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家谢谢大将军赐茶。”
“好了,咱们没必要来虚的。这次本将军请夫人来,一方面是感谢夫人对秦桧等人工作的支持;另一方面,本将军不愿意白占夫人的便宜,会在一些商业方面对夫人进行补偿。”
叶童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秦夫人不是叶童的夫人,叶童省了秦字,直接称对方为夫人是不妥当的,容易引起误会。貌似秦夫人也没注意这个小细节,不知道的人,以为是夫妻二在谈话呢?
“那个……那个大将军,其实民妇也没做什么,支持大将军的工作,本身就是支持秦帝国、支持自己家族。民妇家与秦帝国是一体的,秦帝国好,家族就好,秦帝国灭亡,民妇家也会遭到灭顶之灾。所以,大将军不别在意。”
叶童心里清楚,秦夫人的话是真实的,她的家族与秦帝国密不可分,姓都是始皇帝赐的,一旦判军占据天下,秦夫人家第一个遭到清剿。这一点不用秦夫人说,叶童心里明白。
呵呵!
“不!本将军办事、做人、做事有一个原则,你敬我一尺,本将军就敬对方一丈。何况,本将军不愿意看到支持自己的人或家族有损失。既然秦夫人在商业上有往来,本将军就在商业方面支持一下秦夫人。”
支持秦夫人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叶童同样想寻找一个有实力的商家,帮销售烈酒、茶叶、书籍等产品。
叶童没有销售渠道,只能靠有销售渠道的商家,那样能短时间内打开市场,赚回大量的黄金、白银。与其说是支持秦夫人,不如说是双方合作。
秦夫人有点疑惑不解,大将军在商业方面支持,会怎样支持呢?总不会象免搬迁百姓税收那样,在税收上作文章吧!
秦夫人微微思考一下,见对方一定要支持,那就接受吧!总不能拒绝大将军的好意,她妩媚一笑,温柔的问道:“大将军,您准备怎样支持奴家呢?”
叶童没有回答秦夫人的问题,反而问道:“秦夫人,秦家的商业销售网络覆盖到什么地方?能告诉本将军一下吗?对了,草原上有销售渠道吗?”
叶童的问话,令秦夫人心里更加迷惑不解。大将军什么意思,难道有什么东西要销售吗?
尽管心里疑惑,秦夫人还是老实回答道:“大将军,秦家的商业销售渠道,原来没有判军的话,基本覆盖整个秦帝国管辖的地区。后来各地造反,判军四处掠夺、抢劫,一些销售网点已经遭到毁灭性打击,损失非常惨重。
目前主要销售网点是汉中、蜀郡、巴郡以及长江以南地区,其他地区基本都遭到判军抢劫。草原方面的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西北方向。不过草原上的销售量不大,加上危险重重,没怎么上心。”
………………………………
第55章 吕氏跑了
叶童轻轻点下头,知道秦夫人所说非虚。秦家商业在秦帝国管辖区内发展迅速不足为奇,有始皇帝赐姓这块金字招牌,所到之处肯定顺风顺雨,地方上谁也不会为难秦家。
从另个角度来说,秦家对大秦帝国的贡献绝对非常的突出。否则始皇帝决不会赐姓,始皇帝赐姓相当于,把秦家看成了家人或奴才,是始皇帝信任之人,这可了不得。
“秦夫人,你喝的这种茶叶,本将军将准备向市场上销售一部分,价格吗?一两黄金一两茶,至于秦夫人在市场上卖多少钱,本将军不过问。放心,一年只有一万斤。
对了,计量单位以大将军府新制定的为准,其实也没什么,一两相当于秦帝国的二两。详细的兑换率,秦夫人可以到大将军府咨询。”
刚开始时秦夫人吓一跳,价格昂贵。后来听到一年只有一万斤时,心里踏实不少。秦夫人是商业奇才,明白奇货可居的道理。只要严格控制数量,销售价格应有保障。
“大将军,茶叶的销售秦家是独家经营吗?”
