会有问题,唯一可虑的反倒是不知道隆庆天子会不会写小篆。毕竟,众所周知,因为世宗嘉靖皇帝的缘故,这位隆庆皇爷当年读书实在有点迟。

    能有皇帝御笔自然是最好的状况,虽然御贡的这批香皂,旁人估摸着是用不上的,就算有圣上的墨宝他们也看不见,但是没关系,看不见并不会耽误高务实吹牛——哦,是打广告。

    退一步讲,就算说不动高拱去开这个口也没关系,高务实可以利用的资源足够多——张四维这个亲舅舅帮自家外甥写几个字不是小菜一碟?再不济,高拱门下偌多弟子,哪个不是上过金榜的翰林清贵出身,随便拎一个出来写的字也差不了,顶多就是名气小了些罢了,逼格略微下降而已,虽有影响,问题不大——至少在民间看来,这些上过金榜的老爷,那可都是文曲星呐!

    高务实得意洋洋地把自己的计划在自己仅有的三名心腹面前说了。高小壮自然没得说,直夸自家大少爷智计百出、机变如神,有了这样的“底子”,只要香皂这东西真像大少爷说的那般好用,不卖得洛阳纸贵才怪了。

    赏月说的也跟高小壮意思差不多,顶多就是夸得没那么直接罢了。倒是听琴欢喜过后似乎想到了什么,有些欲言又止。

    高务实当年秘书出身,察言观色实乃一把好手,当下就发现了听琴似有所思,他心中一动,暗道:“我这计划莫非有什么问题?”

    他虽然好歹也是干过一把手的人,但毕竟只是一个镇的格局,级别也不高,本身又是所谓“年轻干部”,还没有养成高高在上、众星捧月的心态习惯,当下便开口问道:“听琴,有什么话就直说,你们都是我最心腹之人,你们若是都不肯说实话,我还能问计于谁?”

    “少爷误会了。”听琴摇了摇头,道:“奴婢不是不敢说,只是不确定自己想得对不对。”

    高务实笑道:“你这就是想多了,对固然好,不对又有什么打紧?现在正是集思广益之时,但凡想到什么,只管说来,咱们一起参详参详。”

    听琴原本就比姐姐更内向一点,听了这话,这才鼓起勇气道:“少爷分的三个档次,奴婢也觉得极为合适,只是……只是按照少爷这个划分,‘御贡’这一档次不分男女倒也罢了,总归一条:是皇宫里用的。可是其下‘国士’、‘雅士’两档,一听这名字就觉得是……呃,是些老爷、少爷们用的。但就奴婢所知,如胰子、皂角此类物什的好坏,在大户人家里头,虽然多是内房管事负责采购,但其实还是女眷们更加在意一些,甚至有些格外讲究的门第——譬如夫人的娘家蒲州张家,这些东西都是老夫人和各房夫人的贴身大丫鬟直接负责。”

    “所以呢?”高务实皱着眉头,他感觉自己好似听出点什么味来了,但就差临门一脚,所以仍然还是一脸懵逼。

    赏月却是惊喜地一拍手:“妹妹真是想得细致!”转头对高务实道:“大少爷,听琴的意思是,少爷您设计的这三档香皂,只针对了男人,却没有考虑更在意这些东西好坏的女人们,您应该再根据这分档次设计的原则,至少列出与‘国士’、‘雅士’相对应的女子专用香皂,并且也要有个好听的名字——女人在这些事情上头,可比男人们更加讲究。”

    “哦!”高务实恍然大悟,一拍脑袋:“说得是,说得是啊!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他觉得自己真是脑子抽风,当年穿越前的香皂广告,除了儿童香皂之外,其余成年人用的,几乎都是找一位美女来打,可没见过什么弄个大男人去打香皂广告的事!亏得自己堂堂一个穿越者,自诩商业头脑领先大明数百年,居然把这茬给忘了,真是愚蠢之极。

    “听琴,你这个意见非常重要,非常必要,这是一大功,必须要赏,且记下十……不,记下二十两银子的赏钱,等香皂买卖做出成绩之后一并赏下!”

