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 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吧!”

    次日,外交部驻西亚办事处,蒯彻、武涉等人接见了安息帝国的外交人员,一切都在友好的气氛下进行。

    外交礼节完毕后,蒯彻问道:“穆德先生,不知到西亚城来有何贵干?”

    安息外交人员穆德马上道:“恭敬的蒯先生,本人受安息帝国皇帝陛下所托,到西来城来与秦帝国进行磋商。在磋商前,本人代表皇帝陛下向贵国表示真诚的歉意!”

    蒯彻没有说话,脸上表情僵硬。道歉能取作用的话,何别需要士兵。不能是想打就打,想走就走,现在需要缓和关系了,马上来用嘴巴道歉一声,世上那有那么简单的事。

    “恭敬的穆德先生,本人暂时无法接受贵国皇帝陛下的道歉。秦帝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民族,到这里来纯粹是商业行为。而贵国数十万大军,莫明其妙的对帝国开火,那真不是道歉就能解决问题。”

    穆德听后,长叹一声!知道对方不会轻易妥协。事实上,错的确实是安息人,无缘无故的进攻人家,那事放谁身上,心里都不好过。

    “恭敬的蒯先生,我们是带着诚意来的。”

    “穆德先生,诚意不是用嘴巴说出来,做错事,就必须要承担责任。如果嘴巴能解决问题,就不需要士兵了。

    秦帝国是爱好和平,也一直从事世界和平与稳定,但是,一旦帝国受到攻击,帝国士兵会拿起手中的枪支去战斗,去保卫属于帝国的荣誉、利益。”

    强硬的态度令穆德等安息外交人员惊讶万分,没有想到秦帝国会如此强硬。

    “蒯先生,开出贵国的条件吧!”

    接下来就是蒯彻开出来的条件,不过是在叶童的基础上强化了许多,在条款中更是狮子大开口。

    安息帝国外交人员听后,连连摇头,接受不了,谈判只能作罢。

    蒯彻再次找到叶童道:“主公啊!那个安息人不接受条件,谈判进入僵持阶段。”

    呵呵!

    “老蒯啊!我们的大纵横家,外交谈判不可能一下子就达成协议,得慢慢磨,看谁有耐性。再说,就算谈判不成功,对帝国没有任何影响,只增加了点赔偿罢了。

    但是,安息人等不起,安息皇帝面临灭国之危险。想想看,安息帝国境内的那些家族,手中拥有的武器装备,不全是从这里采购回去的吗?还有安息周边的环境,同样不容乐观。”

    蒯彻听后点点头,事实正如叶童所说,现在着急的应该是安息息帝国,不应该是秦帝国。

    看来啊!蒯彻有点急于求成的心理,那样肯定不行。得沉下心来,慢慢与对方磨。

    喜欢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请大家收藏:()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更新速度最快。


………………………………

第262章 西亚乱

    第一轮谈判没有成功,在叶童的耐心说教下,蒯彻也静下心来,好思考一下,这段时间以来,业务方面的得失。

    蒯彻本来就是秦帝国有名的纵横家,智商之高绝对进入顶极行列。之所以会心急,关键是心态问题,一旦解决心态,马上就会扭转过来。

    蒯彻没有再出面,而是让武涉出面谈判。一方面是蒯彻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翻。另一方面武涉本身同样是不错的纵横家,谈判本来就如同吃饭喝水那么简单。

    武涉没有蒯彻那么优秀、智商那么高。但是,武涉却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那就是接到任务后,坚守原则,不急于求成、确保帝国之底线。

    经过几天的谈判,安息人真心承受不住了。在不得已的情况,只好妥协。没办法,不妥协,秦这国不谈其他事务。

    最后蒯彻出面,一起研究起草协议。经过多日的谈判,秦帝国与安息帝国达成一至,形成如下条款:

    一是安息帝国无礼、粗暴进攻秦军,给秦军造成巨大损失,一切责任由安息帝国承担。

    二是安息帝国赔偿秦帝国战争损失费2亿秦元。

    三是安息帝国割让东、南、西、北及波斯湾入海口处的地区,作为战争赔偿,折合面积达到XX。

    四是战争赔偿完成后,二国间走向正常的外交关系。

    ……。

    总之一句话,条款有数十条,列举出来的只是那么几条。接下来才开始进入外交公告,宣布二国建立外交关系。

    其实,安息帝国的压力挺大的,不仅面临周边诸多部落的压力,还有就是国内大家族的压力。最重要的是,姜松、小韩信的大军已经到达安息的边境线上,真达不成协议,有可能遭到秦军的进攻。

    在那样的压力下,安息帝国只好捏着鼻子认输。

    蒯彻走进叶童办公的地方,见面就道:“主公,安息人订购了10万支燧发枪,子弹300万发。”

    哦!

    “老蒯,安息人没订购火炮、战舰吗?”

    “没有。”

    怪事了,不应该啊!

    火炮威力巨大,安息人没道理不订购。还有就是战舰,那可是消灭安息人船队的重型装备啊!

