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海军总部,海军精英们济济一堂热闹和寒暄的场面并没有发生,相反,海军总部破旧的会议室里洋溢着愁云惨淡的气息
“巡洋舰造舰计划只能完成一半,巴伐利亚级战列舰二号舰巴登号预计明年一月份服役,剩下两艘巴伐利亚级造舰计划虽然得以保留,但是服役日期已经顺延至1918年上旬马肯森级战巡首舰马肯森号下个月服役,二号舰和三号舰服役日期分别是1917年三月和五月至于下一款战巡,虽然已经完成设计工作,但是政府下拨的造舰经费还遥遥无期”
海军大臣莱茵哈德…舍尔敲了敲桌,收拾会议室内涣散的人心沉声道:
“这五艘主力舰和七艘轻巡洋舰可能是大洋舰队近期仅有的补充由于国内通货膨胀严重物资应不足,海军不得不大量取消造舰计划节约经费以维持正常的战备水平……”
海军军官们满怀希望地来到柏林,来到海军总部但没能从海军大臣那里听到期盼已久的好消息残酷的巴黎之战让陆军获得了物资支配权,西线战役如火如荼的时候,海军还感受不到物资短缺的压力,可是巴黎之战进入拉锯战时,陆军开始大量占用本属于海军的资源,海军从上到下终于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寒冬气息
在资源争夺战中作为大陆强国的海军天然处在不利的态势,再加上海蒂…西莱姆远走他乡使得海军内部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急剧下降曾经威风凛凛的大洋舰队利刃犹在可是平白生出了烈士暮年的喘息声
“要不将海蒂…西莱姆从塔兰托请回来吧!”海军总参谋长埃里希…雷德尔中将议道
1916年中旬,波尔将军因为抑郁症恶化不得不辞职,副参谋长埃里希…雷德尔众望所归地接波尔将军的职务
“西莱姆刚刚率领联合舰队击败法国人,全世界都为西莱姆的指挥艺术和个人魅力而倾倒,由于大洋舰队迟迟不开局面,国内要求西莱姆重返海军的呼声也很高既然社会民主党领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都能无罪释放,我们为何不趁机将海蒂…西莱姆从塔兰托请回来?!”
雷德尔的建议几乎每一次海军高层会议都会被海军人重复及在海军,海军大臣舍尔脾气暴躁,大洋舰队总司令希佩尔性格过于冷静,海军总参谋长埃里希…雷德尔没有指挥舰队的经验,而独臂将军魏格纳性格刚直,雄才大略的伯恩哈德…冯…奥登有望登上大洋舰队领导者职务,可惜他早已魂归南大西洋,所以哪怕海蒂…西莱姆从未获得很高的职务和军衔,但是海军人依然将他视作大洋舰队唯一的旗帜,将来某个时段最恰当的海军领袖
海军已经受够了没有海蒂…西莱姆的日,回忆独走时代的潇洒,比对今天的落寞,海军对西莱姆的想念越来越迫切
“不能不考虑皇帝和陆军的反对……”
比哈尼克少将唯唯相比较陆军,德国海军以及他的军官性格普遍是深沉和内敛的,德意志人都以为屡屡将皇帝的命令抛之脑后的海军是不折不扣的刺头,可事实上即便是海蒂…西莱姆对海军影响最强的海军独走时代,海军人依旧羞于与陆军同僚争辩或者为经费斤斤计较,他们也很少会主动参与政治在失去海蒂…西莱姆这面旗帜后,海军仿佛丢了应有的海魂和锐气,更加无法抵御陆军和皇帝的压力
“这件事海军无法直接出面,不过我们可以指望首相贝特曼先生……”
独臂将军魏格纳摸了摸他刻意蓄起来的胡须,淡淡道
帝国首相的府邸,佣人忙着清扫门前的积雪内阁几名成员结伴走进首相的房,贝特曼的助为内阁部长们端来冒着热气的咖啡,又缓缓合上房房门
房很安静偶尔有松枝噼里啪啦作响,那是壁炉里的炉火燃烧的声音贝特曼坐在沙发里从桌抽屉里抽出一份案交给下属传阅
“为了增加兵员和扩大战争物资生产,陆军推出了所谓的‘兴登堡计划’,也就是新的国民服役法根据新政策,帝国所有未服役的十七岁至六十岁的男人都被看作是辅助后勤人员,接受军队管辖对企业工厂的劳资纠纷实行强制仲裁制度,各工厂建立工人委员会协助国民服役法的实施”
趁着下属翻看案,贝特曼站了起来,背对着挂在墙上的威廉一世和威廉二世半身像,介绍道
“呵!首相先生虽然这份计划被冠名‘兴登堡计划’,出者是卡尔…黑尔费里希,但是谁都知道幕后黑是军队,是鲁登道夫那家伙!”
