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修修停停中作业,无法达到上马此台生产线时预期效益。
而这,最后成了我被迫从凌海钢厂总工程师位置上退下来的直接原因。
当然,而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钢厂老总病退后,只有我和现任的黄弈总经理竟争这个位置。他为了击败我,抓住了我全面负责生产线项目不算成功的弱点不放,频繁地向集团总公司的领导们告黑状,最后导致我在与他的竟争中失利。
我不想推卸责任,我也无意于当钢厂的总经理,但是,我不甘心于焊管机生产线就这样失败
经过一年多潜心钻研,我找出了不足,并进一步做了技术必进,现在基本完成了全套图纸的重新绘制工作。同时在工艺上,也采纳了一些基层技师的建议,以确保加工的精确度。另一方面,这一两年,国内的电控设备,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能达到了生产线的配套需求。这种情况下,我提出再生产焊管机成套设备,当做一项拳头产品,面向国内市场推出。
然而,我的提议被否决了,理由当然是前一台不算成功的设备,到现在无法正常工作。
我已不是从前的总工,无力再左右产品的上马与否,被否决后,也基本上死了心,尽管我心有不甘,也只能看着我近两年修改过的每一张图纸,当成是一堆废纸看,甚至,我都想把它付之一炬。
然而,事情再次出现了转机。我们之前测绘过的那家钢厂,因扩大生产的需要,已决定再上马一套生产线。由于外汇的管制和资金额度的限制,他们决定由国内生产这台生产线。他们私下找到我,给我以高薪,为了有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确实,我也心动了。
………………………………
第110章 老工程师的愿望与固执
更新时间:20130906
于工长长地叹了口气后,又接着说:
心动归心动,但我却不能去,原因是,我不能离开凌海,因为,我这一走,留下胖婶一个人在凌海生活,我不放心。我知道她肯定不会走,所以,我根本开不了口跟她商量。
她的前半生,已被一件意外的劫难给毁了,后半生,我无论如何,不会让她一个人孤单地在这生活,我必须留在凌海陪她人到了这个年纪,世事早已看开了,唯有她,是我放不下的牵挂。她说是我生活中的支柱应该不为过,虽不是我的生活的全部,但与她相比,所谓的事业,不过是过眼烟云,都是虚无的东西。
“胖婶是。。。”甄强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
“哦,胖婶是我老伴,但是,我们却过着分分居的生活。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都是那场意外的变故。”
“我看胖婶对你很好啊”
于工笑了笑,但笑容里,却带着无奈和凄苦:“她对我一直很好,生活上也一直对我照顾的无微不致,但是,快二十年了,她至今都不肯原谅我犯的错”
“有这么严重吗有什么过节,二十年了,还解不开”
“确实严重因为那个错误根本没有补救的措施,那个错误,让我们失去了我们的孩子”
甄强愕然
于工接着说道:
我们的孩子,在三岁的时候,也就是在钢厂的大门口被人拐走,她总期望着奇迹的出现,盼着有一天,拐走孩子的人良心发现,会把孩子送回来。
孩子的走失,其实我负很大的责任,当时只顾工作,忘把孩子送回家。
她在小店里忙,我在小店吃完饭出门,孩子跟了出来。因我要加班,就把孩子哄回小店。当时,胖婶在里面忙,没注意我又把孩子送回,结果,我走后,孩子一个人到门外玩,因胖婶以为我带走了孩子,也就没象往常那样,过一会找一下孩子。
等我再回到小店,孩子不见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一直不能原谅我的过错。我有负于她,她不走,我也不会离开这个城市。
说到这里,于工也露出了暗然神伤的表情。
沉默了一会之后,于工接着说,我拒绝了那家钢厂的高薪聘请,他们在经过研究后,提出让我们厂制造的方案。
看到对方拿来现成的订单,在机械厂本身的合同任务也不足的情况下,厂研究决定接下这合同。但问题也接着出现。
对方钢厂预算只有两百万,尽管这台设备进口需四百万,但他们只能出这个价,如果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放弃了。
经过仔细的测算,这个钱价,机械厂没有什么钱可赚。也是我迫切需要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我提出除几件特大的床体,必须由机械厂的进口镗床加工外,其它所有加工件,均委托乡镇厂生产。乡镇厂的人工成本低,生产效率也远比我们这些国营大企业要高,从人工成本上,可以到少省出百分之三十的来,这样,这台设备,机械厂至少能达到百分之十利润。
