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巅-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敢当,不敢当。”张明远淡淡谦虚,又悠悠说道:“若有一把AK47,那就更大获全胜了。”

    老者一愣:“何为。。咳咳,那个AK。。。7?”

    张明远:“。。。。咳咳咳。”

    再也不敢显摆了。。。。。。。。。。

    。。。。。。。。。。。。。。
………………………………

第十六章:杜氏父子

    一问一答间,双方很快跨越了陌生这个级别,转而向着友好、合作、亲密、无间方向发展。

    张明远也搞清了对方的来历。

    这是一支由当地穷苦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抗倭组织,隶属于浙江备倭都司观海卫所属。

    若说所属也谈不上,这只是一只不吃军饷的民间游击队,专门打击流窜到乡野的零散倭寇,进行一些正规卫所军所力不能及的战斗。

    嘉靖初年,突如其来的几乎成为无妄之灾的倭寇几乎挑动了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神经,彻底搅动了大明朝廷。

    至嘉靖二十五年(1601年),倭寇再犯宁波、台州等地时,朝廷不得不重新调整划分沿海布防,将浙江沿海地区所有卫所合而再编,分设六个备倭把总,分领各卫所军事并巡防汛地。

    把总的上级是参将,统领于总兵官。

    这种把数个卫所设为一个防区,打破了以前以省指挥使统领卫所的格局,并设置总督居中调度海防兵力。在下面设水寨、游兵、巡哨为第一道防线;以卫所为中心,包括巡检司、烽堠、墩台、营垒为陆上第二道防线。把总、参将可以调动本防区内的兵力,总督可以协调沿海各防区的兵力,从而形成了从海上到陆地,从一点到一片,从一片到全局的立体防御体系。

    嘉靖三十二年(1608年)四月,倭寇400余人进犯上海的南汇、川沙、松江等地,被参将卢镗击败后,小股流寇竟分击各地,连破临山、郭巨、乍浦、青村、柘林、松江等卫所,并直接威胁观海卫。观海卫指挥佥事张四维率兵迎战。

    当时在杜家桥有杜闻铭、杜淮父子,自散家财招募了一批年轻力壮的勇士,组织了一支民间抗倭队伍。听到倭寇进攻观海卫的消息后,率领所部火速赶去增援,与卫内官兵里应外合终将倭寇击退。由于作战出色又勇猛异常,被海道副使刘起安委以重任,令父子俩守护慈溪、余姚、定海等地。

    此时,与张明远相见的二位民间组织首领正是杜闻铭、杜淮父子。

    此次,倭寇再次进犯观海卫时,被卫所正规军成功围剿,但还是走了一些漏网之鱼。这十几名倭贼流入慈溪县后,专在山野树林中流窜,不时袭击分布于山林中的村庄。

    杜闻铭、杜淮父子闻讯后,尽起队伍进行追剿,但还是被倭贼逃跑了。二人不甘心失败,率领义军到处追剿,终于在得到乡民报信后,才追击到此地,没想到已被张明远等人给清缴完毕。

    二人常年清剿倭寇,与倭贼作战无数,深知倭贼战力惊人,凶残成性,加之大明军队卫所制腐朽没落,清剿战事往往胜少败多。因此,在明军队及广大沿海百姓中早已流传出‘倭贼是杀人不眨眼魔鬼’,这间接造成了倭贼愈来愈猖狂,大明军队愈来愈孱弱的无奈事实,无数次的十倍、百倍力量清剿也仅仅是将倭贼赶走,从未出现过大获全胜的场景。

    而今日,张明远以一己之力就完成了对十数倍倭贼的清剿,而且还是大获全胜,怎能不让杜氏父子高兴,心中早就打起了招募张明远等人的主意,这绝对有助于抗倭大业的顺利进行。

    “不知张公子仙乡何处?”杜闻铭抱拳道。

    张明远拱拱手,笑道:“在下自西面而来,闲来无事,呼朋唤友做些小本买卖。”他也说不清楚自己从何处而来,干脆撒了谎,省的以后又是麻烦事。

    杜闻铭指了指身旁的罕皮等人,惊异道:“不知贵友从何而来?为何这般模样打扮?”