“不可能!”叶童想都不想,直接拒绝,开玩笑,独家代理,那不是要受秦家摆布。再说了,那么大的市场,秦家也吃不完。
“大将军的意思是……?”
“秦夫人,市场太大,秦家吃不下,何况,并非只有茶叶一种商品,还有烈酒、书籍。随着发展,大将军府会逐渐向市场推出越来越多的产品。这些商品大将军府不赊销,都是现款现货,只收黄金、白银。”
秦夫人核算一下,对方说得没错,现款现货,秦家真拿不出那么多的黄金、白银,也吃不下所有产品。
“大将军,还有什么样的产品呢?”
叶童大手一挥,出现一小坛酒、几本纸质书籍。叶童指着道:“酒不限量,每坛十两黄金,各种纸质书籍,每本十两黄金。
销售到草原上的话,可以用上好的战马交换,一匹上好的河曲马交换一坛酒;一匹上好的千里马交换二坛酒;汗血宝马一匹五坛酒。至于纸质书籍就不要销往草原了,那些野蛮土著,一是看不懂,二是没必要。”
秦夫人双眼泛光,销售到草原,用战马交换,那可是很赚钱的。草原上野蛮人,别的没有,上好的战马要多少有多少。在叶童价格的基础上翻一倍,一点问题没有。
嘻嘻!
秦夫人妩媚一笑,笑容满面的道:“大将军,这些产品全是针对有钱人家的大户销售啊!”
秦夫人有句话没说出口,意思是说,大将军准备抢劫大户。
哈哈哈!
“不错!秦夫人说得对,本将军的销售对象就是有钱人,就是要抢有钱人手中的钱。反正百姓也不会消费这些产品,再贵也没关系。何况,本将军要招兵买马,没钱不行啊!皇帝又不掏钱,只能是本将军想办法。”
秦夫人也听闻过,老太尉向皇帝讨钱,皇帝一枚铜板没给,气得老太尉拂袖离去。
这些事不是尉缭说出来,问题是有朝中大臣在场,怎么可能保密。再说了,世上原本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一旦说出口,就不是秘密。
接下来,叶童、秦夫人商量产品销售事宜,把各销售区域划分,把产品价格制定出来,把各种规矩摆在明处,双方不得违背。最关键是大将军府收取的黄金、白银必须是足金、足银。
秦夫人心里明白,自己作为弱势群体,签订那些条款其实不公平。对将军府没有什么约束力,只对秦家有约束力。
为了让秦夫人放心,叶童告诉她,过不了多久,大将军府准备出台公平交易法。到时候不仅大将军府受到法律约束,所有人包括皇帝同样受到法律约束。
所有事情谈完后,秦夫人问道:“将军,那些产品什么时候供货啊?”
呵呵!
“秦夫人,想什么时候供货,本将军府就什么时候供货。只是书籍要晚几天,估计再有半个月,各种儒家、法家等经史子集会大量提供货源。至于兵家、墨家方面的书籍,暂时不对外销售。”
墨家的书籍全是技术类,这是应该受到保护的书籍,需要控制一下。兵家的书籍只对军校里的学生开放,等天下太平了再开放不迟。除这二类书籍,全部推向市场。
秦夫人离开后,叶童通知手下文臣武将晚上到将军府聚会。聚会是借口,商量大事才是真。
宴席前,叶童与手下文武官员一起在会议厅,询问诸位对《秦帝国宪法》的看法、建议。首先要让大家通过这部宪法草案,才能继续商量其他的法律文件。
箫何问道:“大将军,一旦这部宪法草案通过,意味着皇帝没有什么实权,象征意义更大一些。朝中众臣、皇帝会同意吗?”
呵呵!
“不知道。大秦帝国已经到生死攸关的时候,若皇帝不想让秦帝国灭亡,只有同意一条路。”叶童确实不清楚皇帝心中所想,没法保证皇帝、朝中大臣同意。
箫何继续道:“大将军,这部宪法是非常好。问题要是皇帝只是暂时的妥协,一旦局势稳定后反悔呢?”
