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实上,叶童确实受伤了。在那样的激战中,想要保证不受伤非常困难。就算是项羽那样顶级的高手,同样会受伤。

    战场拼杀中,天晓得什么时候会被偷袭、刺杀。尽管叶童启动神识,一丝一毫的情境都了如指掌。问题是攻来的兵器太多,脑海中是知道对方进攻路线,只是忙不过来,只能扭动身体,避开重要部位。

    所以说,将军上战场不受伤是肯定不可能。只是受伤的轻重而已。叶童算强悍,身上还穿有性能优越的盔甲,却无法保障不受到伤害。

    “主公,俘虏近十万人,太多了。咱们兵力有限,没有多余的兵马看押,主公,要不……。”百里欣用手往脖子上轻轻比划一下,意思傻子都明白。

    看到在场的章邯、周勃等人均是那个意思。叶童无言,不过能理解。作为老秦人,杀草原上的俘虏没有什么大的事,应该以前经常干。

    呵呵!

    “百里欣啊!咱们大秦帝国缺乏大量劳动力,这些俘虏可是免费的强劳动力,为什么要斩杀?何况,里面大部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匈奴人,只是假匈奴人自认为是匈奴人。

    呵呵!当然,一些顽固不化的部落头目、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什么的就不用留下来,留下只会引起俘虏混乱。但是,咱们不能杀俘虏啊!这事交给将军们处理好了。

    所以,本将军决定,十万俘虏全部送进文明学校培训。有一点必须明确,真正的匈奴人永不释放,没有任何薪水,就一直呆在文明学校贡献力量吧!”

    “遵命!是!”

    百里欣问道:“主公,看押十万俘虏需要抽调很多兵力啊!”

    呵呵!

    “百里欣,没有了头领,没有了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你认为匈奴人还有反抗之心吗?放心吧!秦帝国有大量的工程需要修建,缺乏劳动力啊!”

    “遵命!”

    “对了,百里欣,告诉随军的《焦点》杂志社的记者,把这场决战匈奴的战役进行全方位报到,让天下人都清楚,大秦帝国的士兵正在为抵抗草原野蛮民族而奋战。”

    《焦点》杂志社的记者跟随大军,已经发出的好多篇新闻报道。一直想采访叶童却没有接受,全推给百里欣接待。

    “主公,这事没有问题。要向记者介绍各种数据吗?”

    百里欣担心一旦秦帝国士兵手中强悍的兵器暴露出去,一旦让中原那些诸侯听到,会给秦帝国造成一定的麻烦。

    “百里欣,不用担心,咱们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拿出来使用,迟早那些诸侯会得到消息。何况,随军的商人你控制得了吗?就算《焦点》不报道,商人也会宣传。”

    “遵命!”

    “对了,告诉《焦点》杂志社记者,多报道士兵英勇献身的精神,特别是一些牺牲的士兵要重点报道。但是,有一点记住,咱们不搞弄虚作假的事,一定要真实反应事件,让记者真实的报道新闻。”

    “遵命!”

    …………………………………………

    定军山:

    军阁总参谋部,张良收到叶童用信鹰‘送来的战报,立刻把尉缭、花木兰、程昱、秦桧、箫何等人叫来,向大家通报了叶童大军的捷报。

    别说,在汉中的文武官员,几天前听闻叶童率五万不到兵马,准备在正面战场上迎战二十五万匈奴铁骑,真把大家吓得不轻。均认为战败的可能性极大,最多有个惨胜就不错了。

    反而是花木兰摇头否认大家的意见,认为将军哥哥肯定能获胜,且是大胜。别人不清楚,木兰可明白叶童手中掌握着一千重骑,那绝对是强大无比。就算是碰上千军万马,同样能杀出一条血路。

    加上三万突骑兵,同样强悍无比,根本不是草原野蛮民族那种轻骑兵能对抗得了。只要在正面战场决战,意味着匈奴铁骑同样不能跑。只能近身拼杀,近身拼杀,突骑的优势立刻显现。

    嘻嘻!

