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时,旅游收入,应该很可观。
至于甄强这个人,有些传奇色彩
民俗公司之所以让他,一个二十刚出头的小伙子,出任民俗公司的总经理,最重要的原因是,甄强与一个曾经长期生活并看护王沟庙的耿姓孤寡老人关系密切,甚至有人说,甄强继承了老人的传承,但这个说法,他本人从没公开承认过,也只能说是个猜测。
耿姓老人是被王沟庙倒塌后砸死的,而当时被埋在里边的,还有甄强。大难不死的他,后来被镇上的人认为脑子受到了刺激,做事也特立独行,一度被镇上的人叫做傻强。
后来在在考场出了点问题,没考上大学的他到了王沟镇砖厂,也就是那,他展露了他跑业务的能力,为镇砖厂拿到了订单。
也正是因为他在这方面的才华得到大家的认同,他被破格任命为王沟镇工业站的站长,主管王沟镇的镇办企业。但这个站长很短命,也只有一二个月的时间。
他是主动辞职的。原因是,出资人张春海要求甄强出任民俗公司的总经理,这道理也讲得通,民俗公司在和王沟镇政府谈合作,甄强不能同时代表双方。镇党委书记考虑到重建王沟庙,将是带动镇乡镇企业发展的大机遇,只好忍痛割爱,接受甄强的辞职。
由于有甄强存在,双方的谈判虽然有波折,但还算顺利,于是,才有了明天将要举行的双方合人签字仪式。
“你做过专题调研”卓然书记在李渊博差不多讲完时,问了一句。也确实,一个市委办公厅的秘书长,对具体的问题了解的如此详细,似乎有点不正常。
“也算是巧合,虽然没做过专题调研,但最近由我着重抓的两项工作,都要求我必搞清甄强这个人的情况和民俗公司的背景。正因此,我对民俗公司和甄强做过深入的调查,所以才知道一些比较细致的第一手资料。”
“说来听听”卓然书记对李渊源泉的汇报,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第一项工作,市委安排我到基层调研省财政下拔的,专项修路款的使用情况,凌海县上报的材料中,有一个方案引起了我的注意。王沟镇政府为争取到修路的专项款,提出自己筹一部分资金,再申请一部分的财政拔款的方式修建县级公路。县里也比较认同这个方案,而市里却担心镇政府是否真有能力自筹到资金,怀疑这只是为争取财政拔款的一个太过激进的提法。也是从那时,我认识了甄强,也知道了民俗公司。”
………………………………
第171章 暗中的推手
李渊源观察了一下卓然书记的面色,发现他正专注地听着自己介绍,这才放下心来,继续往下讲。
之所以这样,绝不是多余的环节和多余的小心。如果卓然书记的脸色表现出索然无趣,那么李渊源的介绍,到这里,就完全可以画个句号了,这是做秘书知必须掌握的火候。而如果领导正听得津津有味,你绝不能停下来,故意吊领导的胃口,如果领导催后你再接着讲,显得你还有保留,对领导总有些不尽忠之意。
而在秘书行业修行多年的李大秘书长,对这样火候的观察,当然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王沟镇解决自筹资金的办法是向县农行贷款,而抵押物是王沟镇商贸公司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王沟镇商贸公司,就是民俗公司与王沟镇以股份制合作成立的公司,合作方式基本是民俗公司出钱,王沟镇政府出地的形式。先不论这个方案是否可行,我亲自向农行了解了情况。农行方面做过专门调研,结论是可同意贷款说明银行对王沟镇商贸公司的前景还是相当的看好。
正因为调研些事,我知道了民俗公司,也知道了甄强这个人。应该说,王沟镇政府和甄强,为最有准效率的使用财政拔款修路,找到了一条多方利益协调一致的办法。只是,这方法对其它镇却不一定适用,所以,才没敢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而正是因贷款修路的事,决策的主角之一是甄强,他才引起了我特别的注意,私下也对他做了一番的了解。当然,贷款修路,决策的另一个主角,王沟镇党委书记孙鹏程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不是他思想解放,做事不拘一格,没有点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的魄力,即使甄强创造了这个条件,怕是也难走到有举行签字仪式这一步,总体来看,这也是乡镇企业引资的一个成功案例
第二项工作,我一提书记您应该能想起来。市局提交了一份内参材料,反映的是文化局局长王断钢滥用职权,对反对把原市文化活动中心改制成都会文化娱乐中心的老职工进行打击报复,还为都会娱乐中心涉黑涉毒提供保护伞,特别是,他在任教委主任时,曾指使高考主考官,他帮他儿子考场作弊,被人检举后,对举报人打击报复,竟与和主考官串通,武断地把把该考生的试卷认定为废卷。而这受害的考生,就是甄强。