    张明远无语了,毕竟自己是华夏人种,怎么撒谎都行,可这些非洲大汉就不好圆谎了。说他们是华夏人,除非对方脑袋被驴踢了或被门挤了,才会相信。

    其实,他也很头疼,很恨老天爷的大方。

    别人穿越都是独来独往,夺舍也罢,穿越也罢,都是孑然一身,了无牵挂。自己可倒好,老天爷有点十分垂青自己,生怕自己受了委屈,准许自己穿越时,还不忘奉送几个手下。可话又说回来了,哪怕是奉送几个华夏人也行啊,省的让自己见一次陌生人就得费尽口舌解释。

    可居然送了几个非洲大汉,真的很烦。

    明朝也是讲究相貌堂堂的,富贵人家外出,周围随从哪个不是模样周正的形象,前呼后拥间,气派隐隐而现。而自己呢,外出时,身后十几个身着明朝服饰的皴黑的非洲大汉,那感觉,简直就是大煞风景。

    华夏古装可不是皴黑的非洲大汉能驾驭了的。

    还有一个难言之隐,十几个非洲大汉跟在身边,也很容易让人有那方面误解的。

    哎!尽力圆谎吧!谁让罕皮他们几个又露出了萌萌哒的表情,张明远最受不了这个。

    “这个嘛!”使劲挠了挠头,张明远再次揉了嘴角,长吸一口气,龇牙咧嘴道:“他们都是仰慕我大明,深为锦绣大明所折服的西域商人,加之对小弟我的人品那也是万分敬佩,这才抛家舍业,要死要活的跟随在左右,希望有生之年能做大明人,死后也能为大明鬼。”

    杜闻铭:“。。。。。。。。。。。”

    杜氏父子面面相觑,不羞不臊的几句话竟惹得父子二人无言以对。

    他虽没到过西域边陲,但活了大把年纪,对来往大明做生意的西域商人也是有所耳闻的,对他们的相貌也略知一二。同样是异族人长相,虽然也是高鼻梁、蓝眼睛,但这肤色、嘴唇、长相好像没有眼前这几位那么更加突出吧?但也不能不相信,这应该就是当事人最正式的官方解答,谁让人家有最终解释权呢?

    张明远从没想过自己一番漏洞百出的谎言能完全赢得对方的信任,只期盼能稍稍减轻对方的疑虑,然后处事圆滑地面露敬佩之色并拱手对自己打个哈哈,说声‘久仰、久仰,如雷贯耳。。。。’之类的下台阶言语,不着痕迹地给他留下面子,你好,我好,大家好,皆大欢喜。

    。。。。。。。。。。。。。。。。。
………………………………

第十七章:前世今生

    可看着杜氏父子默默相觑的模样,脸上不由一热,心中也颇为尴尬,难道明朝大叔级别的人都不看《菜根谭》吗?这为人处世的本领实在不敢恭维。

    不得不再次拱手,哈哈道:“。。。。。。咳咳咳,这个嘛!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顿了顿,突然又摆出遥望旷野的神情,无比正色道:“这些都是不远万里而来,有着远大抱负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志气的‘四有’且纯粹而脱离低级趣味的国际友人,泱泱华夏、煌煌大明,难道竟因为肤色不同而对他们心生歧视吗?我们是一个包容的民族,只要他们向往大明,仰慕大明,我们应该敞开心扉去接纳,而不应该对外排斥,我说的对吗?二位。”

    终究还是没说到根子上,但最后那一句‘泱泱华夏、煌煌大明。。。。。’等大义凛然之语却终于使同样尴尬的杜氏父子面露缓和,有了台阶,终于抱拳说出了张明远久已期待的‘久仰、久仰,如雷贯耳。。。。’。

    虽然不是很懂‘四有’之类的言语。。。。。。。。。。。。

    张明远终于笑了,看来还是大义凛然的话好使,今后要多多说起,只是不知道会不会‘装逼会再次遭雷劈’?

