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元国都处于没有早朝状态,很多大臣都忘记了早朝这么一事。
但新皇元文轩上位,却勤于政事,按时早朝,若遇上什么大事,还经常间日早朝。
杜晨之所以说苏殷今儿来得早,因为她是出了名的不上早朝的官,元文轩继位已有月余,十多次早朝,却一次都没到过。
期间很多大臣都弹劾苏殷不尊职责,欺君罔上,实乃大罪。却不见皇上下旨惩罚,甚至还多次褒奖,赐下可在皇宫内骑马的殊荣。
时间长了,就再也没有官员自讨没趣去弹劾苏殷了。
所有人都知道,那次皇城之变,苏殷立下汗马功劳,已成为皇帝身边的大红人。谁想弹劾她,不但没有效果,反倒是惹一身骚。
苏殷才不会上什么早朝,正常早朝,午夜就要起床,绕大半个京城到午门前,三更天到达正门前等候,五更天城楼上的钟鼓敲响,宫门才开启,百官排队入内。
可以说,一整夜都耗费在一个早朝上面,简直就是折磨。
她才不会傻不拉几的大半夜爬起来上什么早朝,即使今天新皇登基,她也才五更天施施然的起床,悠哉悠哉的到午门,而此时百官已在午门外等了一两个时辰。
苏殷刚走入宫内不久,皇宫城楼上的钟鼓便开始敲响,一连敲了九次,此时宫门大开,百官开始排好队伍入宫,过金水桥在广场上稍作整顿,便按顺序往太和殿走去。
此时乐队司仪已纷纷就位,准备妥当,浩浩荡荡的钟鼓乐器声在皇宫里响起。
一座庞大的八马龙辇从养心殿的方向驶来,最后在太和殿前停下,从龙辇上面,走下一名穿着黄金龙袍,头戴至尊皇冠,相貌俊俏,明眸皓齿,略显稚嫩的脸上又有着一抹刚毅。
今天元文轩登临大宝,自然派头十足,威严霸气。
百官入朝,登基大典开始,皇帝元文轩由苏殷扶着走向太和殿,坐在了龙椅上面。
下面百官跪拜,一跪三叩,大呼圣上万福。
身为臣子,唯独苏殷立于圣上身侧,不用行跪拜之礼。
随后,皇帝颁布登基诏书,昭告天下,继元国传国玉玺,正式登上了元国皇位,成为元国第四代皇帝,号元宣宗,大赦天下,从此改为太明年。
随后,祭告宗庙,为国家与万民祈福,古代封建社会,国之大事,为祭与绒,皇帝号称天子,祭天仪式每一代新皇登基,都是必行之事。
完成了所有繁琐的仪式之后,已是下午,皇帝开始在宫廷里大摆庆贺宴,宴请四方朝贺。
此时,三个邻国使团才纷纷入席,与元国威武百官同庆。“如此就好,今天三国使团入宫,都是邻国的大人物,让弟兄们攒足了劲儿,可别弱了我们元国的威风。”
苏殷微微颔首,骑马往宫内走去。
元国规定三日一朝,由于先皇昏庸无度,**懒惰,时常数月,甚至一年都不上早朝,平常有什么大事,都是让一些信任的心腹官员解决,如此也是什么宰相在朝中如此势大,皇帝不管事,很多事情自然就由宰相掌管。
很长一段时间,元国都处于没有早朝状态,很多大臣都忘记了早朝这么一事。
但新皇元文轩上位,却勤于政事,按时早朝,若遇上什么大事,还经常间日早朝。
杜晨之所以说苏殷今儿来得早,因为她是出了名的不上早朝的官,元文轩继位已有月余,十多次早朝,却一次都没到过。
期间很多大臣都弹劾苏殷不尊职责,欺君罔上,实乃大罪。却不见皇上下旨惩罚,甚至还多次褒奖,赐下可在皇宫内骑马的殊荣。
时间长了,就再也没有官员自讨没趣去弹劾苏殷了。
所有人都知道,那次皇城之变,苏殷立下汗马功劳,已成为皇帝身边的大红人。谁想弹劾她,不但没有效果,反倒是惹一身骚。
苏殷才不会上什么早朝,正常早朝,午夜就要起床,绕大半个京城到午门前,三更天到达正门前等候,五更天城楼上的钟鼓敲响,宫门才开启,百官排队入内。
