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嘿嘿!

    谁?不就是本将军吗?

    “好了,别追问是谁说的,又不是什么不好的评价,本将军觉得挺好啊!谋士就是要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这是一种最高境界的计策,应该感到荣幸。当然,阴毒计谋只能对外,不能在炎黄境内实施。所以,北方匈奴就需要那样的计谋。”

    “那个,主公,您一把大火已经够狠了,卑职不知道还有什么计谋能跟主公的手笔相媲美。”

    得!

    装逼!

    别人不知道陈平之厉害,叶童会不清楚吗?

    “陈平,本将军就一句话,你得想出一个计谋出来,让草原上的匈奴人大伤元气。当然,能让匈奴灭亡更好,越阴毒越好。”

    陈平头疼,丫的,这咋想啊!

    “主公,让大家一起想吧!大家多出主意,最后总结一下,不就是一条好计策了吗?”

    呵呵!

    “行啊!不过啊!不论是子房、程昱、箫何、曹参等人,想出来的计谋,肯定不如你,这方面陈平是第一,没人能比。”

    张良之计正大光明,无迹可寻,如羚羊挂角,在人在不知不觉间中计,令人防不胜防。

    程昱是曹操手下五大谋士之一,其实是末位。程昱是一流谋士,但比起郭嘉、贾诩、周瑜、庞统、司马懿、诸葛亮、荀彧、沮授几大超一流牛叉人物来,还是相差有点大。

    程昱有一大特点,是其他几大牛叉人物没有的,那就是刚正不阿,眼睛里只有律法,没有人情,是监察百官最好的人选。

    喜欢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请大家收藏:()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更新速度最快。


………………………………

第102章 墨家的选择

    不能说张良就想不出阴毒之计,张良是正人君子,打死都不会出阴毒之计。这一点叶童心里清楚,所以,叶童压根就没有考虑过让张良出阴毒之策。就算逼迫张良,也不会出这类计谋。

    没过几分钟,陈平道:“主公,卑职问一下,那个英雄醉销售到草原上的商家咱们能控制得住吗?”

    “这个没有任何问题,谁敢不听话,直接取消销售权,甚至追究责任。”

    “主公,这样就好办了。咱们在英雄醉中加点作料,不能令人喝下去马上出问题,但是时间一长,肯定出问题。

    最好是能令匈奴人断子绝孙的药物掺进英雄醉中。通过商人把掺了沙子的英雄醉销售到草原上就成了。问题是这种酒不能流入炎黄辖区内,否则危害性太大。”

    汗颜!

    乖乖!真的阴毒!在高度酒中加毒药,真是阴毒啊!叶童想了下,就知道有好多种东西可以掺进酒中,什么砒霜、汞、铅这些东西,这个时代有很多,只要少掺一点,长期执行,呵呵!

    哈哈哈!

    “陈平,好样的!本将军就知道,你一定行。这事就你负责安排,等过段时间,召集商家来,把英雄醉销售到草原上的商家留下来研究具体事宜,此计成功,陈平首功!对炎黄子孙来说,功德无量。”

    张良眉头微微一皱,不过片刻就消失。因为此计是阴毒,问题是对匈奴人,所以,张良没有啃声。

    “主公,功不功的不说,只要不被人指后脑壳骂就行了。”

    “陈平啊!记住,只要对炎黄子孙有利的事,对百姓有利的事,放心大胆做。计谋本身不存在阴毒之说,只是看用在什么样的人身上,这个有区别。所以,你不要有什么愧疚之心。”

    “是!主公,卑职明白了。百姓利益最大,其他一切让路。”

    “对!”

    叶童突然想起来,貌似箫何介绍的人中,还有一些武将没安排,此时看到那些武将忐忑不安的神情,马上微笑道:“对不起!本将军一高兴,把正事忘记了。曹无伤、樊哙、郦商王陵、纪信,你们几人是武官。

    本将军不骗你们,想要在军中发展,就得从小兵做起,这一点不知道你们听说没有。当初彭越、章邯、董翳、周勃、吕泽等人,同样是从小兵做起。

    现在他们,有的晋升为师团长、有的旅团长,晋升速度非常的快。所以,你们现在有二个选择,一是进军校学习,出兵后任排、连长,再慢慢晋升;

    另一个立刻进入军中,从小兵做起,经验值到了就能晋升。但是,一般晋升到旅团长问题不大,想要晋升到师团长,必须是兵法方面有研究,否则旅团长就是顶,很难再晋升。这方面,本将军也无法,本将军当初也是从小兵做起。”

    吕泽站出来解释道:“刚才主公说得没错,秦军晋升方面非常严格,没有人情可讲,完全就是看能力、战功、经验值。立下战功,没人会抹杀,该晋升时没人敢压制,也无法压制。”

    吕泽跟着姜松、陈平征伐一趟,已经晋升为旅团长,速度算是快的。当然,系统出品的士兵,好多都晋升到了旅团长一级,师团长就困难多了。

    樊哙站出来道:“主公,那个……那个,卑职不识字,军校就不去了,还是去当兵吧!”

