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官婉儿疑惑不解的问道:“将军,为什么咱们不学判军自立山头,何别受朝庭、皇帝的气呢?那样不是能甩开臂膀干,没有制约,容易成事啊!”

    呵呵!

    “婉儿啊!咱们是正义之师,不能干造反之事。不到万不得已,本将军不愿意那样操作。毕竟有一个朝庭大义在,还是有好处地。加上始皇帝建立的大秦帝国,真的很伟大,就这样灭亡,令人感叹啊!还有,咱们是外来人,没有基础,得寻一个稳定的百姓基础。”

    上官婉儿鄙视一眼叶童,完全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上官婉儿那里知道,叶童心中只想回家,尽快推进文明进程,其他对于叶童来说无所谓。加上对大秦帝国的敬仰,辅佐子婴是唯一选择。

    黄月英道:“将军,为什么要辅佐子婴,难道不能辅佐刘邦吗?那样能顺应历史发展进程,更容易成事。”

    汗颜!

    辅佐刘邦?叶童也想过,问题是刘邦不是一个好伯伯,心狠手辣,只能共苦,不以共甘。一旦刘邦取得天下,马上开始杀有功之臣,韩信等人不就是前车之鉴。叶童相信,辅佐刘邦,自己活不了太久就会被咔嚓。

    另一方面,刘邦穷得丁当响。没钱,叶童的核心基地车就没有用,加上刘邦就算有钱,也不会拿出来。穷惯了的人,一旦有钱,肯定握得死死的,别想掏出半个铜板。

    “月英啊!难道不清楚历史对刘邦的评价,刘邦是什么德性不知道吗?咱们的目的是推进文明加快,那就必须保护始皇帝搜集来的各种技术知识、百家经典子集,那些才是炎黄子孙最宝贵的财富。咱们是为了文明,不是为了某个人,刘邦不值得咱们辅佐啊!”

    韩信插话道:“将军说的没错,刘邦确实不值得辅佐,十足的卑鄙小人,没有信誉、没有良知、心狠手辣,靠的就是那张嘴巴忽悠人。困难的时候是兄弟、同袍,成功后就是敌人、仇人。”

    韩信对刘邦恨之入骨,这一点大家心里清楚。说难听点,刘邦的天下是韩信帮打下来的。没有韩信,刘邦战胜不了项羽。就算有张良那样牛叉的顶级智圣,也不行。毕竟,张良只是谋士,不能带兵作战。

    呵呵!

    “现在不明谈辅佐谁的问题,已经做出选择,就没有必要再纠缠。想一下今后怎么办,怎样才能尽快平定天下。”

    大家点点头,确实没有必要再讨论辅佐谁的问题,考虑目前的处境才现实。毕竟,大家是一条船上的蚂蚱,朝中弹劾叶童,如同在弹劾在坐的诸位。因为,叶童与大家的利益一致,是一起的外来人。

    上官婉儿道:“将军,刚刚看了下那些文件,貌似三阁六部制,与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近似。直接照抄不就完事,还增加那么多的条款,有必要吗?”

    呵呵!

    开玩笑!怎么可能一致,那是有根本性的不同。茜茜提出的三阁六部,讲的是内阁、御史阁、军阁。六部是礼部、吏部、农林牧部、财税部、刑部、兵部。表面上看有一些相似,问题是内阁是由丞相组阁,不是皇帝组阁。

    皇帝无权插手内阁事务,内阁是对天下百姓负责,不是对皇帝负责。御史阁则监察百官,审判独立。军阁则只管装备、作战、情报、后勤等事务,还管军官。兵部只管士兵训练,只管士兵,不管军官。

    “婉儿啊,你看过《大秦帝国宪法》草案了吗?”

    哦!

    “还没有看。”

    呵呵!