    “怎么样?本小姐早说过,将军哥哥会取得胜利,且是大胜。”嘻嘻!

    木兰嘻嘻一笑,军阁里几名高智商大佬老脸赤红,羞得无地自容。幸好大家都知道,木兰这丫头单纯,有啥张口就来,根本不理会别人脸面,也没人计较。

    张良疑惑不妥问道:“木兰,大将军说又给你送来了二万突骑,只要俘虏的战马送到后就能组建。”

    哦!

    “那个,早就安排好了,一直缺乏战马,所以,没有成军。等将军哥哥送战马来,二万突骑兵马上组建。”

    谁说小丫头单纯,关键时候守口如瓶。定军山核心基地车的事,只有木兰等兑换出来的人知道,本土人士不清楚。

    尉缭接过话道:“小家伙建议,让咱们研究一下,一旦小家伙率兵马进攻陇郡城,利几估计会从散关抽调兵马,到时候让咱们趁机出兵,一举拿下散关,然后顺势而下,把咸阳城收复。”

    在原商量出兵计划时,很多人否认收复关中一带。觉得关中已经是白地,收复后用处不大。但是,叶童告诉众人,雁门关外还有数万大秦帝国边军、几十万百姓。

    那数万边军一直守卫炎黄子孙的国门,不能放任不管。只有收复三秦才能与雁门关外的数万边军连成一片。到时候草原上的匈奴来袭时,才能支援,否则,很难出兵救援。

    程昱道:“既然这样,咱们就派人修栈道,让散关驻军看见。是不是能行原来商量的明修栈道,暗洚陈仓之计呢?”

    尉缭点头道:“应该可行,就算不起关键作用,起码能让散关的驻军松懈。毕竟,诸侯都清楚咱们是四路兵马出征在外,不可能再出征,也不会相信汉中还有多余兵马调遣。”

    在坐的都是高智商人士,知道除了偷袭散关的路真不好走。一些猎人小道,不利大军行。别的不说,补给问题就无法解决。

    此时的地理地貌与数百年后的情况肯定不一样,不能象三国时期魏延建议的偷袭长安曹军。如今的猎人小道,不是路,是穿丛林、山地、高山,困难重重,不可能从其他地方出兵。

    张良同样赞同道:“可以明修栈道,迷惑一下对方也好。不过,木兰将军,你这段时间要训练好士兵,随时准备出征。”

    嘻嘻!

    “本小姐早等这一天了,放心吧!到时候本小姐一定拿下散关,把刘邦给活捉。”

    噗哧!

    尉缭摇头道:“小丫头,你的将军哥哥说了,要让老夫或子房先生随你行军,为你出谋划策。小家伙说你太单纯、老实,不会搞阴谋诡计,容易上当受骗。特别是面对刘邦那阴人,容易吃亏。”

    叶童确实不放心木兰独自率兵马出征,不担心战事,只担心战事后吃亏。按叶童的话说,邻家小妹就一个孩子,那里玩得过刘邦及手下的老狐狸。一定要请张良或尉缭陪同木兰出征。

    啊!

    “哥哥怎么能这样,一点不相信本小姐。”
………………………………

第75章 各方反应不一

    事实上,叶童真的小看了花木兰,别看她平时活泼可爱,一付天真可爱的模样。其实,花木兰心细、谨慎,行事都经过认真思考,确认可行才行动。木兰的内心世界,叶童咋会知道。

    别的不说,木兰训练出来的士兵,那真的是纪律严明、行动统一,步伐走的整齐划一。

    被木兰训练过的士兵没有一人说轻松,都是叫苦连天。只是面对木兰不好意思说,对其他人更不愿意说。毕竟,人家女孩子自始至终都参与,一个大男人敢说苦吗?

    兵法学习,令尉缭惊叹无比。能举一反三,不时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想法,有时候,尉缭被问得哑口无言,解答不了啊!