    。。。。。。。。。。。。。。。

    “张公子,不知地上这些倭贼怎生处理?”杜闻铭再次抱拳。

    “这些倭寇本来死不足惜。。。。。。。”张明远呵呵一笑:“不过我觉得他们应该有更大的用处。”

    杜闻铭神情一震:“还请指教。”

    张明远正色道:“我常听人说起‘倭人天生异象’,‘三头六臂’,‘魔鬼长相’,这些怪异而不切合实际的言论,着实对我大明军队、百姓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这也是多年来我军战不敢战、屡战屡败的原因。因此,我觉得应该生擒活捉,最好在大明各城镇游行示威,让咱们都见识见识这些畜生,对抗倭大业也是有帮助的。”

    杜闻铭大喜,眼角不禁泛起了泪花,这正是他期盼已久的夙愿。作为身经百战的农民剿倭组织首领,他当然清楚多年来沿海各地倭贼屡剿不灭的原因,大明军队久疏战阵、战力羸弱是一个方面,但最重要的一个诱因还是这些民间怪异的传言,说什么‘倭贼是魔鬼转世,身具异相,能生吃人肉喝人血’,如破坏力极强的瘟疫,早已在沿海地带四处弥漫,所过之处皆是人心惶惶,恐惧情绪人人有之,避之而无不及,哪还有心情与之交战,就算一照面也会被吓的半死。

    虽然历次交战中,也有一些倭贼被生擒,但绝大部分是明朝海盗,鲜有真正的倭贼,就算有那么一两个,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就地正法,很少能拿来游街示威,展示给百姓观看的。

    这也许是华夏子民与生具有的与世无争所衍生而来的淳朴善良的‘变性’…………懦弱。

    杜闻铭长身一躬,激动道:“张公子所以既是,我等定当遵意而为。”

    张明远忙再次躬身,谦虚道:“老爷子,您可折煞小子了,我只不过就事论事啦!”

    顿了顿,有说道:“老爷子,小子有个不情之请。”

    杜闻铭一愣,忙道:“但说无妨,但有所请,定当全。。。。。。。。”

    张明远急忙摆手打断,悠悠道:“老爷子,作为亲密的战友,今后我们之间的对话能不能不要那么文绉绉的?”

    杜闻铭:“。。。。。。。。。。。。”表示对‘文绉绉’很不解。

    “文绉绉真的很烦的,毕竟我的文言文词汇量很少,不足以应付您的长篇大论。”张明远追加解释。

    杜闻铭:“。。。。。。。。。文言文?”

    张明远叹口气:“就是说我们应该多说一些白话文。”

    杜闻铭一脸惊愕:“何为白话文?”

    这次轮到张明远懵逼了,又叹气道:“就是说的话要‘口语化’。”

    杜闻铭再次无语:“那何为‘口语化’?”

    张明远急忙长身一躬:“老爷子,我突然觉得文言文也挺好的。”他不敢在说了,言多必有失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张公子但有所请,我等必定全力以赴,只是还请你解释一下何为‘口语化’?我等努力改正。”

    “老爷子,我等何时出发回营?晾在此地不觉已过大半日,我之肚皮有些咕咕叫也。”

    杜文明:“。。。。。。。。。。。。。。。”

    张明远突然想哭。。。。。。。。。。。。。

    还是大哭。

    同样是华夏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怎么那么难沟通呢?

    差距怎么那么大腻?

    。。。。。。。。。。。。。。。。。。。

    应杜闻铭、杜淮父子的盛情邀请,已无家可归的张明远等人暂时入住了慈溪县城,算是加入了慈溪民间抗倭组织。

    之所以称为民间抗倭组织,自然是由乡民百姓自发组织成立的,更没有像正规卫所军那样拥有独立、制式的营房设施,只是在县衙附近一排无人居住的空房里,设置了临时指挥机构。平时无战事时,仅留少许几个人值守,以方便随时接收各地传来的军情急报。

