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卬心里那个后悔啊!
早点下决定,不接纳司马欣多好。看一下那些反判的诸侯,主动投降的没一个追究责任,全都安置得挺好的。虽说失去权利,却能有个养老的地方。
接下来的事简单多了,接管俘虏,查封库房,抄司马卬、司马欣之家,财产充公,开粮仓救济百姓,在乡、村二级组建政府机构,一切事务有条不紊展开。
对于十万俘虏,叶童早给过指令,发放路费释放,让士兵回家好好过日子。其实,很多百姓是被逼迫参军的,并非本人愿意当兵造反。
陈平建议,让章邯立刻派出大军分几路护送文职官员到各地上任,接管地方政府,组建乡、村二级政府机构。
接管时间越早,秦军查封库房就能缴获更多的财产,越往后,库房中的财产到底能剩下多少,只有天知道。
三天后,章邯全身披麻戴孝,率部分兵马到了坑埋二十万秦军士兵的地方,斩下司马欣的头颅,祭奠二十万秦军英魂。
祭奠过程中,章邯泪流满面,不停的在坑埋士兵的地方磕头道歉,要不是陈平出伸拉起来,不知道章邯要哭到什么时候。
半个月后,朝歌地区彻底被秦帝国掌控,章邯准备率兵马北上,与叶童大军会合。不过陈平建议向南,去与花木兰将军会师。
陈平告诉章邯,花木兰手上是有五万兵马,面对韩军、楚军的压力,兵力上相差太大,需要增援。
章邯谨慎起见用信鹰高叶童报告,叶童的命令是南下,与花木兰会师,听从花木兰将军调遣。
…………………………………………………
再说叶童大军,从常山城直插代郡,一路上接管无数城池,确实耽误不少时间。却没有办法,总不能象其他诸侯那样,不理会百姓的疾苦,得救济百姓啊!
二十多天,叶童大军在穆桂英的率领下抵达代郡。这里已经是中原的边远地区,时常会受到草原上匈奴铁骑的入侵。
代郡管辖的上谷就是重要的边境城镇,必须要有兵马驻守。不过叶童相信,短时间内冒顿胆子再大,也不敢轻易狠中原边关。
损兵折将的冒顿,面临的问题是增强实力,一旦实力再次下降,草原王就得更换主人。
草原民族就那样,谁实力大谁说话算数,不服打到服为止。是真正的丛林法则,没有人会同情弱者,只敬仰强者,强者为生。
穆桂英看到代城墙上防守严密一付死守的样子,询问叶童进攻吗?
叶童呵呵一笑道:“先用投石车、弩车来二轮齐射,狠狠震慑一下赵歇,让赵歇看清形势,别再做无用的抵抗。”
得到命令的穆桂英,立刻下令,数百车投石车、弩车、弩床摆出来,拉到代郡城墙前方300米左右,调试一翻,能准确无误的击中代郡城墙时。
穆桂英一声吼道:“开火!二轮齐射!”
轰隆隆!轰隆隆!
无数的石块漫天砸向代郡城墙上,弩车、弩床上发射的利箭则狠狠的扎进城墙上。因为叶童下令,不要往守城士兵身上招呼,弩箭只能往城墙上射击。
投石车没法确保不伤害城墙上的士兵,石块大的砸在城墙边上,有的小石块则直接砸在城墙上,一下子把城墙上原本站看看热闹的守城士兵吓得不轻,纷纷躲避。
震撼!
城墙上的守城士兵目瞪口呆、嘴巴大张着,半天合不拢。心中惧怕无比,这是什么玩具,太吓人、太强大!
赵歇站在城墙上,原本想抵抗一阵,在适当的时候再开城门投降,让叶童看一下,代郡士兵的英勇,那样投降后能争取到好的待遇。
问题是秦军火力太强大,干不过啊!