还未翻完“兴登堡计划”外交部长便出离了愤怒其实只要是细心的人都能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几乎每一次海军政治风暴背后都有一个叫鲁登道夫的家伙,而鲁登道夫与海蒂…西莱姆最初的交集就是波罗的海封锁舰队组建和里加湾掩护登陆计划第三次海军政治风暴时,尔皮茨直言不讳鲁登道夫是隐藏的阴谋家而现在,这个野心家终于亮出他的獠牙,如此锋利,如此**
“政府和陆军没有追究他在巴黎之战中的过失,鲁登道夫这家伙不仅不反省自己的浮躁,反而趁着兴登堡的威望东山再起借口与海军争夺资源的名义将陆军团结在一起,又抱团对政府发难要求获得更多的行政权利天呐,他只是个军人,他究竟想要什么?!”
巴黎之战结束后,鲁登道夫短暂地偃旗息鼓了一段时间,兴登堡元帅接替法尔肯海因职务后很快便想起他在东线统帅部任职时那位聒噪但很有能力的搭档
当然,身兼陆军大臣和陆军总参谋长的兴登堡元帅想不依赖鲁登道夫也不行,巴黎之战对帝国物资的消耗是海量的,1916年下半年的德国已经不是开战之初的德国,经济凋敝民生艰难,整合和恢复资源工作千头万绪,这个烂摊除了鲁登道夫,也没多少人能玩的转
鲁登道夫借着兴登堡元帅的东风重整旗鼓,地位不亚于刚刚下台的法尔肯海因将军不过与只想当好一名军人的海蒂…西莱姆不同,鲁登道夫有着更大的野心,而横在他面前的就是除了老首相,帝国在职时间最长的首相贝特曼…霍尔维希
“不全是鲁登道夫的过错,是我们的法尔肯海因将军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在德意志历史上还从未有人同时兼任陆军大臣和陆军参谋长这两个职务,再往深处追究,这个不受控制的怪兽归根究底还是皇帝陛下亲放出来的法尔肯海因是个标准的军人,所以法尔肯海因主军队期间,权利集中问题还不明显兴登堡元帅继任后,因为这位元帅性格偏软才给了鲁登道夫可乘之机,其实终究还是我们的制度出问题了!”
不同于帝国外交部长的愤怒,直面鲁登道夫压力的首相贝特曼…霍尔维希表现得有些风轻云淡在这位性格温和,被外国同僚戏称补锅匠的首相面对他的下属,就事论事道
“首相先生,我们不能继续退让了,否则政府会被军队架空……”
外交部长上前一步,目光锁定贝特曼苍老的脸,劝道
这一个多月以来,鲁登道夫借口物资生产,屡屡干涉行政事务,“兴登堡计划”很明显就是在下更大的一步棋,一步将整个帝国男性成员都绑架在军队体系之内,借用强制仲裁制服和工人委员会向工业渗透,进而控制工业,击社会民主党的棋
获得与法尔肯海因相似的权利并不是他的底线,他的野心或许比任何一位德意志人的想象都要大得多
“一旦野心没有了必要的钳制,哪里才会是**的极限?”