箫何的担心有道理,任何人对于权利的向往是没止境的。如同商人追求金钱一样,赚取再多的钱也不会娴多。
呵呵!
“皇帝要复辟,那在坐的你们干吗?军队在咱们手中,内政在你们手中,皇帝想复辟,可能吗?一旦宪法深入民心,几十年后,不论是百姓、官员都不允许皇帝再复辟。”
接下来,叶童向大家解释了一些问题,最后举手表决,全体通过宪法草案。当然,是叶童手下的文武官员同意,朝庭众臣、皇帝还不知道呢?
其他的法律争辩就激烈多了,章邯疑惑不解问道:“大将军,为什么要对百姓进行免费教育,那样具增加的开支,还抬高的百姓的身份。这个政策一出台,肯定会受到大族、大户、土豪劣绅、众多官员的反对。”
叶童心中清楚,这个免费教育一实施,肯定遭到诸多的阻力。阻力最大的是士大夫、土豪劣绅、大户。毕竟这些人手中有钱,培养家中子女读书识字,就能家族一直高高在上,享受人上人的待遇。
一旦百姓的子女都能读书识字,识字人满大街跑。那个时候,文人就失去高高在上的地位。不能再剥削百姓,只能依法办事。无法再忽悠百姓,说出的话,正确百姓听,不正确会遭到反对。
呵呵!
“章邯,本将军问一个问题,一个国家,什么最重要?是皇帝、大臣、官员、大户、士大夫等,还是百姓重要。国家是由无数家庭组成,家庭由人组成。
所以说,人是最基本的元素。想要让国家强大、富强,百姓安康,必须让百姓开明智,百姓聪明了,国家才有希望。
这是推动文明进程必须要进行的,不论什么人,阻挡者直接碾压。咱们就是为推动文明进程而生的人,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妥协。换一句话说,百姓强,国家才强,百姓智,国家才有希望。”
接下来,大家纷纷发言,把疑问、建议提出来商量,最后达成一致。叶童告诉在坐的,要牢记君为轻,民为重;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大家既然通过,肯定要研究操作的方案、步骤。其实,说到底关键还是看皇帝的态度。只要皇帝同意,朝中众臣反对也无效。说服皇帝妥协,不是靠叶童一人,是靠众人的智慧。
几天后,锦衣卫送来情报,令叶童惊讶万分。从情报上显示,刘邦的岳父吕氏一族悄无声息的进入巴郡一带,询问叶童是否对吕氏一族进行逮捕。
叶童对锦衣卫质问道:“你们锦衣卫真的没弄错?”
“将军,绝对没有弄错。吕氏家族到巴郡,开始时没有引起咱们锦衣卫注意,后来是越来越多的吕氏嫡系、旁系子女到巴郡,这才引起关注。
还不只是吕氏家族的大量人员到巴郡,随行的还有大量的马车,具调查,前后吕氏家族带到巴郡的钱财,高达数十万黄金、白银。吕氏家族这个举动,是准备长期定居,不是暂时来一趟。”
叶童摇头苦笑,大户真有钱啊!吕氏家族支持刘邦造反应该花了不少钱。现在还有那么多的钱财,真是令人震撼。
“暂时不用逮捕,秘密监视吕氏一举一动,随时报告。若有逃走,立刻逮捕。”
“遵命!”
叶童搞不明白吕氏家族什么意思,难道是不再看好刘邦?不对啊!刘邦的老婆是吕雉,那可是非常厉害的人物,怎么会轻易抛弃刘邦呢?没道理,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事。
“对了,刘邦的老婆吕雉呢?”
“将军,吕雉刚进入巴郡,是最后一批,与吕公吕文一起来的。”
“难道刘邦没有发现吕氏家族离开小沛?”