    “等你看后就明白了。宪法中规定,法权大于人权,无人能凌驾法律之上,皇帝同样受到法律约束。”

    秦桧插话道:“婉儿姑娘,根据《秦帝国宪法》草案中规定,皇帝就是个摆设,没有实权,只是象征性的国家代表。与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从本质上是不同的。”

    在这里小小解释一下,三权独立的国家体制,不是西方国家发明的。大秦帝国建国时创建的三公九卿制才是最原始的三权独立制。

    大秦帝国的丞相权力极大,皇帝想下什么诏书、传达什么旨意,必须要丞相同意,否则会被丞相拨回。御史台监察百官;太尉掌控天下兵马。

    汉朝延用秦帝国的制度,所以,丞相权力也很大。当然到了武帝时,独尊儒家(假的,只是儒家的外衣,实际是法家),废除百家,给诸子百家带了极大的伤害。

    直到隋、唐时,丞相的权力才慢慢被皇帝收回。到了清朝时期,丞相就是个摆投,没有任何实权,实权都在上书房行走上。

    什么是上书房行走,就是皇帝看中某一人,直接调到身边当差,分管朝中诸事,干好了继续上书房行走,干不好,滚蛋,回原单位。上书房行走是什么职位呢?没品位、没职位,说难听点,就是皇帝身边的奴才。
………………………………

第47章 女孩不好服侍啊

    少部分愤青叫叫嚣学习西方的三权制,真的是笑话。三权制是秦帝国发明的好不好,西方国家的三权制是盗版、山寨版。炎黄民族源远流长,儒学、法学、墨学、兵学等经史子集博大精深,那里是西方人能比拟的。

    遗憾的是那些先进、文明的精华、传承,很多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以至于后世建国的理论基础都需要从国外寻找,令人悲摧啊!

    啊!

    上官婉儿惊呼一声,连忙拿出《大秦帝国宪法》出来研究,边看边感叹。发现自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大秦帝国宪法》才是西瓜,其他那些诸多法律、体制全是芝麻。

    上官婉儿看完后,思考一翻后,说出了一句令人惊讶的话,只听她说道:“将军,若唐朝的皇帝也靠选举产生,且不局限男人参选的话,太平一定能当选皇帝。”

    开始时叶童没有弄清楚上官婉儿意思,什么太平?最后是秦桧呵呵一笑解释道:“将军,婉儿姑娘说的是太平公主。”

    哦!

    汗颜!

    太平公主,那可是一个非常强悍的女人,不比武则天差多少,辅佐了二任皇帝上位,最后败在自己侄儿唐玄宗李隆基手上。李隆基算是唐朝时期的中兴之主,晚期昏庸,沉迷于杨玉环,才发生了安绿山之乱。

    说实话,武则天当皇帝比唐高宗李治强太多。百姓生活更好,国家发展更快。甚至可以说,武则天时期,国家的实力比唐太宗时期还好。唐太宗时期,吃的是隋朝的粮食,用的是隋朝的钱财,还签订了好多个屈辱的条约。真的是贞观盛世吗?呵呵!

    “婉儿啊!那个太平刚才本将军察看了一下,太贵!兑换不起,否则就把太平公主兑换出来,那样你们二人有个伴。”

    哦!

    “将军,太平要多少钱啊?”

    呵呵!

    “一亿一千万财富点。”叶童看到时吓一跳。后来想想明白了,说明太平公主的能力绝对高于一般的名臣、名相。

    “将军,太平那么贵,本小姐咋才500万啊!”

    汗颜!

    500万还便宜,真是不当家不知油盐柴米贵,能用财富点来判定个人能力吗?

    “那个……那个婉儿啊!你是捡漏,知道吗?因为你的职位稍低,所以系统定价时下调了好多。若是按能力的话,你绝对超过5000万财富点以上。你要想想,韩信捡漏才500点啊!”

    哦!

    “好吧!将军,有钱时一定要把太平兑换出来。”

    “一定!一定!”

    叶童听后泪如雨下,一定个屁?黄月英要兑换诸哥哥,需要7000万财富点,上官婉儿要兑换太平公主,更是一亿一千万。哥真没法活了,干脆直接把哥给卖了。

    “好了,说点正事。秦桧明天带着兑换出来的官员返回郑郡,一定要把搬迁到汉中、蜀郡、巴郡三地有百姓安置好。不要靠朝中大臣,那些人除了夸夸其谈外啥事干不了,打铁靠本身。”

    “遵命!”