帝国首相贝特曼…霍尔维希坐回到沙发上,晕沉沉的头靠在沙发背上,指轻轻叩击压在桌上的那份起草好的辞职,发出属于过气政治家的叹息声
并非贝特曼不想对付鲁登道夫,而是他已经没有这个能力因为屡屡对皇帝穷兵黩武政策的抵制,因为屡屡批评皇帝的外交政策,因为屡屡替那个令皇帝夜不能寐的海蒂…西莱姆说话,贝特曼…霍尔维希终于被皇帝所厌倦作为只对皇帝负责的帝国首相,一旦没有了帝王的眷顾,再加上军队的反对声,下台也就是时间的问题
“鲁登道夫的激进政策笼络了许多战争狂人,骑虎难下的皇帝也信任他,老实说,我已经没有办法阻止他”
外交部长还想继续劝说首相贝特曼努力,贝特曼却轻轻地摆摆
“我明白你们的意思,我想说……”贝特曼抬起头,目光穿透半掩的窗帘,直到温暖的地中海“我想说如果真的不能阻止他,那就结束这场战争,如果这场战争真的停不下来,那么我一定会给他树立一个可怕的对,不死不休!”
“我只是一名军人,而帝国现在需要的是政治家如果不想被当成棋的话我最好还是留在塔兰托,哪怕地中海列强们都觉得我很碍眼……”王海蒂不自觉地抬头朝北方看去
随着乌斯帝卡岛海战具体细节的解密,世人对王海蒂指挥能力的认同感进一步加强在他们看来,王海蒂是一位能够将海战信拈来的艺术家海战结束后,貌合神离的同盟国地中海三强除了将勋章和元帅荣誉军衔不要钱似的塞到王海蒂身边,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奉这座跺一跺脚地中海都会跟着颤抖的大神
“如果是回到铁十旗下的军舰上呢?”老海军弗雷西为自己续上一根香烟,问道
周身的空气小小地凝固了片刻,窒息的沉寂后,老海军的儿摸着烟盒傻笑起来
“哈哈,那就让我当棋好了……”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二十章 重返德军总部(三)
十二月初的柏林,军需总监与帝国首相对政治决策权的争夺终于有了眉目防盗章节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鲁登道夫再次笑到了最后,首相贝特曼…霍尔维希却一败涂地
就好像巴黎之战后期,鲁登道夫不愿意与一拔他的法尔肯海因一起退出舞台,所以他迫不及待的面见皇帝,直言如果不剥夺法尔肯海因的职务,几个月后军队的士气就会瓦解这一次,鲁登道夫搬出克劳塞维茨的理论,证明首相贝特曼的存在将会导致军队无法发挥其最大的潜力
鲁登道夫赢了被东线统帅部司令马克斯…霍夫曼将军称之为“无情的、顽固的和精悍的成员”鲁登道夫在拥有军事指挥权的基础上再次获得插政府事务的权利劳工政策、食品和原料问题,任命和罢免大臣,总之鲁登道夫能够干预民政的一切重要方面至于首相贝特曼,他将在1917年初的某一天以体面的方式下台,接替这位政治家的将是平庸的普鲁士官僚米夏埃利斯
在这场拉锯战中,皇帝威廉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帝国首相的任免权掌握在皇帝中,只要威廉站在贝特曼这边,这位在历史上毁誉参半的帝国首相不至于如此之快地败下阵来,德意志的历史也有可能会就此改写,可是正如史学家的经典评价――“如果伟大的德皇不弄出点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他就不是我们的德皇”
获悉贝特曼决定辞职,德皇威廉还未意识到他自己亲松开了束缚那只不受控制但偏偏还怀有巨大野心的洪水猛兽最后一道闸门皇帝威廉天真的以为撤销法尔肯海因的职务乃是众望所归的决定,兴登堡加鲁登道夫会是德国最好的军事搭档――兴登堡元帅声望尊严和传统,而鲁登道夫旺盛的精力和巨大的干劲在前线设立司令部能够帮助他很好的控制军队,避免大权旁落他甚至在心腹阿尔伯特…巴林面前沾沾自喜:
“谢天谢地,那个总是站在海军,站在海蒂…西莱姆那边的老头终于要下台了!”
