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下来,死于冒顿马刀下的欧洲人民,最少有上千万。欧洲诸国无法保全人民的安全,只能在把百姓搬迁到城池中,死守城池,严防匈奴铁骑掠夺。
没有进入城池的,很多人都死于非命或向冒顿投降。
城池外的地区,早已经是冒顿的猎场,冒顿来就来,想走就走,诸国真心拿冒顿没办法。
冒顿打仗越来越聪明,碰上对方的重骑,立刻离开,不与对方硬拼。攻打城池的事,冒顿很少做,最多就是吓唬一下。
只要不是重骑,在平原上,真心没人能敌。
正是因为欧洲诸国死守城池,让出大片土地给冒顿,让冒顿实力巨增。
你说冒顿吃啥?
呵呵!
欧洲那么大的地区、那么多的部落,总有人放下武器投降不是,只要投降,马上就成为冒顿的奴朴,为冒顿种植粮食、打造兵器。
所以说,冒顿呆在欧洲,生活真心的好,比原来呆在大草原上还好。呆在欧洲,死神叶童懒得理冒顿,也不会出兵攻打,欧洲成了冒顿的天下。
喜欢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请大家收藏:()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更新速度最快。
………………………………
第278章 反对出兵
长安:
大将军府,今天秦产国内阁、军阁、御史阁的三阁大佬聚集一堂,研究欧洲战事,商量秦帝国到底是否应该出兵干涉冒顿。
如果是出兵其他地方,那必须要国会审批,出兵干涉冒顿,那不需要。早在多年前,帝国的国会就审批通过,除非冒顿挂掉,否则一直有效。
众大做聚集一堂,真不多见。
大佬中有二人很年青,一个是范增,另一个是箫何,全是二十岁不到,就能进入三阁。不清楚的人,肯定惊讶万分。
此箫何、范增,并非是原来的箫何、范增二人。原来的箫何、范增二人在近年来相继去世。
眼前的二人,是叶童花大价钱从系统内兑换出来的。交换出来时只有18岁,所以,看上去非常的年青。
不过,二人经过系统灌输,能力比原来还恐怖。
有人会问,为啥要兑换二人,不兑换其他人?
呵呵!
一是叶童念旧;二是二人能力确实非常的强。
箫何进入名相行列,本身就说明问题,就算是三国时期的荀彧、诸葛亮,恐怕都不及箫何。
范增虽没进名士行列,但是,绝对是低估了的人物。其谋略方面,只比智圣张良弱那么一点点。比三国时期的六大谋士,肯定不会差,只会强。
再说了,箫何、范增二人,在本土精英中具有很高的名望,影响力巨大。兑换二人出来,对于帝国的稳定是有好处的。
叶童抬头瞄了下大坐的人,看到小太妹、秦桧、箫何三人后,嘿嘿一笑。以后帝国的丞相就是这三人轮渡坐。三人所筹建的组织确实更完善,其他组织与之相比,弱了好多。
“好了!大家都来了,说明白欧洲问题很重要。接下来,就是各抒己见,发表各自的看法,对于出兵一事,进行研究。毕竟,出兵不是一件小事,关系到帝国到底能从中获得什么利益。”叶童淡淡的道。
百里欣站起来道:“主公,欧洲的事,交给欧洲人民办,咱们帝国没有义务插手欧洲事务,还是赚钱比较好。”
经过十多年的培养,百里欣算是明白一件事,世间一切都是利。国与之间同样是利益,没有利益,为啥要出兵?
至于那些高大上的话,只能说出来让外人听听,真不能当真。
还别说,百里欣的话,获得了在坐很多内阁成员的支持。现在的内阁成员,一心一意只赚钱,那里管其他国家的死活。只要不在自己家发生战乱,就没义务出兵。
箫何点头道:“将军,本人也赞同百里欣之言,欧洲离咱们帝国真的太远了,没有办法顾及。帝国对欧洲人民已经非常不错了,要武器装备,没有一丝犹豫,马上供给。那就是最大的支持,出兵的事有点难度,无法向百姓交待啊!”
什么叫马上供给?
人家欧洲人民是花钱购买的好不好,并非是免费赠送。而且,价格还死贵,完全是暴利行为。
向百姓交待?
交待什么啊?
说白了就是不想出兵,出兵没有什么好处,捞不到更多的利益,纯属是白忙活,肯定秦帝国不愿意干了。
小太妹开口道:“秦帝国发展虽然不错,但是,帝国的钱不是能随便开支。帝国有好多地区需要建设,象我们的东大陆,刚刚接管过来,搬迁的人口只有数百万。
搬迁百姓要花钱,修建城池要花钱,基础设施建设要花钱。帝国需要花钱的地方真的很多。那里有钱来帮助欧洲人民,欧洲的事,还是由欧洲人民自己解决吧!”