    好在空房子众多,张明远等人算是有了一个像模像样的非茅草住房了,对于经常食不果腹的众人来说,还是很满意的。

    关于十几名倭贼的关押处也选择在此地,鉴于抗倭组织人少的现实境况,暂由张明远带来的非洲大汉看管,这样,牢头的责任又责无旁贷地落在了还兼任富尔分队长罕皮的身上。

    对于新认的奶奶,张明远可没忘记,挑选了其中最大、最干净的住房让给她老人家,并请了两个无家可归的小丫头专门服侍。对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老人家而言,这日子过得极是舒适了,沧桑的老脸上笑容也一日多于一日。

    当然,也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罕皮这些非洲大汉的身份问题。

    初来乍到,罕皮等一十六名皴黑的非洲大汉自然引起了慈溪百姓的热情关注,他们秉承着华夏百姓‘爱从众又好奇’的心理,一波又一波,呼朋唤友、携亲带故前来临时指挥部参观见学,把个好好的办公场所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人声鼎沸、叽叽喳喳,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好不热闹。好在罕皮等人前世也算是见过大场面,在M帝主义大炮坦克下都不曾皱一下眉头的黑人兄弟们,脸皮也是极厚的,根本就不明白被人犹如动物园的珍惜动物般围观在华夏文化中被认为应该具有的羞愧心怎么写,以为是当地百姓发至肺腑的善意,还摆出各种前世具有沙漠特色的舞蹈迎合民众的猎奇思想,一时间,引得当地百姓轩然大笑,竟还有人扔些铜钱来犒赏,把这当做了江湖卖艺行为。

    针对当地人‘热情好客’特色,罕皮更是突发奇想地推出了新节目,组织黑人兄弟们排练了一套具有非洲原著特色的前世健美舞蹈,穿着不知从何处搞到的各类型明朝服饰,走起了T台。

    从未见过如此怪异活动的百姓,为之疯狂了,多年来饱受倭寇之患而悲催稀碎的心灵也随着欢乐疯狂而渐渐平复下来,县城里也渐渐多了笑语。

    歪打正着,罕皮众人的举动给了百姓生活的信心。

    。。。。。。。。。。。。。。。
………………………………

第十八章:游倭之争

    怎么说呢,反正二十来岁,正处于豆蔻年华的罕皮正捧着赚来的铜钱哭得泪水涟涟,楚楚动人,前世饱经战乱的他一旦有了平静的生活,焉能不喜极而泣?

    “罕皮,我觉得应该给你们建一间大房子。。。。。。。。。。”张明远不知从何处蹿出。

    罕皮更加激动了,泪水如泉涌:“老大,你对我太好了,我都不知道给怎么报答你。”

    “。。。。。。而且是那种四处透亮。。。。。。。。”

    “啊!”罕皮睁大眼睛。

    “。。。。。。。并在四周装上铁栅栏的房子。。。。。。。。”

    罕皮:“。。。。。。。。。。”

    “。。。。。。然后,你们在房间里摆出各种萌宠的动作。。。。。。。。。。”

    罕皮铜铃一般的大眼睛一动不动:“。。。。。。。。。。。”

    “然后,我在门口设一收费台,门票暂定二十文一张。”

    罕皮恍然大悟出了老大的含义,涨红了脸庞,哭丧道:“打死我们也不当动物。”

    张明远语重心长道:“罕皮,你要清楚我们现在的处境,自食其力有什么不好?又不会掉块肉。”

    “老大,你怎么不当动物?”

    “我进化的比较彻底喽,不太像。”张明远耸耸肩:“再说,我在里面当动物,你们十六个人收费,怎么说也有点官僚主义吧?”

    “老大,你就是个骗子。”

    地上尘土飞扬。。。。。。。。

    原地还留有罕皮跑远后,鞋底与地面摩擦而出的滑翔印迹。。。。。。。

    。。。。。。。。。。。。。。。

    当然,张明远要建动物园供人参观的想法只是一闪过的念头罢了,他可没打算拿憨憨厚厚的国际友人的脸面开玩笑,这是极不道德,弄不好还会引起国际纠纷,同时也违背人类基本常识,混淆人类与动物特征的范畴。

    张明远对罕皮的一时兴起也是极为赞同的,毕竟可以为县城带来欢歌笑语,脸上笑容多了,心情自然放松了,对重拾百姓的信心也是大有帮助的。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