贝特曼下台的消息只在很小的范围内流传,内阁成员对于军人的势大和皇帝的昏庸未免心有戚戚,认为硕果仅存的外交部长冯…屈耳曼独木难支,不过贝特曼…霍尔维希很快就对野心家做出凌厉的反击
“我明白你们的意思,我想说……”半个月前,面对愤怒的外交部长冯…屈耳曼,贝特曼抬起头目光穿透首相官邸半掩的窗帘,直到温暖的地中海“我想说如果真的不能阻止他,那就结束这场战争,如果这场战争真的停不下来那么我一定会给他树立一个可怕的对不死不休!”
华丽的分割线……)
十二月的德国,除了令人窒息的空气和延续快三年的战争记忆,柏林街头巷尾多了一个新鲜的名词――和平
1916年的最后两个月号称地球最后一片净土派来了“和平使者”,在精疲力竭的欧洲掀起了一阵美利坚外交旋风,深陷门罗主义泥潭的美国牛仔频繁造访协约国和同盟国,寻求和平的可能
其实协约国比任何人都更加渴望战争,但是无论是法兰西雄鸡还是英伦绅士都有口是心非的本领他们一边着和平的幌狂地扩军备战,一边对同盟国漫天要价开出比同盟国战败投降还要苛刻的和平条件,这还不算协约国的政治家们还让本国媒体记者高警惕,随时将破坏和平谈判的污水泼到同盟国身上
美国人未必不能看穿英法拖美国下水的邪恶居心一系列吹风会后,美国人惊讶地发现原本粗鄙不堪的俄国人在外交舞台上的表现远比英国和法国人要纯洁和可爱得多,至少沙皇尼古拉二世从不掩饰他对胜利的**东线战役结束后,尼古拉二世迫不及待地宣布他将于1917年初再次御驾亲征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从来都是外交界亘古不变的主题美国特使无视歇斯底里的英国人和法国人,转而与务实的德国人开展谈判虽然德国首相贝特曼…霍尔维希和外交部长冯…屈耳曼都是难缠的角色,至少他们不会让人发狂
于是在战争的间隙,外交史上最滑稽的一幕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发生了美利坚人第一次对美洲以外的国际事务投注了极大的精力,星条旗国度从上到下都怀着大无畏精神,以为他们会为战火纷飞的欧洲带来宝贵的和平,可是有求于美利坚的英国和法国只会虚与委蛇,俄国人粗暴地闭门不见,德国人倒是肯耐下性展开谈判,可是再过一个月美国人就会知道这一切都是无用功
十二月初,在地中海塔兰托虚度年华的王海蒂收到来自柏林的征召令刚领着一帮地中海杂碎收拾了阵容齐整的法国主力舰队的王海蒂欣然领命,加入德国谈判代表团
消息传来,欧洲人眼镜碎了一地归来的不败阿瑞斯让德国人心情复杂,他们曾经设想过无数种西莱姆重返德军总部的可能性,但是唯独没有想到西莱姆会以外交官身份重返时代舞台
西莱姆走了,意大利、奥匈和奥斯曼帝国政治家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他们曾经设计无数种方式发这位威望崇高的海军战略大师却毫无头绪,1916年的最后一个月,仅仅只是一封来自德国的电报就改变了一切
西莱姆来了,困守芬兰湾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愁云惨淡,直面大洋舰队的英国人哀嚎“那个可怖的男人又回来了”,倒是法国人摆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因为他们不必直接硬撼西莱姆
德国谈判代表团驻地就在巴黎广场附近的阿德隆酒店,美国人则在柏林广场大酒店作为海军的代表,王海蒂在阿德隆酒店占用了一个房间,然而这间装修奢华的房间在不到的一个星期的时间内便被闻讯赶来的老朋友弄得乌烟瘴气
雷德尔和独臂将军首先闻讯赶来,他们都是与自己有着二十多年友谊的旧友,没有老婆在一旁监督,王海蒂自然放开脚与他们秉烛夜谈一醉方休
时间似乎回到了上个世纪,那一年伯恩哈德…冯…奥登还在,那一年戴维…贝蒂还是自己的挚友
“西莱姆,我带来了豪客海姆”
门外传来敲门声,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