可以说,一整夜都耗费在一个早朝上面,简直就是折磨。
她才不会傻不拉几的大半夜爬起来上什么早朝,即使今天新皇登基,她也才五更天施施然的起床,悠哉悠哉的到午门,而此时百官已在午门外等了一两个时辰。
苏殷刚走入宫内不久,皇宫城楼上的钟鼓便开始敲响,一连敲了九次,此时宫门大开,百官开始排好队伍入宫,过金水桥在广场上稍作整顿,便按顺序往太和殿走去。
此时乐队司仪已纷纷就位,准备妥当,浩浩荡荡的钟鼓乐器声在皇宫里响起。
一座庞大的八马龙辇从养心殿的方向驶来,最后在太和殿前停下,从龙辇上面,走下一名穿着黄金龙袍,头戴至尊皇冠,相貌俊俏,明眸皓齿,略显稚嫩的脸上又有着一抹刚毅。
今天元文轩登临大宝,自然派头十足,威严霸气。
百官入朝,登基大典开始,皇帝元文轩由苏殷扶着走向太和殿,坐在了龙椅上面。
下面百官跪拜,一跪三叩,大呼圣上万福。
身为臣子,唯独苏殷立于圣上身侧,不用行跪拜之礼。
随后,皇帝颁布登基诏书,昭告天下,继元国传国玉玺,正式登上了元国皇位,成为元国第四代皇帝,号元宣宗,大赦天下,从此改为太明年。
随后,祭告宗庙,为国家与万民祈福,古代封建社会,国之大事,为祭与绒,皇帝号称天子,祭天仪式每一代新皇登基,都是必行之事。
完成了所有繁琐的仪式之后,已是下午,皇帝开始在宫廷里大摆庆贺宴,宴请四方朝贺。
此时,三个邻国使团才纷纷入席,与元国威武百官同庆。
………………………………
308。第308章 登基大典(4)
中和殿,乃是皇宫里三大殿之一,足有三万多平米的庭院,庆贺宴便在此举行。
除了文武百官,最特别的自然就是三国使团,而且此次使团成员空前强大,甚至还有一位国君亲临。
宴席分为很多个区域,按照官员的品阶,对号入座。
最高贵的席位,自然属于大殿正上,元皇所在的位置。
中和殿里浩浩荡荡数百席,几乎包揽了金都所有上了品阶的官员。
庆贺宴上,并没有皇宫女眷的身影,后宫妃嫔不能参与朝政,这种宴会亦是没有资格参加。
最中心处,四四方方设有十六席,分成八组,每组两位,美俾侍女环绕侍候,中间舞女翩跹起舞,四周礼乐弹奏着轻缓的乐声,丝竹管弦绕梁三日不绝。
“贺元皇登基,结万民之心,识贤才之德,作四方望,民之有兴。”
偏殿处,一队人缓缓走出,为首一人一袭血红龙袍,皇冠加身,凤眸下一点朱砂泪痣,端是邪魅。
他身后,跟着一众辽国使团成员,周遭则是元国侍卫宫女服侍左右。
“辽帝亲临,乃是朕之荣,元国之荣幸。”
元皇元文轩坐于正东位,见辽帝过来,立刻起身迎宾,礼贤下士,颇有东道主风范。
虽然元国与辽国关系并不好,甚至辽国刚刚派兵攻打了元国边疆,阻碍元文轩继承皇位。但此时庆贺宴上,却是不能不做一番表面功夫,说白了就是皮笑肉不笑。
在司仪的引导下,辽帝与随身护驾的车骑校尉李天霸入座正北席位,辽国位于四国之北,喻意北面至尊之意。
随后,北燕国的西月公主率众出席,随行的只有花家两兄弟,花史风与花史华,由于正中位各国使团规定为两席,一主一从,所以只有花史风跟着西月公主坐在正西位置,花史华则随着侍从安排在其他席间。
北燕国位于四国之西,正西喻意西方至尊之意。
今日的西月公主并没有再蒙着面纱,毕竟参与宫廷宴会,蒙着面纱乃是大不敬。
摘去面纱的西月公主,一张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脸蛋顿时落入众人眼中,不愧是北燕国的第一美人,刚一出现,就吸引了宴席上大部分人的眼球,即使一些同为女人,都盯着她不放,感叹世间为什么会有如此美丽的人儿。