人家秦军还没有真正实射,只是警戒性的射二轮,城墙上士兵就吓得哭哭啼啼,拼命往城墙下逃走。
士气低落、战意全无,这样的士兵守城,能守住才怪。
看到威慑效果不错,叶童拍马走出军阵,对着城墙上大声叫道:“赵歇,你想继续作无用的抵抗吗?天兵到,还不赶紧打开城门投降,还要等何时?若再不投降,本将军将不再接受投降。”
啥!
不接受投降,那不是要死磕!
城墙上的士兵一下子惊恐万状,赵歇给的命令是抵抗几天,再开城门投降。说是为了士兵争取好处。
死神说再不投降,就要拒绝投降,那不是真要玩命,那不行,得赶快投降。不少士兵听到叶童之言,当着赵歇的面,丢下手中兵器,直接闪人。意思是赵歇,想抵抗秦军,你自己抵抗吧!
城墙上,看到有士兵丢下手中兵器闪人,马上有样学样,纷纷丢下兵器,下城墙闪了,一路上还把身上的衣甲脱下来,随手往地上一丢,彻底脱离士兵身份。
赵歇大脑一片空白,还没回过神来。等回过神来时,发现城墙上原来的士兵走得没多少人了。
还在城墙上的士兵,不是不想走,是担心赵歇加害,牵连到家人。所以,才暂时留下来。
代郡是边境地区,士兵对于死神之名是如雷贯耳,心中高兴啊!边境地区时常受到匈奴铁骑的侵犯,百姓受苦较多。
听到死神来接管地方,不要说百姓欢迎,士兵同样欢迎。有一个能打的将军带领下,边境地区不再受匈奴铁骑骚扰,是百姓愿意看到的事,同样是士兵最愿意的事。
真没法,死神之名太响,草原上匈奴人提起死神全身会颤抖。几次战役,歼灭匈奴铁骑近百万,那是什么样的战绩。匈奴人被死神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打得心惊胆战。
草原上小孩子哭闹,大人说一声死神来了。小孩子马上停止哭闹,可想而知,死神之名威慑力有多恐怖。
旁边的穆桂英嘻嘻一笑道:“将军,你真牛叉,几句话就让城墙上的士兵丢下手中兵器,直接闪人,这下赵歇还敢顽抗到底吗?”
呵呵!
“看到没,那个什么代王还没回过神来,正在梦游呢?”
噗哧!
穆桂英娇笑起来,瞪了一眼叶童,才道:“那个赵王爷是被吓傻好不好,什么梦游。”
回过神来的赵歇,和叹一声,大声叫道:“打开城门,向秦军投降!”
掌声雷动,一下子城墙上的守城士兵鼓掌欢迎赵歇的英明决定,搞得赵歇老脸赤红,羞得无地自容。
喜欢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请大家收藏:()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更新速度最快。
………………………………
第146章 驱逐匈奴部落
看到手下士兵鼓掌欢迎,赵歇心中感慨万端,原来自己手下的士兵都不愿意打啊!早有投降的意愿,自己还想着捞好处,天真啊!
宣传的力量是巨大的,《焦点》杂志、《帝国日报》即时宣传秦帝国的各项方针政策,秦军大败匈奴铁骑的几次战役,让天下人皆知。
加上锦衣卫无孔不如,肆意宣传、介绍秦帝国的各项惠民政策,告诉百姓秦帝国是怎样为百姓捞好处,为百姓着想等。
力量巨大啊!
只有秦军有宣传工具,其他诸侯想反驳,没法,手上没有宣传工具。靠派几人去辩解,有什么用。
秦帝国的《焦点》、《帝国日报》并非胡编乱造,是有理有据的宣传,加上商人的私下交谈,一下子让原本还有些质疑的声音彻底无言。
特别是边境地区百姓,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狠狠的揍匈奴人,让匈奴人不敢再侵犯边境地区,确保百姓安居乐业。
诸侯手下士兵,基本是抓壮丁而来,穷苦出身,家中有田地,听到秦帝国的宣传,心中没有想法,那是骗人的。
赵歇下令打开城门,心里真郁闷,原本想抵抗几天,再开城门投降,那样面子有,能争取到更大的好处。
问题是叶童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直接威胁,再不开城门投降,将不再接受投降。那样一来,不要说士兵不愿意,赵歇自己也不敢冒险啊!