小太妹的话,其实是代表了内阁的意见。因为内阁确实看不到出兵后,帝国能获得啥利益。
正如小太妹所讲,帝国确实有很多事需要花钱,而且是花大钱。刚刚开通斑马运河,刚刚接管东在陆,整个基础设施不完善,还要在东大陆上继续修建公路、铁路,那都要花钱。
曹参道:“主公,卑职也不同意出兵欧洲。冒顿虽是帝国的死敌,但是,冒顿已经无法威胁到帝国的安全,没必要出兵清剿。
何况,出兵对帝国来说没有什么利益。让欧洲再多混乱下去,对帝国的发展有好处。一旦欧洲不乱,外贸方面损失会很大。”
傻子都明白,对外贸易真心赚钱,利润是十倍的增加。
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回报,一方面是帝国的产品真心好,另一方面是战争。战争期间,欧洲不再生产粮食、布料、武器装备等物资,全部要靠进口。
几年下来,各欧洲皇室的黄金、白银萎缩好多,都到了秦帝国的口袋中。别的不说,只是西亚城一年的销售收入就是数千亿,南亚城稍小一点,同样有数百亿的销售收入。
对外贸易占到秦帝国GDP的三分之一,国内销售占三分之二。整个帝国的经济,全靠对外贸易拉动,战争拉动。
第四兵团表面上看是接管东大陆,其实,需要的物资是天文数字。对帝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帝国经济的拉动效果很明显。
“老蒯,你说说看?”
蒯彻起身道:“主公,本人反对出兵干涉欧洲事务。”
“原因?”
蒯彻走到地图前,用手指着二条河流道:“主公,秦军已经占据了第一条伏加河以东地区。若是把前线往前推进,那欧洲人民肯定不愿意看到。再说了,时机不到,就算要出兵,还得让欧洲人民多打几年,等冒顿疲惫不堪时,再出兵不迟。”
大家的眼睛早瞄着那二条线,若是再前进一步,帝国的面积猛增。关键是,全是平原地区,不再是高原地区。
说实话,叶童不动心那绝对是骗人的话,另一条伏加河一带,全是大平原,适宜耕作。
“军方呢?军方的意见,说一下吧?”
军方?
军方肯定是支持出兵,没有那个将军娴地盘大,巴不得将整个星球拿入管辖。只有出兵,才有功勋。
林逍站起身来道:“将军,末将反对出兵干涉欧洲事务。”
哦!
林逍的话才一说完,军方一波大佬马上眼神瞪了过去。
丫的!
是军方人说的话吗?
就算海军捞不到,也不能这样说话啊!
还没等陆军几个大佬开口,周瑜站起身道:“将军,末将也反对出兵干涉欧洲事务,关键是时机不成熟。”
小韩信可急了,不出兵那来的军功啊!马上站起来道:“林将军、周将军,你们海军捞不到,也没必要打压陆军啊!”
穆桂英插话道:“就是!吃不葡萄说葡萄酸。你们二人意见不算数,这次出兵是陆战,出兵得听陆军的。”
眼看军方大佬吵起来,叶童开口道:“好了!每个人都有发言权。陆军也不要一棍子打死,先等林逍、周瑜二人说出原因再研究。”
林逍、周瑜二人肯定有原因没说,否则怎么可能会反对。大家都是军人,再怎样斗那是窝里的事,对外是团结一至的。
林逍站起来道:“将军,帝国刚刚接管了东大陆,只在东大陆上修建了十多座城池,那是远远不够的。
帝国想要发展东大陆,就必须继续下大力气、花精力治理东大陆,这一点内阁应该有方案。
斑马运河开通后,让东西相连,是一件好事。但是,咱们的眼睛不能只盯着东大陆北部地区,因为还有一片南部地区没有接管。那片地区真的很大。上面有众多的土著、丰富的资源。
那才是帝国要关心的重要问题。相对来说,南部片区比欧洲更容易,利益更大。所以,末将认为,先解决南部片区的的大陆,等欧洲再打几年,等双方都筋疲力尽的时候,帝国再出兵不迟。”
周瑜道:“将军,末将也有同理,觉得出兵欧洲时机不对。还是先解决东大陆南片区为妥。”
“说下方案吧!”
林逍道:“将军,方案什么的没有,有的只是个思路。末将认为,只要在这里兴建一座城池,动员帝国和商人到那里销售产品,那样就能吸引更多的土著。
要知道,那片地区真的生产率很低,还处于最原始的石器时代。土著整天为吃饱肚子犯愁,帝国有大量的粮食。
为什么不拿出来支援一下那地方的土著,只要有吃的,想别当地土著能很快聚集起来,配合帝国对该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开采、种植等事宜。”
小太妹看了看地图,马上表态道:“内阁支持此方案。考虑二点,一是欧洲混乱不可能一起下去,迟早有一天会走向和平,到那时,帝国对外销售会大大萎缩。开辟销售渠道,对帝国有利。而南部片区,确实是一个消化帝国产品的好地方。”
箫何道:“同意该项方案。”
蒯彻、曹参、百里欣等人全都投了支持票,均觉得开辟东大陆南片区是势在必行。对出兵一事持怀疑态度,毕竟看不到利益啊!
