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嗨皮牛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嗨皮牛爷-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说完啪的一声把火机拍到桌子上,算是拍板了。

    “听你的”

    李二跟小贩这俩坏包在皇宫轻而易举的就把未来的教育给改了,但是大唐的士子们就没那么淡定了。

    道德半月谈现在作为半官方的信息发布渠道早已经在民间养成良好的口碑,其他不说至少上面的消息都是真的,没有亩产万斤的牛皮。

    新一期的道德半月谈把这次秋试的时间和注意事项说的很清楚,时间是七月底,考试时间为两天连轴转不能出考场,让广大士子先练习一下宅的基本功,有爱动的可得注意了。

    另外本次考试不再需要各位带笔墨进入考场,考场为大家准备了水笔或者钢笔,有没用过的可以先到盛隆号买两根练习一下,如果说时间太短,自己字写的不好看,不要紧,本次考试另一个更大的改革就是糊名,誊卷。

    凡是此次参加考试的考生姓名一律糊起来,阅卷人是看不到名字的,甚至连你的试卷都看不到,他们看到的是由笔墨吏誊好之后的副卷,所以大家不用担心自己的字迹不好看。

    对于最后这条改革,士子们议论纷纷,食为天一楼的休闲区有俩士子就这事聊开了,其中一个指着手里的道德半月谈“看来国师还是上了点心的吗,其他不说光这个试卷誊抄之后再批阅就比以前公平了不少”

    另外一个点点头“确实,不过这非得让用蓝黑色的笔是什么意思啊”

    “切,难不成你还想用朱笔不成?”

    “那到不是,本来我字写的就不好看,这要是再用那什么钢笔写,估计更没法见人了”

    “怕什么,反正阅卷的考官看的是誊过的“

    “我是怕誊卷的不认识我写的”

    “那你还是赶紧回去再练练吧”

    俩人聊的热闹时间,隔壁抻过来个脑袋“有那闲功夫练字,你还是多看点算学的书吧”

    “为什么”

    “你们没看?我去,这么大消息你们居然没注意,看这”隔壁那脑袋拿着道德半月谈指给二人看“算学一百五十分,分数达不到六十者不予计成绩,也就是说你明经和进士科考的再好,算学不及格,连进入最后评比的机会都没有,明白了吧”

    刚才聊天的俩人赶紧翻看自己手里的道德半月谈,果然在某一页找到了这个通知“我滴个乖乖,这是要人命啊,老兄,你算学如何?”

    被问到的一脸得意“还行,家父是商人,某之前有段时间跟着账房先生学习来着”

    “咦,那你身份也是商人子弟了,怎么能参加举试呢?”

    隔壁那多嘴的又过来了“这你都不知道?你忘了陛下刚登基时间,开了次恩,凡是能赞助登基大典的商人,可以保荐一个子弟参与举试,这位贤兄怕是当初得到资格吧”

    士子朝他拱拱手“兄台果然博闻强记,某确实是家父当初捐的资格”

    刚才还给他聊的火热的士子一拍桌子“成何体统,国师这是乱来,自古商人子弟不能入士,而他居然如此乱来,真是,真是…”

    商人子弟听到对方居然看不起自己是捐来的名额,当下不乐意了“捐的名额怎么了,商人为什么不能入士,我们也是大唐人,国师说了大唐人人平等,我们也是为大唐做了贡献的”

    “得了吧,我看国师也跟你们商人一样唯利是图,这样的人就不该参与朝政”

    “怎么说话呢你,别以为读了点书就随便看不起人,我告诉你,这次考试我一定比你考的好,不信走着瞧,哼“说完商人子弟一甩手走了。

    数落他的那个也忿忿离席,隔壁看热闹的摇摇头“哎,居然没打起来,真让人失望”

    不管士子们怎么说,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是人家老李家的,人家想怎么祸害就怎么祸害,不乐意你也穿越去啊!

    抱着忍一时风平浪静的心态,士子们终于安定下来,盛隆号的生意突然就好了起来,以前销售一直平稳的文具,迎来了一次大爆发,钢笔销售一空,墨水也没有了,只剩下一些水笔,有些人觉得水笔轻飘飘的不给力,哭着喊着要买根钢笔,还因此催生出一批倒卖钢笔的黄牛。

    就在士子们纷纷表示自己还没准备好时间,秋试开考的铃声已经敲响,是骡子是马,考场溜一圈见分晓!(未完待续。)
………………………………

第八十六章开胃小菜

    开考的当天,小贩顾不上秋日的余热,早早的穿戴整齐,往手上吐两口唾沫抿抿头发,恶心的端着牙杯的李月儿差点吐了。r  nn

    “我说那桌上有啫喱水不用,干嘛那么恶心”

    小贩低头一瞅还真有“嘿嘿,习惯了”说完又往脑袋上喷点啫喱水,对着镜子照照“挺好,人模狗样的,月儿,你在家了,我去监考了”

    没等里面给回音,小贩就出门开着面包朝考场进发,到了门口发现已经是人山人海了,考场门口两边贴着红纸告示,也就是所谓的考试需知,好多士子都掂着脚往上瞅呢!