    “姜松、韩信二也返回郑郡,注意各关隘的防守情况,另外招兵买马。咱们在汉中一带招五万兵马,一定要严格把关,只招收18岁—25岁年青力壮人,除了考核射箭、举重外,其他项目,你们自己制定。”

    韩信道:“将军,招兵是需要钱的啊!”

    “放心吧!钱在将军府里,招收合格的先支付1000大钱安家,新兵训练每月500大钱,新兵训练结束后,每月1000大钱。其他政策按耕战体系执行,有变动时再补充。”

    “遵命!是!”

    哦!

    “对了,让在战场上晋升到少尉以上的军官到这里来灌输知识,只局限于系统兑换出来的士兵,本土士兵没法灌输。记好了,你们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训练士兵,三个月后就是实战训练。”

    “遵命!是!”

    “将军哥哥,本小姐干啥?难道忘记本小姐啦!”

    “木兰妹妹,你留下来,在这里带兵啊!负责指挥兵马守卫核心基地,明天韩信、姜公二人会把防守方案交到你手中,只需要按方案严格执行就好。”

    “好啊!好啊!总算不用跟老头学习什么兵法啦!本小姐真开心,真的开心。”

    叶童老脸泛绿,丫的,都什么事啊!尉缭可是兵法大家,小丫头居然不愿意学,令叶童头大。

    “那个……那个木兰妹妹啊!本将军准备留下二部兵法在这里,让婉儿、月英二人教你,她们二人常识渊博,要好好跟她们二人多学习。”

    啊!

    “将军哥哥,可不可以不学啊!”

    “木兰妹妹,你说呢?”

    哼!

    “将军哥哥,你欺负人。”

    呵呵!

    “木兰妹妹,学好兵法有奖励哦!”

    “真的!”

    “当然,哥哥怎么会骗木兰妹妹呢?奖励的东西很好,有吃的、用的、穿的,全是超时空产品。”

    嘻嘻!

    “将军哥哥,谢谢!放心吧!本小姐一定学好兵法。”

    叶童发现自己成了木兰的男保姆,每次要哄着小丫头,否则搞不定。唉!系统是不是把木兰的性格弄错了,不象铁血军人啊!

    次日,韩信、姜松、秦桧等人天一亮就出发,返回郑郡。叶童则继续留下来,准备再兑换一些物资。主要是建筑物资、工匠需要的各类工具、工作台。另外,叶童还要建矿山、冶炼厂、印刷厂、服装厂等需要的设备。

    兑换前,叶童发现自己的财富值多了几百万点,疑惑不解。茜茜知道后,解释道,系统确认彻底掌握了汉中、巴郡二个地方,给予二百万财富点奖励。蜀郡没彻底掌控,所以什么都没有。

    尼玛!这也行啊!看来得尽快占领大量的地盘,那样不是就有钱了吗?原本以为只能靠掠夺黄金、白银来丢进回收炉。现在看来,占领地盘最划算。一个郡就100万点,那得要多少黄金、白银才回收到啊!

    手上有钱,心里不慌,想都没想,叶童立刻安排兑换梅花卫、锦衣卫各1000名,总费用高达400万点。但是,叶童觉得很值得。梅花卫主内卫事务,锦衣卫主外,一个是安全,一个是眼睛,缺一不可。

    上官婉儿看到生产出来的梅花卫,感觉非常的亲切,开心笑了起来,一下子令叶童差点呆滞。丫的,婉儿不会是天生媚态吧!笑一下都能让人沉迷其中,太可怕。

    “将军,你怎么能弄出梅花卫啊!要知道,那可是武后上位时期最强大的卫兵。”

    呵呵!