    在这个时代,二十两银子的赏钱可绝对不算吝啬了,至少就高务实所知,当初听琴卖进高府的价格还不到二十两呢!当然,听琴卖进高府时年纪比较小,并不是一个丫鬟身价最高的时间段……但在大多数技术工匠年收入都只有二十多两银子的时代,一条建议“卖”上足足二十两,而且是卖给拥有她“人身所有权”的自家少爷,那绝对是超乎时代想象了。毕竟按照这个时代人的观念来看,给自家少爷出主意本身就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少爷能赏个几吊大钱就算大方豪气了,甚至不赏也没有什么说不过去的。因此高务实这话一说出口,赏月、听琴连带高小壮都惊呆了。

    听琴呆了一呆之后,吓得忙不迭摆手:“少爷,奴婢这话就算真有什么用处,也只是一得之愚,哪里当得起什么赏赐。”

    赏月似乎也想到什么,也连忙劝道:“少爷,奴婢和妹妹知道您御下仁厚,这是我们姐妹的福分,但如此厚赏,的确……有所不妥,还请少爷收回成命。”

    高务实奇道:“我赏她是因为她这番话对我作用很大,其中的道理刚才也已经说过了,怎么还赏得不对了吗?”

    赏月说道:“我姐妹原本就是在少爷身边听用之人,少爷有事,问及我二人,已经是抬举了,我等自该仔细思量,尽心回答。少爷觉得听琴说得有理,夸赞一句便足矣……即便打赏,也未曾见一次赏赐这许多的。”

    高务实哈哈一笑:“正是身边的人,才要对你们更好些。亲疏总会有别,这一点无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赏月听了,却正色道:“少爷说的自然有理,然孔圣曾有言‘临之以庄,则敬’。正因为少爷仁厚,我姐妹不过无用女子,也能得少爷亲信,深感无以为报,更只能恪守本分,兢兢业业,又岂敢拿过逾之赏?还请少爷收回成命。”

    都摆出孔老二来了,这话就不能随便答了,哪怕是在贴身丫鬟面前——这可是明朝。

    高务实不由笑容一僵,略微思索一下,说道:“《说文》曰:赏,赐有功也。《书》曰:德懋懋官,功懋懋赏。可见,功则赏之,前贤以为然。这一点,你可同意?”

    这一点,赏月当然不能说不同意,毕竟都“前贤以为然”了,只得点头。

    高务实就笑起来:“《慎子》曰:孔子云:‘有虞氏不赏不罚,夏后氏赏而不罚,殷人罚而不赏,周人赏且罚。罚,禁也;赏,使也。’你二人常在我身边,我需要让你们代办之事可多得很,不赏如何使也?且《淮南子》又曰:忠臣之事君也,计功而受贵,不为茍得;量力而受官,不贪爵禄。其所能者,受之勿辞也。方才听琴这番话,你们或许觉得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定功论赏,本是由我决定,你等勿需推辞。”

    赏月听琴姐妹虽然也算是读过书的,但毕竟只是当做丫鬟培养,论及所学的“广度”,就不能与高务实这种被悉心教导的书香世家重点培养对象相提并论了。

    姐妹二人见实在推辞不得,这才再三拜谢,不再推脱了。

    旁边的高小壮这时也悄然松了口气。他虽然忠心,但在他看来,事情办好了,少爷要是没说打赏,那就当是尽了自己一份责,没什么好说。可少爷有赏赐,那自然也是可以拿的,又不是事情没办成却拿假话骗少爷的赏。

    高务实在一边窥得高小壮脸色,心中暗暗得意:《太公金匮》曰:赏一人而千人喜者,赏之;赏二人而万人喜者,赏之;赏三人而三军劝者,赏之。如今我赏的虽然只是听琴一人,但这消息肯定是会扩散的,远了不说,起码在眼下京城高府这边,下人们不需要多久就会纷纷得知,到时候自己待下大方的名头自然就能传开。将来自己再要做点什么事情,还怕下人们不抢着干、用心干?不过是玩了一手弱化版的千金买马骨罢了,划算!
………………………………