随后,一袭白衣的西陵宁走入中和殿,一如既往翩翩风采,宁静出尘。他身边跟着一名青年,相貌普通,个子不高,亦步亦趋的跟着西陵宁,面无表情,就像他的影子。
西陵国位于四国之南,西陵宁的位置自然在正西位。
除了四个正位,还有东南位,东北位,西北位,西南位四个偏位。
此四位八席,则是坐着元国三品及以上的大臣,宰相苏世宗与元翊亦在此列,还有司徒大将军,门下省侍中钱大人,至于之前的尚书省尚书令秦琼,则因为皇室争权一事,罢免了官职,尚书令一职暂由新皇元文轩代理。中和殿,乃是皇宫里三大殿之一,足有三万多平米的庭院,庆贺宴便在此举行。
除了文武百官,最特别的自然就是三国使团,而且此次使团成员空前强大,甚至还有一位国君亲临。
宴席分为很多个区域,按照官员的品阶,对号入座。
最高贵的席位,自然属于大殿正上,元皇所在的位置。
中和殿里浩浩荡荡数百席,几乎包揽了金都所有上了品阶的官员。
庆贺宴上,并没有皇宫女眷的身影,后宫妃嫔不能参与朝政,这种宴会亦是没有资格参加。
最中心处,四四方方设有十六席,分成八组,每组两位,美俾侍女环绕侍候,中间舞女翩跹起舞,四周礼乐弹奏着轻缓的乐声,丝竹管弦绕梁三日不绝。
“贺元皇登基,结万民之心,识贤才之德,作四方望,民之有兴。”
偏殿处,一队人缓缓走出,为首一人一袭血红龙袍,皇冠加身,凤眸下一点朱砂泪痣,端是邪魅。
他身后,跟着一众辽国使团成员,周遭则是元国侍卫宫女服侍左右。
“辽帝亲临,乃是朕之荣,元国之荣幸。”
元皇元文轩坐于正东位,见辽帝过来,立刻起身迎宾,礼贤下士,颇有东道主风范。
虽然元国与辽国关系并不好,甚至辽国刚刚派兵攻打了元国边疆,阻碍元文轩继承皇位。但此时庆贺宴上,却是不能不做一番表面功夫,说白了就是皮笑肉不笑。
在司仪的引导下,辽帝与随身护驾的车骑校尉李天霸入座正北席位,辽国位于四国之北,喻意北面至尊之意。
随后,北燕国的西月公主率众出席,随行的只有花家两兄弟,花史风与花史华,由于正中位各国使团规定为两席,一主一从,所以只有花史风跟着西月公主坐在正西位置,花史华则随着侍从安排在其他席间。
北燕国位于四国之西,正西喻意西方至尊之意。
今日的西月公主并没有再蒙着面纱,毕竟参与宫廷宴会,蒙着面纱乃是大不敬。
摘去面纱的西月公主,一张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脸蛋顿时落入众人眼中,不愧是北燕国的第一美人,刚一出现,就吸引了宴席上大部分人的眼球,即使一些同为女人,都盯着她不放,感叹世间为什么会有如此美丽的人儿。
随后,一袭白衣的西陵宁走入中和殿,一如既往翩翩风采,宁静出尘。他身边跟着一名青年,相貌普通,个子不高,亦步亦趋的跟着西陵宁,面无表情,就像他的影子。
西陵国位于四国之南,西陵宁的位置自然在正西位。
除了四个正位,还有东南位,东北位,西北位,西南位四个偏位。
此四位八席,则是坐着元国三品及以上的大臣,宰相苏世宗与元翊亦在此列,还有司徒大将军,门下省侍中钱大人,至于之前的尚书省尚书令秦琼,则因为皇室争权一事,罢免了官职,尚书令一职暂由新皇元文轩代理。
………………………………
309。第309章 登基大典(5)
至于苏殷,则是与宰相苏世宗同位,占据两席之一,与苏世宗只有三尺之遥。
