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6章 秦登堂的纠缠
“县主别来无恙?”
几乎是一瞬间;陈澜就打手势让长镝和红缨暂且停住,旋即又缓步上前;却在人前三步远处停下了,脸色沉静一言不发。果然;她能忍住;对面的那人却分明没这样好的耐性,当即又压低了声音,慢悠悠地说道:“当日,贫尼曾经说过,请县主去一观那真迹,只县主却是拒绝了,只不知道如今;你可否后悔了……”
话音刚落;龙泉庵主就陡然之间又跨前几步,眼见陈澜纹丝不动,她微微一笑,宽大的袖子轻轻一甩,原本缩在袖子里的右手随之一动,一把明晃晃的利刃就势抵住了陈澜的腰间。见对面的长镝和红缨仿佛觉察到了什么,似乎随时都会冲过来,她却依旧镇定。
“县主,贫尼只想好好说几句话而已。”
不用回头,陈澜也知道长镝和红缨必定瞧出了什么,而不远处的秦虎更不会忽略自己此时的处境,当即沉声喝道:“你们都别动”撂下这话,她才看着近在咫尺的龙泉庵主,低声说道,“庵主究竟想怎样,直说不妨。”
“想怎样?”龙泉庵主不以为意地用左手放下了风帽,露出了光溜溜的脑袋,旋即直勾勾地看着陈澜,“你来龙泉庵之前,我就听说过你这个人了。京城豪门世家不少,更何况你一个无父无母的弱女子,更比不上那些父兄呵护的千金。但你足够聪明,足够谨慎,该展露才能的时候便绝不错过,遇上机遇又能牢牢抓住,所以才有了如今的风光。只是,在这世上,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你不够狠”
见陈澜不为所动,她却并不以为忤,反而笑了:“你以为我是让你杀人越货么?所谓心狠,只是说该不容情时绝不容情。林长辉打天下的时候可以和所有战将称兄道弟,治天下的时候亦是能和沐大哥把酒言欢,可日久天长,他依旧能痛下决心断绝后患,这便是所谓的圣主明君杀伐果断。当初征战天下时,胡春华可以把自己的口粮让给军士,于一干姬妾亦是亲切和蔼,可一到母仪天下之后,她却能够幽禁丈夫,逼死皇贵妃和庶子,这就是所谓的贤后。至于当今皇帝,用你时对你恩宠有加,不用你时就弃若敝屣,卢逸云的下场,便是前车之鉴。”
尽管对龙泉庵主早有怀疑戒备,但听其毫无敬意地直呼太祖和高后的名字,听其对皇帝任意指摘,陈澜不禁暗自苦笑――若是她心狠,当初是不是就不该为了防止事情闹大而讳莫如深,早就该断然派人将这位龙泉庵主连根拔起?至于所谓君王的宠信,很少有长久不衰的例子,她就算知道,眼下也只有选择依附,仅此而已。
“庵主大张旗鼓见我,就是为了告诫这些?”
“你那夫婿的一切荣光都是皇帝给的,若是有朝一日皇帝不在如何?若是有朝一日,皇帝不再信赖他了如何?亦或是有朝一日,你的丈夫有了新欢时如何?只看眼前不看将来,算不得什么智者”
说到这里,龙泉庵主的眼神中渐渐闪动着某种狂躁的光芒,竟是没注意到陈澜的不以为然:“想当初,我就是太愚蠢了。沐大哥娶了宁国长公主,我愤而出家,结果林长辉却送了我龙泉庵,我便以为他是个性情中人。可沐大哥仰药自尽后,宫中就传来了宁国长公主和遗腹子相继病故的消息。我满心惊怒,一直在星星念念惦记着报仇,直到辗转接到她的临终绝笔,还有那个襁褓中的孩子,我才知道,我终究是不如她。她自尽的时候掐死了一个孩子,却把真正的儿子悄悄送给了我……没想到,到头来相信我的人,竟是我最嫉妒痛恨的情敌”
此时此刻,陈澜只觉得脑际犹如一道惊雷劈过,甚至用了极大的力气方才站直了身子。自从知晓历史的那个拐点,她就知道自己在这个世上并不是唯一的,于是谨言慎行,不敢显出任何行迹,然而,倘若真是照龙泉庵主这么说,那便是一个百多年前的人,如今却依旧如此容貌,难道这世上真有长生不老?她一下子死死攥紧了拳头,呼吸却难以避免地粗重起来。
然而,龙泉庵主却丝毫没有就此打住的意思,仿佛要避免她跑开,一只手竟是死死拽住了她的袖子:“县主信神佛么?”
