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辅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辅君-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由检道:“谢谢船家,我正想着干吃馒头会不会噎到呢,您老就送了鱼汤过来,真是及时雨啊。”

    那船家自是知道这公子是在逗趣,于是很配合的哈哈一笑,然后道:“正是正是,各位慢用,小老儿先出去了。”,说完船家便出了船舱。

    待船家离开船舱后,锦绣一脸崇拜的看着朱由检道:“公子竟然懂得这么多曲子,怎么从没听公子提起过?”

    朱由检嘿嘿一笑道:“本公子比较低调。”

    骆养性一脸狐疑的道:“五哥,你这些曲子好听倒是好听,只是调调怎么都这么奇怪?还有那些词,怎么都如此的奇怪?这么直白的词,让人听了都有些羞涩,何况是要唱出来,有些曲子若是传到楼子里,恐怕点唱的次数都要超过十~八摸了。”

    朱由检很是嫌弃的道:“什么事情你都能联想到楼子里,老骆啊,五哥劝你一句,多注意些身体,别年纪轻轻的就把自己给打死了。”

    锦绣听闻朱由检的话很是不解的道:“公子,哪有人会傻到把自己打死?”

    朱由检倒是忘了身边还有个纯洁的小丫头呢,于是他打了个哈哈道:“秀儿啊,有些事等你长大了就懂了,现在还是专心喝鱼汤吧。”

    朱由检是不想提这一茬了,但骆养性却不依了,他很是不屑的道:“本公子别的不多,就是银子多,想什么时候去逛楼子就什么时候去,怎么会把自己打死?”,说着他又有些狐疑的看着朱由检,一脸不解的问道:“按理说你身体还没长成,怎么会知道这么多?莫非你……”

    “你什么你?本公子博闻强识不行吗?喝鱼汤,喝鱼汤……”


………………………………

第一百八十章 渔家有女

    吴二等人在藤县候了两日仍不见朱由检一行人的踪迹,只得先回曲阜复命去了。

    微山湖边,两只渔船靠岸停着,朱由检当先从渔船上跳了下来,脚下落了实地,朱由检闭上眼睛张开臂膀深深的吸了口气,感慨道:“还是脚踏实地的感觉让人踏实。”

    跟在朱由检身后跳下船的张之极翻了翻白眼道:“我们一日前就该脚踏实地了,还不是你死活要再多感受一下微山湖的风光?”

    朱由检睁开眼睛笑道:“此等美景不多流连一下岂不是辜负了?若是有机会,本公子以后还是要再来的。”

    这时一个小女孩的声音从朱由检身后传来,“还是公子有眼光,我们微山湖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一片云飞护夏阳,人传帝子大风乡。波分沂泗争大堑,沟号胭脂带汉妆。碧树断香销艳舞,青村含景入斜阳。年年飞挽趋京洛,王气犹经水一方。’这可是你们文人中的泰斗凤洲先生专门称赞我们微山湖作的诗。”

    朱由检回头一看,就见一个身着短衫草鞋的汉子和一个扎着羊角辫小女孩站在他的身后,那汉子就是一副标准的船夫打扮,看上去二十来岁,而那小女孩则要比锦绣年岁稍小一些。

    见是这么一个小姑娘在念诗,朱由检顿时来了兴趣,问道:“小姑娘也读诗书吗?”

    那小女孩听闻朱由检的话不满的道:“姑娘就是姑娘,公子为何要加个‘小’字?你明明比我也大不了几岁,听公子的话,难道公子也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吗?”

    这时那船夫也绑好纤绳,闻言连忙走过来与朱由检说道:“公子,这是犬子东山和小女晨晨,我们父子撑船掌舵为生,小女在家中无人照料便一直随我们在船上,因为整日无事,闲来便读些诗书解闷,今日唐突了公子,还请公子勿怪。”

    朱由检闻言摆了摆手道:“杜老伯不必客气,令嫒天真无邪,倒是有趣的很,在下欢喜还来不及,怎会见怪。不过在下可是当真佩服杜老伯老当益壮啊,哈哈。”,说完,朱由检还朝着船夫竖了个大拇指。