    “主公,安息人不采购战舰很正常,毕竟,此时安息人真的没有海军基地了。”

    叶童听后摇头,怎么可能没有,安息人的海岸线很长,能修建码头的地方有很多,不可能是找不到。

    国内:

    得知安息人妥协,赔偿损失后,《焦点》、《帝国日报》第一时间发表评论文章,把帝在在西亚城的事宜进行全方面的报道。

    安息人妥协,赔偿损失2个亿!

    安息人割地赔款!

    秦军的骄傲!

    帝国在西亚站稳脚跟!

    各种标题醒目,怎么吸引眼球就怎么好。一时间,帝国边区内的百姓知道了秦军在商务活动中所发生的事。

    当然,一些小报还是质疑秦帝国内阁,对帝国公开对外销售武器装备有很大的意见。觉得一旦帝国对外销售武器,会增强对方的实力,会给帝国造成巨大的压力。

    针对各种反对意见,没有办法的情况,内阁、军阁分别召开新闻发布会。内阁新闻发言人在现场解释说,帝国没有出售先进的武器装备,出售的只是淘汰产品。

    军阁则说,秦军一直军费紧张,不出售武器装备,就没有钱生产出更先进的武器出来装备秦军。军阁还举了无数的数据,告诉百姓,秦军一直在吃定军山的亏空。

    新闻媒体报道出来后,最直接的影响是出海开展远洋贸易的商家多了。原本不怎么感兴趣的商人,看到报纸报道后,纷纷准备租船出海,想进行远洋贸易。

    西亚城:

    秦帝国与安息帝国达成一至,二国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当公告宣布后,罗马、腊希等傲骄的大国坐不住了,国王赶紧下令,让外交部派到西亚城,与秦军进行接触。

    特别是罗马帝国,原本强大无比的帝国,由于秦军大卖军火,让罗马周边地区的诸多部落、小国采购到大量的燧发枪支,让其实力一下子攀升不少。

    手中有燧发枪支的部落、小国,正在罗马的后院肆意盲为。已经对罗马帝国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如果再不制止,情况还会向坏的方向发展下去。

    其实,罗马太傲娇了,罗马的商人、百姓早就跑到了西亚城中,大量采购秦帝国生产的商品。不论是药品、丝绸、陶瓷、茶叶、衣服等产品,都开始大规模采购,只有罗马官方无动于衷。

    罗马官方再次派人前来西亚城,这次没有再高高在上的感觉。毕竟是来求购军火,再傲骄的话,谁理啊!

    首先起草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文件,那是不能避免的。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秦军一概不与对方谈生意。

    只是对国家级的要求,对于个人、部落就没那么多的要求,有钱就能卖,反正都是淘汰产品,多赚点钱再好不过。

    二国间建立外交关系,接下来才是采购军火。这次罗马帝国的采购额有点大,燧发枪10万支,子弹1000万发;75毫米火炮300门,炮弹10万发;5600吨装甲战舰20艘,12000吨装甲战舰10艘,军用衣服、水壶等物资无数。

    总之,罗马帝国财大气粗,一口气采购了5亿多秦元的军火。至于民用产品,那不用谈判,直接采购就行了。

    罗马人离开后,秦军第一时间将罗马采购诸多军火的消息传播出去,一下子令及埃惊恐万状。

    及埃国王克得奥帕特拉得到消息,第一时间就派出外交人员前往西亚城中,想寻求技术方面的合作事宜。

    不过,秦帝国外交部听后摇头,直接回绝。

    开玩笑!

    技术合作?

    合作后秦帝国能获得什么?

    秦帝国不缺乏人才,更不缺乏技术。帝国已经进入电器化时代,还有必要与及埃帝国合作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及埃是发明了蒸汽机,还是早在数十年前就发明。问题是开始没引起及埃帝国的重视,直到珍妮机面市,才引起重视。只是那样一来,那名金手指已经年迈,无法再搞研究。

    何况,及埃的金手指只想赚钱,开了家蒸汽机方面的企业,生产蒸汽机出来后,用于珍妮机、战船使用。

    蒸汽机的效率一直无法提高,问题的关键是钢铁不过关,蒸汽机的寿命太短,很多国家都不太习惯使用。

    现秦帝国的蒸汽机,不论是品质、效率、寿命都甩及埃帝国几条街。已经没有合作的欲望,更没有合作的前提。

    最后及埃帝国没有办法,只能是象其他国家一样,采购秦帝国生产出来的军火。

    只不过,军火采购额真心的小,燧发枪只采购了5万支,子弹100万发。火炮、战舰由于数量太小,秦帝国没有出售。

    开什么玩笑!

    火炮只采购5门,战船二艘,那有什么搞头,明摆着就是为了研究用吗?秦帝国不是傻子,那样的事肯定不愿意。

    接下来就是交付军火,这不用太担心,为了满足对方的需求,秦帝国开通了空中航线,让飞艇从长安起飞,中间降落几次后,直飞西亚城。

    当然了,远航飞艇都只使用大吨位,小型飞艇根本就没法运送军火。为此,西亚城在港口旁边兴建了一个大型飞艇降落基地,每天都有大型飞艇降落,每天都有飞艇起飞。

    秦帝国在西亚城很赚钱,每天的营业营业额都高达几个亿。没有办法,谁让老外喜欢秦帝国生产的商品呢?