    “婉儿,为了弄出这些梅花卫,本将军烧了不少钱。你知道吗?本将军最有钱的时候,高达二亿财富点,后来一不小心就消耗光了。现在吗?真的穷,穷得叮当响。”

    “将军,生产出那么多的梅花卫,是准备让梅花卫保护核心基地吗?”

    “不只是保护基地,还有辖区内的内卫,梅花卫也得负责。基地方面,除了梅花卫,还会驻扎一只精锐部队守卫。基地是咱们的根本,不能有丝毫闪失。只要有基地在,任何困难都能慢慢解决。”

    黄月英过来问道:“将军,你说送人家墨子集,在什么地方啊?”

    哦!

    这事黄月英不提醒,叶童真忘记了。二话没说,立刻掏出一大堆墨家方面的书籍放在黄月英指定位置。当然了,叶童在茜茜的配合下,把所有墨家方面的书籍学会,不过仅是入门级。

    这样一来,就算眼前那些书籍遗失,叶童脑海中能默写出来,不用担心损坏、跌的问题。

    叶童相信,眼前这些几十万册的竹简,绝对是墨家经典,是炎黄子孙技术的结晶,是真正的精华,对于推动文明进程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啊!

    “将军,怎么会有那么多啊!”

    呵呵!

    “月英啊,本来就那么多好不好,若是你觉得太多,等到时候我让人用纸张印刷出来,那样的话,看上去就不太多了。”

    “先放这里吧!等有时间再研究,反正也不是一天、二天能看完。”

    “月英啊!这些东西全是原著,最好别丢失。当然,不小心丢失也无所谓。”

    不是叶童啰嗦,是钱啊!要知道,这些竹简一旦回收,价格非常的高。想一下,赵高房间中的那个什么一整套编钟,回收后,兑换到100万财富点,真的太值钱。

    叶童准备把所有竹简用纸张印刷出来后,把一些原著丢进回收炉,兑换点钱出来用。当然,毕竟是原著,不到穷得揭不开锅的时候,叶童不会轻易动用。

    “知道。”

    叶童想了想问道:“婉儿姑娘,你想看什么方面的书籍,本将军这里基本都有。”

    哦!

    “将军,你具体有些什么书籍呢?”

    嘿嘿!

    叶童可是把大秦帝国的藏书库房都掠夺干净,数量达到180多万册。那是始皇帝经过数十年,从各诸侯手中搜集来的。绝大部分都是原著,价值连城。叶童到秦帝国,最大的收获得是纳戒中的这数百万册书籍。

    “婉儿姑娘,各种经典史集、诸子百家全有,只要你想要都能满足。”

    “真的?”

    “真的,不骗你。”

    “好啊!那给本小姐来儒家、法家的经典子集吧!”

    啊!

    “婉儿姑娘,你确定要那么多的书籍?”

    汗颜!

    要是全拿出来的话,最少也有近百万册,上官婉儿一人看得完吗?叶童之所以给黄月英放下那么多的书籍,是想让她核对一下,研究一下,看看有没有错的地方。
………………………………

第48章 传授枪法

    黄月英要想那些墨家书籍看完,不是短期内能完成,没有数十年根本看不完。再说了,黄月英不可能只看书,不干活,她还要研究、设计各种产品。叶童也不可能让黄月英当书虫,得发挥她巨匠的作用。

    嘻嘻!

    “将军,你到底有多少书籍啊!”

    “不多,只有几百万册。”

    啊!

    上官婉儿震撼无比,俏丽的脸蛋上出现惊讶神色。片刻后,一付你骗鬼去吧,数百万册,你放那里,别调侃本小姐。

    看到上官婉儿不相信的神色,叶童大手一挥,眼前突然出现一大堆书籍。叶童淡淡的道:“婉儿姑娘,这只是很少一部分,你先挑选几部看,看完后再挑选。一下子放出来,这里没地方堆放。”

    上官婉儿傻眼!

    回过神来后,上官婉儿挑选了几部书籍,向将军道:“将军,好了。等看完后再说。”

    叶童大手一挥,眼前的书籍再次消失。搞得上官婉儿一愣一愣的,好半天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