第013章 笼络陈矩(上)

    高务实料不到的是,他昨天才打赏出去二十两银子,第二天不仅“赚”了回来,甚至还盈余了不少。

    今儿一早,高拱自然早已去内阁当值,家里却来了一拨宫人,门子本以为又是圣人有赏赐给高阁老,施施然上前一问,谁料对方竟说圣人的确有赏赐,不过是给小高先生的。

    高拱自然不可能是小高先生,整个京城高府,目前有可能被宫里称之为“小高先生”的,除了高务实不做第二人想。门子心头虽然诧异非常,但脚底下可不敢怠慢,立刻派人通禀高务实。

    高务实得知皇帝有赏,心里也有些诧异,眼珠一转,暗自琢磨:就算太子跟皇帝说起了那天自己给他做的“参谋”,皇帝也不该这么明目张胆的打赏吧?这位隆庆天子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这么多年熬过来的底子,怎么也不会是个政治白痴。不过,不管皇帝什么意思,这事儿倒也耽误不得,忙不迭命人大开中门,亲自出门将天使迎入领赏。

    出了府门高务实才发现,今儿领头的宦官居然还是个熟人,正是之前奉旨去河南迎回高拱的陈矩。

    陈矩虽然一直都在司礼监任职,但迄今还只是个监丞,离后世普通人所熟知的“太监”,中间还隔着个“少监”一级,在宫里的地位不算显赫。当然了,在他这个监丞之下,也还有典簿、长随、奉御等级别,所以他的身份虽然在高家看来不算高,但其实大小也是个宫里头的中高级头面人物,如果有机会外放的话,也是能够混个普通地界镇守太监的。

    陈矩今天过来,也是有说道的。因为隆庆帝要是有赏赐给高拱,传旨的就肯定是太监这个级别,多半还得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以上,虽然首席秉笔太监通常不至于会领到这个差事,但在首席秉笔太监往后排名的秉笔太监们就很有可能被皇帝点名传旨。

    而如果去的不是司礼监和御马监的太监,而是这两监之外的十监,那恐怕就得劳动掌印太监亲自跑一趟了。这既与高拱在隆庆帝心目中的重要程度有关,也与内阁大臣的级别地位有关——之所以当初去新郑接高拱回京时是陈矩跑这一趟腿,是因为彼时高拱毕竟尚未正式起复,客观的讲只是布衣白身,所以让大太监们出远差就不妥了。

    但既然今天只是给高务实赏赐,那就不用那么隆而重之,可能是见陈矩前次去开封府接高拱的差事办得还不错,所以这次来传赐也就仍让他来了。

    一番传赐、领赏的套路按例走完,高务实才知道皇帝赏赐他的原因倒不见得是自己的参谋起了什么作用,只是皇帝觉得他上次与太子“相谈甚欢,言行出众,于太子甚有启迪,朕心甚慰。复念高氏历代文范传家,今有此佳儿,朕意当赏。”——其实这番话或许应该这么理解:太子见了高务实之后心情很好,父子见面的时候提了一嘴,皇帝听了就很高兴,大手一挥:赏!

    于是高务实就此得了御制新书两部,御贡徽墨两匣,御贡端砚两方,御贡湖笔两支,御贡宣纸两刀。

    这波赏赐价值固然不低,但那倒不是关键,毕竟这些东西不可能拿出去卖掉,真正重要的是这赏赐符合双方身份。

    按照历代习俗,皇帝对下的赏赐,也是看碟下菜的,譬如以高务实的出身而言,如果直接赏钱,那就不仅是落了下成,而且几乎可以算是侮辱了。对于他这等官宦世家的读书人,通常情况下几乎只能赏书和笔墨纸砚这些雅物,倘若高务实年纪再大些,又或是已经金榜题名过了的话,倒是还可以赏些诸如名家墨宝、画作之类,但因高务实年纪尚小,不赏赐书法画作,便有不使其玩物丧志之意。

    当然,一般而言,赏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