不等陈澜回答,她就自顾自地说:“我皈依佛门,在青灯古佛前念经念了十年,却曾经根本不信。可沐大哥那样一个惊才绝艳的人,却偏偏信奉神佛。他甚至还在参拜龙泉庵时,虔诚地捐了一座佛像。那一次留宿时,他恍惚之间对我说过,如果没有天上的神佛赐给他第二次性命,他也就是在一个三流大学浑浑噩噩,尽管我不明白,但是当晚,他就吟了一首甜水歌,等他回去之后不久,朝廷的石刻就到了,却只有前头四句。”
听着这些话,陈澜不知不觉渐渐抱紧了双手。对于自己这第二次的人生,她也曾经惊疑过彷徨过,但是在生存的压力面前,她选择了全心全意地拼搏求存,甚至不曾有时间去考虑什么神佛,什么信仰。所以,龙泉庵主对于沐桓的形容,让她看到了一个远比想象中更加真实的同仁。那个人也会彷徨,也会茫然,甚至因为自己的经历而笃信神佛。
于是,不等龙泉庵主张口再说,她便深深吸了一口气,旋即接口说道:“若照庵主这么说,您历经了百多年时光得到了长生,早就应该什么都看开了,若如此,又何必再于俗世拼杀?”
“长生……这天底下哪有长生”龙泉庵主一把揪住了陈澜的衣襟,那声线就犹如九幽地狱之中传出的一般低沉,“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我当年吐血死在了那石刻前,而今生苏醒时,却还是在那石刻前,只却换成了另一个可怜的女子知道她是谁么?她的父王被当今天子幽禁致死,兄弟说是幽禁西内,却都是暴亡,自己一个已嫁女被夫家所出,隐姓埋名寄居庵堂……两世为人却都是遇到如此惨剧,你还让我看开些?你以为我对你说这些,只是一时激愤?你听了这些,以为都是白白听的?”
龙泉庵主越是吐露得多,陈澜心中的戒惧便更甚。此时此刻,见对方已经不惜揭露了两重身份,她便小心翼翼用眼角余光瞥看着身后的长镝和红缨。发现长镝的手始终紧紧扣着腰间,她更是努力调匀呼吸,声线却仍是平稳。
“天下怀有奇冤的人不知凡几,庵主固然是其中之最,但是为了一己之私害死的人难道还少吗?吴王身为皇子却会选择谋逆,之后更是自缢,总少不了有人挑唆吧?东昌侯家人上下六口,想来总不至于阖家皆有死志吧?张阁老离奇过世,更不会脱得了阴谋二字吧?甚至还有淮王,钱妈妈,不计其数的其他无辜人……庵主你自己身负大恨奇冤,难道其他人就都该死”
她这一次却没有压低声音,而是刻意地渐渐提高声线,到最后那话语中隐约带上了金石之音。见龙泉庵主面上肌肉抽搐得越来越厉害,眼神亦是变得凌厉至极,她却丝毫没有罢休,又一字一句地说道:“只可怜了庵主这满腹好机谋”
陈澜此言一出,龙泉庵主终于再也忍不住了,一闪念便是猛然扬手,指掌中刀光宛然。而刹那间,一直在等待脱困之机的陈澜沉腰偏身,一直深深藏在袖子里的短剑终于露了出来,稳稳当当架住了龙泉庵主的含怒一刀。尽管是蓄势已久,但她仍然被那股大力带得一个踉跄,仓促间却是微微蹲下一扫腿,果然对方一个猝不及防,竟是被她绊了一下。说时迟那时快,趁着这难得的机会,她猛然发力,左手一把抓住了龙泉庵主的一只胳膊,旋即左手举剑一切一横,竟是劈手打落了她那把短刀。