在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机械厂也不想放弃到手合同前提下,厂领导最后同意了我的观点,决定由我全权负责这套生产线的加工制造任务。
如果合同正式签订,对方付百分之五十的订金,我测算过,基本能保证前期的生产准备投入。至于伺服电机,高频焊机等关键且价值昂贵的设设备,暂时不订购。等机加工件完成后,运送到对方生产组装工地,对方会再付百分之三十进度款,到那时再订购,应该不会耽误工期。按我的计划,资金问题应该不大。
我找你来,就是想确定一下,你能不能接下这任务,这是其一,第二点,你今天可以拿走几件加工难度相对大的图纸,回去跟你们的机修厂研究一下,有没有这个加工能力。
至于我为什么找你,我也跟你说实话,我之前一直是搞技术,现场组织生产我的经历不够,需要你来协调组织。前面那些话,相信你也明白,这套设备的生产,对我个人的重要性,我需要找一个我信得过的人,并且把加工合同直接交到机加工家,而不是中间再有人倒手谋利。
这几天,已有好个城里的机加工厂厂长找我,想接这批活,我知道,如果给他们,他们的成本下不来,最后也是拿到镇办工厂,那样经过一道手,扒了一层皮,镇办加工厂的利润更溥,质量就更难以保证,且也不好控制进度,所以,我最后决定找你。
甄强一直默默地听着,等于工讲完才开口问道:“这合同什么时间最后订下来”
“正在谈,应该很很快因为对方急等用这台设备。”
“我对机加工不很熟,所以,看着图纸,我不能马上表态,如果是为了能拿到这了合同,信口开河说没问题,那等于昧着良心说话。你把几件相对难加工图纸给我,我明天回镇上后,和厂里沟通一下,最迟三天内给你回话。”
“好,我需要的就是你这种实实在在的态度。”于工把选择好的图纸递给甄强。
在楼下,甄强被李立白,张春旺,何东三人堵住:“于工开发的成套设备准备让你干了”
从他们的问话中,甄强也能体会到三人已经了解到了于工在厂里的处境,甄强说,还没定。
李立白说,那几张较难的图纸都是我挑出来的,我知道加工的难点,如果你们镇上有六零的机床就能干,当然,需要做些工装,如果他们做不了,你来找我。
张春旺说,你们有铣床吧只要有,铣的工序应该不是问题。
何东说,我干组装,以前凌海这台我就参加过组装,组装上遇害到什么问题,尽管说话。
三人的话让甄强心头一热,明白他们确实是想帮自己,同时,也想自己把这个合同接下来,间接地帮于工。
甄强想了想,问了一句话:“你们三个,愿不愿意去王沟镇机修厂当工人”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神情显得有些严肃,最后李立白表了态:“故土难离,尽管王沟镇不远,但是,不能天天回家看孩子,总也有些难受。但是,一个大老爷们,不能往家拿钱养活孩子,那还有脸面计较别的。你应该也知道,厂里只给我们三个月的期限,于工人好,但他只是搞技术的,赚钱的办法没有,当然无法给我们开工资。到时候,他不赶我们走,我们也不会让于工为难的。既然如此,就去”
“好,你们等我的话,我把那边安排好了,再找你们来。工资方面你们放心,到时候工资全加倍,不过,你们去了王沟镇后,就不再是普通工人,每人要给我盯起一摊事来,不能给我丢人”
“放心”三人异口同声音地回答。也许是因为甄强说能给他们双工资的缘故,他的脸上的严肃表情,也被笑容所取代,不过,还夹杂着一丝不好意思的忸捏。
听到三人的回答,甄强也确实踏实了许多,心里也开始盘算起,如何发挥这可三人的技术优势为自己所用事。
本来,刚下楼时还在担心一个问题,王沟镇机修厂的技术实力和技工水平不知是否能达到于工的要求,虽然口上答应的很好,但心里总还是有不踏实的感觉。
但现在,哥三个的话,让这个问题已不再是问题。甄强所考虑的和解决的问题是,给三个人一个什么样的待遇,才能让三人更踏实地安心去王沟镇机修厂工作。
当然,该考虑的事,可不只这一件,最重要也是最难办的,当属王沟镇机修厂股份改制方案的落实。之前甄强虽有想法,并没急于着手进行的原因在于,王沟镇商贸公司还没正式运作,所以也不大可能以商品贸公司的名义进行投资,没有资金做保证,所有关于对王沟镇机修厂的改制方案,都属于空谈。
………………………………
第111章 重要的证据
更新时间:20130907
而对王沟镇机修厂的改制工作,并不是完全能由自己操控的。这一点,甄强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按甄强的设想,第一步,改制工作需要由叔叔甄有才镇长做一些自己不方便直接出面做的工作。
虽然镇政府有对王沟庙机修厂改制的意向,但是,这提议却不能由自己提出来。否则,镇政府可能会故意端起架子,不仅条件不好谈,甚至还会把时间拖的很长。