    那船听得老脸一红,他忙解释道:“公子莫要打趣小老儿,小老儿不过是常年在湖上撑船摆渡打渔,看上去年岁大了些,实际也就四十出头。”

    这倒让朱由检没有想到,这老杜看起来都有六十多岁了,所以朱由检才有“老当益壮”一说,若是四十出头,有这么个小女儿倒是不奇怪了。

    只是朱由检也不去解释,这种事反倒是越描越黑,他转而对着那小女孩拱手道:“是我说错话了,应当是姑娘勿怪才是,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话的陈继儒陈眉公,才是欺世盗名之辈,此人隐居于小昆山有隐士之名,却又时常周旋于官绅之间,正是‘妆点山林大架子,附庸风雅小名家。’,姑娘不必放在心上,男女生而平等,为何男子读得诗书女子便读不得?”

    那小女孩听了朱由检的话,面上露出羞涩,却装作余怒未消的娇哼一声道:“我也原谅你了。”,不过小女孩毕竟是小女孩,也只是佯怒了一下后面上便浮上喜悦的神情,道:“公子真的觉得男女生而平等吗?还有你那‘妆点山林大架子,附庸风雅小名家。’的评价实在是太精妙了。”,接着她又有

    些失望的道:“只是恐怕除了公子外再没人会这么觉得了吧,便是那些女子也会觉得这种想法有悖纲常。”

    朱由检轻笑道:“我所言皆是出自真实想法,姑娘莫管他人怎么觉得,只要你认为这话没错便是了。只是那评价陈眉公的话却不是我说的,而是别人评价于他我听来的。”

    那船夫在一旁听二人说话听得胆战心惊,忙制止道:“公子可莫再与她说这些让人心跳的话了,小老儿本就有些后悔让她读书了,如此下去,还如何嫁的出去?”

    朱由检哈哈一笑道:“杜老伯怎还为此时担心?那些乡绅家的小姐如今哪个不好读书,若如杜老伯这般说法,那些小姐岂不是都嫁不出去了?还有那易安居士,人家可是词坛大家,还不是嫁的很好。”

    这船夫没读过什么书,不过因着女儿读书他才跟着勉强认识几个字而已,如何能说得过朱由检,但朱由检的话他却是万万听不进去的,于是他只是“唉”的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那小女孩杜晨晨道:“与公子说话很是有趣,既然公子喜欢这微山湖的湖光山色,何不在徐州府多盘桓几日,我这两日听公子唱的曲子都还没听够呢,我们徐州的微山湖可是山也美、水也美。”

    朱由检道:“姑娘可是少说了一样?”

    杜晨晨不解的道:“少说了什么?”

    “这徐州府不仅是山美、水美,而且人也美,哈哈哈哈……。”,说完,朱由检自顾的大笑起来。

    那杜晨晨听闻朱由检的话,脸上一片羞红,也不知这位公子的话到底是夸她人美还是夸这徐州府的俊男美女。

    这时那船夫杜老头道:“如此说来,公子是欲在徐州多留几日了?”

    朱由检止了笑声,先是朝着船夫老杜拱了拱手,然后看着杜晨晨道:“多谢几位盛情,只是此番南下还有要事,我们在路上耽搁了不少时日,实在没法盘桓了,谢过几位好意,若是日后有机会,朱某闲暇再来微山湖游览时再行叨扰杜老伯。”

    听闻朱由检的话,杜晨晨面上露出一阵失望,只是这失望之色一闪而过,她抬头看着朱由检问道:“不知公子南下何处?”

    朱由检道:“欲往苏州府。”

    杜晨晨道:“从这里前往苏州府,公子坐船沿黄河顺流而下,至淮安再换车马更为方便一些。”

    朱由检道:“正是如此打算。”

    一听朱由检如此说,杜晨晨很是开心的道:“既然公子要坐船南下,等到了黄河渡口天色也不早了,不如公子先到我家休息一晚再走?我家就在铜山,离着黄河渡口很近,于公子来说正好顺路。”

    朱由检听了杜晨晨的话,抬头看了看船夫老杜。

    那老杜一看朱由检的神色,便道:“公子不用与小老儿客套,小女的话说的极是,这两日摆渡公子给了小老儿如此多的银两,小老儿正不知该如何回报公子呢。”

    朱由检看了看身后浩浩荡荡的十几人,然后道:“我们这有十多人,杜老伯家中方便与否?”