    木兰是系统出品,能被系统确认为名将行列,肯定不是瞎忽悠,一定有其特别之处。所以说,花木兰潜力无限,需要开发、学习、实践,那样才能蜕变成为名将。

    出兵一事决定下来,大有马上各就各位,完成各种准备工作。最兴奋的就木兰,早就向往率兵出征,这下能不高兴才怪。

    特别是当木兰知道姜松拿下夜郎国,韩信拿下三个郡,心里郁闷之极。她清楚,在家训练士兵,虽然也有经验值,但是,比起出征获得的经验值太少,要想晋升,就得增加经验值。

    叶童率近五万兵马大胜二十五万匈奴铁骑的事,被《焦点》杂志社报道出来,一下子令天下诸侯惊叹不已。特别是燕、赵之地,看到《焦点》报道后,感慨万端。

    其他地方对于匈奴的凶残不太了解,燕、赵之地却是经常受到匈奴铁骑的入侵、骚扰、掠夺、抢劫。知道匈奴铁骑的强大,叶童能以微弱之兵对抗就不错了,居然还大胜,俘虏十万,逃走的不超过万骑,那样的战绩同时令天下诸侯胆战心惊。

    …………………

    彭城:

    范增手拿最新一期《焦点》杂志找到项羽,把杂志递过去,摇头苦笑道:“羽儿,叶童真不简单啊!凭刚刚训练出来的五万新兵,一举消灭二十五万战力强大,凶残无比的匈奴铁骑。”

    说白了,叶童的战绩有点儿夸大其词,根本不是二十五万匈奴铁骑,真正的匈奴铁骑只是五万,其余二十万是假匈奴铁骑。问题是众人不知道,加上人们把假匈奴人一直等同匈奴人看待。

    要不是叶童这个金手指,那里知道那片地区是叫假匈奴人的聚集地,不是真匈奴,是假匈奴人。

    不过,再怎么说,假匈奴人的骑兵还是非常强大的,这一点不用质疑,毕竟属于马背民族,从小在马背上生活,基本是能弓能骑,上马为兵,下马为民,算是全民皆兵。

    “亚父,您说《焦点》上报道的是真的吗?要知道,《焦点》杂志是叶童手下人弄出来的,肯定为叶童吹嘘。说不定夸大其词,真实的战役没有那么大,消灭的匈奴铁骑也没那么多。”

    项羽的话,说到了天下诸侯心里去,天下各诸侯看到《焦点》上报道,同样质疑数据,均觉得夸大其词,有吹嘘的水分。

    说有虚假成分,是叶童自己认为。叶童手下文武官员没有一人认同,毕竟大家都早把假匈奴人当成匈奴人,问题是假匈奴人自己也认为是匈奴人。所以,数百上千年来,炎黄子孙都这样认为假匈奴人就是匈奴人。

    《焦点》杂志上报道出来的数据,诸侯们说有虚假成分,其实是错误的。这里关键是以什么来算。所以说,《焦点》上的数据还是真实的,没有一丝的夸大其词。

    “羽儿啊!这个问题说不清楚,只有叶童他们自己知道。不过,以叶童一惯行事准则,应该数据是真实的。叶童没道理夸大其词,对秦帝国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暴露实力。”

    项羽同样是商智商人群,范增的话一出,微微思考一翻,马上就明白,叶童确实没道理夸大其词。凭项羽对叶童的了解,知道叶童绝对是个心思慎密、考虑问题周全之人。

    打死项羽不会相信,叶童会特意暴露实力。那样的虚名,叶童根本不在意。叶童在意的是胜利,以最小的伤亡获取最大的胜利,这一点从接触几次中,项羽算深深体会到。

    “亚父,叶童率五万兵马消灭二十五万匈奴铁骑,意味着叶童应该伤亡惨重,否则怎么可能取得如此辉煌战绩。从这一点上看,叶童有点得不偿失,损兵折将后,实力被大大削弱。”

    估计所有天下诸侯均这样认为,毕竟,面对二十五万凶残无比的匈奴铁骑,不血拼、血战,不可能取胜。因为,双方兵力悬殊太大,不拼命不行啊!

    呵呵!