    呵呵!

    叶童心里明白,樊哙就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冲锋陷阵没有问题,让其带大军作战,别逗了!肯定不成。

    “樊哙啊!放心吧,军中同样有人教识字,书还是要读的,多读书能让人明智、能让人思维灵活。当然,一些人有战争天赋,就算不识字,能从实战中学会带兵打仗,本将军希望,你就是那样的人。”

    “谢主公,卑职一定努力。”

    其他几人听了介绍,选择先到军校学习。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能在尉缭老太尉身上学习兵法,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

    具叶童所知,古代四大名将,只有李靖留下兵法,问题是被埋藏在什么人的坟墓中不知道,至今未出土。

    白起、岳飞二人估计是还来不及书写兵法就被谋害了,所以二人没有留下什么兵法。韩信吗?应该留下,只是叶童不知道。

    想想古代那么多名将、大腕、大脚,真正留下兵法的真不多,能数得出来。象曹操的兵书是写好了,问题是被张松阴了一把,曹操一生气,直接烧了,所以,没留下来。

    木兰走进来,小声道:“将军哥哥,饭准备好了,可以开席。”

    呵呵!

    “丫头,辛苦你了!”转身大声道:“走吧!喝酒去,今晚不醉不休。”

    一进饭厅,叶童手下的文武官员眼睛泛绿。看到酒桌上的酒是五粮液,一下子兴奋无比。

    曹参、郦食其等新加入的人就不知道,毕竟,这类酒从来没有在市场上销售过。只有叶童请吃饭才会有机会喝到,一般很难喝到。

    不是叶童小气,是真贵啊!

    系统兑换其他酒非常的便宜,只有茅台、五粮液这二种酒太昂贵,需要一万财富点一瓶,若是一般的酒,能兑换上万瓶。所以,叶童自己也很少喝,太贵!真心喝不起。

    次日,应叶童之邀请,张良、箫何、秦桧、程昱、陈平、百里欣、曹参等人来到将军府,研究兴建都城的事宜。

    叶童开口道:“大家都明白,咸阳城地方小,阿房宫占太多的地方,想要改造成本太高;另外就是咸阳城,没有城市排水系统,人口再增加的话,饮水问题,排泄问题存在诸多隐患。

    本将军想把咸阳城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存在,毕竟咸阳城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阿房宫对百姓开放,收取门票进行维护。阿房宫建筑规模宏大,具有较高的水平,每年维护费用很高,不修缮又不行,只能靠出售门票来维持。”

    古代城市没有修建排水系统,在原址上修建排水系统,其成本之大,叶童觉得承担不起,也没必须。只要咸阳城不再扩大城市规模,还是能维持数十上百年。

    一旦咸阳城继续作为都城,人口绝对每年增加,城市规模会越来越大,问题不解决,最后再修改。呵呵!要烧多少钱啊!

    箫何道:“主公,您所说的这些卑职都清楚,问题是新建都城,投资太大,政府没钱。另外,新建都城,会加重百姓负担,还是等以后天下太平,财政好转再考虑不迟。”

    箫何一开口,本土人士纷纷表示支持,均觉得此时不是建新都城的时候,应该把天下平定,清剿判军才是主要的事。

    叶童知道他们心中想什么,担心叶童象始皇帝一样,兴建象阿房宫那样的巨大的工程。国家财政困难,没钱修建,就算有钱,估计眼前的人也不会同意。

    呵呵!

    “建新都城不会增加百姓负担,咱们俘虏那么多的匈奴人,目前咸阳有二十万,盐城、羌城也有近四十万。

    那四十万俘虏正在文明学校学习,到了明年底,四十万俘虏就没什么事可做,该兴建的道路、水渠、防御工事等均会结束。兴建都城全部由俘虏完成,由工匠指挥干活,不存在增加百姓负担问题。

    财政上的问题,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咱们政府提前把地方围起来,把场地平整,栽上树木,规划好、设计好。

    到时候会有很有多的商家前往购买土地,这可赚一笔钱。咱们只负责规划,工业区、商业区、住宿区、办公区等,何别什么事都要做。

    何况,很多工程直接向商人承包,咱们只需要监督就行。你们只看到费钱,没有看到能拉动经济增加、税收增加。”

    接下来,叶童把建新都城的好处细细解释。何况,都城不是一天二天建好,是分期兴建,先搞个办公的地方。有了政府衙门在,自然带动越来越多的商家入驻。

    箫何、曹参等人开始测算,卖土地的钱有多少,投资会有多大,税收会增加多少等一系列问题。

    叶童没有啃声,让箫何等人核算。手上有大量的俘虏,那里会有多少成本,又不是要建高科技大楼。俘虏只要能吃饱,不需要发薪水。什么排水系统、街道、绿化不就是俘虏干吗?

    秦帝国不缺乏粮食,原来大秦帝国就有无数的贮存,后来叶童给百姓提供的优秀种子,产量增加一倍。所以,秦帝国粮食不用考虑,几十万俘虏,能吃得了多少。

    测算一翻后,箫何道:“主公,准备新都城建在什么地方?”