    船夫老杜眉开眼笑的道:“方便,方便,犬子到了成亲的年纪,年初的时候正好与一户人家定了亲事,小老儿刚建好的几间宅子,虽

    说不是很富余,挤一挤还是住得下的。”

    朱由检闻言便不再客套,只是道谢道:“那就叨扰了。”

    那小女孩杜晨晨撇了撇嘴道:“你们文人就是虚礼太多,总是喜欢拜来拜去的,你这一会的功夫都拜了三拜了,又不是成亲。”

    一旁的杜东山连忙拉了拉杜晨晨,低声道:“你一个女孩家怎么能如此说话,会让人家笑话。”

    杜晨晨闻言偷偷看了朱由检一眼,便不再说话了。

    船夫老杜与朱由检道:“既然公子定下了,我们便走吧。”

    朱由检点了点头,与其他人招呼一声随着老杜而去。

    老杜与杜东山二人停船之处是一处栈桥,栈桥之外的小路两旁皆是湖田,小路仅容人通行,所以一行人行了近二里路上了大道,高寒与胡宝二人才好不容易找到三辆马车。

    那小女孩杜晨晨便与朱由检和锦绣同乘一辆马车,其余人则挤在另外两辆马车上。

    这几日来杜晨晨与杜东山在另外一只船上,那只船上渡的是胡宝、胡二宝等人,一直并未见着朱由检和锦绣二人,也就今日下了船方才见到。

    虽然之前杜晨晨与朱由检说了不少话,但此时同乘一辆马车,这小女孩不免有些拘束。

    马车中,锦绣打量着面前的少女,虽衣着素净,但见容貌朱唇榴齿,螓首蛾眉,样貌很是不俗。她看着杜晨晨低头不语的样子,便伸手拉着杜晨晨的手道:“妹妹长得好生精致。”

    杜晨晨这才抬起头有些羞涩的看着锦绣道:“姐姐生的才漂亮,就像画里的人儿。”

    锦绣虽是个侍女,但毕竟出身不俗,而且在朱由检府上却是谁也不敢真拿她当侍女看的,只是看锦绣的衣着装扮,任谁也不会当她是一名侍女,且不说她乃是张居正之后,便只是常年在宫中养出的气质便显得雍容华贵,这就让杜晨晨有些自惭形秽了。

    而这杜晨晨,穿的一身素净,不俗的样貌再加上头顶的两个羊角辫,更显俊俏伶俐,都说山水多俊秀,唯不负女儿,当真不假。这二人坐在一起,只论相貌倒也各有千秋,说不上谁更胜一筹。

    只是这杜晨晨毕竟年岁小些,见识与锦绣相比自然不如,虽说读过一些书,但与锦绣相比却是少之又少,又整日与上水相伴,如此一来,这杜晨晨便显得有些怯生生了。

    朱由检看着杜晨晨那样子颇为好笑的道:“杜小姐之前那股子敢叫日月换新颜的气势哪里去了?”

    原本有些腼腆的杜晨晨一听朱由检这话,顿时就不依了,她道:“公子与姐姐出神高贵,晨晨不过是一个渔女,公子何必以‘小姐’之名相戏?”

    朱由检闻言一愣,他本觉得这杜晨晨不过是因为年岁小而有些放不开,便说个玩笑话缓和一下气氛,哪想到她竟会为了个称呼而如此自卑,于是他道:“你若是觉得‘小姐’这称呼刺耳,那我便叫你‘杜姑娘’便是,其实我也不是很喜欢‘小姐’这称呼,怎么听怎么感觉像在骂人。”

    杜晨晨听朱由检这么一说,才明白他并非有意轻视,于是她有些害羞的道:“公子若是不嫌弃叫我晨晨就好,我爹和我哥哥都是这么叫我的。”


………………………………

第一百八十一章 温香满怀

    “这……好吗?”

    那杜晨晨闻言便不说话了,她回好也不是,回不好也不是。

    锦绣看不下去了便替杜晨晨解围道:“公子你真是……妹妹既然让你这么叫你便这么叫着好了,妹妹都不介意,公子介意什么?”