此时此刻,红缨和长镝固然是立时窜将上前帮忙,刚刚离着几步远的那两个黑衣人亦是迅速赶了过来。只他们俩还没近前,就只听一声暴喝,随即就看到了两道黑影到了眼前。尽管两人反应极快,但还是一个被砸中了脑门,一个被砸中了肩膀。而趁着这当口,又是两枚短箭随后跟来,两人只是倏忽间便又中了重重一击。
瞥见刚刚劈手丢了两块瓦片砸人的秦虎已经赶了过来,长镝自是慌忙上前顶上了陈澜。她毕竟是训练有素,也不顾龙泉庵主那疯狂的模样,直接飞起一脚斜击其腰。出乎意料的是,这本该是能让壮汉倒下的一击,却只是让龙泉庵主踉跄后退,反倒是长镝自己一下子按住了脚,随即才蹦了上去,赫然是拿着一枚短箭抵在了龙泉庵主喉间。就当陈澜被抢上前的红缨一把挡在身后时,她却只见龙泉庵主紧紧盯着自己,突然又发出了大笑。
………………………………
第57章 真病还是假病
安园的大门仿着京城那些豪宅名园的样子。三间五架的挑檐门楼;双面砖雕着牡丹花西番莲的门楣;斗框边尽是新鲜花样的各种雕刻;丝毫不落民间寻常富贵人家的俗套,显得颇为大气。匾额上的安园两个字不知道寻了哪里的书法名家,乍一看去倒有几分气派;细看之下也不过减两分风骨。若只是初来乍到的人,兴许还以为这是皇家的别院。
这会儿;二三十个佃户齐刷刷地跪在那绿漆大门前头,有的身上还穿着件大棉袄;有的却只是破旧的夹衣,个个衣服上都有这样那样的补丁。张庄头自己带过来的十几个庄丁倒是曾经遇到过佃户抗佃闹减租;可那会儿毕竟是侯府多年的老地了;或是递条子到官府,或是拿着棍棒一顿暴打把人赶开,哪见过这般情形,面面相觑之余便只是在门内张头探脑,却是没一个贸然出去。至于前院那些个来帮工的妇人们,则是不住蹑手蹑脚过来瞧上一眼,毕竟她们都是这潮白河边上村子里的人,这些佃户不是亲戚就是邻居。
至于之前跟着朱氏前来这儿的侯府家丁亲随们。也没有轻举妄动。朱氏自从嫁入阳宁侯府之后便是当家主母,老侯爷陈永又是多年在外,因而侯府上下虽说有两面三刀趋炎附势的,也有忠心耿耿而又老实可靠的。此番跟出来的人,便都是唯老太太之命是从的亲信。此时此刻,一应人等默然站在院子里,好几个就往后头的账房张望。
账房里头,张庄头看着前头那个满脸不耐烦的中年人,额头已经是有些冒汗,却只能连声解释道:“我真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前几天偶尔也有人上门求恳,但只是两三个,我让人出去分说了几回,很快人就打发走了,没想到这回竟是会来这么一大帮子。要知道老太太和三小姐四少爷都在,我有几个胆子敢蒙骗。”
陈瑞是当年朱氏身怀六甲去护国寺祈福时,在寺门口正好捡到的弃婴,一时动了善心便带回了侯府,交给赵大娘养大,长大之后他念着报恩,鞍前马后为朱氏做了不少事情,因而得赐陈姓,最是忠心不过的人。此时此刻听了张庄头的话,他就皱起了眉头。
“那就眼睁睁看着这帮穷汉跪在这儿死乞白赖?”
“我已经让人去巡检司报信,那边很快就能派些弓兵来把人驱散了。”
“一时驱散有什么用,要是他们天天来闹,老太太还要不要养病了?”