赵歇难道不清楚,所有开城门投降的诸侯,都没受秦帝国追究责任,都安置在什么顾问委员会里面当委员,还拿着高薪,有房子养老,待遇真心不错。
赵歇只想,抵抗几天也是一种荣耀,到了咸阳城中,对其他诸侯有狂傲的资本。看看,本王还抵抗了秦军几天,你们呢?直接吓得开城门投降。
其实,是自尊心在作怪。叶童可不管你抵抗几天,还是直接开城门投降,叶童的目的就是不想让炎黄百姓受大的损失。
赵歇真敢抵抗,叶童肯定要杀鸡给猴看,让其他诸侯看一下,敢不听命令,乖乖开城门投降,下场很凄惨。同样是为了震慑诸侯。
吱吱吱!
沉重的大门打开了,穆桂英玉手一挥,秦军士兵立刻进入城中,接管城防,接管投降的士兵。
赵歇走出城,见到叶童马上准备下跪,叶童明知道是演戏,却没有办法,还是伸出手将赵歇搀扶起来,不让其下跪。
叶童冷哼一声道:“赵王爷,算你识趣,否则你将成为震慑其他诸侯的垫脚石。”
直歇听后全身冒冷汗,乖乖!幸好没有抵抗,真要抵抗的话,麻烦大了。听时童意思,正缺少一个诸侯的尸体来震慑天下人,自己差点成为那具尸体。
“大将军,请恕草民一时糊涂。”
“好了,投降就好,到咸阳城好吃好喝的,有何不好,屁事不干,还能拿高薪,这种事只有本将军会做,其他人肯定不会。朝中内阁就出言反对,说你们是造反,要诛三族,本将军一力阻止,以后好好做人,不要再胡闹。”
“遵命!罪民一定遵守大将军的命令。”
“好了,协助秦军接管地区政权,然后就带上家人到咸阳城中,找箫何,让箫何安排你的住处等事宜,本将军历来言而有信,不会失信于你。”
“谢谢大将军,谢大将军赦免草民重罪。”
在赵歇的配合下,地方接管非常顺利,乡、村二级政府机构的组建同样第一时间展开。叶童下令打开粮库,开仓救济百姓,让百姓能渡过难关。没法啊!诸侯不管百姓死活,叶童得管。
叶童与穆桂英商量一翻,觉得应该趁此机会,兵出上谷,对周边地区进行扫荡,彻底把匈奴部落往北部深处赶,那样短时间内,边境地区会有一个稳定的局面。
说干就干,叶童留下三万步兵,穆桂英率二万突骑向上谷周边的匈奴聚集部落杀了过去。
叶童随军前往,没有插手指挥作战事家。其实,叶童就是让穆桂英刷经验值,让她尽快晋升军团长,那样叶童手下就有三位军团长,足够应负意外事件发生。
二万突骑出了上谷、长城,进入大草原上,叶童提前几天派出了大量的锦衣卫、侦察兵,对长城周边地区进行侦察,不时有侦察兵、锦衣卫用信鹰送来匈奴部落的详细地址、情况。
叶童把情报交给穆桂英,让她作决定。叶童就是她身边一小兵,负责冲锋陷阵,指挥上的事由她具体安排。
曾经北宋的兵马大元帅,不是盖的,一接过指挥权,穆桂英象变了个人似的,不停的下达各种命令。
具侦察兵侦察,前方50千米外,有一个中型部落,有匈奴人大约五万左右,能上马作战的匈奴在二万左右。
根据这个情况,穆桂英决定夜间悄无声息展开突袭。开黑后,她派出多股突骑对匈奴部落的暗哨、明哨进行清剿。
三更天,二万突参出动,马蹄包裹布条,马嘴上笼,一切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然后缓缓向目标前进。
离匈奴人部落只有二千米距离时,穆桂英玉手一挥,让叶童率一万突骑,她自己率一万突骑,从二个方向朝匈奴部落进攻。
轰隆隆!