元文轩身边,则是坐着两朝太师,文尚阁元老,王居正大学士。他在朝中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权力,但却是元国少有的几名一品大员,有着监督与弹劾百官的权利。苏世宗遇上此老,都要礼让三分。
此间,宇文盛只是若有若无的瞥了苏殷一眼,脸上并无异色,仿佛根本不认识苏殷一般。
倒是西月公主,眼眸时而盯着苏殷,明显有着不善之色,又有些担忧。这个骁骑营校尉此时肯定认出了辽帝,若是元皇知道辽帝早就到了金都,说不定会对辽帝不利。
至于西陵宁,则从始至终都是一副饶有兴趣的模样打量着苏殷,当初那个青北小城的苏府庶出子,才几年不见,就成了元国三品大臣,倒真是令人惊奇。
尤其是辽帝跟她那诡异的关系,更令他感兴趣,那日在兰浴坊会面之后,他就暗中调查了苏殷一番,发现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而且据他调查,辽帝并没有断袖之癖,可为何会跟此人关系如此诡异?
而元皇元文轩,则时不时把目光望向苏殷,似乎并没有太多喝酒的心思。
与之相反,元翊则一杯一杯接连不断的喝酒,眼眸低垂着,也不敢别人搭话,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没有人发现,偶然间,他会把目光悄悄扫向苏殷,眼底一片惊疑不定。
酒过三巡,众人表面一片祥和,心中却各怀鬼胎。
辽国国君与西陵储君相互敬了一杯酒后,暗自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后,西陵宁就站了起来,举杯道:“早闻元国兵强马壮,军事力量了得,元皇麾下猛将无数,不如今日借酒助兴,四国间比试一番如何?”
“如此甚好,就当求个乐子,友谊切磋,点到即止。”
辽帝嘴角勾起一抹邪笑,接着西陵宁的话道。
之前辽国与西陵两军攻打元国,却不想铩羽而归,今日亲自前来参加元皇的登基大典,本就有试探一下新元皇的深浅之意。
西月公主望了辽帝一眼,因为喝了一点小酒,两腮酡红,眼眸中笼罩着迷离之色,丝毫不掩饰对辽帝的倾慕之色。
虽然元皇也是阳光俊俏,但在她心中却不及辽帝,那股狂放邪魅的味儿,吸引了她很多年。
很少有人知道,西月公主与辽帝很早就认识,早到辽帝那时还只是一个皇子,太子都不是。那时辽国先皇携宇文盛拜访燕北国,不知因为何事,皇子宇文盛并没有跟着父王离开,而是在燕北国住了一年之多。
因为同住在皇宫里,两人逐渐就认识了。
后来,她才知道,原来那时候燕北国跟辽国有着很密切的合作,而宇文盛则是辽国放在燕北国的质子,那时燕北国也有一名皇子到辽国做质子,两国间以此作为相互间合作的保证。
见辽帝说话了,西月公主立刻附和道:“既然辽帝与西陵公子有此雅兴,我们北燕自然奉陪,不知元皇意下如何?”
说着,西月公主望向元文轩,明眸顾盼,亮丽生辉。至于苏殷,则是与宰相苏世宗同位,占据两席之一,与苏世宗只有三尺之遥。
元文轩身边,则是坐着两朝太师,文尚阁元老,王居正大学士。他在朝中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权力,但却是元国少有的几名一品大员,有着监督与弹劾百官的权利。苏世宗遇上此老,都要礼让三分。
此间,宇文盛只是若有若无的瞥了苏殷一眼,脸上并无异色,仿佛根本不认识苏殷一般。
倒是西月公主,眼眸时而盯着苏殷,明显有着不善之色,又有些担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