    叶童起身,走到沙盘前,用手一指道:“就在这里,这地方临水,以后都城饮水问题、排水问题容易处理。而且,都城不修建城墙,兴建费用会大大减少。”

    啊!

    什么?

    不要城墙?

    张良疑惑不解的道:“主公,城市不修建城墙,那遇到战争咋办?有敌人入侵,攻打城池,不好防守啊!”

    哈哈哈!

    “诸位,一个国家如果连边境都保护不了,让敌人杀到都城来,那这样的国家灭亡也是应该。

    一旦天下平定,秦帝国将向四周扩展,把防御纵深往外延伸,让战火远离帝国边境、辖区,战火只能在别人的家园里发生。

    这是军阁以后制定防御体系考虑的问题。本将军不想百姓老受战火之灾,让百姓远离战火,只有那样,国家才有时间发展,才不会因为战争而受损失。”

    喜欢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请大家收藏:()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更新速度最快。


………………………………

第103章 妖孽—黄月英

    噗哧!

    张良眼中一下子明亮起来,这是一种积极主动防御思路,不让战火在国内暴发。意思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秦桧心中感受最深,南床时期,不重视军事,时常被人家打到家门口。叶童这种要去人家地盘上打,不要在自己家里闹,非常赞成。

    呵呵!

    叶童再次道:“在本将军心中,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防御措施再完善,也总有漏洞,只有进攻,在辖区外打退敌人、消灭敌人才是最好的防守。所以,今后军阁要转变思路,由被动防御变为主动进攻。

    天下太平后,军阁会制定出帝国边境线以外多少千米为缓冲区,一旦发生战事,在缓冲区内就解决问题,为什么要让战火跑到帝国境内发生呢?”

    不修建城墙,建筑费用下降一大半,箫何、秦桧、陈平等人更没意见,一致同意建新都城。

    叶童道:“新都城的规划、设计还有段时间,等本将军找黄月英,让她尽快弄出来。但是,那二十万俘虏及羌城、盐城文明学校的四十万俘虏的安排问题,要研究一下。

    本将军觉得,关中一带土地闲置太多,可以考虑兴建几个大型农庄,由文明学校里读书的俘虏来耕田种地,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文明学校的俘虏首先考虑修建的还是水利工程、道路、挖煤、挖矿等重体力活。”

    箫何一听,好啊!国家农庄,补助政府开支。叶童才一说完,箫何马上表态道:“主公,建农庄的事卑职等人安排。”

    靠!

    丫的,好事争着干,烂摊子谁都不愿意接手。

    叶童继续道:“新都城的事,先这样,等规划出来再商量。另外,有个事,就是钱币问题,本将军发现秦帝国的钱币技术含量太低,很容易伪造。

    市面上有差不多二成左右是伪造钱币,这问题很严重,给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无法想象。

    所以,本将军准备重新制定新的钱币,这事等样品钱币弄好后再提供给诸位研究,只是先通声气。”

    叶童发现大家对钱币不是很关心,心中感叹一翻。金融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在坐的都没有认识到重要性。也好,趁大家不太重视之机,先把新钱币推出来,然后再研究。

    “好了,没有意见的话,咱们商量一下功勋章的事宜。本将军准备铸造三种类型的功勋章,一种是勇士勋章,分一级、二级、三级勋章,主要用于奖励给英勇作战的士兵。

    二是炎黄勋章,主要用于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文职官员,同样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勋章。三是帝国勋章,那是颁发给对帝国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也是分三级勋章。

    另外,每个战役后,都会制作各种纪念勋章,颁发给参与作战的各相关人员。里面有士兵、后勤保障人员。在家的文职官员等。”

    说完后,叶童把相半文件递交国书给在坐的看。里面规定各种勋章颁发的条件,还有授勋章的人享受到的待遇、权利等。

    诸位看惊讶无比,获得勋章的人,不仅是待遇提升,还有和种特殊权利。令大家震撼无比,一下子把勋章的重要性放到了很高的位置上。没有人不想拥有一枚勋章,问题是获得的条件真难。

    几天后,叶童、木兰带上内卫向汉中出发。昨晚上叶童收到上官婉儿的书信,说是尉缭老太尉病情加重,老是唠叨着要见叶童最后一面。

    没有办法,叶童只好放下手中事务,快马加鞭向汉中赶。叶童心里也挺着急,尉缭老太尉对叶童作用太大,只要尉缭呆在叶童身边,就算一句话不说,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

    始皇帝时期的老臣,是功勋之重臣。就算是皇帝见到也得乖乖行礼,其他朝臣谁敢不给面子。

    途中,锦衣卫送来草原上的情报。叶童看后,心里那个高兴啊!真的无法形容,要是在咸阳城的话,一定把手下叫来大喝一顿,以示庆祝。

    木兰看到叶童脸露笑容,嘻嘻一笑道:“将军哥哥,有什么高兴的的事吗?”

    叶童把情报递给木兰,微笑道:“草原上的匈奴人乱起来了。”

    叶童在草原上纵火一把,不仅烧毁了匈奴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