花木兰摇头苦笑道:“原本末将是支持出兵的,但是,鉴于特殊原因。末将还是觉得出兵的时机真的不成熟,让欧洲人民再打几年,那样,到时候出兵不晚。何别要提前出手呢?”
范增道:“支持林逍将军意见。”
喜欢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请大家收藏:()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更新速度最快。
………………………………
第279章 帝国的数据
对于出后干涉欧洲一事,陆军中大佬同意出兵。问题是军阁张良、范增、陈平均不同意,觉得时机不成熟。
叶童之所以让大家来讨论出兵一事,关键是智脑茜茜告诉叶童,冒顿不死,就不会有大礼包。只有击毙冒顿,系统才会奖励。
叶童正是盯着系统大礼包去的。
现在一看,出兵来有困难。叶童是能压服大佬同意出兵。但是,那样一来,有点独裁的味道,对帝国的后续发展不利。
“老程,你也说说吧!”
军阁、内阁都表态了,只剩下御史阁没啃声。
程昱站起来道:“将军,秦军换装已经结束,很多先进武器都装备了部队,士兵手中的步枪也更了一遍。针对这个情况,出兵以否,对秦军的影响极小。
但是,为了让对外贸易有更大的发展,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欧洲还需要继续混乱下去。
欧洲战乱,对帝国来说是有利,只要让欧洲人民再持续几年,冒顿疲惫不堪的时候,才是秦军出手的时候,现在出兵稍有点早。”
看来有点急了!
“好了!既然多数不赞成出兵干涉欧洲事务,那就延缓出兵吧。等到时机出现再考虑。不过,东大陆南部片区可以执行下一步计划,帝国确实应该开辟另外的市场,确保产品的对外销售。”
穆桂英问道:“将军,第四兵团是否返回国内休整,还是继续呆在东大陆进行休整。”
按规定,穆桂英手下的第四兵团肯定是要回国内休息,换姜松的第二兵团到东大陆驻守。
刚开始,以为要对外作战,才停止调动。
“姜松兵团调到东大陆驻守,第四兵团返回国内休整。”
再说了,穆桂英兵团征战三年多时间,确实很辛苦,士兵需要休整、补给。关键是第四兵团里面的将校必须进学校读书,其他兵团的将校培训基本结束。
“遵命!”
“大家聚集一次不容易,就不要走了,好好喝一顿,然后再走。”
海吃海喝一顿后,大佬们离开了将军府,各自回家。
几天后,叶童拿到了秦帝国的年终报告,上面有帝国一年来的数据。
经济增长37%(不包含农牧业),税收增长30%,人口达到1。8亿,其中,文明学校里的学生近5000万人,炎黄子民1。3亿人,人口出生率下降过快,只有13%。
唉!
人口少啊!
西部沙漠治理完成,这是一件好事,是令人兴奋的事。
正是由于千多年治理沙漠化问题,让楼兰等地区没有继续沙漠化,加上治理得当,效果真的显著。
上千万学生治理沙漠,那是一个巨大的项目,不仅是投资大的问题,关键是缺乏技术。沙菘是一种沙漠里能生存的植物,是治理沙漠最好的树种。再加上原本的胡杨柳等植物,才取得那么好的效果。
看来,东大陆的沙漠化问题到了治理的时候了,再晚的话,治理代价太高。
帝国核心辖区内,公路基本完成修建,铁路旅程达到20万千米(复线),基本覆盖了核心区域。
帝国百姓购买力在逐渐上升,电话基本普及,电视、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销售不错。
主要是国内销售,国外还没进入电力时代,没法使用啊!
钢铁产量近2亿吨,那是一个了不起的数据。
煤炭10亿吨,数量有点大。
下一步要缩减煤炭产量,让帝国百姓尽量用石油、天燃气,尽快加快石油、天燃气的开采。
目前,南大陆、马甲附近、东大陆、西亚城都开采出大量的石油、天燃气。但是,运输问题还得加强。
汽车拥有量500万辆,其中,私人小汽车100万辆。
指标有点弱,帝国最少需要数千万辆的汽车,得加大汽车的生产能力,达到每家每户都拥有小汽车。
税收近5000亿。
怎么会那么高?
叶童细细察看后,发现问题。税收一项,增幅最大的是对外贸易,仅是对外贸易那一块,税收就高达3000亿。
恐怖啊!
用一些破烂玩艺赚西方人的钱,真心不错。
黄金贮备11000吨?
要知道,叶童执掌秦帝国时,黄金贮备为零,经过十多年的开采、对外贸易,黄金贮备达到上万吨,绝对是令人惊讶的事。
呵呵!
对外贸易只收取黄金,不论是牛牛、罗马、腊希、安息等帝国,想要获得秦帝国生产的商品,就必须支付黄金。
加上征伐缴获所得,秦帝同黄金贮备才会巨增。
秦元基本成为了世界货币,凡是交易,都采用秦元进行。加上秦帝国在西亚信誉好,实力强悍,很多小部落、小国家都把手中的黄金拿到帝国商业银行西亚分行来贮藏。
嘿嘿!
别说,欧洲战火对秦帝国的经济发展真心有极大的帮助,正是这个原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