    不论是民用商品,还是军用产品,订单都不断。特别是一些民用产品,来采购的全是大宗货,基本零售都不多见。

    最好销售的还是丝绸、陶瓷、茶叶、香水、香皂、万灵丹等产品。由于产品销售情况好,帮帝国开放了对外销售产品的品种,象一些热球机、蒸汽机、纺织机等。

    随着秦帝国军火生意越来越好,欧洲、西亚等地区的安全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在采购军火,准备大干一场。

    象腊希帝国,军火采购已经到了第五批次,采购量越来越大。若不是秦帝国的生产能足够大,真心难以满足需求。

    战争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为此,秦帝国很希望战争开打。当然,不是自己动手打,是让其他国家相互打,那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为了确保西亚的安全,秦帝国从国内再次调来一万士兵,为的就是在战争暴发时,西亚城有安全保障。

    增兵西亚城,主要的目标肯定不是什么安全。要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谁敢对秦军开打啊!

    一旦开打,肯定是老寿星上吊…………找死。

    谁都明白,秦军的强悍,那是不容质疑的问题,安息打了一仗,不仅输掉了战争,还得赠钱、割地。

    正是因为安息帝国的战败,给其他诸国造成巨大压力。也让诸国清楚的感觉到,秦帝国真的很强大。正常情况下,不会有人想惹火烧身。

    叶童早就瞄着西亚半岛,一直没有出手,当安息签订协议后,获得了一部分土地。其他土地资源,在飞艇的盘旋下,迅速被秦这抢占,直到全部占据为止。

    喜欢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请大家收藏:()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更新速度最快。


………………………………

第263章 收留难民

    秦军增援一万步兵,到达西亚后。第一时间对西亚半岛进行接管,地面步兵在空中飞艇的指挥下,进展神速,把一个个小部落拿入管辖,制定出相关规定。

    对于西亚的土著人来说,确实是个大好机会,能被秦帝国第一时间拿入管辖,加入华夏民族的大家族。

    接管的土著族,对于宣誓加入华夏民族,并没有什么反感。反而是心花怒放,持赞成态度。

    毕竟,在这个时期,秦帝国真心强大。不论是生活状况,还是就业机会,都不是其他国家所能比拟的。

    接管西亚半岛,非常的顺利,基本没受到什么太大的阻力。何况,此时的西亚半岛没有强势的国家,更没有超级部落,有的只是一些小部落。

    拿下西来半岛,秦帝国肯定要花精力大搞建设,沙漠治理同样提到议事日程。对于沙漠治理问题,秦军有经验。无外乎就是沙漠用的种树木,首先肯定是沙菘树,那绝对是最好的沙漠树种。

    战争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了,不是国与国之间的争霸战,是国内出了大问题。不论是罗马、腊希、安息、及埃等帝国,还是一些小国家,同样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

    国内局势不稳定,一些大家族手中有燧发枪,开始武装家族卫队,实力一下子提升几个层次。

    带来的结果就是混乱,混乱之极。各地宣布独立的家族不少,搞得那些帝国如坐大火山上,随着会爆发。

    真心没办法,秦帝国出售的军火还需要时间才能能交付,而国内的大家族则早就拿到手中。

    各帝国开始平判,效果真心不好。

    开始时,各帝国的兵马受损严重,根本无法对抗拥有前装燧发枪的大家族,只能拖延时间,为帝国争取足够的时间。

    情况最好的是腊希帝国,毕竟,腊希帝国是第一个采购秦军军火的国家,何况,还采购了五个批次,数量惊人,武装起来的部队战斗力很强悍,反叛很快就灭掉。

    诸国的内战越演越烈,战争规模向着不可预测的的方向发展。最糟糕、最惨、最苦的还是百姓。

    由于国内的混乱,令无家可归的百姓日益增多。无数和的百姓逃离家园,朝着秦帝国管辖的西亚城蜂拥而来,一下子令西亚城压力倍增。

    诸国百姓心中明白,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西亚城,只要到了秦军管辖地区,就会得到安全保障。

    开始时只是数十上百人逃来,随后越来越多,每天有上万难民逃到秦军管辖地区,给秦军的接收工作带来困难。

    韩信受不了,每天都是处理难民事务,跑到叶童府上道:“将军,咱们有必要接收那么多的难民吗?”

    说心里话,叶童也不想接收,问题是不接收咋办?总不能见死不救,任其发展,那样的话,秦军轻松了,问题是名誉受损啊!

    “韩信啊!秦军是文明之师、是救世主!总不能装着啥都没看见,那样的话,很难在这人地方站住脚跟。想要获得当地百姓的心,就需要付出代价。世上没有任何荣誉是靠吹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韩信当然清楚,只是困难重重,太难了!

    “将军,您说的卑职明白,问题是粮食不够啊!”

    哦!

    “才接收了多少人,咋就出现粮食紧缺问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