而市局之所以要查王断钢的起因,也是从甄强的一封实名举报信开始的。”
李渊源说到这里,就打住了。因为他看到卓然书记皱起了眉头,知道他已回忆起上次常委会上讨论如何处理王断钢的时的场景。
那次常委会上,因常委位对如何处理王断钢的意见并不统一,因此,最后也没形成决议。当然,没能形成决议的原因是,市局的资料证据还不够充分,所有的证据,基本都是相关当事人的证词。而证词这东西有些情况下,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言下之意,市局在得这些证词的过程中,是否对相关证人的口供进行过威吓,这都是无法证实的。
不过,这只是表面的理由,而实际的理由,这些官场上的老同志心里都明白,王断钢可是原省委一位实权人物的内侄,虽然这位常委已退居省人大任职,其影响力已减弱,但对于一个市级领导干部来讲,还是没人敢轻易去得罪的。
常委们没形成一致的处理意见,却也没立即回复市局。因为材料的罪状太过敏感,不要说涉黑涉黄,提供保护伞,只要沾上,就足能令王断钢身败我裂,而一旦高考指使考官司作弊,还对举报人打击报复,被证实属实,很可能在全国都引起轰动。常委们可没谁愿意和他沾上边。于是,这事在会上就被暂时押下了。
会后,市长找到卓然书记私下提了个建议:“省委的某位领导前几天不是还点名表扬过王断钢吗而且前任宣传部长到省委任职前,也推荐他为继任者。由于在人选的讨论上,一直未能过会确定,不如这样,我们把这份材料让人私下透露给前任宣传部长,相信他一定会把这材料转交省里那们大人物的手中,相信结果无非是两种,他要保王断钢,应该会通过某些渠道,帮忙通过王断钢出任市委宣传部长的考察,另一种情况是,会给我们一个王断钢与他无关的信号,那样我们再采取多大的行动,都不用担心了。
于是,对于如何处理王断钢,暂时在市委这关被压了下来。但是,核实检举信的内容是否真实,市局在针对王断钢的的调查过程中有没有使用非法手段等工作,交由李渊源来秘密调查。李渊源一提到王断钢,卓然当然会想起这事,只是他之前,并没太注意到举报人是甄强这个细节问题。
“这个王断钢,还是真不让人省心啊”卓然书记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听到这语气,熟知卓然书记脾气的李渊源,也知趣地离开了。
出了卓然书记的办公室,李渊源脸上终于有了多日都不曾出现过的微笑
他当然不会学某位电视节目主持人,偷偷的挥着拳头喊声耶而偷偷地微笑,已是他这种官场上的老战士,所能表现出来的最外露的情感宣泄方式。
李渊源窃喜的理由可不只一个。
玉宝臣老人答应见卓然书记,虽然不是自己促成的,但总算达到卓然书记的目的,他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在卓然书记向自己问起民俗公司的背景和甄强的个人情况时,也算歪打正着,自已提供了最详细的情况。这绝对是件值得他自豪的事。
按官场的规矩,市委书记卓然有他自己的专职秘书,一般的事,不会直接找李渊源。而找到李渊源,一定是他专职秘书办不了,或是不方便办的事要自己去办。比如之前的与玉宝臣老人家去接触。
让李渊源去见玉宝臣老人的学问在于,如果是秘书去,被老人撅了面子,等于撅了卓然书记的面子一样。虽然李渊源的官位比秘书高,看起来是更加的重视,但却有他的特殊性,他当时又是代表市政府出面,被驳了面子,也可是理解为代表市政府,那样,卓然书记个人就不会显得没面子。这一点,以李渊源的道行,当然能理解,所以被老人撅回,他一点都没有表示有怨言,心底里也没有。
卓然书记叫自己单独到他办公室,应该是有事情交待,但是,直到他暗示自己可以离开,也没交办任务。这让李渊源已猜到,他找自己的办的事,应该就是去调查民俗公司的背景和甄强材料。之所以没交办任何任务,可以理解为李渊源刚才已给出卓然书记想要的答案。
能把工作做到领导的前头,这大概算是当秘书这个职业的最高境界。所有,李渊源很开心。
而最让他开心的还是,他准备了不知多长时间,也一直在找机会,把自己的同门兄弟孙鹏程的名字,在市委书记卓然然面前提起。虽然答应过万老会全力帮助孙鹏程上位,但官场的规矩他懂,没有合适的机会,提了反尔会适得其反。
李渊源从没想到,机会来得是这么突然而且自然,一点都没留下刻意而为的痕迹不说,最关键的是,最大限度把孙鹏程的优点全说出来,却一点没有任何他个人情感在里边。卓然书记的注意力在甄强身上,李渊源就先肯定甄强这个人的,但那只是一个主角,而当他把另一个主角说出,明面上是为表达完整的事实,却已然把孙鹏程的名字推给了卓然书记。
而李渊源可以确信的一点是,孙鹏程的名字,一定会在卓然然书记的脑子里挂上号。退一万步讲,卓然书记即使没记住孙鹏程的名字,也一定记住和甄强合作的是王沟庙镇党委书记。
终于实现了蓄谋已久的计划,也如同去掉了块心病般,李渊源走起路来都感觉到轻松了许多。