    “羽儿,你的想法符合常规,也有道理。不过具体的情况还得等收集,现在不能下定论。”

    范增是一名顶级谋士、军师,不会轻易下定论,除非得到真实的情报。让范增在不知道详细情况下,下结论,不仅范增不会,只要是顶级谋士、军师都不会,是顶级谋士必备条件。

    “亚父,前段时间,共敖、申阳二人又派人来求援,咱们出兵救援二人吗?”

    范增摇摇头,坚决道:“不能出兵!现在出兵不是时候,搞不好是咱们楚军与秦军血拼,最后其他诸侯占便宜。

    何况,共敖那里也没多大的事,不就是丢了黔中郡、长沙二个穷地方吗?共敖自己都不重视,咱们急啥?

    具情报显示,韩信手下三万兵马,二万留下驻守黔中郡、长沙郡,现手上只剩下一万,不可能攻得下坚固耐用的南郡城。先让共敖和韩信血拼吧,咱们继续看戏。

    申阳吗?那就是瞎胡闹。彭越手上只有一万兵马,根本没有占据城池的意思,最多就是在南阳一带掠夺一翻。

    咱们更不能出兵,一旦出兵,彭越马上退回上庸,咱们一下傻眼,奈何不了彭越,让申阳自己解决吧!”

    ………………………………………………

    咸阳:

    阿房宫内,曹参拿着最新出版的《焦点》杂志找到刘邦,向刘邦报告情况。自从上次在阿房宫大门口哭闹一翻后,刘邦允许曹参有事进来报告。

    “主公,叶童率五万兵马消灭了二十五万匈奴铁骑,《焦点》杂志上已经披露出来了,应该是真实的。”

    啊!

    乖乖!五万对抗二十五万,还是对抗凶残无比的匈奴铁骑,太能打了。丫的,叶童咋这么能打。

    “曹参,不会是叶童让人搞的虚假报道吧?”

    “主公,应该不会。具汉中送来的情报显示,汉中一带正在庆贺呢?”

    “好!好!太好了!”

    曹参看到刘邦兴奋无比的神色,疑惑不解询问道:“主公,叶童率领的秦军获胜,什么地方好啊!说明秦军战力强大啊!”

    哈哈哈!

    刘邦狂笑起来,瞟了一眼曹参后解释道:“曹参啊!叶童率五万兵马对抗二十五万匈奴铁骑,还取胜了。说明什么?意味着叶童手下兵马损失惨重,搞不好是二败惧伤。叶童实力大损,就没有精力来打咱们,难道不好吗?”

    曹参听后傻眼!丫的,刘邦这货太尼玛,怎么会这样想,不考虑怎样提高自己士兵战力,反而把希望寄托在别人损兵折将上,曹参真的无言。

    曹参出了阿房宫,心里彻底失望,不再对刘邦抱任何幻想。同时也下定决心,不再继续辅佐刘邦,得尽快与箫何、周勃、张良等人联系上,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曹参相信,不用多久,叶童绝对会提兵马进攻关中地区。这里是老秦人的旧地,叶童不可能丢下不管。收复关中地区,对秦帝国意义重大。就算是白地,同样具有较高的军事价值。

    不得不说,曹参心中所想真的厉害。叶童从来就没有想过丢弃关中地区,一直认为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收复。

    正是这次见到刘邦,让曹参加快了秘密活动,为今后秦这进入咸阳提供了帮助。当然,这是后话,不再多废话。

    ………………………………

    南郡:

    共敖派到项羽处求援的信使返回来,报告完情况,等待共敖宇宙爆发。毕竟信使没有完成任务。

    信使意想不到的是,共敖没有宇宙爆发,反而是哈哈大笑起来。嘴里骂了项羽几句,就把手中的《焦点》丢给信使。

    “项羽不来拉倒,叶童损兵折将,不可能再给韩信增兵。韩信手里没兵马,对咱们南郡没有太大威胁,只要严加巡逻就行。”

    ……………………

    洛阳:

    象共敖这样认为的海多了,刘邦算一个。洛阳的申阳同样如此,看到《焦点》上的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