“您说的是,但眼下只能先如此了。不瞒您说。这庄子我接手的时候就觉得蹊跷,周围一马平川都是良田,这庄子又修得实在气派,要说是区区一个皇庄的庄头,似乎没这个手笔,可如果要说宫中御用监夏公公,多置田产也就够了,修这安园他又住不了,那是何苦?我去问过原来在庄子里帮过忙的,这庄子才建好没两个月,就连同地一块赐了咱们府里。”
陈瑞虽说给朱氏里里外外办过不少事,也跟着郑管事念了几本书,可肚子里墨水毕竟不多,听张庄头这么说,他往深处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得要领。就在他一扬眉要开腔的时候,就听见外头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
“瑞大哥,跟四少爷的那个楚平和其他三个人出门去给那些佃户送热水了。”
“是那四个毛还没长齐的小子?”陈瑞顿时吃了一惊,问了一声后得到肯定的答复,他顿时没好气地冷哼道,“四个半大孩子也敢管这种事。真是胆大包天!跟两个出去看看,毕竟是四少爷的人,出了事三小姐和四少爷面上不好看。还有,吩咐下去,别惊动了内院!”
门外人听了,却是犹犹豫豫答了一句:“那边毕竟用着几个粗使婆子,刚刚还到外头四处溜达,兴许消息早就传进去了!”
还不等陈瑞答话,外间又传来了更大的一声嚷嚷:“瑞大哥,里头三小姐派人出来,请您和张庄头去说话!”
闻听此言,陈瑞和张庄头对视一眼,陈瑞眉头紧皱有些不满,张庄头却想起了那会儿郑管事领着去磕头的时候,被问到的那两个问题。然而,两人毕竟不敢怠慢,忙一前一后出了屋子。陈瑞招来报信的人问了两句,就和张庄头并肩往里头走。沿甬道转过最后一座石桥,到了垂花门前时,他们见门前站着两个粗使婆子,方才停下了。
须臾,里间就传来了一个平和的声音:“不用行礼了,先说说外头究竟怎么回事?”
陈瑞看了一眼张庄头,张庄头忙上前一步,把起头对陈瑞说过的话重新说了一遍,却是按下了后头自己的疑惑,末了才请罪说:“都是小的大意,应该尽早派人去盯着这些佃户的。不过请三小姐放心,巡检司那边已经递了条子去。须臾就会派弓兵过来把人赶走。”
“今天把人赶走了,明日再来呢,难不成还要日日去惊动巡检司?”
陈澜站在和垂花门直道相交的那条夹道上,不虞外头有人瞧见自己,此时禁不住直截了当问了一句,听外头久久没有回答,她哪里不知道张庄头也暂时没什么好主意,便又问道:“那张庄头可曾打探过,皇庄的租子原本该是多少,后来加成到了多少,他们又积欠多少,总共欠几年?还有,这皇庄赐给咱们府里的时候,对于积欠的租子可有什么说法?”
张庄头先头把朱氏一行接进来的时候,才禀过皇庄的地是一亩地两石,如今听到这加成两个字,他心中一凛,忙弯腰答道:“小的问过,这天安庄的租子本是一亩地一石四斗,之后加到了一斗六,先前的夏庄头又加到一亩地两石。后来佃户曾经有的逃过,但因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一家人总不可能都跑了。所以衙门一拿一个准。据小的打听,积欠多的有三四年,少的也有一两年,欠的租子从七八石到几十石不等,总共的积欠大约有七八百石上下。”
七八百石?
陈澜眉头一挑,心中便飞速计算了起来。据她打听下来,如今的米价不比开国时一两银子两石米,多年盛世太平,米价反而是渐渐涨了,如今一石米得一两三四钱银子,高的时候甚至得一两七八钱。这就是千多两银子。对寻常百姓来说,千多两银子或许是一笔天文数字,可这座安园若没有上万银子砸进去,断然建不起来。这样的园子皇家都说舍就舍了,怎的会放任一个前任庄头这样催逼欠租?还有,赐田之前,难道不该了结这些么?要知道,如今这些佃户无论从人身还是其他,都已经是挂在侯府名下了!
外头陈瑞听见陈澜和张庄头这一问一答,已经是有些不耐烦了。毕竟,这些田庄产业的事他并不十分明白,在家里也都是郑管事料理的。正站在那儿想着自己的事,他突然只听里头唤了自己一声,这才回过了神。
“陈管事,麻烦你派两个妥当人再陪着张庄头出去,问问那些佃户跪在咱们家门前,究竟想要怎么样,一个个单独叫到前院里头问,问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