瞬间的兴奋和窃喜过后,李渊源又恢复了以往的镇静,他这样的人,深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也正是因此,他头天就跟卓然的秘书打过招呼,说不跟书记一起去会签字仪式会场,他要提前去检查一下会场的布置情况,以免出现差错。
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理由,但李渊源真实的任务,则是只告诉甄强一个人。因为玉宝臣老人家的身份特殊,却很低调,他不知道老人家到时候是否同意被介绍。为保万一,所以,这天早上,他早早地就来找甄强商量。
甄强也不傻,再深思片刻后,却问出了那样一个问题。
李渊源在深思熟虑后,差不多和盘托出之前甄强绝不知道的细节,包括王断钢的资料被送上去的进展情况,这可是机密,特别是对举报人来讲,意味着什么,两人都能明白。
这机密对甄强来说,也许本身内容并不重要,但知道这机密的渠道,却是让甄强心里为之一震。他明白,如果说这事被外人知道,把正调查被举报人的进展情况,从市委秘书长口中泄漏给举报的当事人,恐怕李渊源的官位都悬了。
而这样大的机密都对甄强说了,只能有一个解释:李渊源没把甄强当外人
当然这事也可以有另一种解释,我李渊源现在掏心掏肺地对你,你甄强还能对我耍心眼
此时的甄强,也没预料到他会说出这些秘密,也知道,某种程度上讲,自己也被拴上一条看不见的线,意识到这点,心中也有了丝丝的悔意:也许自己刚才真的不该问他。
………………………………
第172章 签字仪式
来而不往非礼也,甄强本来还打算暂时不对李渊源讲如何具体安玉宝臣和卓然书记的坐在一起的方案,却为了人情,也只能和盘托出,以让李秘书长放心。
计划是样的,撤掉主席台上所领导桌前写着名字的标牌,万锦大厦的服务员也够档次,每位领导由一位服务员引导入位,而事前,对每位服务定好,她要引导的位子是固定的。简而言之,领导们来后,再确定那位服务员带那位领导。这样,虽然没在会场上排位置,但实际入坐的情况会按我们的安排。这工作具体交王露露负责。
“议程上讲,她不是要做主持人吗”李渊源问了一句,从这句话,也能明白,李渊源事前对会议安排还是做了详细的了解。
“她的工作有了一点变化。主持人的工作由凌海集团的方敏来代替,她更镇得住这场面。”甄强解释了道。
李渊源对这个变动,肯定地点了点头。
“但是,介绍与会嘉宾的工作,因有玉宝臣老人出席的特殊情况,,现在得临时做出一个改动,介绍台上嘉宾的工作,由我来完成。我会在和玉宝臣老人家见面时,私下征求一下他的意见,然后按他认可的方式介绍他,就不会出现你所担心的局面。”
“这样甚好,这样甚好”
李渊源秘书长有个外号,叫甚好秘书长。以前,包括在基层工作时,遇有需要表态的情况,经常把甚好挂在口上。后来意识到了这口头禅被别人诟病,刻意地不用这二字,但到了特别的兴奋的时候,还是会把甚好二字,脱口而出,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即使知道自己有了口头禅的坏毛病,却都很难彻底改掉的原因。
李渊源放心了,可是甄强的心却还不敢放下,玉宝臣老人是否给自己的面子如果老人犯起倔脾气,自己也无法说服老人时该如何应对最坏的情况是,老人家不给卓然书记面子,径直坐到主席台下去,那样的结局一旦发生,又该如何应对
说实话,甄强也没想到解决之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等问题出现了,再临场解决。
而事实是,这问题很轻易地就解决了。解决这些棘手问题的关键角色出现后,之前想象中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都迎刃而解了。
玉艳雨
她陪着玉宝臣老人一起来到万锦大厦当然,赵普也寸步不离地跟在老人家的身后。
等在万锦大厦门前的甄强,做为主办方,当然要出门来迎接。不用担心孤单,提前到了的县委书记,县长,王沟镇的党委书记孙鹏程,凌海集团董事长张春海,以及万锦大厦董事长万老,都集中在万锦大厦门外,准备迎接贵宾的到来。
远远地看到三人到来,甄强刚从人群向前走了一步,准备迎接老人家,却感觉到,人群突然骚动起来。个别本来站在后排的记者开始往前挤,是骚动的根源。
刚才,做为主持人的方敏,已站在门前对迎接的人群强调过,过会市委书记要来,请大家不要拥挤,保证良好的秩序。如果真有人破坏良好的会议安排,会议的保安将会不客气地请其离开会场。
这样的警示在刚才还算有作用,但现在却骚动起来。因为有眼尖的,看到市委书记卓然的车,并没有开进警戒线,而是停在不远处,卓然书记差不多和玉宝臣老人同时下了车。
好在万锦大厦的保安已快速地做出反应,把迎接的人群和记者人群分割开来。这样,迎接的队伍才没被冲乱。
迎接的人群在向前动,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