“将军,这事调查过。根据调查出来的情报显示,这次吕氏迁移进行得非常隐秘。先是旁系人员悄悄离开,财物也是多批次、小额运走。吕文、吕雉二人一直坐阵小沛,加上又是刘邦的岳父家,谁敢过问啊!
最后吕文、吕雉离开数天后,刘邦手下监视人员才发现出问题。那时已经来不及了,吕氏家族已经离开,也追不上。”
叶童心里在想,从情报上显示,吕氏家族这次搬迁是有预谋的行动。真不清楚没有了吕氏家族的支持,刘邦拿什么来招兵买马,兵马又吃什么?
………………………………
第56章 走上正轨
傻子都明白,刘邦造反靠的就是吕氏一族的大力支持,不论钱财、粮草均出自吕氏家族。否则,凭刘邦一个穷光蛋,别说招兵买马,连吃饭都成问题。
叶童感叹,大家族为了生存、传承下去,什么都能抛弃。令叶童疑惑不解的是,吕雉居然跑了,抛弃刘邦。看来啊,吕雉受家庭压力挺大的,不抛弃刘邦就必然被家族除名。
狠!真的狠!
“对了,刘邦有什么反应?”
“将军,刘邦一直呆在阿房宫中鬼混,估计此时还没收到吕氏逃离小沛的消息呢?”
叶童稍加思考,明白了这个年代,信息传递极慢。要不是从系统内兑换出信膺,叶童在情报传送上同样面临速度问题。
“诸侯离开关中一带,那刘帮军中有什么新的变化?”
“将军,刘邦基本不务正业,整天呆在阿房宫中,其手下想要见到刘邦挺难的。只是从各方面情报来看,刘邦军中缺粮草,士兵军心不是很稳。加上箫何、周勃二人离开,对刘邦军中士气打击极大。”
叶童心里明白,箫何、周勃二人的离开,被叶童下令让锦衣卫在关中一带宣传。给刘邦集团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一些谋士、将领都纷纷议论,都在暗中考虑前途问题。
人倒众人推!一旦刘邦手下官兵知道吕氏一族逃离小沛,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地震。
要知道,刘邦占据的地方是白地,无人、无粮、无钱。手下士兵虽然损失惨重,还是有上万兵马,那些兵马都要吃、要喝,同样需要一大笔钱、粮。以前是吕氏提供,没吕氏后,刘邦咋办?
“对了,那个韩信在干吗?”
“将军,韩信不是在训练新征招的士兵吗?”
昏!
“本将军不是问咱们的韩将军,是问项羽手下的那个大头兵韩信。”
韩信应该到离开项羽的时间了,会怎样选择呢?还有陈平,一直毫无音信。刘邦这样的情况,估计打死陈平都不会再去辅佐。一个没钱、没粮、没兵的人,守着一块白地,能干啥?
“将军,那个韩信早离开项羽军了,目前没有得到任何关于韩信的消息,需要调查吗?”
呵呵!
“不用,出现的时候关注一下就行。”
“遵命!”
“对了,将吕氏家族离开刘邦的事让锦衣卫在关中一带宣传一下,还有,就说吕雉休了刘邦。反正怎样效果好就怎样宣传,一句话,彻底把刘邦击倒,让其属下人心四散。”
“遵命!”
别说叶童卑鄙,政治就这样,不惜代价攻击对方。看一下膺酱选举时,不是闹翻天,就是相互间编排、攻击、撕逼,什么手段都使出来,以击倒对方为目的。具体真实性有多少,天晓得。
叶童手下认识统一后,所有事宜全都进入正轨,新兵训练由韩信、姜松、彭越、章邯、周勃、董翳等人负责,训练强度之大,令人震撼。好在伙食标准高,士兵睡一觉后,次日就恢复。
政务方面由秦桧、箫何等人的全权处理,叶童从来不过问。作战方案、训练计划、战略布置张良、尉缭等人制定。
叶童貌似没有什么事可做,其实,还有好多的事要叶童安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