大地震动!
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匈奴人被惊吓醒过来,心中马上明白有铁骑进攻。匈奴人没有犹豫,立刻爬起来穿衣服,找兵器、牵战马,准备迎敌。
问题是时间太短,二千米距离,对于狂奔的战马来说,只是二分钟不到时间。匈奴人刚走出帐蓬,就碰上气势汹汹的秦军突骑。
秦军士兵手中马刀轻轻一挥,解决问题。很多匈奴人在梦中被砍杀。这是民族之间的生死战斗,没有什么残忍之说,更没有仁义可言,一切皆为了杀死对方,一切为了国家、为了百姓。
叶童手中虎牙同样不断的猎杀匈奴人,经历过多次血战,让叶童的心越来越冷,再没有刚到时的仁慈。
不是叶童在变,是时代逼叶童适应社会,否则就会被淘汰。人力无法改变,只能适应。
二十分钟时间,一个中型匈奴部落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斩杀匈奴人近二万,俘虏三万不到,缴获牛、羊数十万头(只),其他物资无法统计,乱七八糟都有。
缴获物资容易处理,叶童直接丢进纳戒中,缴获的牛羊、匈奴人却难办。没法,只能派出二千突骑押送到上谷。缴获牛羊、匈奴人总不能斩杀,杀了是省事,问题是亏本买卖。
根据这个情况,穆桂英下一步打击的匈奴部落,只选择中、大型部落下手,小部落没多少人,打一次不划算。
何况,秦军进入草原猎杀匈奴部落,还是死神亲临,这个震慑太强大。叶童在匈奴人心中,已经成了不可战胜的死神。
冒顿不敢应战,偷袭死神,死神没事,冒顿反受重伤,那些事已经传遍整个大草原。加上几次以少胜多,歼灭近百万匈奴铁骑,令叶童之名在草原上是谈死神色变。
穆桂英指挥二万突骑,连续突袭二个中型匈奴部落,一下子在上谷周边地区,匈奴人惧怕了,纷纷传言,死神来了。
好了!不论是匈奴人的大型部落、中型、小型部落,纷纷收拾东西,向北方更深地方逃走。不逃不行啊!死神是个凶神恶煞的人,对匈奴人从来不留情,下手极狠。
这样一来,给穆桂英造成极大的麻烦,匈奴人部落飘浮不定,刚才还在这里,等率突骑杀到时,发现已经逃走了。
穆桂英马上调整作战方案,根据侦察兵、锦衣卫的情况报告,不再耽搁,不再搞什么夜间突袭,一有消息,测算一下距离后,立刻率二万突骑奔袭。
惊慌失措、忙于逃跑的匈奴部落,那里有勇气抵抗秦军突骑,面对秦军强大无比的进攻能力,许多部落一见秦军杀来,不是组织反击,而是带着部落的人拼命逃走。
牛、羊、马匹之类的财物,匈奴人顾不上,不敢再顾,一旦耽搁,人都死了,要那些东西有啥用。
二十多天,穆桂英率二万突骑不停的对逃跑中的匈奴人进行追杀,真正杀死的人不多,俘虏匈奴人10万人不到,多的是缴获物资,主要是牛、羊、马三种物资。
穆桂英初步估计一下,二十多天,斩杀匈奴人只有十多万,战绩不好。但是缴获牛3万多头,羊近300万只,马匹近30万匹。
30万匹马,其实很多都是小马驹,还有一些老马。老马没用,只能拿来宰杀后当肉吃,小马驹还得饲养。
问题是这地方的马匹身体矮小,不适宜作骑兵冲刺用,只能用来给百姓当耕牛用。还有就是骑兵长途奔袭时,可以用来作为备用马。
二十天后,眼看无法再追杀,穆桂英问道:“将军,应该撤退了,再追杀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何况,咱们现在手上缴获物资太多,没法再继续。”
叶童清楚,虽然押送牛羊的突骑不停的反复来回押运,还是有大量的缴获牛羊、马匹,得押送回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