    小贩看这模样知道前门是别想进去了,绕道后门进入考场,其他负责监考的官吏都在了,见了小贩随意打声招呼就忙自己的事去了。

    抬头看看天,小贩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吩咐站在下面的差人可以放考生进场了,于是差人转身下去,开门放人进来。

    当然进来不是说随便就进的,差人两两一组对每个考生进行细致的搜身,耳朵眼里,腚沟里,里里外外检查一边,看到有考生还带这食盒,都给没收了“吃的喝的不用带,谁要饿了或者渴了叫一声,国师为了款待士子,统一配的有饭食饮料”

    士子们放下食盒过了第一道安检,然后是第二道,由导师也就是负责举荐他们的师傅确认一下,包括长相啊,胎记什么的,确保没有替考的情况,小贩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会有替考发生,但是有一点可以放心,每个士子都是有三人或者五人作保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的,要不然早被政审刷掉了。

    一切妥当,士子们在进门之后的考场安排查找自己的小包间,由监考的确认之后,每人发一盒文具,里面包括两支水笔,一只铅笔,量角器橡皮擦之类的都有,然后进去老老实实坐下。

    好多第一次见到这么齐全的文具的士子当时就懵逼了,这些东西见都没见过,谁知道怎么用,当场就有好多士子嚷嚷。

    一个负责纪律的差人拎着小喇叭“都静静,文具给你们是国师送你们的一点小礼物,考试不一定用得到,现在不要再嚷嚷了,不然取消资格”

    听到如此严重的威胁,士子们蔫了,八拜都拜了,可千万不能在最后一关挂了,当下只好把好奇放在心里,当然也有贪玩的,拿起转笔刀把铅笔伸进去转着玩,发现几圈之后,木屑纷飞,铅笔露出里面的黑心,高兴的跟发现了新大陆似的,要不是考虑到考试会用到这玩意,估计丫能一口气给把铅笔转没了。

    等到上午八点,小贩一挥手,差人关闭考场大门,门外的护卫咔嚓把门锁上,还贴上封条,考试规定,两天之内任何人包括考官必须吃住拉撒都在考场之内,真严!

    等差人再次巡视之后朝小贩禀报“禀国师,一切妥当,还请您分发试题”

    “好”小贩把藏在戒子里的试卷拿出来,朝几位副考亮了亮,示意密封标记都是好好的,然后几人一起在备案录上签上自己的大名,这才拆开试卷分发下去。

    有差人发卷,有差人拎着喇叭介绍“各位士子注意,本次考试分三门共十二张试卷,试卷的右下角写有顺序标记,各位拿到卷子之后先检查一下试卷是否有误,都正确的情况下再在密封线外填写自己的名字和考号,任何人不得在密封线外做标记和答题,违者做零分处理,本次考试时间为两天,所以各位不要着急,放平心态,如有需要请报告巡考员,好了,祝各位考试顺利”

    差人来来回回的宣传着注意事项,确保每一位考生都听到听懂了,才折回来喝口水,话说这次考试国师给的水真好喝,甜丝丝的,说什么不在状态喝一瓶就好了,还能让人脉动起来,也不知道真假,反正差人没给小贩省着,他们又不像士子上个厕所得打报告,憋了就去,所以肚子随时可以装东西。

    八点发的卷,士子们闹哄哄的到了十点才开始正式答题,好多人就连写名字也得先在草稿纸上演练几遍才动笔,国师给的笔用着不习惯。

    等名字写好,士子拿起试卷一看就傻眼了,第一门明经还好说,虽然这次加了好多老庄学说,但是古代书字数少,人家写书又不按字数算钱,所以越少越显得有文化,加上士子们考试前突击一番,也能记个十之七八。

    有准备充分的士子早早的把明经也就是填空题做完了,然后翻开第二卷明算,先阅读了最上面一行字:选择题,请将所问问题的正确答案前面的甲乙丙丁填入问题后面的括号内!

    甲乙丙丁知道,括号是什么?往下一看,哦,原来是俩半圆弧,这就是括号啊,国师毛病真多。

    算了不管了,看题,第一题,一块豆腐,只切三刀,最多能切几块?什么玩意,切豆腐,别逗了好不,不知道君子远鲍厨啊,谁他妈注意过这玩意?

    不过虽然生国师的气,但是题还得做,于是好多士子开始在自己的小包间里用手比划,脑海中想象着豆腐的模样,然后就想饿了!

    第二题,一口井深十五步,有只青蛙每次往上跳三步落两步,请问青蛙跳多少次才能跳出来注:井有台阶

    看到这题士子已经变成了大写的懵逼,自己早过了踢死蛤蟆逗死猴的年纪了,你居然考这个,要不是看着你国师的身份,哥现在就过去打你个满脸桃花开!

    十道选择题完之后接着是五道填空题,请根据下列数的规律填入中间空缺的数,一,二,四,八,十六六十四!

    于是又开始了士子们的烧脑时间,有懂算学的看了这个沾沾自喜,终于遇上好吃的菜了,信心满满的填入:三十二!看着这个数字,得意的看一下填空题的注意事项,本题型,每题五分,好,五分到手,不容易啊!