    朱由检无奈的点了点头,勉强的道:“好吧。”,然后也不再言语,虽是应了,但“晨晨”二字他却一时叫不出口。

    一路上朱由检不再说话,只听着一旁儿女叽叽喳喳的聊个不停,说的无非就是些你哪里好看,她哪里漂亮的话题。

    马车行了一阵,便缓缓的停了下来,朱由检掀开马车侧帘朝外看了一眼,便见老杜和杜东山二人已经下了马车,似是已经到了地方,正招呼众人下车。

    朱由检回头看着整姐姐妹妹叫的欢快的儿女,道:“你们等下再进行商业互吹吧,到地方了,先下车。”

    杜晨晨听闻朱由检的话,乐得咯咯直笑,“朱大哥说话真是风趣。”,只一会的功夫,杜晨晨口中的称呼便由“朱公子”改成了“朱大哥”。

    锦绣拉着杜晨晨的手道:“妹妹若是与我们家公子相处的久了便会知道,我们公子就是喜欢说些新奇的词,每次说出来总是让人觉得风趣。”

    一听锦绣的话,杜晨晨神色便有些黯然,“可是姐姐和朱大哥明日便要走了。”

    他们也就是经过徐州府,总是要走的,所以锦绣见到杜晨晨的神色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去宽解她,对这个小妹妹,锦绣也是喜欢的很,她只得笑着道:“姐姐今晚便陪你聊上一夜,我们还是先下车吧,其他人都等着呢。”

    杜晨晨点了点头,拉着锦绣的手出了马车。

    朱由检下了马车后看着老杜走向的那处宅子,木门两旁用篱笆围起了两畦小小的菜地,篱笆后是一堵一人半高的土墙,墙头上盖着青瓦。

    杜晨晨站在朱由检身后拉着锦绣欢快的道:“姐姐,这里就是我家了。”

    朱由检回头笑笑,然后三人便朝着那处木门而去。

    入了门,院中虽是站着十多个人,依旧显得宽敞有余,张之极与骆养性二人从未进过农家小院,到处都觉得新奇,于是围着院子到处的看。

    朱由检打量着这个小院,院子里是黄土夯实了,踩上去很舒服,院子的东南角垒着个小屋,看上面的烟囱应是灶房,坐北朝南的六间土屋便是正堂与客房了,西北角搭了个棚子,下面是用石头垒的一个羊圈,远远的就能闻到一股羊骚~味,院子的中间摆着个二尺宽的石磨,石磨旁不远处,堆砌着几块太湖石作装点,一看这太湖石便是杜晨晨的杰作,以老杜和杜东山腹中那点品味是绝不会有这主意的。

    这时候就听张之极和骆养性二人围着个小池子玩的嘻嘻哈哈,朱由检好奇,朝着二人走去,就见那是一个七尺左右的小池子,深不足二尺,小池子下面铺着黄沙和鹅卵石,里面十几二十条肥壮的鱼儿游得欢快,有鳜鱼、鲤鱼、青鱼、草鱼、鲢鱼等,只是这么个小小的池子便将微山湖几种常见的鱼都养在其中。

    院子里带荷塘养些金鱼的,张之极与骆养性二人见的许多,但这么小的池子就见里面那么多大鱼徜徉其中,这让二人很是兴奋,于是张之极撸了袖子便伸手往池子里去捞鱼,手掌方才入水,就见里面的鱼儿一阵扑腾,溅了张之极二人满身满脸,还好朱由检见势不妙躲得快才没被殃及。

    老杜乐呵呵的看着张之极二人在那里玩闹,也不去管,只是恐怕过了这一日,池子里的鱼儿还能活着吐泡泡的恐怕不多了,他吩咐杜东山到羊圈旁的鸡架子上去逮一只公鸡,又让杜晨晨去地窖拿些萝卜、白菜,用来招待客人。

    这捕捉公鸡可是一项技术活,除了杜东山外,加上高寒、胡宝、纪纲的帮忙也废了一番功夫。

    那地窖的入口藏得倒是很严实,就在那几块太湖石的边上有一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