为避免这种情的出现。甄强打算让甄有才先从镇政府做内部工作:先是由镇政府做出要对王沟镇机修厂进行改制的决定,以现在王沟镇机修厂那堆乱摊子,甄强相信不会有谁敢接手。如此,镇政府会主动地找上甄强来牵头做机修厂的改制工作。一旦进入这种局面,甄强就有能力控制改制工作进入他设计的轨道中。
但这设想要有个前提,要由甄有才做内应。但因自己从没和叔叔甄有才亮过这观点,甄有才是否肯帮自己,实际也还是个未知数。
也正是因为如此,虽然面对着眼前这个大订单,甄强心里并不踏实:在没有得到镇政府明确同意自己牵头,对机修厂进行改制之前,一切还存在着变数。
而如果没有改制的前提,如果还是镇办工厂现有的管理模式,镇政府还把它当成是报私账的财务室,甄强很清楚,自己还真不敢接下这个大的加工订单,不为别的担心,为了于工的这大半生的名誉,甄强也不能玩空手套白狼的事。
虽然有王沟镇机修厂改制的难题摆在面前,但大订单的诱惑力,却最终还是下了决心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这机遇不仅是这个订单够大,还有一个更具诱惑力的大胆设想,自在甄强的心目中形成后,其诱惑力,可说是越来越强,以至于,甄强根本就没有想放弃这订单的想法。
即使困难再大,也必须把这个订单拿到手。这就是甄强的最后决定。
在于工向甄强讲解图纸,讲到这批合同的绝大部分机加工件,需要外委到乡镇企业进行代加工才能保证成本时,以甄强敏感,那个大胆的设想,就突然产生了:
既然除了几件特大的床体需要在凌海机修厂加工外,百分之九十的加工量要回到乡镇企业去干。既然百分之九十乡镇企业都可以干,那么为什么这个成套设备合同不由机修厂做主体来签订合同部分特大件,可以由我委托给凌海钢厂机做厂去做,这样的生产组织方式不是更合理些吗
甄强虽然有这个想法,但却没敢跟于工接接提。原因有两个,一是,王沟镇机修厂改制还没完成,即使完成了,还涉及到一个企业资质和企业信誉的问题。甄强明白,对方不太可能也不会愿意与一家资产几十万的企业,签定二百多万元的成套设备制造合同。另一个原因是,让乡镇企业签成套设务的总加工合同,凌海机修厂成了下属的分包加工厂,虽然没谁说不可以,但总有蛇吞象之嫌,如果这想法说出来,怕是会吓到于工。
面临着一个大的加工订单,和一个大胆但没有说出的设想,甄强在心里也做出了一个决定,对王沟镇机修厂的股份改制工作,不能再等了。如果情况允许,甚至可以和王沟庙重建工程同时展开。
商机失去了不会再来,焊管机成套设备加工制造的大单,在甄强看来,是他出道以来,最重要的商机。这个商机,从回报的速度上看,绝不会慢于他之前发现的另一个商机:王沟镇未探明品味的铁矿。
有了这两个商机,甄强的心目中曾有过的,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商业王国,这有点象空中楼阁式的设想,似乎渐渐有现实中的凝形。
甄强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
王露露拿给他一个大信封:“有人来办公室的,说是让你亲自打开。”
甄强明白是谁送的东西,等打开信封,看到信封里的照片,还是让他大大地吃了一惊。
照片总共有五张。
有两张照片是三个人围打地上躺着的一个人的画面,由于距离较远,打人者和被打者都很模糊,看不清面目。但后面的背景,却很熟悉。虽然没照全,但茶艺社三个霓虹灯大字,揭示了现场就发生在都市茶艺社门前。
有一张照片,是一个人正从车上下来,头像是侧面图。也不看清面目,但那车的牌号却很清晰。
第四张,是刚才从车上下来那人,指挥着另几个人把被打之人向外抬的画面。甄强仔细看了看这人,虽然并不很清晰,但能从轮廓上基本可以认定,此人就是王凯。
第五张,是两个人从车上刚抬下一人的画面,可能是这张距离相对较近,背景又在在医院的急诊室门前,灯光较亮,甄强一眼就认出抬伤者的两人是李德国和常怀庆。
见到这五张照片,甄强心头一阵狂喜:有了这个证据,找到打人凶手应该不成问题了
但甄强很快就冷静下来:单凭这几张照片,就能致王凯于牢狱之中吗显然,甄强对这问题,一点底气都没有。
照片上虽然有王凯参与,但并不是唯一的凶手,他有很可种方法可抵赖,甚至紧坏的情况,他还可以用别人顶包,而甄强知道,自己这样努力地去帮助找打王凤波的凶手,虽然有出于帮彩凤的原因,但最关键的却是,自己已怀疑到了王凯与这事有关,自己更想借这事,报复王凯曾令自己失去进高等学府的一箭之仇。而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那无疑于失败
甄强不得不冷静下来,分析这五张照片提供给警方后,会有什么的结果出现。
细细琢磨之后,虽没想清警方最后会把王凯如何处理,但却发现了一个重要且令人震惊的背景:拍照片的人,显然是有意而为之,如果不是事前就知道要发生此事,那一定是时刻在在监视收集有关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