    选择可以蒙,填空题容易,当做到算学的后面大题时间,在睡梦中的小贩被一阵整齐的骂娘声惊醒,就连旁边的副考也被吓了一跳,什么情况?

    小贩侧着耳朵听了一阵,脸上得意的笑了笑,没两把刷子,你以为哥能随便当主考官的?

    副考也听到了好像士子在骂小贩变态,胆战心惊的看着脸上带着得意笑容的小贩“国师,能否让我们看一下试卷呢?”

    小贩抽出几份剩余的试卷递给副考,副考接过之后几个人脑袋凑到一起看向算学的大题,其中有个嘴快的,在第一时间说出了士子的心声“我艹他大爷”未完待续。
………………………………

第八十七章上大餐

    骂完之后赶紧捂着嘴,小心的看了一眼脚翘在桌案上的国师,发现小贩又睡着了,才拍拍胸口“来,咱挪挪地儿,让国师睡会儿”

    几个人挪到旁边,把试卷摊到桌子上,一起试着做一下算学的大题,第一题,求一加二加三一直加到一百的总数是多少,请写出完整计算步骤,直接给出答案者不计分!

    靠,这是几个副考的一致心声“快,快,快,老赵你算学好,赶紧算一下”

    被称作老赵的拿起桌子边上的笔在草稿纸上唰唰唰唰的写开了,小半个时辰终于写完了“五千零五十,对吧”

    其他人点点头“对”

    老赵得意了一下“我算学还是很不错的吗”

    有人出口打击“那么请你把计算步骤写到这么大个空间里试试”老赵拿起笔就准备显摆,可是一看试卷留的空,脱口而出就是一句“我去“然后老赵拿手拃了拃试卷的空白空间和自己计算步骤的长度,发现完全放不下。

    看着睡着的小贩,老赵小声嘀咕“国师这不是难为人吗,这得写多小的字才能写得完呐”

    其他人深表同意“算了,别看这个了,往下看”于是众人又翻到下一题:前朝征高句丽时间,前线士兵每天需要口粮至少五斤,共十万人,后方民夫平均每人每次只能运送五十斤粮食,而且民夫每天自身也需要消耗二斤粮食,已知范阳为粮仓,到前线民夫需要走十天,在不计损耗的前提下,请计算杨广需要在范阳储备多少粮食征集多少民夫才能保证一次十天的战斗需要。

    看到这题,几个副考眼神都望着刚才算出来一加到一百的老赵,老赵叹了口气“别看了,这题我是算不出来,我估计在场的士子全都白给了“

    众人一起无语了一下“算了,我们也别算了,就往下看看国师出的都什么题吧,也算让我们涨点见识”

    “就是就是”

    “好吧”老赵拿过卷子开始念第三题“大唐现有丁口三千万,预测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二十年后丁口将会增加到六千万,请给出大唐的人口增长率“

    念完最后一道题,老赵把试卷一扔“你们看吧,我去洗个手”其他副考“同去同去”然后人都走了,只剩试卷孤零零的留在桌子上,小贩微微睁开一只眼笑了笑,那一笑很邪魅!

    等几人净手回来之后绝口不提算学的事,看着桌子上的试卷有好奇心重的提议“要不咱看看进士科考的什么玩意?”

    老赵摆摆手“要看你看,我是受不了打击了”其他人也附和老赵,好奇心重的那位手伸了几次又缩回来,最后还是好奇心战胜了被打击到残废的自尊心,拿起试卷扫了一眼进士科的题。

    “哎呦,进士科到挺简单诶”

    其他副考“…”

    “真的,我不骗你们,你们看看”

    副考“…”

    “好吧,我念你们听,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请根据这段话写一篇文章,不少于八百字,体裁不限“

    其他副考“……就这?”

    “嗯呐,就这,嗷,还有,本题分值四十分”

    嘣儿…睡梦中小贩仿佛听到谁吉他弦断了,翻个身找个舒服的位置继续睡,副考们一起嘘了一声“老张,注意点,没事别老揪胡子”

    老张一脸苦楚“你以为我想啊,我这是被吓到,道门的其他经文咱们没学过,但是这个谁不知道啊,庄子秋水篇吗,这明摆着送分的”

    好奇心重的那位伸手打断老张的论点“不对,怕不是那么简单,大家看,不少于八百字,体裁不限,这岂不是说拿咱平常说话的语言也能写?”

    老张也不揪胡子了“不能吧,道门什么时间如此肤浅了,不可能”其他人一起扭脸看着睡着的那位,老张眨巴眨巴眼“或许有可能”

    好奇心摆摆手“算了看下一题,曰: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礼仪哉?请默写全文,并以此写一篇文章,同样不少于八百字,体裁不限“

    众副考已经说不出话来,看到现在大家也明白了,国师这脑子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刚才还庄子呢,一转眼又跳到孟子上去了,那下面一题会是什么呢?

    带着期待的心情副考们赶紧看下一题“论教育的意义,体裁不限字数不限,本题七十分”

    好奇心把题念完,还拿着试卷翻来覆去的找“没了”

    众副考“就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